孩子的基礎教育該怎麼抓?提點建設性的建議?

紅日初升之教育的人生


孩子基礎教育怎麼抓?不知道您孩子多大了,因為孩子教育本就是個系統工程,我就說說我家孩子從出生到上大學這個階段吧。孩子出生我媽(醫生)幫忙帶了兩週,然後教會我如何照顧新生兒就回老家上班去了,從零歲到一歲都是我自己帶的孩子,老婆工作很忙,自己創業掙錢沒辦法,孩子到三個月的時候就沒有母乳了,全靠奶粉。這個階段孩子的主要工作就是健康別生病,日常就是帶著孩子在離家不遠的地方走走看看,看看有什麼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力,然後在家可以和她多說說話,聽聽音樂、講講故事,別擔心她聽不懂[呲牙],這事得堅持做。孩子1-2.5歲我沒有帶,工作太忙送回老家了,結果我媽更忙,請了一個保姆(婆婆)來帶的,其實這個階段是孩子建立世界觀的時候,非常重要,但那個時候不懂,所以忽視了,但接孩子回自己身邊的時候發現了幾個問題,值得引起父母關注。孩子的口音問題,如果保姆是方言,請父母務必要求她們帶孩子時說普通話,我家孩子接回身邊,我岳母一家無一人能聽懂孩子說什麼?除了我全家人都無法和孩子正常溝通;然後就是請保姆不要體罰孩子,我家寶貝回來,只要和長輩有矛盾,孩子自己就會站牆根,我當時就估計保姆經常給孩子罰站,後來通過父母瞭解一下發現確有其事,孩子的這個行為習慣讓我糾正了大約半年之久。接到身邊後我的教育方法比較簡單:1、不逼孩子做任何自己不喜歡做的事;2、每晚給孩子講故事,一直堅持到初二;3、獨立學習、限時完成、自己改錯;4、不以考試成績來判斷孩子的成長,協助她分析原因,自己獨立解決;5、只要能按時完成課堂學習任務,絕不給孩子加量,除非自己主動要求不安排任何興趣班;6、鼓勵多閱讀、帶她多旅行去看世界;7、不對孩子做遊戲、網絡小說、cosplay、動漫等限制,自己安排好時間,不能影響正常學習時間。這是小學階段的基礎教育吧!到了初中、高中階段基本靠孩子自己控制,我相信大部分父母也沒有能力繼續輔導孩子了吧?我做的最多的就是幫她分析原因、協助她超越昨天的自己,其實方法非常多,篇幅有限,個人拙見!





煎餅土豆俠


我有這方面小體會是,從一年級的開頭很重要,抓緊些,多督促,配合老師,一二年級課程不深家長可以輔導,把基礎打好了讓他養成良好習慣,以後就有了自覺性。一年級基礎打不好他就沒信心,容易學不進去,落後了就無心上課,麻煩就大了


haidaotunzhanh


孩子的基礎教育首先是家長正確的引導。一.培養孩子閱讀習慣,這對孩子一生的影響是最重要的,從一歲左右就跟孩子讀書講故事,教孩子看圖認識動植物,然後引導孩子塗鴉畫畫。

二.多陪孩子參加戶外活動,參入孩子的各類遊戲與製作,培養孩子的動手動腦能力,在活動中培孩子成長,感受親情。

三,對孩子寫字習慣及書寫審美著重要求。寫得一手漂亮字的孩子學習一般都是很優秀的,至少說明沉著能坐得住且一步一步來完成,有這種思想又有什麼事做不好呢?

四,小學注重孩子計算能力增化,強大的計算功底是學習理科的基石,只有強大的運算能力初高中數學才能是頂尖的,要識記一些常用平方數,立方數,能記住大九九更好!

