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全家感染的老人,在微博上發出第一句"你好"後,還是走了

2020年2月5日,一位來自武漢的77歲的老人劉立,摸索著在微博上發出了第一條消息:"你好"。他不是來向這個對他而言的全新網絡世界打招呼,而是無奈之下不得不上來求救——他們全家都染上了新冠病毒。

那個全家感染的老人,在微博上發出第一句

劉立跟老伴兒付琳莉共有一子一女,女兒離婚後帶著外孫女一直跟二老居住,兒子則因為工作原因,一直在加班焚燒這次冠狀病毒產生的醫用垃圾,無法顧及家裡。2020年1月22日,劉立的女兒劉鶯開始發病,去醫院診斷後確診為冠狀肺炎。

那個全家感染的老人,在微博上發出第一句

可由於前期試劑盒緊缺,劉鶯一直排隊等不到試劑盒無法得到救治,醫院也因為床位緊缺無法接收,劉鶯只能在家隔離,並於1月30號在家中去世。

我不知道年邁的劉立夫妻以及年幼的僅13歲的外孫女陳韻秋在目睹女兒/母親就在自己身邊去世時,內心會有多惶恐,有多悲愴;我只知道病魔並沒有就此放過這老老小小的一家,跟劉鶯密切接觸的這3個人全部都被感染了,於是有了開頭的那一幕。

那個全家感染的老人,在微博上發出第一句

一個在武漢兵荒馬亂之時,到處求助無果的老人,無奈之下只能選擇去接觸他之前從未觸碰過的網絡世界,小心摸索打開了微博,發出了他對網絡新世界的第一聲探索:"你好"。在這句帶著時代烙印的禮貌問候之下,是老人那顆無措又焦急的心。

後來經過一個親戚的幫助,老人終於將一家人的情況發佈到了微博上,也引起了無數網友的重視。講真的雖然網絡社會放大了很多負面情緒,也有很多鍵盤俠,但是每次出現這種事情事,絕大部分網友都能讓人感受到溫暖以及愛的力量。

那個全家感染的老人,在微博上發出第一句

網友們安慰他:"你們一定要沒事,外孫女才會沒事";鼓勵他:"老伯一定要堅持啊,一定別放棄";甚至還有直接希望老伯放出銀行卡號,讓自己近一點微薄之力的。在各方網友的努力下,劉立一家終於迎來了好消息。

先是第二天最為嚴重的外婆被醫院收治了,第三天劉立本人跟外孫女陳韻秋也入了院,事情似乎都在向好的方面發展不是嗎?可病魔太過狡猾也太過無情,並不願意放過這可憐的一家人。

那個全家感染的老人,在微博上發出第一句

劉立的血氧在2月10日一度掉到了60幾。雖然第二天血氧含量就恢復到了95,但是我們都知道,在疾病面前最先扛不住的就是身體抵抗力已經不是那麼強的老人,更何況新冠病毒的一大特點就是反覆無常。

就在2月17日劉立本人已經能夠坐起來進食,看似度過了危險期的時候,不過短短兩天,他的病情又惡化了,直接進入ICU,並且插上了管。插管治療可以說是這次疫病治療的最後一步,相當於無可奈何之時迫不得已採取的手段。

那個全家感染的老人,在微博上發出第一句

因為本來新冠病毒就是屬於肺部感染,插管也會導致呼吸機相關肺炎,更別說這種治療手段會增加機體刺激,使病人更加痛苦,更別說劉立已經是一位77歲的老人家。

2月24日,外婆付琳莉已經轉陰了,外孫女陳韻秋更是已經進入酒店進行隔離,可是那個在微博上發佈"你好"的老人,卻踩在了生死線上。4天后,2月28日中午,劉立在光谷同濟醫院離世,這一天距他女兒去世僅28天,距他在微博上發出第一條消息不過23天,一個月不到啊。"你好,可是......再見!"從劉立微博下的這條評論中我看到了對死亡的無奈。

那個全家感染的老人,在微博上發出第一句

在中國防治新冠病毒節節勝利的時候,在鼓舞人心的好消息不斷傳來的時候,希望大家不要忘卻那些離開的人,不論是醫護人員,還是普通患者。對生命常懷敬畏之心,是我在這次疫情中學到的事情。

不斷從瞭解到的事情中學習到新的知識或者想法,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是人與動物之間最主要的區別之一。人每時每刻都能夠從外界中獲取訊息,但是這些訊息太雜,無法保證自己學習的質量。既然人離不開學習,為何不主動學習一些精品知識呢?

那個全家感染的老人,在微博上發出第一句

第2導師論文輔導,在線1對1的論文寫作教育培訓,強化論文寫作技巧性教學,只要你有手機,有電腦,有ipad,就可以利用網絡在線學習論文。第2導師論文輔導,你的論文學習好幫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