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山(民間故事)

在明光西北30裡處有一座東北至西南走向蜿蜒十幾裡的大山,叫石門山。山的西坡屬鳳陽縣界,東坡屬明光市界。石門山雖不算大,也不算高,但相傳這裡在古代有神仙出沒,因此一丘一壑有典故,一泉一石有靈氣。這故事也就一代一代相傳至今。

在山的東南坡有兩塊直豎的巨石,高約五六米,相距約兩米,頂上支起一塊巨大的橫眉石,遠看酷似一扇大門,老百姓也就叫它"石門",此山也就被叫著"石門山"。相傳很早以前此石門常開,門內有溪澗,有仙人在洞內修煉,山下和山坡上耕作的農夫常見一白髮老道從此石門出入。白髮老道待人和善,同周圍村戶相處很好。有一日,一個叫徐三九的農民在烈日下鋤玉米,高溫中暑,昏倒在田頭,正巧被從外邊周遊歸來準備進洞的白髮老道遇上。只見白髮老道輕揚手中拂塵,陣陣涼風吹過,徐三九清醒過來。白髮老道滿面笑容,要徐三九跟他進洞,也不知裡面什麼樣,些什麼?現白髮老道邀請,徐三九也不客氣,跟著進了石洞。石洞內涼氣襲人,無一點夏日的感覺。徐三九環顧一週,只見石洞高三丈有餘,寬二丈大幾,深約七八丈,洞內有石床、石桌、石凳。石桌上放著兩摞雪白耀眼的銀碗,桌邊是一個兩樓大小的石缸,洞頂伸下一合抱粗的石筍,筍尖上"嘀噠,嘀噠"滴下晶瑩的泉滴。徐三九自言自語道:"這洞裡原來這麼大,這麼漂亮。"白髮老道指著一個石凳讓徐三九坐下,然後拿起一隻銀碗舀了半碗水遞過去"請喝口泉水。"徐三九禮貌地起身,雙手接過"咕咚,咕咚"喝了兩口,只覺泉水清涼甘甜,徐三九一口氣連喝了兩碗。白髮老道說:"酷暑難當,鋤田辛苦,我送你一隻斗笠,可擋烈日。"徐三九雙手接過一看是一隻用蘆葦蔑編成的小斗笠,也沒注意多看,順手戴在頭上,起身告辭。臨出門明,白髮老道說:"今後如有什麼難處,可於日出一竿前在石門外燒香,香燃一半時用石塊擊打這門釘,石門自開,我會出來。"徐三九點頭記住了,只聽一句"不遠送"後,石門"咣噹"一聲緊閉了。

徐三九回到村子裡,逢人就講他的奇遇,還不斷拿蘆葦斗笠給大家看。大家都不相信,他老婆也以為他是怕曬沒鋤田跑到那樹蔭下睡覺去,現在回來瞎編故事騙人,拿過斗笠一甩,不偏不斜落在院牆上。徐三九慌忙跑過去拿起斗笠並衝老婆翻白眼。老婆眼瞪得圓圓的,直看牆頭,徐三九順著老婆的目光看去,怪事發生了,就在剛才落下壯舉笠的那塊地方,原來幾棵乾枯已死的蒿草,突然間青枝綠葉隨風在牆頭上微微晃動。徐三九又拿手中斗笠往另外的枯蒿上蓋去,一棵棵枯焦的蒿草泛起了青綠。徐三九的老婆慌忙拿過斗笠,小心翼翼地用衣襟擦著斗笠上的灰土,高興地說:"這原來是件寶物呀!"

徐三九得了個寶斗笠,像是長了翅膀傳遍了全村並迅速傳向鄰村。徐三九把臨出門時白髮老道說的話告訴了大家。村裡有遇著生病久醫不能痊癒的病人,帶著香於日上一竿前去磕頭燒香,香燒一半時用石塊擊打石門上的鍋臍狀的石釘。石門果然大開,求仙者說明來意,白髮老道賜上一粒仙丹丸,服用後不到兩日病人痊癒。

消息傳到了石門山東南角的西徐村。村上有個大戶叫徐採米,因此人愛佔小便宜,和人相處總要刮別人一點,村裡人背後都叫他"徐財迷"。這徐財迷和徐三九是同宗兄弟並長徐三九10歲,他聽到了傳說,趕到徐三九家一口一個"大兄弟"的叫著,反覆問洞裡的情況及如何進洞。第二天,徐財迷燒過香後,敲開了石門,一進石洞一眼盯住了石桌上的兩摞銀碗,用目光一數,整整五十個,一個足有一錠銀子重。徐財迷迅速盤算著:五十錠銀子能買好幾十畝地,神仙不愁吃不愁喝,沒了就能變,要這些銀子有什麼用呢?不如以借為名搞到手不還了。於是徐財迷試探著提出要借那兩摞銀碗,白髮老道絲毫也沒打頓,同意借碗。徐財迷脫下小褂子包起那五十隻銀碗走了。徐財迷把銀碗換成了銀錠,開始買地、買牛、蓋房子。轉眼半年過去了,白髮老道不見徐財迷還碗,十分生氣,離開石門山搬往它處。後聽說是搬往中嘉山裡去了。

白髮老道走了,從此石門再也沒有打開過,周圍有難的農民前來燒香,用石塊擊打石釘,久而久之,石釘被擊平,石釘處被擊成了一個大凹窩,石門始終不開。人們無不埋怨指責徐財迷。徐財迷也沒過幾年好日子,不是牛病死了,就是豬給狼叼走了,或是家裡人生了大病。幾年下來,徐財迷的家產已被耗盡,一無所有。後來徐財迷悟出了原因,天天到石門口燒香磕頭,逢人就說:"借人家的東西一定要還,不還會遭報應的。"

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謹作為試讀鑑賞之用,五天內將自行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