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滅陳之戰:四千里長江戰線,51萬隋軍出擊,兩個月結束百年分裂

你好,我是減水書生,與您一同品味歷史、感悟思辨。

戰爭,用死亡的方式,淘汰弱者、優選強者。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萬物進化,死亡是最好的老師。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列國競爭,戰爭是最好的老師。


隋滅陳之戰:四千里長江戰線,51萬隋軍出擊,兩個月結束百年分裂


數百年的南北爭霸,南方學會了“荊州——建康”軸心,北方學會了斬首建康。

南北雙方此消彼長,上演了一幕幕風雲聚散。

長江有意化作淚,長江有情起歌聲。

萬里長江,見證了歷史的天空,見證了帝國的興亡,見證了戰爭的變幻。

01.隋滅南陳:四千里長江戰線,五十一萬大軍列陣

公元588年,隋文帝楊堅發動了攻滅南朝陳的統一戰爭。

對戰突厥,長城就是戰線。對陣南朝,長江就是戰線。

自夷陵(今宜昌)至建康(南京),將近兩千公里的長江沿線,隋朝大軍五十一萬八千人列陣北岸,虎視整個南朝。

他們這次要的不是一條長江,而是整個南方。


隋滅陳之戰:四千里長江戰線,51萬隋軍出擊,兩個月結束百年分裂


五十餘萬隋軍,分做東西兩個重兵集團,以武昌為分界點。

西線兵團的作戰任務:一是切斷荊州與建康的軸心聯絡,阻止中游陳軍回援建康;二是進取湖南、江西,奪取鄱陽湖以西及以南的陳朝土地。

西線戰場,任命了兩名行軍元帥,分別是秦王楊俊(楊堅第三子)和信州總管、清河公楊素,楊素受楊俊節制。

楊素所部,以水軍主力出巴東(今重慶奉節)取夷陵(今湖北宜昌),向東掃蕩長江沿岸。

荊州刺史劉仁恩所部,出江陵溯江西進,與楊素所部匯合。

楊俊所部直取武昌,切斷荊州、建康的軸心聯絡,與楊素和劉仁恩所部東西夾擊,徹底殲滅陳朝的荊州兵團。


隋滅陳之戰:四千里長江戰線,51萬隋軍出擊,兩個月結束百年分裂


東線兵團的作戰任務,一是實施斬首建康的行動;二是攻略三吳和江西;三是進軍嶺南。

東線戰場,任命晉王楊廣為行軍元帥,同時楊廣節制西線兵團,尚書左僕射高熲為行軍元帥長史。

自西向東三支主力渡江兵團:

