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玉米是用免追肥好還是追肥好?

用戶6340451500848


在農村種地只要付出努力,在沒有自然災害和病蟲害的情況下,就會有豐厚的收穫。

玉米在過去那些年種植都是二次追肥,不過二次追肥很遭罪,玉米長到1米左右就可以追肥,葉子剌人很厲害,叫它剌的火辣辣的。但是玉米在二次追肥以後,玉米棒子明顯長得賊大。

也許是現在的農民知道偷懶耍滑了,種植玉米不再二次追肥。都是在種植玉米時一次性使足了肥,免了二次追肥受罪。可是到玉米收穫時,就能看出玉米不如二次追肥的玉米好。可是現在的農民寧願抽出時間乾點勞務,也不願給玉米二次追肥,因為大熱天在玉米地裡,被玉米葉子剌的胳膊一道道,火辣辣的疼,眼睛也被汗水沙的睜不開眼,那滋味不好受。

社會在發展,農村也在跟著時代的步伐前行,農民的日子也是越來越好。


農村趙家妞


大家好。我是60 後趙大姐,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玉米追肥使用高氮低磷中鉀或者是高氮低磷低鉀的化肥皆可,在實際生產中,用尿素配一些鉀肥、磷肥即可。喇叭口期是玉米追肥較為合適的時期市場上常見的化肥,磷肥,氮肥,最好是複合肥,但要對症施肥。 玉米是高產作物,需肥量較大,必須合理施肥才能滿足玉米在整個生育期對養分的需要。據試驗,生產100公斤玉米籽實,需氮2.5公斤,需磷1公斤,需鉀2.1公斤。若畝產500公斤玉米,畝需尿素33公斤左右,或硝銨50公斤,過磷酸鈣31公斤,硫酸鉀13公斤。

玉米生長的三個階段,需肥數量比例不同,苗期佔需肥總量的2%,穗期佔85%,粒期佔13%。玉米從拔節到大嗽叭口期,是需肥的高峰期,施肥時做到合理施肥,即底肥、種肥、追肥結合;氮肥、磷肥、鉀肥結合;農肥、化肥、生物菌肥結合。底肥要施足,這是基礎,一般畝施腐熟的有機肥2000公斤,五氧化二磷7.5公斤,鉀肥5.5公斤做底肥。

在底肥、種肥施入水平不高,地力條件較差,種植晚熟品種的地塊,可在玉米6~7葉期,進行追肥,畝追尿素15公斤左右,深追15釐米以上,提高化肥利用率;底肥、種肥施入水平高的地塊,畝追尿素10公斤左右。

玉米追肥要及早進行,方法一是前邊追肥,後邊趟地,追肥和趟地要結合;二是用鎬刨坑,深追15釐米以上;追肥時,要化肥和生物肥相結合,促進根系良好發育,一般情況下,畝追尿素10~15公斤,加生物菌肥1公斤,能促進玉米提早成熟。

在抽穗期灌漿期,畝用0.25公斤磷酸二氫鉀和0.5公斤尿素,兌水50公斤,進行葉面噴施,可防禿尖、缺粒,增加產量,提高質量。有機食品玉米,不能用化肥最好用發酵好的有機肥,做底肥,追肥用餅肥,肥效平穩而持久,效果好於化肥,而且後勁長,但追肥時,餅肥與作物幼苗保持適當距離,免餅肥發酵時產生的熱量灼燒幼苗,,希望能幫到你,請點關注互相學習,再見!










60後趙大姐


玉米種植,前期無論是施用免追肥或種肥同播技術,後期的追肥環節是必不可少的,我們最好不要聽賣肥料的"專家"忽悠!

