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近白虎”,傳奇商人胡雪巖的這句遺言,句中“白虎”為何物?

1885年,身為一代傳奇的胡雪巖的生命走到了盡頭

,作為赫赫有名的紅頂商人,他曾經風光無限,因為手中握有的無數錢莊,還被尊稱為“活財神”,這樣的他,卻抑鬱而終,只留給後代一句四字遺言,“勿近白虎”

白虎是什麼?在這裡,它是銀子的代稱,那麼為什麼做了一輩子生意的胡雪巖最後會告誡子孫遠離銀錢呢?要明白這一點,就需要先了解胡雪巖一生的高低起伏。

“勿近白虎”,傳奇商人胡雪巖的這句遺言,句中“白虎”為何物?

從放牛娃到紅頂商人,胡雪巖靠的是自身的努力

胡雪巖出身貧寒,從小以放牛為生。12歲的時候父親去世,他只能走出家門到處闖蕩。沒有家世背景,年齡又小,胡雪巖吃了無數的苦,可是他都挺過來了,並因為自己的勤勞能幹被錄用為錢莊的夥計,從此與銀子結下了不解之緣。

1861年,已經頗有身家的胡雪巖迎來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機會。因為向清軍援助銀兩物資,他獲得了左宗棠的賞識,從此變成了“官商”,風光無限。

後來左宗棠收復新疆,軍費不足,只能向外國銀行借錢,可是以當時清政府的情況,根本就沒有銀行願意借錢,還是胡雪巖,克服一切困難,以當時江蘇、浙江、廣東海關收入做擔保,借到了1870萬兩白銀,解了西征軍的燃眉之急。

“勿近白虎”,傳奇商人胡雪巖的這句遺言,句中“白虎”為何物?

戰爭結束後,1881年,輔佐左宗棠有功的胡雪巖,被清廷授予了布政使這個官職,賞穿黃馬褂,而且雖然布政使只有三品,清廷卻特許胡雪巖的官帽上帶有二品紅色頂戴,這也是他被稱為“紅頂商人”的原因。

盛極必衰,胡雪巖也沒有擺脫這個定理

胡雪巖之所以能夠取得超出其他商人的地位,是因為他自身的努力,也是因為他與左宗棠的合作關係,可惜,這種關係並不是只會帶來好處。

李鴻章在興辦洋務的時候,同樣為錢財發愁的他,看中了胡雪巖的能力和人脈,想要他也為自己辦事,但是胡雪巖的身上已經深深地打上了左宗棠的印記。因為與李鴻章不合,左宗棠禁止胡雪巖為對方效力。遭到拒絕的李鴻章只能自己扶持了一個人,那就是盛宣懷。

“勿近白虎”,傳奇商人胡雪巖的這句遺言,句中“白虎”為何物?

當時左李兩人因為“塞防”“海防”之爭而互相攻訐。左宗棠希望朝廷重視西北的重要性,為其撥付經費,而在同時,李鴻章卻認為海軍的建設更加重要,同樣想要申請大批銀兩。可是國庫空虛,只能滿足一個人的要求,這就讓兩個人的衝突不斷升級。

而為了削弱左宗棠的力量,李鴻章瞄上了胡雪巖,於是在他的示意下,盛宣懷動手了。

1882年,躊躇滿志的胡雪巖大量收購生絲,想要從外國商人那裡奪回生絲貿易的控制權,但是他沒有想到的是,意大利生絲突然大豐收,外國商人不再需要他手中的生絲。而因為收購生絲,佔用了大量流動資金的胡雪巖,只能夠向實力雄厚的匯豐銀行借錢,以此來維持週轉。

“勿近白虎”,傳奇商人胡雪巖的這句遺言,句中“白虎”為何物?


可惜盛宣懷知道了這一消息之後,也向銀行借錢,同時依仗李鴻章的勢力,不許銀行發放貸款給胡雪巖。如此一來,胡雪巖只能夠賤價變賣自己的產業來籌措銀兩,盛宣懷就暗地裡將這些產業自己買下,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了對方的半數身家。

但是盛宣懷的手段不止於此。他鼓動西方銀行,向胡雪巖要求償還當初西征時他作為擔保人所借的的銀兩。在如此緊迫的催債之下,胡雪巖只能夠從各地的阜康銀號抽取資金。

在得知這一消息之後,盛宣懷隨即派人散佈阜康銀號即將倒閉的傳言,引起民眾恐慌,爭相取錢,最終當真讓銀號倒閉了。

“勿近白虎”,傳奇商人胡雪巖的這句遺言,句中“白虎”為何物?

都是有名的商人,胡雪巖在面對盛宣懷時卻有著天生的劣勢

為什麼在面對盛宣懷時,一向精明的胡雪巖會全無還手之力?因為兩人手中的資源不同,盛宣懷出身官宦世家,父親是李鴻章的好友,同時與只有一個虛銜的胡雪巖不同,他是實權官員,所能夠調動的力量,不是胡雪巖可以相比的。

最簡單的一個問題,為什麼盛宣懷的消息會那麼靈通,總是能夠快胡雪巖一步?因為中國第一家電報局就是他創立的,胡雪巖的電報往來,盡在他的掌握之中。

“勿近白虎”,傳奇商人胡雪巖的這句遺言,句中“白虎”為何物?

臨終前,胡雪巖終於知道了到底是誰在背後搞鬼,但是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此時左宗棠已死,失去靠山的他,生命也即將走到盡頭,只能告誡後世子孫要遠離白虎。

在他的眼中,也許這令無數人垂涎的銀兩正如白虎一樣,可以輕易將人吞食,每個自信可以操控它的人,都免不了最後的落魄失意,所以如此告誡子孫,希望他們不要再做金錢的奴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