五.喜歡一種體育運動,生命在於運動,在運動鍛鍊中尋樂趣,成就一副好的體魄。


雨桐老師數學課堂


全世界都覺得中國的基礎教育抓得特別好,但那是說的整體素質,對於每一個個體而言,我覺得應該抓好三點:

第一,學習、行為習慣的培養。

首先說學習習慣,其中最核心的是認真聽、流利說、大聲讀、安靜寫。聽的認真,能真正掌握相關知識要點;流利地說,能準確梳理邏輯思維;大聲讀會讓知識印入腦海;安靜寫能心無旁騖地表達自己的思路。

其次是行為習慣,最核心的是守規矩。遵守課堂秩序、遊戲規則、競賽規則、交通、交往……你不能改變這個世界,就要去適應這個世界。

第二,開拓、創新意識的培養。

首先說學習方面。無論是寫作文還是解答數學題,人云亦云,不求變化是永遠不能冒尖的,只有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思維習慣換角度思考,才能脫穎而出;

其次說生活方面。現在的孩子不會自己製作玩具,只會和同學朋友上網遊戲。要讓孩子從平淡的生活中發現不一樣的精彩,就算是去旅遊,也要有獨特的感受。

第三,自覺積累豐富的課外知識。

先說直接有助於學習的。有了豐富的人文歷史知識,才能形成強大的知識系統。

再說個人素質的養成。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很多知識不在課本,沒有課外的實踐,就如買櫝還珠,入寶山而空回!

一句話,對於孩子來說,生活無處不是學問!


樟樹病人


關於孩子的基礎教育,建議家長重視一下幾點的培養:

1.語文培養,多陪孩子讀書寫字,條件允許,讓孩子訓練一下口才。

2.數學思維,關於數學思維培養呢,要源於生活,平時都要訓練孩子得計算能力,多問問孩子為什麼?而不是是什麼。

3.幼兒時期,不要過早進行小學教育,不要幼兒園小學化,什麼時期,學什麼,都有一定的規律,不能揠苗助長。

4.多和孩子溝通交流,知道孩子要什麼,在想什麼,及時改正孩子的想法。

5.在學習之餘,可以鍛鍊一下身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有了好的身體,才會又好的學習資本。

總之,孩子的基礎教育離不開家長的陪伴,千萬不要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時候,沒有得到你的關愛。



物理小謝


小學就開始多看書,看與現代文明有關的書,千萬不可看封建社會培養奴才的毒草書。如果家裡條件不好,不打算上大學,初中就目標明確,學習好數理化,讓孩子算賬能力強一點,理化生好一點,能上社會上當個電工,水管工甚至護士的能力就行。家裡真的沒錢,初中畢業就可以退學了,到社會上賺錢去。有錢上學,就上高中,還是學點實用價值高的。對踏上社會工作有意義的。反正,不能讓孩子學習那些虛無縹緲的虛東西,我看到過不少這樣的孩子,每次都覺得滲得慌,但是這樣的孩子不少,家長小心自己的孩子通過學習變虛。當他滿嘴家長覺得與社會脫節的話的時候,就要干預,讓孩子正常。畢竟,一般家庭承受不起這種孩子。


愛國者但不是小粉紅


我是聖銘高考志願尹老師,根據自己20餘年的指導孩子的經驗和對教育的思考說幾點對孩子基礎教育的感受吧。

1“生養孩子的目的是為了教育和欣賞”,我很喜歡的一句話。也可以理解為愛和責任。當然陪伴是最好的教育,父母的付出也是必須的。提到付出也要講就方式和方法,而父母不斷的學習才是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

2根據孩子各個成長階段肯定需要不同教育方法。對於孩子的基礎教育來說,培養好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習慣是孩子一生成長的優秀根基。這要比孩子在班級考第幾名重要得多,因為優秀的孩子優秀領域可能不一樣,但孩子們的好習慣都是一樣的。比如作息規律,專注度高,執行力強等等。具體可以向優秀的育兒老師學習經驗,比如李玫瑾,知心姐姐盧勤…等。

3,一定要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自身特點等儘量摸索出一套適合孩子的個性化教育方案,不要盲從。(比如學樂器,學唱歌跳舞,學…)啦。一句話,要讓孩子學中有樂,樂中有學。

4要讓孩子有個健康心裡和身體。這是容易被很多家長忽略的,尤其孩子心裡健康方面。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太多,我就不列舉了。