玉米的種植像我們山東平原地,一般畝株在3500到4500株左右,畝株種植多少和當地大畝(880平方)小畝(660平方)有很大關係,還有就是玉米種的品種限制。在種植玉米時,我們所使用的複合肥或玉米專用肥,都是定量或按使用說明施肥,少了起不到提苗的作用,多了會把剛發芽生根苗株燒壞或燒死,所以育苗期間肥料不宜過大。而玉米的成熟週期一般在130天上下,這一漫長過程如果沒有肥料作支撐,光靠前期育苗時的肥料,會造成玉米苗營養不良,玉米葉發黃,出現苗株矮小,細長或無法結穗的現象。所以後期追肥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何時追肥最合適呢!

由於育苗時,有底肥支撐,玉米生長很快。這時也是雨季到來的時節,雨水充沛,玉米生長旺盛,葉片呈現暗綠色。玉米長到60至70釐米時,也就是到成人膝蓋上方,苗株變粗,根糸已非常發達,吸收營養的能力變強。這時的育苗底肥已無法滿足玉米的生長需求,應該及時追肥一次。天氣晴好,我們可以追加化肥或玉米專用肥,如果天氣不好,土地溼度大,我們可以把適量尿素直接放在苗株附近,幾個小時後,尿素就會溶化掉從而被苗株吸收。用尿素追肥,必須保證玉米地的雜草較少,以減少肥料被雜草吸收而影響玉米苗株的生長。

後期,玉米長到頂部快出穗時,苗株葉片暗綠,生長旺盛,就不需要再追肥了,如葉片綠中泛黃,生長緩慢,那我們還得給玉米增加點營養。這時玉米根系已散開,已不適合深耕施肥,因為深耕施肥會傷到玉米根,影響玉米正常生長。根據土地和天氣情況,在地表施點尿素或農家肥都可以!


農村待創業


您好!對於您提出的問題,我個人觀點是:

玉米是高產作物,需肥量較大,必須合理施肥才能滿足玉米在整個生育期對養分的需要,市場上常見的化肥,磷肥,氮肥,最好是複合肥,但要對症施肥。

據試驗,生產100公斤玉米籽實,需氮2.5公斤,需磷1公斤,需鉀2.1公斤,若畝產500公斤玉米,畝需尿素33公斤左右,或硝銨50公斤,過磷酸鈣31公斤,硫酸鉀13公斤。

玉米生長的三個階段,需肥數量比例不同,苗期佔需肥總量的2%,穗期佔85%,粒期佔13%。玉米從拔節到大嗽叭口期,是需肥的高峰期,施肥時做到合理施肥,即底肥、種肥、追肥結合;氮肥、磷肥、鉀肥結合;農肥、化肥、生物菌肥結合。底肥要施足,這是基礎,一般畝施腐熟的有機肥2000公斤,五氧化二磷7.5公斤,鉀肥5.5公斤做底肥。

那麼現在回答您的問題“種玉米用免追肥好還是追肥好?”

在底肥、種肥施入水平不高,地力條件較差,種植晚熟品種的地塊,可在玉米6~7葉期,進行追肥,畝追尿素15公斤左右,深追15釐米以上,提高化肥利用率;底肥、種肥施入水平高的地塊,畝追尿素10公斤左右。

玉米追肥要及早進行,方法一是前邊追肥,後邊趟地,追肥和趟地要結合;二是用鎬刨坑,深追15釐米以上;追肥時,要化肥和生物肥相結合,促進根系良好發育,一般情況下,畝追尿素10~15公斤,加生物菌肥1公斤,能促進玉米提早成熟。

在抽穗期灌漿期,畝用0.25公斤磷酸二氫鉀和0.5公斤尿素,兌水50公斤,進行葉面噴施,可防禿尖、缺粒,增加產量,提高質量。有機食品玉米,不能用化肥最好用發酵好的有機肥,做底肥,追肥用餅肥,肥效平穩而持久,效果好於化肥,而且後勁長,但追肥時,餅肥與作物幼苗保持適當距離,以免餅肥發酵時產生的熱量灼燒幼苗。

以上所述僅代表我個人觀點!供您參考!也祝廣大農民朋友年年豐收!





