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為什麼只邀請劉備,因為他的皇叔身份特殊嗎?

大馬哈魚12


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出自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並不見於正史。當時的曹操剛剛除掉三國第一猛將呂布,有點指點江山的小得意,於是就和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認為“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當然,曹操之所以邀請劉備,並不是因為劉備的皇叔身份。

曹操本人並不注重門第身份

曹操一直奉行的唯才是舉,只要你有才能,即使你是一個販夫走卒都能被曹操所用。在曹操手下,有大批出身低微的人甘為他驅使。

在曹操看來,劉備不過是一個破落的漢室後裔,東漢這樣的漢室後裔比比皆是,比如荊州的劉表、益州的劉璋,等等。曹操邀請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這是對劉備能力的一種肯定。

劉備、曹操都參與鎮壓黃巾起義,董卓禍亂朝廷時,兩人也一同出兵討伐董卓,儘管當時的劉備還只是一個打醬油的。但劉備的所作所為,曹操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劉備寄人籬下,依附於曹操

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時,袁術、袁紹、孫策、劉表等都有自己的地盤,都是一方諸侯,只有劉備依附曹操。所以其他人即使曹操想邀請,他們也不會給曹某人面子。

畢竟,當時的曹操雖然挾天子以令諸侯,但這些諸侯並不買他賬。曹操當然不會稱讚他們,那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而此時的劉備正在曹操手下混飯吃。曹操說這番話,其實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告訴劉備,你好好跟著我幹,我很看好你,這是因為曹操也知道劉備是有野心的。

作為一個上位者,曹操當然是希望自己的部下有野心,只要這種野心在可控範圍之內,所以,曹操才對劉備說了那番話,希望劉備能夠為他所用。

如果劉備有自己的地盤,即使曹操邀請他青梅煮酒論英雄,估計劉備也會斷然拒絕。

曹操做給其他諸侯看的

此時的劉備雖然號稱劉皇叔,但沒有一個諸侯把他當回事。曹操之所以要邀請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就是通過劉備告訴天下英雄,你們看,我連劉備這樣的破落戶都如此厚待,你們作為一方諸侯,歸降我,享受的待遇會只比劉備更好。

實際上,這時的曹操,已經準備對袁紹動手。他這樣評論其他諸侯,這是告訴天下人,這些人不過是尸位素餐之徒,成不了氣候,只有我曹操才是天下真正的英雄,投奔我,才有前途。


老袁侃歷史


劉備是唯一一個讓曹操總把他放在跟自己一個水平的人。

第一句就是最出名的,在官渡之戰前夕,煮酒的臺詞,當時他們到底交流了什麼現今已經很難說了,都說先主當時也受了衣帶詔為何秘而不發……其中有很大的可疑。

第二句是劉備岔腳帶著兵打袁術一去不回頭,董承東窗事發被宰了,曹操偏就不打袁術,要盯著劉備揍時候,諸將不解,曹操的說辭。人傑,曹操夸人一般都不這麼直白,曹孟德只誇他認為有實力的人。如果在他的地盤,他有一百種方法讓劉玄德待不下去,可你劉備,卻無可奈何。

最後一句,更加赤裸裸地說:

劉備,吾儔也。

這是什麼個情況?

儔是幾個意思?儔,侶也。最早的意思是伴侶同伴小夥伴的意思,老曹你能別這樣嗎?這好好打仗,別調戲人家先主可以嗎?

