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嘉際、上汽大通G50是競爭對手嗎?

用戶9069626397840


從昨天晚上開始吉利嘉際就已經刷屏了。對於今年年初的中型MPV市場來講,嘉際是來的最晚但是也備受期待的一款。嘉際的到來已將國內車企各種類型和特點的MPV在市面上湊齊。

從MPV的嚴格定義來講,吉利嘉際和上汽大通G50不算直接競品

因為:MPV(multi-Purpose Vehicles)是多用途汽車,集旅行車寬大乘員空間、轎車的舒適性 和商務車的功能於一身。嘉際自己的宣傳也是突出了跨界這一概念,而忽略了“旅行車寬大成員空間”這一直接需求。

上汽大通G50從車形設計、空間佈局、配置來講才是完全符合MPV這一概念的車型。所以這兩款車的空間佈局決定了用戶群體的不同,我認為吉利嘉際和上汽大通G50不算是直接競品。

從汽車之家實測的吉利嘉際和上汽大通G50的空間對比來分析:

1. 嘉際第1、2、3排的乘員頭部空間均明顯低於上汽大通G50;

2. 嘉際第三排坐墊高度,寬度相較上汽大通G50明顯處於劣勢;

3. 嘉際第二排寬度、第三排腿部空間優於上汽大通G50,第二排寬度尤其突出。

綜合以上兩張空間數據對比再增加一個車型尺寸對比

嘉際的長度和高度以及軸距都不及上汽大通G50,但是嘉際的寬度卻達到了1909mm以上,這個數據是目前國產中型MPV中唯一超過1.9米的。我的解釋是這個寬度和車身比例是不協調的,而且這個寬度對於側開門的車型來講,可能更多時候意味著難停車和難開門。

此外具有4706mm車長的嘉際卻有著優於4825mm車長的上汽大通G50的第三排腿部空間,(860mm>820mm)唯一的解釋是:嘉際的第三排佔用了後備箱空間。

因為剛上市,吉利嘉際後備箱容積全面的數據我尚未獲知。但是28mm的距第三排座椅的進深是確鑿的數字,並且如圖所示讓我無法理解這是一臺MPV的後備箱。

用今天看到的一句話來形容,嘉際的後備箱容積比肩跑車

全景下上汽大通G50的後備箱空間數據及真實感受一目瞭然。在我看來,吉利嘉際、上汽大通G50在MPV的車型用途來講,不存在直接的競爭關係。兩臺車都需要細細去發掘優點和缺點,兩臺車都有屬於他們要觸達的那部分市場。


我愛CRC


吉利嘉際與大通G50都是針對家庭用車,兩款車屬於競爭對手,但是明顯吉利嘉際競爭力更強。

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週末和節假日一家人出行頻率不斷加大。人們對家用MPV的需求在不斷上升,吉利嘉際和大通G50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同屬於家用MPV範疇的車型,我更傾向於選擇嘉際,而G50不是考慮範圍的車。下面我從外形設計、內飾配置、動力總成方面進行分析:

外形方面:

嘉際主要針對家庭用車市場,所以採用的是類似於扁寬的設計,前回紋漣漪式格柵配上黑色盾形標,體現出家族式設計。大燈採用遠近光一體式設計+LED日間行車燈,整體檔次提升不少。車尾部分,燻黑處理的D柱營造出懸浮頂的感覺起到很好的視覺效果,尾燈同樣採用LED光源,確保夜晚的點亮效果。貫穿式鍍鉻亮飾條在連接兩側尾燈的同時還內嵌入尾燈,進一步拉寬尾部造型。車身尺寸方面長寬高分別為4706 mm *1909 mm *1690mm,軸距2805mm。採用2+2+2的6座佈局,二排、三排乘坐空間都比較寬敞。

