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合資車換到國產車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手機用戶98512552821


以前在神州租車上班,開過的車型不少,多錢都是合資車,後來自己買的也是合資車,區別大概就是合資車開起來覺得發動機波箱匹配得比較好,底盤比較整,但是配置有點低,想要配置高的就得加不少錢,國產車有些看起來發動機馬力很不錯,但是開起來好像沒和波箱匹配好,反應慢半拍,當然配置高,該有的都有不該有的越級也給你整上,底盤比較鬆散,油耗稍微高點


vivi的陳老爺


我開過很多二十萬以下的合資車,同事的,領導的,朋友的,自己的第一輛車是別克昂科拉,換了奇瑞瑞虎八,剛開始放不下面子,後來覺得是,真香!

…………………………………………………………

我再來說兩句,我沒想到我簡單的幾個字,居然有人說我水軍,那我罵一下奇瑞,也是事實:我1月23日油箱戳漏了,車到現在還在四兒子那裡,原因是沒有配件,廠家不發貨,說是物流不通,一查全國物流,不是除湖北都通了嗎,再說特殊時候,你發其他物流不行嗎?我提車到現在四個月,汽車趟四兒子一個多月,日了狗了,奇瑞廠家說配件不是他們管,總之,售後我奇瑞不管,是外包的,就是這個意思,打客服電話全是套話,沒一句有用的,我算是領教了!髒話不說了!




金牌認證


我周圍同事加朋友的經驗可以幫你解決這個疑惑。

5年前一個同事有一臺福克斯,因為老婆要上班,福克斯給他老婆開,家裡又買了一臺帝豪自己開。按照他的話說,一年過後,這車哪裡都是鬆鬆垮垮。明顯這是從高往低走的,體驗不好。

去年一個朋友因為二胎,把三年的福睿斯換成了廣汽GS8,按照他的說法:到現在還是美滋滋。車子不輸福睿斯,空間又大,提速也還可以。典型的真香。

再說說我自己,一直在開13年的奇瑞風雲2,個人感覺還好,前段時間在深圳租了臺高爾夫嘉旅1,6L的。感覺自己的風雲2就是垃圾。

從這幾個例子可以看出來,時間的代差,價格的代差,是換車的主要體驗不同的問題。

早五年前的合資車,換車早五年的國產車,同價位的車體驗肯定是走往下,如今的合資車換國產車,同價位下,體驗真的不好說。畢竟誰也逃不過真香定律,帶有色眼鏡的除外。


自主品牌在海外


說說我的車吧。

由於一直沒有做什麼大的項目,所以很窮,10年前買的第一輛車是富康,當時車齡10年以上,脫審了的,6500元,很耐躁,車身是鍍鋅板的!開著不舒服,開了三年被交警抓了。然後買了第一輛新車,比亞迪F3,經濟實惠,配件比捷達都便宜,6年沒有進過修理廠!操控性一般。然後換了一輛歐寶雅特兩廂車,到手12年的車齡,還有8成新,底盤紮實,操控性好,很靈活,就是車齡大了換了好多配件,維修費用高,市區油耗高(1.8排量4速自動擋)。今年5月份賣了。5月買了紅旗H5,配置高,市區油耗高,操控性好,開著很舒服!大部分時間是老婆開著上下班,接送孩子。自己出差開一輛2011年的吉利遠景,沒什麼毛病,發動機還是槓槓的,就是車窗升降都不靈泛了!歐寶雅特新車當時30萬了,維護費用高,算好車,但是現在保有量小。紅旗H5落地不到20萬,配置豐富,很滿意。下一輛基本確定比亞迪唐DM或者宋porDM。







隔壁老李談車


我感覺很不錯

2011年我爸爸給我買了人生中第一輛自己的車,雪佛蘭科魯茲。抗造,有勁,奈何小毛病比較多,尤其是變速箱。

2015年,爸媽出三十萬我出二十萬,買了第二輛車,奧迪tt,美規的。作為bba級別跑車讓我收割了太多的目光與青睞。

2019年,我花了29萬買了唐大媽,本打算當個玩具的,結果給了我太多的驚喜,倒是不少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問我為什麼不買漢蘭達。還有不少風言風語實在令人喜聞樂見。後來奧迪也賣了,畢竟除了跑跑婚慶一點用處都沒有。我也不需要一個提速比SUV還慢的跑車。不過奧迪的科技感在15年絕對冠絕bba。(科魯茲置換唐大媽用了)。

買車這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也從來沒有覺得一個車就成了身份的象徵,地位的代表。

得多沒實力才去靠一個代步工具去撐門面啊。


煌煌昭昭


據我觀察,個例除外,自己開國產車的,大多數都對自己的車還比較滿意,我自己買的奇瑞5x,辦完9.5萬,開了快2年了,除了免費保養還沒去過4S店,這價位來說也挺滿意的,車友群裡那麼多人,至少90%的人還是認為車子對得起那價格的,我從馬自達323換過來的,一開始也不相信國產,試了一圈,這價位的合資沒看得上的,預算又少買不起bba,買奇瑞跟愛不愛國無關,都是自己的辛苦錢,不管奇瑞吉利還是大眾豐田都是來掙錢的,沒人會來做慈善,目前開了快兩年了,超出了我開始對國產的期望。這幾年身邊好多人買十來萬國產車的,長安吉利哈弗都有,開了六七年的也有,也沒見誰三天兩頭修車,沒人說車子多不行的。