況且說這句話的時候還是赤壁之戰敗走時,老曹被劉備燒了船的情況下他還有這個閒心評論。

所以說,曹操是真心把劉備當老夥伴處的。

真是,仗——我就打著玩,我就圖個樂的事。

尤其是最後漢中之戰,老曹真是打完了就死,當年年尾親自跟劉備打完這最後一役,回了許都,一點不帶猶豫的,到年底就病死了。

最後輸了一回漢中給先主,他也算沒白折騰。

至於曹操為什麼要這麼看中劉備,說他和自己都是英雄,原因忒簡單了,因為劉備確實牛逼……

這麼說是中二了點。

兩人性格里都有些桀驁不馴的味道,都是志遠心大的人,同類總是能輕易發現彼此的。

曹操和劉備,都算是當時草根青年發家,只是劉備更草根一些,已經草根得不能更草根了。

三分天下,能得其一,那時候看劉備一路發跡簡直就是天方夜譚神話一樣的故事。

今天有人覺得他沒啥,不就是靠哭和忽悠嗎。

你現在出門哭一個忽悠一個去試試。

把你丟東漢末年還沒出城估計你就被人宰了。

知道歷史的,都知道我先主也是一點點打出來的江山;其中的艱難險阻不言而喻。



小鬍子說歷史


曹操煮酒論英雄,本意是有意試探劉備,對天下之事和未來所要行動的一種試探性意識。這樣曹操會進一步對劉備等人採取行動仰制劉備另立勢力。

在聯軍討伐董卓時,劉備和關羽等人所表現出的能力,已經讓曹操有了忌憚。現在劉備是寄人籬下,劉備也是投靠曹操想要謀得發展,未想已使曹操產生猜忌。

曹操利用眼下和外部調查的信息,可以聯繫到劉備具有爭奪天下的能力和野心,是曹操不想看到的,首先要把這個苗頭掐滅掉。所以,就會出現曹操宴請劉備,以試探劉備的虛實,好採取措施應對。

以筆者的觀點,這個試探性有以下幾點意思:

(一)曹操聯合劉備在徐州戰敗呂布,呂布表示要投降曹操,被劉備一句話改變了曹操的初想。曹操當時想要接收呂布的投降,劉備說:“呂布對主人不忠誠,是多變之人,留下始終是個隱患”。這一點曹操對劉備就留下影響,認為劉備做事具有遠見,具備對時局的發展和利用。

處理完呂布,曹操帶著劉備回到徐州,去拜見漢獻帝,漢獻帝見到劉備表現得非常熱情和倚重,想要以劉備的力量抗衡曹操專權,挾天子令諸侯的行動,便有了“衣帶詔”事件引發。曹操與天子在徐田圍獵時,以試探大臣對自己稱帝的反應,關羽見狀非常憤怒,差點被關羽所殺,幸好有劉備使眼色制止。在這種情勢下,劉備認清自己的實力無法抗衡曹操,沒辦法只好韜光養晦、深居簡出,把自己的遠大志向先壓制下來,靜待時機再圖發展,以免引起曹操的猜忌,傷害到他們。

(二)自認劉室後裔的劉備,漢獻帝已經認了這個親,天下都已經知道劉皇叔這個人,社會輿論宣傳對劉備有利。劉皇叔也想借忠於朝廷力量對抗曹操的作為。無奈曹操的勢力已經很大,尤其在要挾著漢獻帝,自己團隊的力量又不足,朝廷其他勢力很弱小,他只能選擇投靠曹操的另一方強大對敵袁紹,這已經是後話了。

(三)曹操在宴請劉備之前,兩人還沒有鬧翻,沒有站在對立面,兩人的感情還在溫和期。曹操想借這次宴請劉備喝酒,想要試探劉備對朝廷以後的局勢的選擇和具體行動。這種戒備心理,曹操越來越惦記,總感覺劉備以後會是他的最大威脅之一,就上演了這出“煮酒論英雄”以求試探。

當曹操說出,“今天下英雄,為使君與曹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劉備聽到這話,嚇得筷子都掉下去了,他意識到了危險。當時曹操把其它大的勢力,像劉備即將要投靠同盟的袁紹,江東的孫權,以及其它各方勢力注意劈開,把劉備作為英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試探虛實。

總之,曹操把劉備當為英雄,感覺到劉備具有爭奪天下的能力和野心,經過這次煮酒談論,看出劉備的實情,已做以後的應對措施。曹操對劉備給出的英雄人物稱讚,足以表現出他對劉備的忌憚之心。


五六居河西


曹操和劉備一起開懷暢飲,酒喝到一半,天上烏雲密佈,將下暴雨。曹操和劉備開始討論起當時天下的英雄人物,曹操問劉備天下英雄人物,劉備把當時割據一方的袁術、袁紹、劉表、孫策、張繡、張魯、韓遂等人物一一列舉,但曹操卻說:“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劉備聽了大吃一驚,手中所執的匙箸掉在地上。正好此時雷聲大作,劉備從容撿起匙箸,說:“一震之威,乃至於此。”曹操笑道:“大丈夫也怕雷嗎?”劉備回答:“聖人遇到劇烈的雷聲和風聲臉色也會改變,我怎麼不害怕呢?”

你知道故事的背景嗎?