G50採用了官方稱之為“智聚八方”的八邊形大嘴式設計,下方前唇處採用了鏟狀的造型,配備矩陣式LED前大燈,整體風格犀利動感。黑色的B、C、D柱設計形成了懸浮式車頂設計,視覺上更加時尚。尾部採用方正式設計,一根較寬的鍍鉻亮飾條連接兩側尾燈並內嵌入尾燈,整體層次感較好。在亮飾條的下方配有“MAXUS”的英文字母顯得很山寨,有點畫蛇添足的感覺,個人不是太喜歡。G50車身尺寸長寬高分別為4825 mm *1825 mm *1778 mm,軸距2800mm,尺寸與嘉際差不多,高度略高,所以從外形上看G50似乎要比嘉際大一號。

內飾方面:

得益於吉利強大的設計能力,嘉際在內飾設計上領先大多數的同級別車型,採用了名為Full-Vison環抱式風格。內飾整體上層次感清晰,每塊功能區都有很好的劃分。多功能方向盤握感舒適、中控臺採用皮革包裹並配上縫合線,看上去很上檔次,10.25英寸多媒體系統,操作起來順滑流暢。作為一款家用車自動空調以及二三排出風口的配備,能夠充分照顧後排家人的使用,非常實用。

由於是商務車出身,G50的內飾設計還是比較傾向於商務風,內飾採用黑色系佈局,顯得比較沉穩厚重。儀表臺採用搪塑材質、部分區域加入銀色飾板。多功能方向盤握感比較承重,相關功能鍵按鈕反應適中,整體上感覺中規中矩。

動力總成:

在嘉際上市之初是沒有1.8T的動力總成選擇的,僅有1.5T三缸的動力可供選擇,說實話,配備1.5T的三缸發動機始終無法規避車輛使用三到五年後機腳墊老化、平衡軸老化、缸體磨損帶來的發動機抖動,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消費者選擇嘉際。搭載1.8T直列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這是款高功率發動機,採用缸內直噴技術,最大功率135Kw,最大扭矩300N·m,最大馬力181ps。與之匹配的是6檔手自一體變速箱。這一套動力總成穩定性沒得說,之前在博越上有搭載,經過市場的驗證。

G50提供型號為LI6的1.3T和型號為15E4E的1.5T兩款發動機。其中1.3T是一款直列三缸發動機,後期使用會影響心情,不予考慮。1.5T發動機是可以實現最大功率124kw、最大扭矩250N·m,最大馬力的動力169ps,與之匹配的是一款型號為SH25D7的乾式雙離合變速箱,基於成本的考慮,上汽一直在使用乾式雙離合,先天存在高溫保護、動力中斷、低速行駛頓挫等糟糕的情況,消費者使用起來非常的不舒服。

總結:嘉際與G50都有三缸和四缸發動機推出,在三缸機存在先天抖動缺陷的情況下,個別車企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在強行推動裝車。今天的國內車市已經是一個比較成熟的市場,消費者也有一定的辨別能力。所以嘉際在發現三缸機不受消費者認可的情況下果斷增加1.8T+6AT的成熟動力總成配置,來增加車型的銷售。而G50雖然有四缸1.5T動力總成車型,但是落後的乾式雙離合變速箱實在是無法讓人接受。

我是大家的老朋友--老友說說車,一個專注於汽車領域的自媒體人,喜歡就點個關注,不喜歡一笑而過,感謝閱讀。


老友說說車


完全不是一類車,大通G50是可以舒服的坐下7人的車,吉利嘉際是半殘,平常只能當兩排車用,沒有後備箱,第三排還150以上勿進


方舟PLAY


當然不是,不過吉利這兩年膨脹比較快,雖然我是吉利車主,但是我也看不習慣廠家的一些營銷手段


龍江車圈


嘉際滿座情況下後備箱完全放不了啥東西…我不能接受這樣的MPV。而且嘉際第三排有多小,誰坐誰知道…包你腿麻不是夢


我的大奔吶


別克gl6 廣汽傳祺 大通都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