5要讓孩子養成閱讀的好習慣。科學安排好閱讀時間,經常帶孩子去圖書館和書店,培養孩子閱讀興趣,讓閱讀成為孩子的一種學習習慣。

6培養孩子的學習目標和學習方法。這是提高孩子學習成績的快捷途徑,也是提高孩子自信心的有效方法。

孩子的基礎教育需要愛心,更需要科學。

讓自律成為孩子的品格,也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

也祝你在孩子的教育之路上成為優秀父母,陪孩子一起成長[祈禱]




聖銘高考志願尹老師


作為家有大學生的家長,作為一個過來人,可以給你一些積極的建議,看好了,你的孩子最起碼可以考個211。

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師的法寶!12年的小學初中高中貫穿著的東西就是這個。

孩子考好了,就是學好了。當然了,他可能有些知識小漏洞。沒考好,那一定是存在各種知識漏洞。

所以,憑藉考試分數,你一定可以判斷出孩子的學習狀況。

語文方面不妨讀些名著。填補學校這方面的不足。但是,不推薦給孩子讀那種楊紅櫻系列作品。文學底蘊不行。文學性不行。一句話,快餐文化。如果家長自己的文學素養不行,真是無法識別。那麼就讀世界名著,中國四大名著。美國的,歐洲的兒童文學,他們的少兒作品,更有文學性,現實性,思想性。

數學,就是多做題。小學多做題,就是訓練思維。又快又好的做題。提高思維,提高運算能力。上課跟上老師的節奏。老師指哪,你打哪。 不要看著建議簡單,你試一試,很難的。孩子做到了,初中的數學就不愁。我家孩子,說句實話,小學要求太鬆了,初中弊端就顯現出來了。別看小學考個94,95,97,98,甚至100分,真不行。每次98分以上,犯極少錯的錯誤,初中才能槓槓的!小學5.6分的錯誤到初中就會演變成20,30分的差距!這是切身體驗。

至於英語,待我慢慢道來。中國小孩學英語最大的障礙在哪?讀。老師讀不準,學生跟著讀幾遍,回頭又忘了。試想,如果我們的老師發音地道,許多節課後,學生反覆聽著老師標準的英式發音,燻也燻懂了。老師的發音不行,輕重音,連讀,失去爆破,升降調根本做不到。所以,你要做的是買個點讀機,讓孩子跟讀。讀會了,英語就通了一大半。再寫寫單詞就解決了。至於做題,小學英語課文熟悉了,做題那是手到擒來。至於各種眼花繚亂的教材沒必要。我家孩子學過新概念英語,還有其他的各種英語,事實證明,沒多大效果。背過新概念英語,會忘!noddy學英語,能背,也會忘!高考138分。大學英語課沒上過。嫌課水。

話說至此,我們談談大學。大學,上了半年,明白了一件事,保研考研,那還是要看分數。素質?對不起,摸不著,看不見。如果,家長們還天天喊素質教育,那是天大的笑話!考的分數高,那是智商高,那是思維敏捷。說某人考的分數高,他是個弱智,這是汙衊加嫉妒。所以,給家長們提個醒,你的孩子如果上小學,功課不緊,時間松,別沒事別去學彈琴唱歌跳舞,這些課也是挺耗時間的。時間是一定的,你在這用了功夫,在學習上必然會減少。有的家長說,我們不能光學習吧,得放鬆。放鬆可以跑步,打球。幹嘛非得彈琴。無數的孩子學琴,最後還不是扔了。喜歡,聽一聽就行了。你喜歡店裡的連衣裙,你還非得去學習親自制作嗎?孩子也去學過琴,真是吃功夫,費時間,本來能默背談的曲子,幾天不彈,不會背了。和學英語,語文一個道理。學術有專長,術業有專攻。不必什麼都學。

大學,數學最重要(文科除外)。數學是衡量人智商的標尺。一個班裡幾十個人,怎麼區分哪個更有潛力?肯定是數學啊!人家考90,你考30,這就是差距。你脫了鞋子跑也趕不上人家。有的家長說了,我們孩子高數哪能考這麼點?對不起,就是這個樣子。所以,小學裡把數學基礎打好,多花時間,怎麼重視都不過分!