這一段故事發生在曹操和劉備共同擊敗呂布之後,劉備隨曹操來到許昌面見漢獻帝劉協。曹操手下的謀士建議曹操殺掉劉備,但郭嘉卻建議先把劉備軟禁起來。此時車騎將軍董承秘密找到劉備,自稱領受漢獻帝衣帶詔,聯合劉備、種輯、吳子蘭、王子服、吳碩等人密謀誅殺曹操。曹操也想考驗一下劉備的膽識,於是約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

關於青梅煮酒論英雄的真真假假的事情,你知道嗎?

其實歷史上並沒有“青梅煮酒論英雄”,但故事中最後曹操和劉備的對話卻是真實的。

《三國志先主傳》記載:是時曹公從容謂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先主方食,失匕箸,遂與承及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同謀。

《資治通鑑》記載:操從容謂備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備方食,失匕箸,值天雷震,備因曰:“聖人云:‘迅雷風烈必變’,良有以也。”

從以上史實可以看出,曹操和劉備確實是在一起吃飯,不過並沒有青梅煮酒,而且有關於曹操和劉備談到的龍的變化、論英雄人物等都是三國演義虛構的。

按史料的記載,曹操是直接對劉備說:“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劉備聽到這種話的反應是嚇得手中的餐具都掉了,《資治通鑑》記載劉備借雷聲來掩飾自己的行為,但這個行為《三國志》卻沒有記載。

在三國演義裡面,劉備為了消除曹操的疑心,安心種菜,曹操才會跟劉備論英雄,以試探劉備的心思。《三國志》的記載比較簡略,只說明曹操對劉備很好(表先主為左將軍,禮之愈重,出則同行,坐則同席),但當程昱、郭嘉聽說曹操派劉備帶兵打袁術,大吃一驚:“劉備不能放走”,曹操很後悔,但追趕已來不及,顯示曹操對劉備確實是疑心重重。而劉備則如猛虎出牢籠。

在《煮酒論英雄》裡,曹操豪氣沖天,而劉備寄人籬下,因為三國演義,兩個三國時代的英雄人物鬥智鬥勇的故事才流傳千古。


歷史冷知識鉤沉


我是木子樹,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青梅煮酒,是《三國演義》裡面的精彩章節,也是三國曆史中著名的公案。曹操為什麼當時只邀劉備,我認為他的皇叔身份只佔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兩人早年的交往和英雄的惺惺相惜。

早年交往

按照王粲的記載,劉備在漢靈帝尚未駕崩的時候,曾經出現在洛陽,並且和曹操有所往來。

根據陳壽先主傳的記載,175年,劉備15歲,受母命遊學,成為盧植的弟子,馬融的徒孫。

根據後漢書的記載,十五歲的劉備在洛陽郊外的高等學府遊學。

先主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

顯然,劉備拿著宗族的錢,打獵,聽音樂會,出入高級場合,這些事都不可能發生在學校,所以應該是劉備在洛陽城內見世面!

而這一年的曹操,二十一歲,根據三國志的記載,舉孝廉,除洛陽北都尉。

所以得出結論,劉備第一次來到洛陽的時候,曹操已經擔任洛陽北部尉,並在一年前棒打蹇碩的叔叔,和宦官們劃清界限。

這個時候劉備作為盧植的弟子,的確有和曹操交往的時機。

惺惺相惜

當時在曹公營內的劉備並不是一個非常低調的人物,所謂悶聲發大財這句話肯定不是說劉備,劉備是很高調的,雖然物質上出身窮困了點,卻很會結交些當時的遊俠豪傑,很有當初高祖遺風。以至於後來誰都知道劉備這個人,看得出他仗義,但是不夠厚道。

程昱和郭嘉都表示這人早點控制為妙,不然就斬草除根。

曹操偏不,劍走偏鋒麼,當年孟德還是有幾分自信甚至是自負;他老覺得自己能駕馭得住劉備。

何況,當時曹操擁有令人羨慕嫉妒恨資本,能文善武,美人有,謀士有,勇將更不少;手中還有漢獻帝這個砝碼。所謂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說他沒有點自我膨脹是不可能的。

所謂英雄識英雄,兩人性格里都有些桀驁不馴的味道,都是志遠心大的人,同類總是能輕易發現彼此的。

曹操和劉備,都算是當時草根青年發家,只是劉備更草根一些,已經草根得不能更草根了。

所以兩人頗有惺惺相惜之意,只不過曹操自負於能把劉備控制住。

個人看法,謝謝閱讀!