西路,廬江總管韓擒虎所部出廬江,自橫江浦渡江、攻採石(今安徽馬鞍山)。

中路,楊廣率軍出六合,宇文述引軍從桃葉山渡江、攻石頭(今南京清涼山)。

東路,吳州總管賀若弼所部出廣陵(今江蘇揚州),渡江後取京口(今江蘇鎮江)。

另,蘄州刺史王世積所部出蘄春入江西,掩護建康斬首;青州總管燕榮所部出東海、入太湖,掩護建康斬首。

隋朝,共八路大軍,五十一萬八千戰甲,從四千里長江戰線,以碾壓之勢,猛撲南朝。

02.長江的戰爭意義,不止是天險,它還是通途

荊州控長江上游,建康控長江下游,荊州與建康猶如兩枚鐵拳,拱衛著整個南方。

北方政權即便百萬大軍,也總要聚焦在關鍵要地,才能實施渡江作戰。而關鍵要地就是今天的鎮江、馬鞍山、九江、岳陽、武漢這五座城市。

這五座城市,恰恰控制在荊州和建康這兩枚鐵拳之下。

所以,荊州和建康很重要。


隋滅陳之戰:四千里長江戰線,51萬隋軍出擊,兩個月結束百年分裂


長江的戰爭意義,確定了南北雙方的分界線,發揮了形勝天險的作用。

但是,荊州和建康軸心之下,長江還是一條“高速公路”。以水軍見長的南方政權,可以通過長江左右逢源、前後呼應。

荊州危急,則建康的戰甲和輜重會通過長江輸送過去。

建康危急,則荊州的戰甲、輜重也會通過長江輸送過來。

而中間的江西九江,還能發揮支援策應的作用。

長江,在北朝看來,是天險;而在南朝看來,卻是通途。

晉滅東吳,是一種硬碰硬地戰術,五縱一橫的出擊,關鍵在一橫,就是水軍對水軍。四川的晉軍樓船部隊,也要利用長江通途,水軍出擊、攻滅建康。

隋滅南陳,則是一種分割剿殺的戰術,全取武昌、徹底截斷長江通途。在上游,水陸配合、全滅荊州的陳朝殘餘兵團;在下游,強渡長江、直取建康,實施斬首行動。


隋滅陳之戰:四千里長江戰線,51萬隋軍出擊,兩個月結束百年分裂


戰術雖有不同,但晉、隋都利用了地圖的寬度,依託數千里長江戰線,對南方政權進行全線碾壓,使其首尾不能兼顧,因為長江沿線處處是戰場。

長江通途的戰爭意義,東吳可以利用,西晉也可以利用,雙方都把長江當做通途。而隋滅陳之戰,則是截取中路,徹底截斷長江圖通,我不想用、陳朝也別想用,然後實施分割剿殺。

03.兩百里的生死地帶,淮河才會上演奇蹟

侯景之亂後,北齊和北周趁火打劫。北齊把國境推到了長江邊上。北周更過分,不僅全取四川,而且攻略荊州。

這個時候,南朝陳的滅亡,只是時間問題。

一是因為建康——荊州的軸心防禦體系,已經不復存在。南朝失去了江陵重鎮,也就失去了對長江中游的控制。

二是因為淮河與長江之間的戰略縱深,已經不復存在。南朝失去淮河縱深,單靠長江天險,擋不住北朝碾壓。

長江雖然天險,但能擋住一次、兩次,卻擋不住北朝的頻繁進攻。


隋滅陳之戰:四千里長江戰線,51萬隋軍出擊,兩個月結束百年分裂


把戰線推進到長江邊上,北朝徹底掌握了戰場主動,它想什麼時候打就什麼時候打、想怎麼打就怎麼打。

尚書左僕射高熲,向楊堅建議:對南朝實施擾敵、疲敵、耗敵的作戰攻略。

所謂擾敵,就是在南方收穫季節,大舉出兵,逼著南方舉國動員、組織防禦。所謂疲敵,就是在南方嚴陣以待後,北朝則立即收兵撤軍。所謂耗敵,就是秘密派出間諜精卒偷渡長江,到陳朝境內放火燒糧、製造混亂。

而高熲之所以能夠提出這樣的作戰攻略,就是因為隋朝已經把國境線推到的長江邊上。

單靠長江這個天險,南朝只能苟延殘喘,因為它失去了全部戰略主動。

陳朝,怎麼才能逆襲?他們就不能製造淝水之戰的神來之筆?

答案是不能。

淝水之戰的東晉,不僅西控荊州、東控建康,而且把戰線推到了淮河一帶。淮河沿岸的幾個戰略要點,壽陽、淮陰以及彭城一直控制在東晉手中。


隋滅陳之戰:四千里長江戰線,51萬隋軍出擊,兩個月結束百年分裂


苻堅的百萬大軍確實攻克了壽陽、彭城,但淮河堅城之戰,卻為東晉製造奇蹟做好了鋪墊,也消磨了北方大軍的意志。

所以,謝安和北府軍才有可能成就淝水之戰的神來之筆。

淮河的幾個戰略要點,距離長江也就一兩百公里。然而,這兩百多里的縱深,卻是河流密佈、道路泥濘,足以消磨北方大軍的鬥志、增加其戰爭成本。

而沒用淮河縱深的結果就是:楊廣的東線兵團,先是行營壽春,而後直接推進至桃葉山,與建康城隔江相對。北朝大軍的總指揮部,已經搬到了長江岸邊,晴天之時,便能依稀見到建康城闕。這個時候,陳朝還拿什麼製造奇蹟。