這是我20年培養孩子的心得。請你一讀再讀。

慢慢體會個中道理。如果你很討厭我的說辭,你可以收藏。等到你家孩子高三時,再看一看,品一品,看看自己錯過了什麼。


熱愛中醫的老陳


有高年級學生向我反映,說以前的老師教學節奏慢得多,他們聽得懂,現在為什麼這麼快?我問他們:你們覺得我講得好嗎?他們回答說講得好,就是太快了,跟不上。我說:如果你們繼續堅持了兩天,三天,一個星期呢?如果你們兩個月內適應了我的授課速度,你們獲取知識的效率會大大超過以往,而你們的思維也會更有活力。

但是慢有沒有好處呢?思維的運轉速度需要快,而知識的積累卻需要從容緩慢。求學的這種態度和吃飯是一樣的,講求細嚼慢嚥。我自己是怎麼吃飯的呢?把飯做好了,就坐在電腦前面,飯菜擺在茶几上,一邊吃一邊看電腦,慢嚼慢嚥,連米飯的甜味都可以品出來。古人說治學譬如熬肉,現需用猛火煮,然後用慢火溫。“猛火煮”指的是用高效的思維活動快速地解析、掌握知識,而“慢火溫”則是從容體會、內化所學知識,兩者融會貫通,才是求學的正確途徑。

其實,教學活動也是需要依照規律開展的。學生第一次來求問,需要告訴他。如果學生的問題不斷地在同一個層面、同一個角度重複,那麼此時就不宜給他詳盡的答案。依照傳統的觀念,人們將對某一領域所進行的深入研究稱為“做學問”,這種命名是有深意的。因為如果要深入掌握某種知識,學習者是必須邊學邊問的。學而不問,學生不能開拓視野、改善思路;問而不學,學生不能驗證知識、融會貫通。這裡強調的是自疑、引導、開悟三個同步進行的行為、思維活動。











王老師思維數學


孩子的基礎教育正在改革的關鍵時期,伴隨著高考改革,教育體制改革。我認為要從一下幾個方面抓孩子的基礎教育。

一、重視語文、重視閱讀

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基礎,通過兩個方面體現,高考越來越重視語文。大於語文的概念也已經興起,國家對語文非常重視,對孩子的基礎發展也會起到很好的推進作用。另一方面,閱讀是一個人基礎素質的關鍵,一個人閱讀史很關鍵,閱讀會帶來一下的好處:

1、讓我們找到思想的晉升。通過讀書,我們也不會在孤單,進而能夠找到很多想法相同的好朋友。

2、讓我們明白自身的不足。有句話叫:知道的越多,就會感覺自己知道的越少。真正沉下心來讀書的人,永遠都會覺得自己懂得很少,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進而樹立起終身學習的良好品質。

3、讓孩子陶冶情操改掉壞脾氣。很多脾氣不好、性格不好的孩子,多半是因為讀書太少。如果讀過的書多,多半都會心平氣和,遇到事情也喜歡講道理,並開導別人。所以說,讀書的好處真的非常棒。


培養閱讀

二、重視數學,建立數模思維

所謂數學模型,是指對於現實世界的某一特定研究對象,為了某個特定的目的,在做了一些必要的簡化假設,運用適當的數學工具,並通過數學語言表述出來的一個數學結構,數學中的各種基本概念,都以各自相應的現實原型作為背景而抽象出來的數學概念。具體的講數學模型方法的操作程序大致上為: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培養學生運用數學建模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關鍵是把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必須首先通過觀察分析、提煉出實際問題的數學模型,然後再把數學模型納入某知識系統去處理,這不但要求學生有一定的抽象能力,而且要有相當的觀察、分析、綜合、類比能力。所以數學能力很重要。



三、加強素質和綜合能力

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是依據《教育法》規定的國家教育方針,著眼於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態度、能力、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等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為基本特徵的教育。

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

以上就是三個方面的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