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頻繁出現眨眼、噘嘴、發怪聲等表現,當心小兒抽動症作祟

最近我們收到了讀者的留言:

我家孩子怎麼總是眨眼睛?

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孩子頻繁出現眨眼、噘嘴、發怪聲等表現,當心小兒抽動症作祟

別說,您還真是問對了!

頻繁眨眼睛,除了視覺疲勞

還有極大的可能是——

小兒抽動症!


01

抽動症是啥

您還別不信,小兒抽動症的症狀可多著呢,我們一一道來:

小兒抽動症,多發生在5~10歲的男孩,為一種突然、短暫、重複、刻板的肌肉抽動發作,表現為:眨眼、擠眉、齜牙、做怪相、聳肩、轉頸、點頭、軀體扭動、手臂搖動或踢腳、下肢抽動等,情緒緊張時加劇,精神集中時減少。


孩子頻繁出現眨眼、噘嘴、發怪聲等表現,當心小兒抽動症作祟

建議各位家長可以暗中觀察一下~


孩子頻繁出現眨眼、噘嘴、發怪聲等表現,當心小兒抽動症作祟


如果發現自家寶貝有上述的情況,一定要加以重視,早發現早治療哦~

02

中醫如何看小兒抽動症

西醫上認為這個疾病是一種精神障礙疾病,中醫則認為一般抽動症是由肺而起,子病及母,肺病及脾。肺脾氣虛,虛了就容易生痰。


孩子頻繁出現眨眼、噘嘴、發怪聲等表現,當心小兒抽動症作祟

痰多了排不出去,就可以變生各種疾病,比如眼睛瘙癢、鼻炎、咽癢,這些疾病最大的一個致病因素就是

抽動症也是這些變生疾病其中的一種。當然,有的抽動症是由於陰虛或者肝風內動引起的,不可一概而論。

03

排不出痰,惡性循環

醫書上說“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肺能將吸進的清新空氣佈散到全身,同樣也可以將痰邪推到一些身體的腔隙。患有抽動症的孩子由於肺的功能下降,進而影響消化,會出現機體功能的下降,容易產生不自主的活動或者疲勞感。


孩子頻繁出現眨眼、噘嘴、發怪聲等表現,當心小兒抽動症作祟


如果不能迅速的回到健康狀態,往往會出現痰、咳、排便困難、腹痛等問題,從而加劇兒童的不適感,更容易引發抽動症。


04

心理疏導是第一步

以前的時候多數認為孩子沒有情志影響,但是伴隨著現在孩子的課業壓力加重,很多孩子也有了情志導致身體出現變化的情況。

心理疏導是解決小兒抽動症的最關鍵的一步。及時的情緒疏導,多做行為的引導,多激勵,少語言說教。在孩子犯錯時,不要大聲訓斥孩子,心平氣和的和孩子溝通。

這些雖然看起來和治病沒什麼關係,但情緒的調整往往是從根本上治癒疾病的關鍵。


孩子頻繁出現眨眼、噘嘴、發怪聲等表現,當心小兒抽動症作祟


從體質入手調理

抽動症的孩子,大多數都心火偏旺。小兒抽動症之所以長期治不好,是因為只記得“祛風先活血”這句話,只針對表面症狀本著活血化瘀的思路調理,可卻忘記了孩子的體質擺在那裡,已經無血可活,無血可化了。


孩子頻繁出現眨眼、噘嘴、發怪聲等表現,當心小兒抽動症作祟


所以首先從孩子的體質入手進行調理,才是治癒抽動症的關鍵。


05

案例分析

面面,男,9歲,雙眼不自主眨閉、擠眼3年餘,右眼較輕,左眼尤為明顯。經多方治療並服用西藥無果。孩子性格內向,學習成績好,自理能力尚可,無其他症狀,睡眠時擠眼動作消失。

查體:面黃少華,精神不振,雙目無神,舌紅,舌苔淡白,左眼不斷擠眼(約每分鐘40次,其中6次用力擠)。雙眼結膜不充血。口內無異常氣味,左關脈纖細。

診斷:抽動症(陰虛風動)

治法:扶木抑土,滋陰潛陽。

推拿方案:

補脾經500次:

孩子頻繁出現眨眼、噘嘴、發怪聲等表現,當心小兒抽動症作祟


清肝經500次:

孩子頻繁出現眨眼、噘嘴、發怪聲等表現,當心小兒抽動症作祟


補腎經500次:

孩子頻繁出現眨眼、噘嘴、發怪聲等表現,當心小兒抽動症作祟


揉厥陰俞、心俞、肝俞各500次:


孩子頻繁出現眨眼、噘嘴、發怪聲等表現,當心小兒抽動症作祟


按揉攢竹、魚腰、絲竹空、睛明、四白各100次:


孩子頻繁出現眨眼、噘嘴、發怪聲等表現,當心小兒抽動症作祟


12次為一個療程,每日一次。


分析:

由於面面小朋友平時少言寡語,性格內向,中醫學認為此疾與情緒相關,而情緒疾病多與肝有關,各種原因導致肝風內動,產生本病,肝木克土,脾又屬土,所以脾運失職。因此,本病應從肝論治,滋腎陰,平肝陽,以達水涵肝木的目的,加行氣運脾,痰消氣暢,肝疏洩的功能恢復了,孩子的疾病就迎刃而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