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面對“是藥三分毒”

生病就要吃藥,很多人還要吃很多藥,吃一輩子藥。藥物的不良反應也就成為很多人特別關心的問題,甚至直接影響到疾病治療的成敗。藥物不良反應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如何預防和處理藥物不良反應是一門很大的學問,是真正的“博大精深”。不過有些人面對複雜的問題喜歡用極簡單方式應對,比如咱們中國人喜歡說的“是藥三分毒”。似乎一擺出這句話,再難明白的問題也明白了,再難解決的問題也解決了。

也許有些複雜問題有極簡單的解決方式,但藥物的不良反應肯定不是這樣。以為一句“是藥三分毒”就解決了所有藥物不良反應的問題,只能是錯覺,結果是要犯大錯誤,沒準就能要命。那麼應該怎樣面對這個問題呢?

先請大家放心的是,並不需要每個人瞭解所有的藥物不良反應相關的複雜問題,也不可能。每個人只需要知道自己必須知道的就可以了。比如你是高血壓病人或家屬,只需要知道自己常用的降壓藥相關不良反應,糖尿病只需要瞭解降糖藥相關不良反應,艾滋病人只需要抗艾滋病毒藥物的不良反應等等。只關注藥物作用種類還不夠,因為同類藥裡還有很多種,反應也都不一樣。比如同是降壓藥,有的不良反應是水腫,有的是耳鳴,有的是頭暈。同樣的病,如果服用的不同藥物,不良反應就會不一樣,不能隨便把其他病友的不良反應當成自己必須預警的內容。換句話說,每個人只需要關心自己所用的藥物的不良反應。

知道了自己需要關注的藥物,下一步才是瞭解不良反應的內容。這一步最為關鍵,卻被很多人所忽略。很多人停藥是在完全不瞭解藥物的不良反應前提下決定的。前幾天有位阿姨就是個例子:她因為胃食管返流經常需要服用抑制胃酸的藥物,害怕不良反應,所以問我還有沒有其他辦法。我就問她害怕的是什麼不良反應。結果她一臉從沒考慮過這個問題的樣子,思考了好幾秒才說擔心成癮。雖然抑制胃酸的藥物有不良反應,但成癮性卻絕不是其中之一。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害怕成癮拒絕使用胰島素的糖尿病病人,害怕非阿片類鎮痛藥成癮拒絕服用的關節炎、痛經者等等。

知道自己要用的藥有哪些不良反應,才能正確面對,那應該從哪裡去了解不良反應呢?病人瞭解不良反應主要有兩個渠道,一個是自助查詢藥物的說明書,另一個是求助專業人員,比如醫生或藥師,在國內則主要是醫生。普通人查看藥物說明書可能會嚇到,因為正規藥廠會把所有可能的不良反應都羅列出來,有些還是非常嚴重的不良反應。但對於多數藥物來說,嚴重的不良反應大多不會發生,與藥物所帶來的收益相比可以忽略,因此很多時候需要和醫生的意見相結合。

諮詢醫生的意見,不是醫生讓做什麼就完全照做,在藥物不良反應方面,有時候需要病人主動多問幾個問題。問問題不能瞎問,否則得不到有用的答案還浪費時間。對於大多數藥物來說,這幾個問題是必須要問的:

1. 這個藥物有什麼不良反應?

2. 這些不良反應是不是常見?

3. 怎麼知道服藥期間發生了不良反應?怎樣發現不良反應?

4. 這些不良反應嚴不嚴重?

5. 發生不良反應需要怎麼應對?需不需要停藥?

6. 有沒有不需要服藥的治療?或者同類藥裡不良反應少的藥物?

7. 這些藥和其他藥物和食物有沒有相互作用?需要注意不要和哪些藥物和食物同時用?

這些問題最好在服藥之前就瞭解清楚。有了認識就有了準備,就不會因為害怕並不會發生或者甚至不存在的不良反應而拒絕有效治療,不會在發生比較輕的不良反應時過度恐慌而貿然停藥,當然也不會因為不瞭解而忽視嚴重的不良反應。

很多騙子抓住患者害怕又不瞭解不良反應的特點,對正規藥物治療進行各種歪曲,比如造謠降壓藥、降糖藥傷肝傷腎。實際上高血壓、糖尿病對人體的主要損害之一就是損壞腎臟,正確使用降壓藥和降糖藥是保護腎臟功能根本手段。目的是讓病人購買他們的假藥,這些假藥要麼是偷添了藥物的保健品,要麼是中藥,再加上騙子不懂診斷,給不同的病人用同樣的藥,結果造成傷害更大。吃之前騙病人“天然無副作用”,吃出問題來就說“是藥三分毒”。如果能正確認識藥物不良反應的問題,就不那麼容易上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