但是,陳朝製造不了戰勝的奇蹟,卻可以製造戰敗的奇葩。

公元589年正月初一,建康城中的陳後主,不是緊急備戰,而是興高采烈地過春節,大搞“元會之慶”。


隋滅陳之戰:四千里長江戰線,51萬隋軍出擊,兩個月結束百年分裂


同時,已經打得不可開交的西線戰事,竟被寵臣施文慶和沈客卿押住不報,原因是為了“元會之慶”,皇帝得過個好年。

甚至,鎮守京口的南平王陳嶷和鎮守九江的永嘉王陳彥,全被召回建康,與君同樂。隨同二王還京的,還有建康江防的水軍艦隊。結果就是整個建康江防,竟是江中無鬥船。

命緣江諸防船艦,悉從二王還都為威勢,以示梁人之來者,由是江中無一斗船。

暖風燻得遊人醉,陳朝君臣,深深地沉醉在元會之慶。而桃葉山上的晉王楊廣,卻在冷風濃霧中,露出了冷酷的眼睛,堅定地擲出了帥令。


隋滅陳之戰:四千里長江戰線,51萬隋軍出擊,兩個月結束百年分裂

帥令一下、戰旗一揮,賀若弼所部、韓擒虎所部、宇文述所部,如離弦之箭、迅速強渡長江,破關戰將、兵臨建康城下。

04.建康保衛戰,何為忠誠又何為奸臣

陳後主是昏君,施文慶和沈客卿自是奸臣。但是,還有比這兩個奸臣更過分的“奸臣”。

吳興內史任忠,建言陳後主:客貴速戰,主貴持重。於是,即便立功心切的賀若弼已經打到鐘山,陳後主還在猶豫戰與不戰。

韓擒虎所部,攻克和縣,俘虜南朝猛將樊猛的家眷,但是樊猛仍舊為國死戰。樊猛英雄,在什麼朝代都應該被推樹為典型。但是,在陳朝這個奇葩朝代卻不允許,陳後主“以猛妻子在隋軍,懼有異志”,於是讓吳興內史任忠代樊猛領兵。

正月二十日,三路斬首建康的隋軍部隊,幾乎就要在建康城下會師了。陳後主才勉為其難又倉促無比地下達詔命:可呼蕭郎一出擊之。

此時,建康陳軍,至少還有十萬之眾,但十萬陳軍就是眼睜睜地看著隋軍強渡了長江。


隋滅陳之戰:四千里長江戰線,51萬隋軍出擊,兩個月結束百年分裂


白土岡(今南京紫金山)之戰,陳朝大軍傾巢而出,卻擺出了二十里的一字長蛇陣。但這是一條死蛇,因為陳後主沒有任命前敵統帥。大家就是擺好陣勢,等著隋軍來殺。

立功心切的賀若弼,帶著所部人馬就要強吞這頭巨蛇。

賀若弼一直就立功心切,甚至就一直在搶功。桃葉山上的統帥楊廣,還沒下達渡江命令,賀若弼就已經渡過長江,渡過長江之後就殺奔京口。海路出擊的燕榮所部還沒進入攻擊位置,賀若弼就已經拿下京口。燕榮所部的目的,就是攻擊三吳,防止三吳回援建康、配合斬首建康的核心任務。你賀若弼提前渡江、提前攻破京口,勢必招致三吳回援。但是,賀若弼有辦法。攻破京口之後,他繼續向著建康狂奔,同時再分出一路人馬駐守曲河、阻擋三吳援軍。賀若弼這個斬首建康的主力戰將,為了能夠第一個衝進建康城,竟把燕榮所部的任務給扛下來了。


隋滅陳之戰:四千里長江戰線,51萬隋軍出擊,兩個月結束百年分裂


這就是隋軍將領,立功心切而且彪悍無前。而陳朝將領呢?

號稱萬人敵的名將孔範,在賀若弼的重點突擊下,潰不成軍。就是在他這裡,長蛇陣被撕開了口子。而一直主戰的蕭郎、蕭摩訶,竟在戰場上被賀若弼的部將員明擒獲,成了隋軍俘虜。

而那個任忠呢?