浩蛋的田園生活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關於“種玉米是用免追肥好,還是用追肥好”的問題。 一、什麼是一次性施肥

一次性施肥就是免追肥方法,就是在秋季或播種前整地的時候,將玉米全生育期計劃施用的所有肥料做底肥,一次性施 入。在播種時不再施底肥,整個生育期也不再施肥。

二、玉米一次施肥有什麼好處

1、乾旱地區可以避免因乾旱而追不上肥,雨水較多地區因連續降雨而追不上肥的危險。

2、節約化肥,減少投入生產實踐證明,當化肥被水解時,能夠被土壤膠體吸附,增加肥效。

3、節省人工,便於管理一次性施肥免除了繁重的人工追肥,同時避免看天等雨現象。

4、提高產量,增加收入一次性施肥技術有明顯的增產增收效果,而且具有籽粒飽滿、抗倒伏和避免中期脫肥等優點。

三、玉米一次性施肥的缺點

1、肥料撒播不均勻容易產生燒種現象,影響保全苗。

2、如果使用速效肥料,由於長時間的滲漏淋溶和揮發損失,降低氮肥的利用率,保肥性差的地塊容易產生氮素供應不足而脫肥。

四、玉米採用一次性施肥注意事項

1、整地:壟作地塊可將化肥直接撒施原壟溝裡,合成新壟後鎮壓好,待溫度適合時播種。

2、播種:保證化肥在種子下6釐米,如深度不夠,易造成燒種,播種後,要適度鎮壓。

3、選用高氮型復混肥,因為多數作物一生中對氮(N)的需求量大致是磷(P2O5)的兩倍,甚至更多。

4、當提高施肥量。若用復混肥,一畝不應少於30~40公斤。

5、在拔節後,特別是玉米大喇叭口期,到地裡看看,如果有脫肥現象,每畝要及時補施5~10公斤尿素。

採用一次性施肥種植玉米,施肥時一定要注意施肥均勻,耕種幫建議使用緩效或控釋玉米施肥。 二用追肥 : 同樣的施肥量(同樣的開支),追肥最少增產20%左右【相當於每畝增產200元左右】。 因為之一:玉米是高氮作物,氮肥只有追施才低成本高產出

眾所周知,玉米用尿素(性價比最好的氮肥),成本最低,增產效果最大!

可是,因為“賣化肥的”嫌棄尿素利潤低,都不願意銷售尿素【這是“賣化肥的追求他們的利益最大化”,和種植戶讓自己家的玉米“吃飽和吃好”是矛盾關係!——因為,“賣化肥的利潤大”直接導致你家的玉米“吃不飽”和“吃不好”!】

不管任何玉米品種,畝用氮肥(純氮)30斤—35斤,最低不低於24斤純氮,最高不超過48斤純氮,是最高級的增產措施【玉米用氮肥的增產因素,與氣候對玉米產量的影響基本相當!】

因為之二:玉米的需肥規律,決定了只有追肥才最高產

任何懂一點點真正科技的人,都知道【玉米抜節前需肥很少很少,春玉米只佔2%左右,夏玉米9%左右】,玉米的需肥高峰期在“喇叭口期”——春玉米中期佔氮肥50%以上,夏玉米中期需氮肥佔78%以上。

試想,如果“不追肥”,沒有任何一種肥料可以“該多就多,該少就少,該慢就慢,該快就快”的! 因為之三:夏播玉米試驗,不用任何肥,與所謂的“一次性緩釋肥”產量無明顯差異

咱們再從玉米的根系角度講,玉米抜節後到吐絲期的根系長度可以達到40釐米—160釐米,也就是說,玉米抜節後的更多養分,不是來自於施肥,而是來自於土壤中養分的留存【耕地越肥沃,玉米越高產】!

現在你你應該知道了“種玉米是用免追肥好,還是用追肥好的問題了吧!”我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要想知道更多請關注我吧!