然後開30萬以上車的,開什麼A4啊x3之類的人,一般對國產車評價也不錯,當然,這類人的條件不會買國產,這價位國產也沒什麼選擇,在高端車上,不管是品牌力還是向上突破的技術能力,國產方面可能還是欠點火候。

往往就是開捷達神車,朗逸神車這類人看不上國產車,問他哪裡不好,他也回答不了,反正就說國產車不行,甚至都沒開過,或就開過一兩款,就敢否定所有的國產車,開了艾五帝豪然後說沒邁騰雅閣舒服,不去跟捷達威馳比。基本就兩類人,一是聽別人的,什麼三大件四大件啊,好像十來萬的合資車三大件多高檔似的,另一類就是上了些歲數的人,也許十多年前受過國產的害,桑塔納捷達皮實耐用的好印象深深的刻在了心裡,思維還沒轉過來,說白了就是不能接受新鮮事物的。

國產上一鍵啟動電子手剎液晶儀表中控大屏車聯網,空間大配置高,他們說這些花裡胡哨的沒用,然後合資高配車型也上這些電子配置,車子也越來越大,真香,買低配的人看到車子太寒酸,心裡不平衡,只好極力的各種嘲諷詆譭國產車了。




Zz8844


現在很多人都有愛國情懷,我身邊就有一些歲數稍大的朋友跟我說我買車現在只考慮國產車,這是一類典型的情懷消費。不過雖然本人是一名合資車主,但不得不說如今一些自主品牌如哈弗,吉利,傳祺,榮威等他們的造車水平確實提升明顯。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我的車停在小區被一輛吉利繽越撞了,我們一起去了我車的4s店定損維修,我就把車放4s店坐他的車回的家,一路上體驗了一下繽越這款車,可能是我的預期太低了,沒想到乘坐感受如此之好,外觀內飾非常精緻,過溝溝坎坎的時候底盤也比較沉穩,有點歐系車的味道,發動機雖然是三缸的但動力很強,平順性也不錯。可能是吉利收購了沃爾沃的原因,乘坐繽越真讓我吃了一驚。

可能有人不敢誇自主品牌怕被網友噴,但我說的都是事實,我覺得我有必要與大家分享一下。真的真的,大家應該多去嘗試體驗一下更多的車型,不要只聽別人說不好就是不好。汽車這種產品很容易被“標籤化”,比如大家就認為三缸發動機不好,也許說不好的這些人都沒有嘗試過。比如德系車燒機油,其實有一些別的品牌也有燒機油的情況,只不過在你保養前不會亮故障燈。而德國車也不會停滯不前,在迭代的過程中他們也在解決問題,大眾現在的ea888第三代發動機燒機油現象基本解決。再比如美國車費油,你可以看看通用的車現在的油耗怎麼樣,一些車型比日本車還省油。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我在這裡就不過多贅述了。所以我只想說在否定一款車之前一定要先試著去深入瞭解一下,體驗一番,這樣才不會冤枉每一部好車。而我從合資換到國產車的感覺只有一個字“沒有想到還不錯哦”。


Jack王陪你聊車


我的傳祺GS5。15念在廣州玩,租了幾天天來開,後來又開朋友的軒逸幾天,後來回去開自己的車不會開了,覺得太難開了,方向盤重,剎車軟,適應了一段才行。不過很久之後開朋友的S90,覺得除了動力好點,方向盤輕之外感覺差不多。開另一個朋友的ix35一開始那叫難受,輕點油門就竄,輕踩剎車就剎停,剛開始嚇到我了,不過適應一會兒就好了。還租朗逸開過,主要油門延遲我,不大好。話說我也好多年沒換車了,窮……


小讀書小記錄


我就是從07款的尼桑天籟到18款的榮威rx5,個人感覺只要不修,都是好車,現在rx5一年三個月開了4萬公里沒有任何毛病,打算再開4年換車,這樣可以不用驗車了,這就是我買國產車的道理,30幾萬的合資車開十年一樣不值錢,國產車十幾萬開5年算下來差不多,而且少了驗車的麻煩。


帝億雕塑設計


第一輛國產皮卡,小問題多,但發動機和變速箱沒動過,但這輛車是我創業的功勞車。用的時間也最長,自己開了三年,剩下的都是工人乒乒乓乓七八年,始終沒大修過。本來想留下做記念,但沒地方放,最後送朋友了。第二輛CRV,用了4年質量不錯,除了正常保養,沒修過,但操控沒有,駕駛質感一般。剎車軟,底盤不行。用了4年賣了,主要高速穩定性一般,幾次緊急剎車導致險象環生,再加上那段時間經常跑高速,所以賣了換了臺寶馬530i旅行版,直列六缸。加速好,操控好,剎車好。但舒適性一般,防爆胎胎噪大,啃胎,水箱設計缺陷,老漏水換了三個水箱,點火線圈會燒掉導致失去動力,也用了4年,去年賣掉今年換了臺吉利星越,目前開了1200公里,操控不錯,底盤較紮實,外觀喜歡,內飾科技感強,節能模式非常適合城市開,運動模式有點急噪。總之現在國產車進步巨大,值得表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