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圈地運動如何推動其地圖製圖業大發展?

英國製圖業的發展


18世紀,英國開始逐漸成為製圖界的世界領袖,然而發展總是應激性的,似乎是由某些特殊事件的刺激而產生的。隨著1745年英王詹姆斯二世的追隨者的勝利,英國政府授命威廉·羅伊( William Roy,1726-1790年)按1英寸比1000碼的比例繪製了一張新的蘇格蘭詳圖,以供英國軍方用於將來發生的任何叛亂活動。1791年,後來所謂的英國陸軍測量局成立,也是針對另一起類似的可察覺的軍事威脅作出的具體反應,這一次威脅來自法國大革命。


英國圈地運動如何推動其地圖製圖業大發展?


當時被稱作三角法測量的工作始於1791年。1784年就開始了旨在連接倫敦城外的皇家天文臺和巴黎天文臺的三角測量,測繪隊員們在此基礎上很快埋頭苦幹起來。到1795年,倫敦和康沃爾郡西端的“地角”之間的兩條三角鏈完工了:而且,1801年——也就是英國陸軍測量局被正式命名的那年——第一幅1英寸比1英里的地圖也問世了。這就是肯特郡的地圖,肯特郡是任何法國入侵軍事力量的一個天然目標。接著,測繪員們轉移到了西南部,於1810年左右完成了他們的工作,爾後緩慢但沉穩地測量了剩下的地區。就英格蘭和威爾土兩地而言,測量工作最終於1874年完成,儘管有關兩地的黑白地圖——馬恩島( Isle of Man)除外——在19世紀70年代初就已投入出版。從1897年起,彩色版取代了黑白版,英國陸軍測量局的工作也不再僅僅限於國家地圖的繪製。1855年,繪製城市地圖的工作開始了。截止到1892年,所有的英國城市和四千多個住戶都被按1:500的比例繪成圖。
英國陸軍測量局對愛爾蘭和蘇格蘭的測量工作分別始於1825年和1837年,雖然這次愛爾蘭的測量工作並非這個國家的首次詳細測量。一些測量工作是在奧利弗·克倫威爾執政時期進行的,時值清教徒政權沒收了國家一半以上的土地,作為對愛爾蘭支持斯圖亞特王朝的瘋狂報復的一部分。威廉·佩蒂( William Petty,1623—1687年)爵士奉命組織了對沒收土地的所謂下層調查( Down Survey)。佩蒂得到這份工作是因為他使克倫威爾及其幕僚相信,他可以在短短13個月裡完成這項工作。佩蒂沒有僱用真正的測繪員,而是使用克倫威爾軍隊的復員兵——因此節約了開支——來進行實地調查工作。然後,調查結果被送回都柏林,由熟練的製圖師來完成繪製。如此節約,使得佩蒂從這項工程裡贏利不少。


英國圈地運動如何推動其地圖製圖業大發展?

圈地地圖


英國陸軍測量局的大比例尺製圖尤其便利了財產和稅收工作。由於沒有其他用途,始於都鐸( Tudor)時代的英國傳統的國家和區域地圖的繪製事業走向了低谷,但對地產圖和圈地地圖的需求卻仍然存在。大體可以追溯到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中葉之間,圈地地圖是土地整編改組的工具——既反映了又鞏固了那些委託人對土地的所有權。在英國及其他國家,轟轟烈烈的圈地運動始於農業革命,從而引發了在廣袤的農田和普通土地上開展的圍籬圈地。

農業革命之前,農民在公共土地上耕作以維持生計。18世紀,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要求在大塊被圈出的土地上進行耕作。圈地運動在19世紀進行得如火如荼,儘管在英國它可能是在拿破崙戰爭期間(1803—1815年)達到了頂峰,當時據估計——在很多地方——近三分之一的土地都被圈了起來。結果這些地圖也分成兩類:有時——儘管不是很常見——測量員會作一種預測,標註出在具體的圈地行為發生前這塊地看起來是什麼樣的;當然,大部分時候,他們只限於在圈地之後再繪製已圈出區域的地圖。

英國圈地運動如何推動其地圖製圖業大發展?


圈地運動絕不僅僅是英國特有的現象。從18世紀中葉起,幾乎沒有一起歐洲的圈地行為沒被描繪下來,由此產生了數千幅地圖。單獨來看,儘管這些地圖只有地方實用性,但整體來看,它們卻概括了一種社會經濟的變化,這種變化將改變整個歐洲大陸的生活方式和地貌。在一個又一個國家——尤其是法國、意大利和德國;在法國,從18世紀中期開始,許多貴族就以生產力最大化的觀點來處理繼承來的土地——土地所有者們開始意識到這種地圖是有效的財產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事實上,它們使得土地所有者能非常有效地管理土地,以至於測繪員們會受到來自佃戶和農戶的人身威脅,因為這些農民可以預見到——通常如此——一個測量隊的到來會直接導致徵收更高的地租。
圈地地圖在質量、採用的比例尺以及標註的細節上各不相同,但其中最好的地圖能提供當時鄉村地貌的寶貴信息。1836年的《什一稅交換法案》( Tithe Commutations Act)規定對教會區可徵收什一稅的土地逐塊測量,儘管想極盡細緻,但各個教區的地圖質量同樣各不相同,主要是由於地方反對其高昂的成本造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