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風物:柘皋古人庵和蘇灣石馬山

巢北夏柘黃一帶,講到古人庵和石馬山,無人不知。奇怪是的,翻開巢湖市的地方誌,裡面記載古人庵和石馬山的,幾乎沒有,至少我沒有看見過。看來編寫巢湖史志的人,大多不是巢北人。


巢湖風物:柘皋古人庵和蘇灣石馬山



是的,自從謀士劉伯溫,按照朱元璋聖旨天下尋龍治龍,來巢北旋了一趟(在小黃山腹部黃山廟打了一口深井,算是釘了一個釘子)之後,巢北這個彈丸之地再也沒有出現過什麼大的文人。傳說小黃山是東海龍王的一子,可是沒有了水,龍永遠飛不起來。奇怪的是,“柘皋八景”中有浮槎乳泉、峏山白龍洞、曬書古墩、南嶽公園、玉蘭橋,九步三井,卻沒有古人庵和石馬山,甚是遺憾。

切到小黃山,古人庵和石馬山,僅幾步之遙,近相呼應,古人庵位於小黃山西麓公安山腳下,石馬山在古人庵南二百步,庵算不上庵(據說古人庵唐代以前很紅,鼎盛時房屋九十九間半,僧侶數十人),石馬山也算不上山,幾個山崗或者山阜而已,一個是人文的,一個是自然的,人文的可以變,自然的很難變。


巢湖風物:柘皋古人庵和蘇灣石馬山



我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曾經在太平庵中學教過書,太平庵中學和古人庵一山之隔(此山叫箍子山,海拔不足二百米),一個在山西,一個在山南,直線距離不足三里。團山靳的龍兵老師,時常帶我們到二甲王、大壩院和和平家訪,這幾個村子毗鄰古人庵和石馬山,儘管山路崎嶇,行走不便,年輕的我們,探古尋幽興致很濃,幾回回和石馬山和古人庵、龍嘴洞,零距離接觸,親臨奇境奇景,至今難以忘卻。我在太平庵教過的學生,大多忘記了,可是到古人庵和石馬山的幾趟旅程,至今還記得的,一個善良年邁的女居士,三間青磚紅瓦的庵房,一方清泉,後來的一個華表和一座彌勒佛的塑像。彌勒佛就是我們平時所看到的大肚彌勒佛,所謂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這句話,便是對彌勒佛最好的詮釋。我以為此處請來彌勒佛,寓意是慈悲寬容。佛是大智大悲大能之人,慈悲的心懷,才能使其對世間深受苦難的民眾抱以同情,施以援手;寬容的心性,才能使其對世間犯過錯做過惡的人,給與改正彌補的機會。人們學習佛祖的慈悲寬容,學會待人平和謙讓。小黃山這裡僻遠少水,土壤貧瘠,唐宋之前,鮮有人煙。明以後,從皖南江西遷徙一部分人過來,躲避戰亂,苟且偷生至今。對於自然對於社會,慈悲為懷是上策。


巢湖風物:柘皋古人庵和蘇灣石馬山



最近的一次去古人庵,是2017年的金秋,幾個巢城的同學慕名而來,我翻山過去,做了假不真的嚮導,景變了一些,傳奇在每個人的心裡,我也說了我所聽到的有關古人庵的傳說,但願不是誤導。

廣義一點,從衛星地圖上看,小黃山東西十公里南北十公里,方方正正,它是巢湖含山全椒三縣的界山,也是合肥馬鞍山滁州三個地級市的界山,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古代的“吳頭楚尾”地。狹義的講,古人庵位於巢北蘇灣柘皋夏閣境內的小黃山最高峰公安山的腳下,至於操龍玉先生說的原黃山公社南北縱深的“馬蹄窪、長山窪、古人庵”三條山窪形成的等腰三角形區域,我有點懵懂不清,不敢多言,操先生是土生土長的小黃山人,我是山外人,山外不知山裡事啊。

再說說我眼裡的石馬山。前幾年省道331西大路改建,從蘇灣到柘皋的路好難走,我們就沿著石馬山一側的鄉道,顛顛簸簸,從包家坊到二甲王,從石馬山到板橋,繞道到巢湖,恢復或者說找到了我對於石馬山的記憶。算算,上幾次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這幾次本世紀一十年代中期,一晃近三十年,可謂滄海桑田,物是人非事事休。


