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中國當代文壇四大怪現狀,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學怎麼了?

隨著新媒體的發展,中國當代文學也走入了一個新階段。然而,這十幾年來中國當代文壇出現的很多怪現狀,還是讓人感慨唏噓,也留下一個疑問:當代文學該何去何從?

1、著名作家洪峰,當街乞討

洪峰,吉林籍著名作家,曾與馬原、蘇童、餘華、格非並稱文壇“射鵰五虎將”。我上學的時候,中文系老師特地推薦了洪峰的《瀚海》,作為現當代文學課的必讀書目。他的要作品還有《生命之流》、《湮沒》、《離鄉》、《和平年代》、《東八時區》、《生死約會》等。他已經被寫入了中國當代文學史教材,是中國當代文學史的重要作家。

細數中國當代文壇四大怪現狀,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學怎麼了?

就是這樣一位作家,2006年時候竟然陷入了乞討的境地。

據說,當年瀋陽市文化局把洪峰作為特殊人才引進,達成的條件是:洪峰可以不坐班,不寫喜劇.還要給洪峰一個10年前超過18萬(這個數字只是政府撥給,如不夠由文化局補足)的一個房子.

結果到了2006年,房子只給了一個當年值不到3萬的職工宿舍,一個女主任還要求洪峰去坐班,不去就扣其工資。

洪峰知道工資被扣發後,和單位會計聯繫,告知扣發其工資是一種違法行為,讓儘快補發.文化局不僅沒有補發,還繼續要求洪峰去上班。

細數中國當代文壇四大怪現狀,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學怎麼了?

連2000元的工資都不願意發,作家也無法安心創造純文學。雖然這只是2006年一個極端個例,也可以窺見傳統作家的生存狀態了。

細數中國當代文壇四大怪現狀,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學怎麼了?

與之對比的是,網絡作家的收入排行榜,一次次刺激著人們的眼球。

細數中國當代文壇四大怪現狀,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學怎麼了?

唐家三少以1.2億的小說版稅收入,蟬聯榜首。

網絡作家與傳統作家收入差距之大,實在驚人眼球。

2、韓白之爭

白燁是著名文學評論家,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可以說是學者派的代表人物 。韓寒則代表80後作家,有《三重門》等代表作。

2006年時,白燁首先在自己的個人博客上貼出的文章《80後的現狀與未來》中說,“80後作家”寫的東西還不能算是文學,只能算是玩票。其中一個理由是他們很少在文學雜誌亮相,文壇對他們不瞭解,他們“進入了市場,尚未進入文壇”。

細數中國當代文壇四大怪現狀,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學怎麼了?

白燁

“80後作家”韓寒聞之大怒,3月2日在博客上貼了一篇題為《文壇算個屁,誰也別裝逼》的文章,提出“文學不文學,不由文壇說了算。文壇只會拉幫結派,害死文學”,予以回擊。

細數中國當代文壇四大怪現狀,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學怎麼了?

韓寒

白燁是這樣回應的,“ 韓寒可以不同意我的觀點,不喜歡我的文章,但不可以用“屁”、“逼”、“裝丫挺”這樣粗暴又粗鄙的字眼罵人;這不是文學批評,這些語言已經涉嫌人格侮辱和人身攻擊。 韓寒對我的文章反感的真正原因,是我對他的寫作評價不夠高。 ”

這場罵戰最終還是不了了之,不過作家古清生從另一個方面提出了思考:“韓寒與白燁之爭,引發公眾另一方面的思考,即像白燁這樣把握著重要批評資源的教職、公職學者,長期以來又從事著書商的策劃和推廣活動,這是不是一種災難性的學術腐敗?白燁利用手中的公共資源,為自己策劃的圖書不惜餘力地推廣,這種明顯的不公正競爭行為是不是對大多數作家帶來傷害?是不是給中國文學事業造成極端蕭條的惡果之一?”

3、陶東風、蕭鼎玄幻之爭

陶東風是北京師範大學、首都師範大學的教授,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2006年6月18日陶東風以《中國文學已經進入裝神弄鬼時代》為題在自己的博客上談了他對於玄幻文學的看法。其中以2005年度“新浪網”評選出的“最佳玄幻文學”的前三名《誅仙》、《小兵傳奇》、《壞蛋是怎麼煉成的》為例,認為玄幻文學與中國傳統武俠小說最大的不同是,是它“專擅裝神弄鬼”。

細數中國當代文壇四大怪現狀,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學怎麼了?

陶東風

蕭鼎很快做出了回應。

細數中國當代文壇四大怪現狀,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學怎麼了?

蕭鼎對陶東風的反擊一點都不客氣:“您得出這個標題的結論所能依靠的論據,在您的文章中不過是三部玄幻作品和幾部影視作品,然後,您竟然就根據這個,可以得出如此駭人聽聞不可思議的——中國文學竟然進入了‘裝神弄鬼’時代了嗎?”蕭鼎稱“這個邏輯也太成問題了”。

事實上,近年來類型文學已經越來越主流。

4、紙媒衰微

2014年1月1日,上海報業集團停刊,該報一位記者寫下它的停刊詞。

"十年青春空飛揚,人未老,報先亡,新識舊友,何處訴離腸。千簡萬牘著文章,朝隨露,夜伴霜。一夜北風旗幡亂,刀筆斷,鳥弓藏,青絲白髮,誰人不彷徨。往昔崢嶸隨流水,落花黃,晚報殤。"

新媒體來勢洶洶,紙質媒體不斷退守,這是世界範圍的事,似乎也是大勢所趨。

騰訊網總編輯王永治預言紙媒將死的言論曾引發熱議。他說:“2015年有報告稱,‘紙媒斷崖式下跌’,我的判斷是,到2018年很可能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紙媒將會‘關停並轉’,這裡的紙媒主要是指紙質媒體的形態。”

從前大街小巷的報刊亭不見了,報紙也越來越少,紙媒崗位再也不像以前那樣吃香。

細數中國當代文壇四大怪現狀,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學怎麼了?

我們能從中窺見中國當代文學現狀

第一,不同的文學評判標準帶來了文學觀念的衝突。經典的文學觀念和傳統文本分析方法,面對當下活的新媒體時代的文學現象,闡釋力越來弱。

這就涉及到文學的本質。文學的本質還在嗎?有沒有一個統一的評判標準。像張愛玲、沈從文,原來也是不被看中的作家,後來才寫入文學史中。

第二,粉絲審美影響正常的文學審美。

文學是一種語言藝術,是話語蘊藉中的審美意識形態。但是新媒體時代讓作家也變成了網紅,有了自己的粉絲群體,粉絲形成了一種話語權,進而影響社會對作品、作家的評價。

第三,文學的功用和價值改變了,除了審美價值還有經濟價值。

2006年起點開始付費閱讀,文學變成一種功利的東西。作家在網上寫東西可以掙錢,慢慢發展成了文化產業。

細數中國當代文壇四大怪現狀,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學怎麼了?

中國當代文學該何去何從?真像德國漢學家顧彬說的那樣一文不值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