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養了一輩子牲口的老爹,老說的“短騾子長馬,好牛脖一柞”,到底是什麼意思?

鄉野遙依


“短騾子長馬,好牛脖一拃”,這句老話形容牲口的體外特徵,從中可以大致判斷出,一頭牲口體質的綜合優劣來。

歡迎點擊關注按鈕,關注我的頭條號【三農的高度】,一起探討更多關於鄉村的事兒!


短騾長馬:從馬和騾子自古以來的分工來看,馬的大多數用途在於騎乘,在於奔跑的速度,騾子主要是幫助馱貨耕田出力。從它們雙方的用途來選:尾巴較長的馬,通常體長腿長,善於奔馳,屬於千里良駒,是懂行眼中的千里馬;騾子需要乾重活,不需要速度,所以它的下盤要穩健。要求腿短,腿長又細的騾子,幹活沒有耐力,體態不佳。相反,腿短又粗的騾子,幹活有勁,且耐力很足,是一頭好騾子。

好牛脖子一拃:一拃大致二十釐米左右。這就很好理解了,耕牛脖子短一點好,寬一點好,厚一點好,符合這三個條件的耕牛,就是一頭好牛。耕牛無論拉車或者耕田,脖子上都要套上“牛鞍”,它出力的著力點全在牛肩位置,如果脖子細長,不經摺騰,容易出問題。如果牛脖頸粗短,壯實,這頭牛的整體都會很健壯,耕田有力氣,拉車貨有勁兒。耕牛自古以來伴隨著我們的農耕文化,為農耕文明做出不可泯滅的貢獻。牛任勞任怨的陪伴在農民的身邊,多年的使用經驗和對它們的觀察,人們得出的結論:好牛脖子一拃。

人們在生活實踐經驗中,根據騾子、馬、牛各自的特點,不同的分工,總結出來,挑選牲口的一些口訣,實用意義很大。這讓我想起另一句買牲口的老話:“長脖騾,長尾馬,見了就買下”。


三農的高度


老人說的,短騾子長馬,好牛脖一柞,是他們一輩子耕牛放牧總結出來的,識別牲口的好方法。一匹馬,一匹騾,一頭牛好與不好,老人一眼就能看出,靠的就是幾十年的經驗總結,還有老練的眼力勁。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先來看上半句,短騾子長馬。大家都知道騾子主要的用途就是用來拉貨,古人做生意專門用來駝貨的就是騾子,因為騾子身短腿短尾巴短就連脖子上的鬃毛也短,這樣騾子在馱貨的時候就會下盤穩健,耐力長久,才能擔起馱貨的責任。而馬匹在古時候是用來行程趕路,騎馬打仗用的,那麼腿長身長脖子的馬才是一匹好馬,才能夠日行千里。所以短騾子長馬是用來形容騾子和馬的優秀品質的。

好牛脖一柞又是啥意思呢?

首先一柞是丈量單位,也就是成年人伸開手掌,大拇指到食指的距離,大概20釐米左右。這句話就是說,一頭好牛脖子一柞長,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以前耕地都是用牛耕,牛脖短厚實就更有勁,耐力更好,也容易掛栓工具。這也是農村老人在生產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

農村人的智慧真的非常豐富,長久的農耕勞作,讓他們總結出了很多實用有道理的俗語農諺,而這些老話,直到現在也依然很有道理,對於一些文化深厚總結精良的農村老話,值得年輕人來學習傳承。


牧野小志


現在在農村這樣的老人已經不多見,能夠很全面養殖大型牲畜的人越來越少了,尤其是能同時養殖牛馬這類有靈性牲畜的人,看似這些老人只是簡單的餵養這些牲畜,其實沒有那麼簡單的,他們不但掌握著養殖經驗,還兼帶著獸醫的角色,還會一些相牲口的技巧,所以這些老人都是這方面的專家,所以對於他們說的話我們一定要好好理解,今天我就對這句話的意思進行分享。


先說下“短騾子長馬”