十里鄉音


玉米是一個高產作物,它不僅籽粒產量高,而且莖葉繁茂,根系龐大,需肥量很大,每生產100斤籽粒,需吸收氮2.5公斤,磷1公斤,鉀2.5公斤,由於玉米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受土壤,氣候,施肥技術,施肥方法的影響,肥料進入土壤後,會因為氣候條件的影響,而發生?揮發,因為土壤質地的影響會隨水流失,會被土壤固定,利用率只有30%,所以追肥比較好。

以下是國家區域大配方玉米施肥建議有以下幾種,

(一),底肥,“一炮轟”施肥方案,免追肥施肥方案,底肥一般是農家肥加化肥,農家肥一般2000公斤,基肥17:17:17的三元複合肥依據不同的地力和產量水平,施肥量不一樣,產量450公斤以下,27~35公斤,產量450~600之間,基肥是35~46公斤,產量600~700公斤,基肥是46~54公斤,產量水平700公斤以上,基肥54~62公斤,如果採取免追肥,我們叫“一炮轟”,氮肥必須是緩釋肥,緩釋時間50~60天。這是防治玉米生長後期脫肥的最好方法。

(二)旱地雨☔️養農業玉米施肥方案,產量450公斤以上,基肥18~23公斤,追肥10~12公斤,產量450~600公斤,基肥35~46公斤,追肥12~16公斤,產量600~700公斤,基肥30~35公斤,追肥16~19公斤,產量700公斤以上,基肥35~40公斤。

(三)北方灌溉春玉米區,產量500公斤以下,基肥21~26公斤,追肥10~13公斤,產量500~650公斤,基肥是26~34公斤,追肥13~16公斤,產量650~800公斤,基肥34~42公斤,追肥16~20公斤,產量800公斤以上,基肥42~47公斤,追肥20~24公斤。

這是國家區域大配方施肥建議。玉米不同生長時期,氮磷鉀需要比例不一樣,不同生長時期需肥量不一樣,不同生長速度需肥量不一樣。拔節期,抽穗穗,需肥量很大,要追肥。


老張說農耕


經我多年種植經驗,玉米這作物還真的跟其它作物大不同,它的需肥量相當高 ,也就是不限的那種 ,其實也不是的了,開玩笑而已 ,任何作物施過多肥都會造成傷害的,不過玉米的需肥量確實比其它作物要高 ,其它作物施肥不當 ,稍多就會長膘 (也就是生長過盛,)影響產量 甚至有的顆粒無收,而玉米不會這樣,除非真的放過多肥傷害到它的根 (在此提醒任何作物施肥時要保持一定距離)如過近隨時都有可能造成傷根傷莖

任何作物施肥不足或不當都會影響到產量,比如穗短、顆粒不飽滿等 ,所以想要高產,必學會合理施肥,前輕後重。題主所說的免追肥有兩種說法①整個生長過程完全不用肥的②在整地時把肥一次性施地裡頭一起整地的。此辦法省時省工,但有它的缺點,①不好掌握施肥量 ,②肥料必定是有度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肥效期 ,在地裡面長時期日曬雨淋的 ,總會揮化去些 ,造成作物後期缺肥 ,不得還要施肥 。所以不太建議用此辦法,覺得還是根據玉米作物生長週期追施肥的比較好。


農人陸美玲


在玉米的整個生育過程中,吸肥高峰在拔節期、孕穗期和開花期。因此,常採用攻稈、攻穗、攻粒三攻追肥法。攻稈肥是在拔節期(6-8片葉、苗高 30釐米 左右)追肥。攻稈肥能促進玉米中、上部葉片增大,擴大光合面積,延長下部葉片的功能期,為促根、壯稈、增穗打好基礎。攻穗肥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前期10-15天,12-13片葉)追肥。這是玉米生長髮育最旺盛階段,是雌穗的小花分仕期,需肥需水量多,是決定果穗大小,穗粒數多少的關鍵時期。這時重施穗肥,肥水齊攻,即能滿足穗分化的肥水需要,又能提高中上部葉片的光合生產率,使輸入果穗養分多,粒多而飽滿,對提高產量有顯著效果。攻粒肥是指雌花絲開始抽出,授粉前後的一次追肥。主要是為了防止後期脫肥,延長上部葉片的功能期,製造更多的營養物質,促進灌漿,增加粒重。

