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灭陈之战:四千里长江战线,51万隋军出击,两个月结束百年分裂

你好,我是减水书生,与您一同品味历史、感悟思辨。

战争,用死亡的方式,淘汰弱者、优选强者。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万物进化,死亡是最好的老师。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列国竞争,战争是最好的老师。


隋灭陈之战:四千里长江战线,51万隋军出击,两个月结束百年分裂


数百年的南北争霸,南方学会了“荆州——建康”轴心,北方学会了斩首建康。

南北双方此消彼长,上演了一幕幕风云聚散。

长江有意化作泪,长江有情起歌声。

万里长江,见证了历史的天空,见证了帝国的兴亡,见证了战争的变幻。

01.隋灭南陈:四千里长江战线,五十一万大军列阵

公元588年,隋文帝杨坚发动了攻灭南朝陈的统一战争。

对战突厥,长城就是战线。对阵南朝,长江就是战线。

自夷陵(今宜昌)至建康(南京),将近两千公里的长江沿线,隋朝大军五十一万八千人列阵北岸,虎视整个南朝。

他们这次要的不是一条长江,而是整个南方。


隋灭陈之战:四千里长江战线,51万隋军出击,两个月结束百年分裂


五十余万隋军,分做东西两个重兵集团,以武昌为分界点。

西线兵团的作战任务:一是切断荆州与建康的轴心联络,阻止中游陈军回援建康;二是进取湖南、江西,夺取鄱阳湖以西及以南的陈朝土地。

西线战场,任命了两名行军元帅,分别是秦王杨俊(杨坚第三子)和信州总管、清河公杨素,杨素受杨俊节制。

杨素所部,以水军主力出巴东(今重庆奉节)取夷陵(今湖北宜昌),向东扫荡长江沿岸。

荆州刺史刘仁恩所部,出江陵溯江西进,与杨素所部汇合。

杨俊所部直取武昌,切断荆州、建康的轴心联络,与杨素和刘仁恩所部东西夹击,彻底歼灭陈朝的荆州兵团。


隋灭陈之战:四千里长江战线,51万隋军出击,两个月结束百年分裂


东线兵团的作战任务,一是实施斩首建康的行动;二是攻略三吴和江西;三是进军岭南。

东线战场,任命晋王杨广为行军元帅,同时杨广节制西线兵团,尚书左仆射高颎为行军元帅长史。

自西向东三支主力渡江兵团:

西路,庐江总管韩擒虎所部出庐江,自横江浦渡江、攻采石(今安徽马鞍山)。

中路,杨广率军出六合,宇文述引军从桃叶山渡江、攻石头(今南京清凉山)。

东路,吴州总管贺若弼所部出广陵(今江苏扬州),渡江后取京口(今江苏镇江)。

另,蕲州刺史王世积所部出蕲春入江西,掩护建康斩首;青州总管燕荣所部出东海、入太湖,掩护建康斩首。

隋朝,共八路大军,五十一万八千战甲,从四千里长江战线,以碾压之势,猛扑南朝。

02.长江的战争意义,不止是天险,它还是通途

荆州控长江上游,建康控长江下游,荆州与建康犹如两枚铁拳,拱卫着整个南方。

北方政权即便百万大军,也总要聚焦在关键要地,才能实施渡江作战。而关键要地就是今天的镇江、马鞍山、九江、岳阳、武汉这五座城市。

这五座城市,恰恰控制在荆州和建康这两枚铁拳之下。

所以,荆州和建康很重要。


隋灭陈之战:四千里长江战线,51万隋军出击,两个月结束百年分裂


长江的战争意义,确定了南北双方的分界线,发挥了形胜天险的作用。

但是,荆州和建康轴心之下,长江还是一条“高速公路”。以水军见长的南方政权,可以通过长江左右逢源、前后呼应。

荆州危急,则建康的战甲和辎重会通过长江输送过去。

建康危急,则荆州的战甲、辎重也会通过长江输送过来。

而中间的江西九江,还能发挥支援策应的作用。

长江,在北朝看来,是天险;而在南朝看来,却是通途。

晋灭东吴,是一种硬碰硬地战术,五纵一横的出击,关键在一横,就是水军对水军。四川的晋军楼船部队,也要利用长江通途,水军出击、攻灭建康。

隋灭南陈,则是一种分割剿杀的战术,全取武昌、彻底截断长江通途。在上游,水陆配合、全灭荆州的陈朝残余兵团;在下游,强渡长江、直取建康,实施斩首行动。


隋灭陈之战:四千里长江战线,51万隋军出击,两个月结束百年分裂


战术虽有不同,但晋、隋都利用了地图的宽度,依托数千里长江战线,对南方政权进行全线碾压,使其首尾不能兼顾,因为长江沿线处处是战场。

长江通途的战争意义,东吴可以利用,西晋也可以利用,双方都把长江当做通途。而隋灭陈之战,则是截取中路,彻底截断长江图通,我不想用、陈朝也别想用,然后实施分割剿杀。

03.两百里的生死地带,淮河才会上演奇迹

侯景之乱后,北齐和北周趁火打劫。北齐把国境推到了长江边上。北周更过分,不仅全取四川,而且攻略荆州。

这个时候,南朝陈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一是因为建康——荆州的轴心防御体系,已经不复存在。南朝失去了江陵重镇,也就失去了对长江中游的控制。