這句話很好理解,就是告訴我們,騾子和馬的一些區別,在理解這句話之前,我們應該先看一下下半句說的重點,那就是牛脖子,下句的牛脖子是告訴我們,上半句說的是什麼,所以說上半句說的也是騾子和馬的脖子,這裡說的是騾子和馬脖子上的鬃毛,馬的鬃毛越長說明這個馬越好,騾子的就要短的好了,這個是很準確的。

在說下“好牛脖一柞”

這裡說的是牛脖子是沒有疑問的,主要是先了解一下“一柞”是多長,一柞一般是指手掌伸開後,拇指到食指的距離,一般男人的一柞在20釐米以上,大家知道牛是沒有鬃毛的,這裡的一柞說的是牛脖子下面的鰲肉,也就是脖子下面垂下來的皮膚部分,這塊下垂的肉越長這頭牛就越好,反之就差一些。

其實這整句話是老人一輩子相牛馬的經驗,老人通過簡單易懂的話告訴我們,也還讓我們組學習這些經驗的,只是我們越來越多的人都不願意來傳承這些農村我文化了。

我是聚能三農,歡迎大家關注我!

聚能三農


意思是——收養牲畜時應懂得:

短騾子,是說騾子不要身材長的長的。身體長的長的,馱運東時,腰軟,戴重力不行。體短的騾子,腰桿硬,力量大,能馱運貨物。

長馬,是指馬要身才長的。能跑,馱上東西或騎上人,跑得快而穩。

好牛脖子一柞,(一柞五市寸),耕牛脖子短的,耕地力大,能深耕地,不乏力。


liujianweng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一遛就知道了,可見馬和騾子長的可能比較像一點,人們總是很難區分開這兩個動物。那這句:“短騾子長馬,好牛脖一柞”是的是啥意思呢?其實前半句是告訴人們如何區別這個騾子和馬呢,後半句是教人如何通過牛的外形來辨別哪個是長期耕作的牛呢。

騾子的分類

騾分為馬騾和驢騾,說到這你可能也就懂得了騾子其實就是馬和驢相愛的結晶,既然是這兩個動物的後代,自然也就收到了一定的遺傳影響。我印象中的馬都是高頭大馬這個詞,記載中野馬最高能長到兩米多高,而驢的個頭卻比較低,它們的後代各取所長,分為不同的類型。

短騾子長馬

馬騾是母馬和公驢的後代,長的比馬還要高大,而驢騾是母驢和公馬的後代,個頭取了箇中間,不高不低,兩者在各個方面都區別較大,而唯一在尾巴上保持了一致。所以不管是那個類型的騾子,尾巴和馬尾巴做比較都比較短,所以區分馬和騾子的時候只要看尾巴就能大致分出來,馬尾巴又長毛髮又粗壯,而騾子尾巴又短毛又稀少。

牛的農耕地位重要

耕牛在古代農業裡面有濃墨重彩的一筆,我記得以前看過文章主演的一部電影《走著瞧》,裡面對種驢寶貝的不得了,有個雞蛋都是緊著它們吃的,所以對繁衍後代的牛自然更是高看一眼了,而這些牛的主要任務就是生出更多的耕地牛,耕地牛的主要任務就是為農耕提供幫助,相當於現代的旋耕機,能幹活的牛自然都是好牛。

好牛脖一柞

耕牛因為長期套著繩索拖著種種的爬犁幹活,所以脖子都自然拉伸了,所以才會有好牛脖一柞的說法。這裡的一柞是農村人特有的計量單位,指的是成年男人的大拇指到中指的拉伸距離是一柞,大約20公分的樣子。

總之,這句俗語其實就是人們對生活經驗的總結,通過尾巴長短就能區分來騾子和馬,通過脖子長短就可以區分出耕牛和種牛。

以上就是我對這句話的理解,你還有其他的觀點嗎?歡迎一起交流。我是布衣,每天分享點三農事兒,喜歡就點個贊加個關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