木子樹下看歷史


曹操煮酒論英雄,為什麼只邀請了劉備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們都知道曹操煮酒論英雄目的是為了試探劉備,那麼他為什麼不試探別人,偏偏只試探劉備呢?我的觀點如下。


曹操看出了劉備的才能。

當時劉備只不過是寄人籬下,不過曹操他看出了劉備的才能,他知道劉備不僅僅只是一個只知道打仗的人。他有才能有謀略,在曹操的意識中,劉備分明已經具備了帝王的才能。這讓他內心很不安,因此他想要通過宴請劉備來試探劉備。

天下英雄,唯操與備耳。

這是曹操當時說的話,可以看出在此之前,曹操就把劉備當作了一個英雄。讓曹操產生這種觀點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看到了劉備的一些才能。這也讓他產生了警惕的心理,因此才有了煮酒論英雄這一出。

鑑於劉備的身份

劉備之前稱自己為中山晉王之後,後來漢獻帝還與劉備認了親。劉備是皇叔的身份,就已經坐實了。

但是要知道這時候曹操剛剛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是一個生性多疑的人,劉備的到來不僅不讓他覺得這可能是漢獻帝的一步棋。因此他想要試探一下劉備。

曹操看出了劉備的野心

我們都知道曹操煮酒論英雄是為了試探劉備,那麼他為什麼要試探劉備,僅僅是因為他有才能又有一個皇叔的身份嗎?

我們不妨分析一下曹操試探其實是出於一種忌憚,那麼他到底在忌憚什麼?他忌憚的是劉備變得強大,那麼他將會影響自己爭奪天下。

但是劉備能夠與曹操爭奪天下,必須要有這樣的條件,首先他必須要有才能,手底下有人才等。但是最重要的是劉備必須有想要爭奪天下的野心,才能夠調用其他的這些條件。

因此曹操必須要確定,劉備有沒有爭奪天下的野心。於是他在之前就有可能在劉備身邊住下各種眼線,畢竟劉備是寄人籬下。

他有可能通過自己的眼線得知劉備的一些小動作,從而推斷出劉備可能有野心這一結論,但是猜測畢竟只是猜測,曹操必須要驗證自己的結論,因此他才邀請劉備來煮酒。


以上便是我關於“曹操煮酒論英雄,為什麼只邀請劉備”這一問題的觀點,感謝大家的閱讀。

(文|奉旨說史)


俠花


題主您好,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只說了劉備。身份是一方面,另外我個人覺得是曹操認為劉備有幾個優勢。建安四年後,劉備依附於曹操。當時,他是左將軍。他沒有自己的領地,但是張飛和關羽兩個人對於他不離不棄,曹操對劉備的刮目相看。具體原因如下文幾個點:

1.曹操和劉備非常相似。他們都是白手起家,各自為戰。而且,他們都被打敗了多次,從不說放棄的人。這是一個很好的品格和資歷。畢竟,經驗也是一種非常罕見的資格。

2.劉備有識人的能力,人緣很好

關羽張飛都是他發掘的人才,並且很會拉攏這些人才,他走到哪都能接交到朋友。曹操手下的謀士郭嘉、程昱等人對劉備的看法和評價也是比較高的。

3.劉備註重講義,正所謂無信而不立,古人更看重誠信這一點。這是劉備對於拉攏人心做的最好的點,大丈夫做事情能屈能伸;劉備重視所謂“不信不立”,這也是吸引人心的優勢。而且,劉備是一個晚熟的人,有一定的氣度,做事情不會衝動,也不會隨意暴露自己的想法。

4.家境好,噱頭多

劉備,據說他是中山靖王之後當朝天子的皇叔。一方面,他爬上皇室的高枝,昇華了自己的家庭背景。另一方面也會嚇到很多人。畢竟,皇室後裔的身份在古代仍然非常有用。


不知道大家認為劉備還有什麼樣的英雄氣概呢?


