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聯:“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何以稱絕聯?其下聯是否堪稱典範?

春節期間與朋友聊起古今絕聯時又想起了幾十年前的一句半聯“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

沒想到上網一查,竟然有幾百種對句,但在眾多的對句中,竟然找不到一句合格的,難怪有人稱之為“絕對”。

絕聯:“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何以稱絕聯?其下聯是否堪稱典範?


此出句之所以難對,主要在於聯中兩處“自”字的詞性不是一致的,而若干對句中,皆因為忽略了這一點,導致對句失敗。從詞性角度分析,“來自”的“自”是介詞,這個應該沒有異議。但“自來水”的“自”究竟是什麼詞性呢?大家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根據在線新華字典查詢,自+動詞時,有兩種詞性。

一是代詞,表自己、自我、本身,例如:

自引而起,絕袖。——《戰國策·燕策》

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孟子》

自比於人。(“人”指信陵君。)——《史記·魏公子列傳》

自度終不能得之於王。(“度”,估計;“得”,指圓滿得到;“之”,代援趙的具體措施。)——《史記·魏公子列傳》

自知其陋而謹護其失。(其:第一人稱代詞,自己。陋:見聞少,知識淺薄。而:轉折連詞,可是,卻。謹護其失:謹慎小心地掩蓋自己的過錯。失:過錯。)——清·劉開《問說》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白居易《琵琶行》

二是副詞,表自然、當然,例如:

重罰不用而民自治。(自治,自然太平。)——《韓非子·五蠹》

神明自得。——《荀子·勸學》

自見異物。——漢·王充《論衡·訂鬼篇》

自足制之。——《資治通鑑》

自從本說。(意思是說,自然應當遵從《本草經》的說法。)——宋·沈括《夢溪筆談》

自有同志者在。——清·林覺民《與妻書》

又如:自恁(自然;徑自);自化(自然化育);自可(自然可以);自老(自然衰老)

或表本是、本來,例如:

人之死生自有長短,不在操行善惡也。——漢·王充《論衡》

小人自姓崔名寧,與那小娘子無半面之識。——《京本通俗小說》

東家有賢女,自名秦羅敷。——《樂府詩集》

又如:自可(本來可以);自性(個性;本性);自合(自應;本該);自恁(本當)

或表仍舊、依然,例如: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唐·王勃《滕王閣》

或表親自,例如:

早自來謝項王。——《史記·項羽本紀》

自抱持武。——《漢書·李廣蘇建傳》

王自往臨視。——晉·幹寶《搜神記》

自將三千人。——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

又如:自鞫(親自審訊罪犯)

或表別自、另外。例如:

一板已自布字。——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由此,可以看出,其他釋義可以不用考慮,主要須區分“自”是代詞還是副詞,關鍵是要判斷“自”的代詞詞性與後面的動詞組合是否成立即可。但如果只是從詞義上去區分,即判斷“自”能否解釋為“自己”?而有時候,這個區分方法會失效。比如“自來”,是“自己來”呢還是“自然來”呢?似乎都說得通。因此,我採用一個更精確的方法來判斷:如果“自”是代詞,那麼主格和賓格是同一個人——自己,即可以組成以下句式“自+(動詞)+自”。例如:自比自、自知自、自言自等,語義都講得通,即“自”字的代詞性成立。那現在再看“自來”,“自來自”這個說法顯然不通,所以我認為“自來水”的“自”不是代詞,而是副詞!

我們再來看一下“自來水”的定義——自來水是指通過自來水處理廠淨化、消毒後生產出來的符合相應標準的供人們生活、生產使用的水。生活用水主要通過水廠的取水泵站汲取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地表水,由自來水廠按照《國家生活飲用水相關衛生標準》,經過沉澱、消毒、過濾等工藝流程的處理,最後通過配水泵站輸送到各個用戶。

由此可見,自來水是通過水泵加壓後經過管道輸送的,根據流體力學,當打開管道上的閥門後,水就會自然而然地流出來,這是流體的自然屬性。因此,“自來水”的“自”字是用來表述屬性,意思是“自然”,副詞,不是代詞“自己”,水不會自己來的。

絕聯:“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何以稱絕聯?其下聯是否堪稱典範?


綜上所述,“自來水”的“自”詞性應該是副詞。確定了“自”的詞性之後,與之對應的對句就比較容易了,只要找到合適的“A”,並保證“A(副詞)+B(動詞)”和“B(動詞)+A(介詞)”兩種型式都能成立即可。

絕聯:“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何以稱絕聯?其下聯是否堪稱典範?


其實,若干年前我已經對出下聯,今天分享給大家,僅供參考。

出句: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佚名】

對句:中山在建樓建在山中。【凡鳥】

絕聯:“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何以稱絕聯?其下聯是否堪稱典範?


【評析】

對句中的“中山“也可以換成“西湖“或其它帶方位詞的地名。出句存在一個最大的毛病是平仄不諧問題。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出句顯然不合聯律,平仄失替,而且沒有避忌“三仄尾”。作為純粹的機巧聯,音律上雖然可以從寬,但音步應該儘量平仄相諧為好。如果“自”字是平聲就合律了。或者“來”字如果是仄聲,出句全仄也行,總比這樣不倫不類要好。對句中的“在建樓”是以名詞“樓”為中心的偏正詞組,在建作樓的定語。也可以將“中山在建樓”理解為是一個“主語(中山)+狀語(在)+謂語(建)+賓語(樓)”完整的句子,這樣雖然與出句中“上海自來水”語法結構不同,但王力先生認為,語法結構不同的句子之間可以作對仗,只要字面詞性相應即可。

絕聯:“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何以稱絕聯?其下聯是否堪稱典範?


至此,“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不能再稱為“絕聯”矣!各位聯友大家以為如何?歡迎評論和賜寶留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