二是因为淮河与长江之间的战略纵深,已经不复存在。南朝失去淮河纵深,单靠长江天险,挡不住北朝碾压。

长江虽然天险,但能挡住一次、两次,却挡不住北朝的频繁进攻。


隋灭陈之战:四千里长江战线,51万隋军出击,两个月结束百年分裂


把战线推进到长江边上,北朝彻底掌握了战场主动,它想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尚书左仆射高颎,向杨坚建议:对南朝实施扰敌、疲敌、耗敌的作战攻略。

所谓扰敌,就是在南方收获季节,大举出兵,逼着南方举国动员、组织防御。所谓疲敌,就是在南方严阵以待后,北朝则立即收兵撤军。所谓耗敌,就是秘密派出间谍精卒偷渡长江,到陈朝境内放火烧粮、制造混乱。

而高颎之所以能够提出这样的作战攻略,就是因为隋朝已经把国境线推到的长江边上。

单靠长江这个天险,南朝只能苟延残喘,因为它失去了全部战略主动。

陈朝,怎么才能逆袭?他们就不能制造淝水之战的神来之笔?

答案是不能。

淝水之战的东晋,不仅西控荆州、东控建康,而且把战线推到了淮河一带。淮河沿岸的几个战略要点,寿阳、淮阴以及彭城一直控制在东晋手中。


隋灭陈之战:四千里长江战线,51万隋军出击,两个月结束百年分裂


苻坚的百万大军确实攻克了寿阳、彭城,但淮河坚城之战,却为东晋制造奇迹做好了铺垫,也消磨了北方大军的意志。

所以,谢安和北府军才有可能成就淝水之战的神来之笔。

淮河的几个战略要点,距离长江也就一两百公里。然而,这两百多里的纵深,却是河流密布、道路泥泞,足以消磨北方大军的斗志、增加其战争成本。

而没用淮河纵深的结果就是:杨广的东线兵团,先是行营寿春,而后直接推进至桃叶山,与建康城隔江相对。北朝大军的总指挥部,已经搬到了长江岸边,晴天之时,便能依稀见到建康城阙。这个时候,陈朝还拿什么制造奇迹。

但是,陈朝制造不了战胜的奇迹,却可以制造战败的奇葩。

公元589年正月初一,建康城中的陈后主,不是紧急备战,而是兴高采烈地过春节,大搞“元会之庆”。


隋灭陈之战:四千里长江战线,51万隋军出击,两个月结束百年分裂


同时,已经打得不可开交的西线战事,竟被宠臣施文庆和沈客卿押住不报,原因是为了“元会之庆”,皇帝得过个好年。

甚至,镇守京口的南平王陈嶷和镇守九江的永嘉王陈彦,全被召回建康,与君同乐。随同二王还京的,还有建康江防的水军舰队。结果就是整个建康江防,竟是江中无斗船。

命缘江诸防船舰,悉从二王还都为威势,以示梁人之来者,由是江中无一斗船。

暖风熏得游人醉,陈朝君臣,深深地沉醉在元会之庆。而桃叶山上的晋王杨广,却在冷风浓雾中,露出了冷酷的眼睛,坚定地掷出了帅令。


隋灭陈之战:四千里长江战线,51万隋军出击,两个月结束百年分裂

帅令一下、战旗一挥,贺若弼所部、韩擒虎所部、宇文述所部,如离弦之箭、迅速强渡长江,破关战将、兵临建康城下。

04.建康保卫战,何为忠诚又何为奸臣

陈后主是昏君,施文庆和沈客卿自是奸臣。但是,还有比这两个奸臣更过分的“奸臣”。

吴兴内史任忠,建言陈后主:客贵速战,主贵持重。于是,即便立功心切的贺若弼已经打到钟山,陈后主还在犹豫战与不战。

韩擒虎所部,攻克和县,俘虏南朝猛将樊猛的家眷,但是樊猛仍旧为国死战。樊猛英雄,在什么朝代都应该被推树为典型。但是,在陈朝这个奇葩朝代却不允许,陈后主“以猛妻子在隋军,惧有异志”,于是让吴兴内史任忠代樊猛领兵。