巢湖風物:柘皋古人庵和蘇灣石馬山



石馬山位於巢城北三十公里處小黃山西南面,柘皋鎮汪橋行政村北,坐北朝南一條線,龍脊一般,故名長山,因為長山山自然長著許奇形怪狀的石人石馬,故名石馬山。民間傳說,這些石人石馬是古代戰場上打仗後留下來的,筆者翻看有關史料,特別是《南宋史》,感覺不無道理。一千年前的南宋孝宗年間,大宋的半壁江山已經淪落在金國人手裡,巢北的小黃山和西大山(浮槎山)一度成為宋金的界山,南宋岳飛和金國金兀朮部隊多次在這裡激戰,留下大寨山、小峴山、太子山、姚廟橋等眾多戰爭的遺址。有人說,這裡石人石馬是岳飛部隊留下的,有人說是金兀朮部隊潰退時候跑不撤散落下來的,總之一句話,石馬山傳奇和歷史有關,這點是肯定無疑的。

關於石馬山,當地的民間文人又編了一個更生動更具體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小黃山西麓的人整天以放牧為生,養了許多小矮馬,既可以當馬,揚鞭千里,也可以當騾子,馱重載物,其中有一群馬,既不吃草,也不喝水,整天一動不動,照樣生存。鄉民們呼它們為神馬。一個財主聽說後心存嫉妒,只派人趁著夜色將這群懶馬全部殺死,九十九匹矮馬一個不留,血染山澗幾個窪子,遂成今天的丹霞地貌。誰知道,一年以後,在長山山脊上又長出眾多石人石馬,石人揚鞭,石馬長嘯,財主又請來周邊的石匠,砍去石人的耳朵和石馬的頭顱,可是,還沒有砍完,小黃山雷電交加,暴雨如注,嚇得財主變賣家產,溜到江南蕪湖去了,據說,此財主以後沒有孫子,從此斷子絕孫。周圍的石匠也跑了,至今,小黃山裡面的匠人鮮少有像樣的石匠,據說都是因為這個。


巢湖風物:柘皋古人庵和蘇灣石馬山



再回到我眼裡的古人庵。小黃山寺廟多,自西向東,就有包坊大廟、太平庵、古人庵、黃山廟、龍華寺、圓通寺、青龍寺、天台禪寺、昭關寺等,可以說,這裡是個清幽有靈的風水寶地。古籍《廬陽名勝》則記:合肥界東黃山五十里,有泉四時不枯稱龍泉山。清進士王紹中贊其:泉到此間,帶幾分靈氣,生一片禪心。龍洞及泉水前,有小廟稱古人庵。


巢湖風物:柘皋古人庵和蘇灣石馬山



傳說一千三百年前唐代時,曾在此發現古人類化石,還有許多動物的頭骨。後人因此在洞前建庵祭祀,故名。南北朝時,古人庵煙火鼎盛,廟宇曾達數十間。直到民國抗戰時期,廟宇多半被炸燬;再到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文革“破四舊”風盛行時,原址廢毀不存;如今,村民重建小廟三間,接續歷史,華表一尊,一座彌勒佛的塑像。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山內山外的香客絡繹不絕,此處梵音嫋嫋,香菸沉沉。


巢湖風物:柘皋古人庵和蘇灣石馬山



古人庵,歷來都是古戰場,驛站和關卡。最新地方誌和黨史志記載:1938年(民國27年)5月上旬,巢縣抗日民主政府即在古人庵成立,直到佔領柘皋的日軍9月底撤離,巢縣政府才從古人庵遷入柘皋。”此地還是1938年巢縣抗戰時期游擊隊本部所在地,著名的《巢縣動員報》印刷廠就設在這裡。此報刊印得二期,數量達到五百多份。

據記,古人庵曾經的殿門有聯,為“古佛古仙臨聖境,人來人往悟禪源。”到身後的公安山,探自然、尋古蹟、觀山野、悟禪意,真有身臨聖境之感。小黃山北蘇灣欄杆一帶還有一句歇後語:包家坊的大菩薩(據說是南宋福將老牛皋化身)——照遠不照近。古人庵的菩薩管江東。我妹妹家在馬鞍山市,我在馬鞍山、當塗一帶玩,不止一次聽當地百姓聽說我是巢湖來的,都問到包家坊、古人庵和不遠處的昭關。


巢湖風物:柘皋古人庵和蘇灣石馬山



根據規劃,隨著明巢高速和合蕪輕軌的建設和開通,位於這兩條交通線邊的古人庵和石馬山必將舊貌換新顏,修復擴建和更新,必將成為合巢產業新城一處不可多得的人文和自然勝蹟。

最憶是巢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