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網友感到物業收費不值


物業防疫一線調查 | 22%網友感到物業收費不值

疫情期間,不少人重新認識了自家物業的服務水平,有人感慨物業工作人員的敬業奉獻,有人吐槽他們的各種“騷操作”,更有人反應自家物業的各種不規範、不專業的服務能力。究竟大眾對於物業服務滿意度有多少?我們展開了一次線上調查。本次調查歷時一週,共獲得有效樣本251份,其中22-30歲調查者佔49%,31-44歲調查者佔28.69%;身份為社區業主的調查者佔64.94%,租戶則為28.69%;有意思的是,本次調查中表示居住小區有確診或疑似病例的約佔11%,使我們更加好奇他們所在的社區物業如何直面疫情?基礎抗“疫”套餐——消毒、登記、量體溫讓我們先來直面物業的基礎工作,根據我們的調查,超過99%的調查者都表示物業有做防疫措施,主要圍繞外來人員登記(80.48%)、量體溫(72.91%)、辦理出入證(64.14%)和公共區域消毒(64.14%)這四項工作。

物業防疫一線調查 | 22%網友感到物業收費不值

從對物業的滿意度來看,選擇“已經上班/上學”的調查者,或許因為頻繁外出、有更多的機會與物業的防疫人員打交道,更容易發現到物業的不足之處,因此選擇“不太滿意”或“很不滿意”的人數要遠遠高於“一直在家”的調查者。

物業防疫一線調查 | 22%網友感到物業收費不值

有意思的是,選擇小區內有確診或有疑似病例的調查者中,僅有1人對物業的表現表示“很不滿意”,超過半數調查者非常寬容,對物業表現評價“整體滿意”。由此可見,大多數調查者並沒有將物業的管理水平和疫情傳播關聯起來,究竟是他們認為個人行為更關鍵,還是對物業本就不抱有期待,我們不得而知。

一分價錢一分貨——增值服務立顯物業檔次除了消殺、出入檢查等常規防疫動作,我們單獨開設一個問題,調查物業是否有更人性化、更細緻的增值服務,包括無接觸配送、代購食物、垃圾分類、便民設施等。調查顯示,有18.93%的調查者表示自家物業“沒有任何特色服務”,主要出現在物業費單價低於3元/㎡·月的小區中,北京普宅類商品房、保障房等社區大多在這一收費標準內。

物業防疫一線調查 | 22%網友感到物業收費不值

獲選最多的選項是“設置外賣/快遞收取點”,相對於其他服務,這或許是成本最低、最容易實現的,即使是物業費價格較低的社區,也有將近一半的調查者勾選。而像物業代購送貨、理髮、線上諮詢等人工成本明顯更高的服務項,勾選人數隨著物業費提升而增加。也就是說,在本次調查中,物業費越高的社區,在增值服務上做得更全更用心。與之相反的是調查者對於物業性價比的感受,收費越低的物業,獲得差評的比例越高。置業意向——價格為王的觀念正在轉變一直以來,在我們的主觀意向中,購房最先考慮的可能是地段、價格、品牌、戶型等硬件指標,物業水平等軟實力則作為加分項,不作必要因素來考慮。而在這次的調查中,問及二次置業是是否會特地把關物業水平,61.2%的調查者認為“很有必要”,30.4%的的調查者認為“會考慮,但還是以價格優先”,僅2%調查者認為“無所謂”,可見曾經價格為王的購房觀念正在轉變。

物業防疫一線調查 | 22%網友感到物業收費不值

經過一場疫情,更多人意識到優質的物業服務能夠極大改變居住的安全性和舒適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