他就是那個比奸臣還過分的“奸臣”。

見長蛇大陣被突破,任忠竟然單槍匹馬地逃跑了。

先是,跑到臺城、向陳後主奏報前線戰情,讓陳後主趕緊收拾東西、準備跑路,自己出去叫人幫著皇帝一起跑。

再是,跑到韓擒虎營中,任忠向韓擒虎投降,要給隋軍當帶路黨,一起去打建康城、一起去抓陳後主。

賀若弼彪悍,韓擒虎更彪悍。


隋滅陳之戰:四千里長江戰線,51萬隋軍出擊,兩個月結束百年分裂


先是,他只帶著五百精卒夜渡長江,過江之後、一舉攻克採石。采石之戰,韓擒虎手中只有五百人,卻拿下了採石這個關鍵要塞。

再是,馬不停蹄、直接殺奔南豫州(治所在安徽和縣),抓捕了陳朝大將樊猛的兒子樊巡和樊猛的家眷。於是,樊猛遭疑,任忠代樊猛領兵。在南豫州,韓擒虎也沒著急往建康跑,而是在這裡慰勞江南父老,四平八穩地搞起了統戰工作。

直到這個時候,行軍元帥楊廣,才派杜彥所部兩萬軍隊去支援韓擒虎。但是,這兩萬軍隊也是多餘,根本沒派上啥用場,因為韓擒虎打仗只需五百人。

吳興內史任忠,在建康城南石子崗投降韓擒虎。韓擒虎便帶著五百士兵,跟著任忠,一起去打建康城。

建康朱雀門上的陳軍,估計會把鼻子氣歪。因為隋軍太欺負人,韓擒虎帶了五百人就要攻城。於是,陳軍紛紛摩拳擦掌,非要幹掉這股不要命的隋軍。即便你們是特種兵,也不行,建康城豈能是你們五百人能打下來的,要攻城也得拿出點誠意來,我們投降也能有點面子。


隋滅陳之戰:四千里長江戰線,51萬隋軍出擊,兩個月結束百年分裂


就在這個檔口,老將任忠突至隋軍陣前,高呼一聲:老夫尚降,諸軍何事!

我都投降了,你們還要搞事情嗎?

陳軍一看老將軍任忠都投降了,那還打什麼,再生氣也不能再賣命了,於是扔下弓弩刀槍,一鬨而散、回家繼續過年。

再之後,就是一直立功心切的賀若弼一直在鏖戰陳軍主力,而一直四平八穩地韓擒虎一直勢如破竹,竟兵不血刃地衝進了建康城、俘虜了陳後主。

任忠是奸臣嗎?

晉王楊廣進入建康城後,就把施文慶和沈客卿等一眾陳朝奸“斬於石下,以謝三吳”。收買人心,得殺奸臣。但是,楊廣卻沒有殺任忠,而任忠還在隋朝當官,當到了儀同三司的高位,活到七十七歲。

任忠,少時貧苦無依,遭鄉人冷眼;壯時有勇力、多詭計,騎馬射箭、無人能敵,於是成為鄉中魁首。

侯景禍亂南朝的時候,任忠糾合了數百壯士,投在晉熙太守梅伯龍門下,少年英雄也要為國殺敵。


隋滅陳之戰:四千里長江戰線,51萬隋軍出擊,兩個月結束百年分裂


其後,任忠,出兵巴湘,平定叛亂;出兵廣州,平歐陽紇叛亂;出兵北伐,鏖戰北齊,戰無不勝;出兵歷陽,活捉北周大將王延貴。

正是因為作戰有功,任忠這個非士族出身的平民子弟,才能在南朝封官拜侯。

但是,到了建康之戰,他卻幹了一件比奸臣更“不要臉”的事情:騙住陳後主,然後給韓擒虎當帶路黨,活捉了自家皇帝。

忠誠、奸臣,可能就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區分。

皇帝是明君,則自有忠臣。

韓擒虎和賀若弼,都是拼了命地,為大隋、為楊堅建不世功業。

皇帝是昏君,則自有奸臣。

施文慶、沈客卿只能是庸碌誤國,而由猛將變成庸將的孔範、由忠臣變成奸臣的任忠,才更具殺傷力。


隋滅陳之戰:四千里長江戰線,51萬隋軍出擊,兩個月結束百年分裂


公元588年12月,隋朝西線兵團率先發難,秦王楊俊揮兵直插漢口,徹底分割沿江陳軍。公元589年正月二十日,韓擒虎率先攻破建康,在一口枯井之中生擒陳後主,建康斬首完成,陳朝宣告滅亡。

自東晉十六國以來的南北分裂,持續了270年多年。中原天下,終於實現了久違的統一。一個嶄新的帝國,即將噴薄而出。可能還會有些許跌宕,但歷史的趨勢要遠比歷史的細節更有意義,因為趨勢無法阻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