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的美洲虎——亞馬遜巨獺

<code>巨獺會利用聰慧的大腦,會熟練運用簡單的兵法,作戰中謀策機智,其中一些技法運用不輸於現今的人類。/<code> 

埃布爾和朱莉夫婦居住在南美洲的秘魯和巴西交接處的亞馬遜河流域,它們是水棲哺乳動物,長相非常奇特。長著扁平頭,神采奕奕的小圓眼睛,體長一米八,體型滾圓,四隻短小,粗粗的尾巴。全身長著黑褐色的毛髮,叫聲似狗,戰鬥力超強,智慧卓越。它們就是亞馬遜巨獺,也叫南美大水獺,是已知的十三種水獺中體型最大的。

水中的美洲虎——亞馬遜巨獺

想看看我的樣子嗎?(圖片源自Unsplash)


埃布爾家族由十三隻巨獺組成。除它們夫婦外,其它的十一隻都是它們兒女。億萬年來巨獺都是以家族形式生存著,祖祖輩輩都生活在亞馬孫河這一條支流中。為了家人的安全,埃布爾家一共建築了四個居住點。日復一日,不停地在各個住處輪換著居住,躲避著連自己都弄不清楚的危險。

清晨,一大家子組團巡視領地。孩子們一路都在嬉戲打鬧,它們躺在水面上,高高地向上拋著小石塊,玩的不亦樂乎。等巡查過後發現領地無恙。一家人紛紛潛入河中,自由選擇早餐。孩子們最喜歡吃的就是河中的食人魚。食人魚是群居的肉食魚類,在亞馬孫河流域也是處於食物鏈上層的存在,但在巨獺的面前就如同砧板上的肉,非常容易。早餐過後,小水獺在相互追逐、撕咬、翻騰著,熟悉著捕獵的要領。大人們在一旁,愜意地躺在水面上,隨著緩慢波動的水流飄蕩起伏。

水中的美洲虎——亞馬遜巨獺

水中玩樂的巨獺(圖片源自Unsplash)


加餐的時候到了,一家又潛入水底,撈起了一個個蛤蜊。外殼堅硬的蛤蜊,巨獺們自有辦法。它們都躺在水中,肚皮上都放著一塊在岸邊撿來的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石頭。然後用雙手高高舉起蛤蜊重重砸下,不停地在石頭上敲打這些蛤蜊,“咔嚓咔嚓”聲不斷響起,十幾分鍾後,有被震暈的蛤蜊,慢慢的將外殼打開,向豪強屈膝投降;也有被敲碎了外殼的,最終的結果都是被人家消化掉。巨獺使用石器要早於任何生物。

今天吃的太單一了沒有營養,埃布爾一家聚在一起開了個小會,主要是討論晚餐吃飯的問題。大兒子說:“繼續吃食人魚,我喜歡那個味道。”二閨女說:“我想吃螃蟹,很就沒吃鮮貨了。”小女兒糯糯說道:“我正在長身體呢,我想吃……吃……吃肉!就要吃肉!”沒辦法,一家人最寵愛小妹了,就它說了算。老爹埃布爾當場拍板:“走,我們去吃大餐!”

一家人在埃布爾的帶領下,向淺灘的方向緩慢遊去。那裡是鱷魚的地盤,今天的晚餐就是它了。一條凱門鱷還在沙灘上懶懶的曬著太陽,沒有絲毫防範之心。按照平時捕獵的分工,朱莉和大兒子負責正面佯攻牽制,二女兒率領三個弟弟妹妹負責左翼騷擾進攻,三兒子帶領兩個弟弟負責右翼牽制進攻,埃布爾負責後方強攻,其它小的遠遠地學習。由此可見,巨獺不僅善於分析,兵法戰術更是運用得爐火純青。

水中的美洲虎——亞馬遜巨獺

捕食中的埃布爾(圖片源自Unsplash)

一家人成進攻隊形迅速進入預定地點,將凱門鱷徹底包圍。大兒子前衝挑逗,二女兒撕咬後腿,三兒子猛啃前肢,老爹叼住尾尖不放,小孩子在一旁亂叫加油。不停地翻滾,不斷地撕扯,沒一會凱門鱷遍體鱗傷,體力被不斷地消耗,掙扎的動作逐漸地慢了下來。最終,凱門鱷被埃布爾一家慢慢地拉入了河水中。素有水中“美洲虎”之稱的巨獺們,立即發起了總攻,一隻在水中稱雄日久的體形雄壯的凱門鱷竟然被活活淹死了。小妹妹第一個衝了上來,第一口肉被它美美地吃掉了,一家人圍繞在食物的周圍,盡情地享受著這份歡樂。

埃布爾家族一直延續著自己種族的生活習性——白天在水中覓食,夜晚在地洞中休息——過著鮮為人知的隱居生活。它們會利用聰慧的大腦,會熟練運用簡單的兵法,作戰中謀策機智,其中一些技法運用不輸於現今的人類。這樣的動物種群是不會被時間淘汰的,它們會一直、永遠的延續下去……

水中的美洲虎——亞馬遜巨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