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傳》:堅持自我,永不模仿

《阿甘正傳》裡,我最喜歡的一個情節就是阿甘跑步,那讓我認識到了堅持自我的重要性,以及外界評價的荒誕性。

阿甘一開始跑,別人無視他。

阿甘繼續跑,別人議論他。

阿甘第四次橫越美國,新聞開始報道他,人們開始過分解讀並標榜他。

之後,他有了追隨者,人們從他身上看到了光和希望。

越堅持,越強大,別人主動為你讓道——此乃堅持自我的奧妙。

《阿甘正傳》:堅持自我,永不模仿

為人處世也是一樣,一開始堅持自我可能給人不合群的感覺,但你始終如一、恪守原則,長時間後,別人就會將其視為你獨特的行事風格,接受並尊重之。

可你要是隨波逐流,別人幹什麼你也幹什麼,別人喜歡什麼你也跟著買什麼,那等“阿甘”不想跑了想回家了,你是不是也會像那些跟隨他一起跑步的人問道:那我們該怎麼辦?

阿甘還是那個阿甘,眾人還是眾人。阿甘繼續走自己的路,眾人繼續跟隨別人的路。

《阿甘正傳》:堅持自我,永不模仿

想一想,為什麼我們要堅持自我。因為從眾是人的本性,人類天生就不喜歡動腦思考,喜歡隨波逐流。因為好逸惡勞也是我們的本性之一。

那麼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本我、自我和超我,在這裡就非常有借鑑意義了。

你只有戰勝充滿各種慾望的本我,才能成為一個現實理性的自我。而我們只有首先成為自我,才能去追求更好的自己,也就是超我

是的,堅持自我的確很重要。因為面對繁雜人世間,我們其實擁有的只有自己。

我不想成為誰,也不能成為誰。我只有一個我,那就是現在的我,和我想成為的我。

《阿甘正傳》:堅持自我,永不模仿

毫無疑問,堅持自我是艱難的。

在校園,你天天泡圖書館,不願和同學打交道,你會遭受別人的閒言碎語。當你置身於一個平庸的環境卻想大展拳腳時,你可能會面對層層阻礙。

這個時候,你不可避免地會感到壓力和痛苦。

有意思的是,心理學家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術(fMRI)發現,當人們做出與群體不一樣的判斷或抉擇時,他們大腦中與情感相關的腦區(右側杏仁核和相關腦區)會被激活。這意味著當人們有意抵抗從眾時,他們會產生情感負擔,自動產生壓力和焦慮。

有的人選擇妥協,有的人選擇堅持,有的人堅持不久後最終選擇妥協,有的人一直堅持。

不過好消息是,你堅持自我的時間越長,這種壓力越小。當它變成了你的思維習慣或生活方式時,你甚至會從中汲取到一股力量。

《阿甘正傳》:堅持自我,永不模仿

事實上,心理學家表示,只要當個體保持自我時,才能更為深刻地瞭解自我。

你堅持自己的選擇,事後證明你是錯的,那你加以改正即可。

但你跟隨別人的腳步,當這條路是對的,你很容易把功勞歸功於自己。但當這條路是錯的,你卻可以理所當然地把責任歸咎於別人。而這就是人類常犯的基本歸因錯誤

所以我們堅持自我,不是為了固執己見,更不是一意孤行,而是為了瞭解自我,改善自我,成為更好的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