有李行天下


首先我們要確定一點,在正史中,並沒有“煮酒論英雄”這一橋段,這是羅貫中先生根據相關記載在《三國演義》中的改編而有,“煮酒論英雄”的本質其實是在群雄逐鹿問鼎中原時的政治勢力站隊問題。


劉備在與漢獻帝扯上親戚之後,漢獻帝急於尋找能夠扳倒曹操的合作伙伴,便稱劉備為“劉皇叔”,漢獻帝這麼一聲“皇叔”,等於是把劉備拉到了自己陣營,也把劉備推到了曹操的對立面,曹操的謀臣荀彧勸曹操除掉劉備,以防劉備日後做大對其造成威脅,曹操嘴上雖說“實在吾掌握之中,吾何懼哉?!”其實他心裡也是有所顧慮,劉備仁義天下皆知,再加上關羽、張飛虎狼上將,於是曹操就想試探劉備,如果劉備稍有二心,或顯有志向遠大之人,曹操也是會藉機除掉劉備。


酒席之上,曹操先是試探劉備,誰可為天下英雄,劉備就在那裡裝瘋賣傻的把那幾個人都捋了一遍,譬如劉表、袁紹、袁術、孫策等等,生怕曹操擔心自己成其對手,被曹操稱為“英雄”,為的就是麻痺曹操,不過曹操關鍵一指劉備“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這可嚇壞了劉備,驚的掉了手中吃飯的筷子,也是天助劉備,一個驚雷響起,劉備機智曰“一震之威,乃至於此。”這在曹操看來,劉備不至於北一聲雷嚇到,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這也是間接說明曹操放鬆了對劉備的警備之心。


回到住所後,劉備心想,我如果再不走,小命肯定得丟在著曹操手裡,即使他今天不殺我,我也是危在旦夕,第二天,恰逢討伐袁術,劉備就主動向曹操請纓,帶兵攻打袁術,曹操也是無心為難,支了五萬兵馬給予劉備,等的劉備兵馬催促跑遠後,曹操才被考較錢糧剛回來的郭嘉與程昱點透,再令許褚追趕,許褚也是個二愣子,追到後被劉備三兩言語打發,這正如“放龍入海、縱虎歸山”。


蘭陵郡主


不單單是因為劉備的身份特殊,而且劉備皇叔的身份並沒有給他帶來多少資源。所以,筆者認為,單請劉備的原因有以下三條:

1.關張為將

劉備如果一個人,那在所有人眼裡都是不足為慮的。但是他手下的結義兄弟,關羽和張飛的加成,讓他在別人眼裡成了不可小視之人。

關羽,張飛,放在當時的三國,或許只有呂布可以拿來和他們單換,其他都不過是兩三刀性命不保的弱將。

而且,曹操對於關羽的喜愛由來已久,早在溫酒斬華雄時就已經有所展現。

所以,有關張作為情深兄弟,曹操自然對劉備有所忌憚。

2.皇族關係加成

劉備身為天子皇叔,在天子得知劉備到此後,便多方打聽和安排,讓劉備進宮,訴以委屈。

劉備和天子相顧無言,互相感嘆。天子更是授予劉備一道密旨,希望劉備能夠集合人馬,起兵勤王。

曹操自然知道,劉備對於這個軟弱無能的皇侄不會坐視不管的,所以單獨邀請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來試探口風。

3.劉備本身的野心

從諸侯大會上的初相見,到如今的帝都相處,曹操自始至終沒有小看過劉備。

因為在曹操看來,劉備只是暫時時運不佳,錢糧短缺,兵少將寡。但是憑藉劉備的仁政主張,招兵買馬,收買人心,或許有可能比自己的多疑謹慎更有用。

正是把劉備當成潛在敵人,曹操便越發認為劉備和袁紹、袁術等人不是一個等級的,不能相提並論。

所以煮酒會上,才會有“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古今中外多少事


肯定不是,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其實主要是為了試探劉備。曹操和劉備其實屬於一種人,那就是都是白手起家的人。曹操比劉備還要好一點,曹操的家裡還有些財產,曹操拿這些財產招募了自己的軍隊,劉備完全是白手起家,這一點是曹操很看重的地方。

因為袁紹、袁術、孫策等人多多少少都是繼承祖業,不是靠自己徒手打拼出來的,而只有劉備,完全是靠自己起的家。

第二點就是劉備的韌性了,這一點也是讓曹操覺得他了不起的地方,呂布奪了劉備的徐州,而劉備並沒有和他翻臉,而是在小沛聯合和呂布共同防禦曹操,這一點就領曹操刮目相看了。再者就是劉備早期兵馬錢糧都很少,可以說是屢戰屢敗,但是劉備並不氣餒,而是屢敗屢戰,這也讓曹操看出了劉備的大志。

第三點就是劉備城府很深很會裝,曹操可以說是真小人,而劉備是偽君子,兩人都是幾千年才出一個的梟雄,雖然是敵人,但是也是惺惺相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