追肥次數應根據土壤肥力,肥量、底、口肥多少而定。有的可在大喇叭期一次做攻穗肥追施,也可在拔節、大喇叭口期兩次追肥。但前一次要少追、後一次多追些。是否追攻粒肥要根據土壤肥力狀況而定。後期易脫肥的土壤可少追一點攻粒肥,以免追肥過多引起貪青晚熟以致減產。


東北聾啞人


種玉米是免追肥好,還是追肥好?我來回答 玉米追肥管理

1、玉米的基肥,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氮磷鉀配合使用 施用方法有撒播 條施 和穴施 基肥數量、質量不同而異。

2、種肥主要滿足幼苗對養分的需求,保證幼苗健壯生長 在沒有基肥和地方差的土 種肥的增產作用更大,在玉米播種時配合施用磷肥和鉀肥有明顯增產效果

3、玉米苗期 對養份需要量少 在基肥和種肥充足 幼苗長勢良好的情況下 苗期一般不再追肥

4、對於板茬播種而未施種肥的夏玉米 應在定苗後及時追施 提苗肥 以利於幼苗健壯生長 對於弱小苗和補種苗 應增施肥水 以保證拔節前達到生長整齊 正常年份苗期一般不灌溉





劉亦秋


感謝你的提問,我來回答一下這道問題

市場上常見的化肥,磷肥,氮肥,最好是複合肥,但要對症施肥。  

玉米是高產作物,需肥量較大,必須合理施肥才能滿足玉米在整個生育期對養分的需要。據試驗,生產100公斤玉米籽實,需氮2.5公斤,需磷1公斤,需鉀2.1公斤。若畝產500公斤玉米,畝需尿素33公斤左右,或硝銨50公斤,過磷酸鈣31公斤,硫酸鉀13公斤。  

玉米生長的三個階段,需肥數量比例不同,苗期佔需肥總量的2%,穗期佔85%,粒期佔13%。玉米從拔節到大嗽叭口期,是需肥的高峰期,施肥時做到合理施肥,即底肥、種肥、追肥結合;氮肥、磷肥、鉀肥結合;農肥、化肥、生物菌肥結合。底肥要施足,這是基礎,一般畝施腐熟的有機肥2000公斤,五氧化二磷7.5公斤,鉀肥5.5公斤做底肥。  

在底肥、種肥施入水平不高,地力條件較差,種植晚熟品種的地塊,可在玉米6~7葉期,進行追肥,畝追尿素15公斤左右,深追15釐米以上,提高化肥利用率;底肥、種肥施入水平高的地塊,畝追尿素10公斤左右。  

玉米追肥要及早進行,方法一是前邊追肥,後邊趟地,追肥和趟地要結合;二是用鎬刨坑,深追15釐米以上;追肥時,要化肥和生物肥相結合,促進根系良好發育,一般情況下,畝追尿素10~15公斤,加生物菌肥1公斤,能促進玉米提早成熟。  

在抽穗期灌漿期,畝用0.25公斤磷酸二氫鉀和0.5公斤尿素,兌水50公斤,進行葉面噴施,可防禿尖、缺粒,增加產量,提高質量。有機食品玉米,不能用化肥最好用發酵好的有機肥,做底肥,追肥用餅肥,肥效平穩而持久,效果好於化肥,而且後勁長,但追肥時,餅肥與作物幼苗保持適當距離,以免餅肥發酵時產生的熱量灼燒幼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