正月二十日,三路斩首建康的隋军部队,几乎就要在建康城下会师了。陈后主才勉为其难又仓促无比地下达诏命:可呼萧郎一出击之。

此时,建康陈军,至少还有十万之众,但十万陈军就是眼睁睁地看着隋军强渡了长江。


隋灭陈之战:四千里长江战线,51万隋军出击,两个月结束百年分裂


白土冈(今南京紫金山)之战,陈朝大军倾巢而出,却摆出了二十里的一字长蛇阵。但这是一条死蛇,因为陈后主没有任命前敌统帅。大家就是摆好阵势,等着隋军来杀。

立功心切的贺若弼,带着所部人马就要强吞这头巨蛇。

贺若弼一直就立功心切,甚至就一直在抢功。桃叶山上的统帅杨广,还没下达渡江命令,贺若弼就已经渡过长江,渡过长江之后就杀奔京口。海路出击的燕荣所部还没进入攻击位置,贺若弼就已经拿下京口。燕荣所部的目的,就是攻击三吴,防止三吴回援建康、配合斩首建康的核心任务。你贺若弼提前渡江、提前攻破京口,势必招致三吴回援。但是,贺若弼有办法。攻破京口之后,他继续向着建康狂奔,同时再分出一路人马驻守曲河、阻挡三吴援军。贺若弼这个斩首建康的主力战将,为了能够第一个冲进建康城,竟把燕荣所部的任务给扛下来了。


隋灭陈之战:四千里长江战线,51万隋军出击,两个月结束百年分裂


这就是隋军将领,立功心切而且彪悍无前。而陈朝将领呢?

号称万人敌的名将孔范,在贺若弼的重点突击下,溃不成军。就是在他这里,长蛇阵被撕开了口子。而一直主战的萧郎、萧摩诃,竟在战场上被贺若弼的部将员明擒获,成了隋军俘虏。

而那个任忠呢?

他就是那个比奸臣还过分的“奸臣”。

见长蛇大阵被突破,任忠竟然单枪匹马地逃跑了。

先是,跑到台城、向陈后主奏报前线战情,让陈后主赶紧收拾东西、准备跑路,自己出去叫人帮着皇帝一起跑。

再是,跑到韩擒虎营中,任忠向韩擒虎投降,要给隋军当带路党,一起去打建康城、一起去抓陈后主。

贺若弼彪悍,韩擒虎更彪悍。


隋灭陈之战:四千里长江战线,51万隋军出击,两个月结束百年分裂


先是,他只带着五百精卒夜渡长江,过江之后、一举攻克采石。采石之战,韩擒虎手中只有五百人,却拿下了采石这个关键要塞。

再是,马不停蹄、直接杀奔南豫州(治所在安徽和县),抓捕了陈朝大将樊猛的儿子樊巡和樊猛的家眷。于是,樊猛遭疑,任忠代樊猛领兵。在南豫州,韩擒虎也没着急往建康跑,而是在这里慰劳江南父老,四平八稳地搞起了统战工作。

直到这个时候,行军元帅杨广,才派杜彦所部两万军队去支援韩擒虎。但是,这两万军队也是多余,根本没派上啥用场,因为韩擒虎打仗只需五百人。

吴兴内史任忠,在建康城南石子岗投降韩擒虎。韩擒虎便带着五百士兵,跟着任忠,一起去打建康城。

建康朱雀门上的陈军,估计会把鼻子气歪。因为隋军太欺负人,韩擒虎带了五百人就要攻城。于是,陈军纷纷摩拳擦掌,非要干掉这股不要命的隋军。即便你们是特种兵,也不行,建康城岂能是你们五百人能打下来的,要攻城也得拿出点诚意来,我们投降也能有点面子。


隋灭陈之战:四千里长江战线,51万隋军出击,两个月结束百年分裂


就在这个档口,老将任忠突至隋军阵前,高呼一声:老夫尚降,诸军何事!

我都投降了,你们还要搞事情吗?

陈军一看老将军任忠都投降了,那还打什么,再生气也不能再卖命了,于是扔下弓弩刀枪,一哄而散、回家继续过年。

再之后,就是一直立功心切的贺若弼一直在鏖战陈军主力,而一直四平八稳地韩擒虎一直势如破竹,竟兵不血刃地冲进了建康城、俘虏了陈后主。

任忠是奸臣吗?

晋王杨广进入建康城后,就把施文庆和沈客卿等一众陈朝奸“斩于石下,以谢三吴”。收买人心,得杀奸臣。但是,杨广却没有杀任忠,而任忠还在隋朝当官,当到了仪同三司的高位,活到七十七岁。

任忠,少时贫苦无依,遭乡人冷眼;壮时有勇力、多诡计,骑马射箭、无人能敌,于是成为乡中魁首。

侯景祸乱南朝的时候,任忠纠合了数百壮士,投在晋熙太守梅伯龙门下,少年英雄也要为国杀敌。


隋灭陈之战:四千里长江战线,51万隋军出击,两个月结束百年分裂


其后,任忠,出兵巴湘,平定叛乱;出兵广州,平欧阳纥叛乱;出兵北伐,鏖战北齐,战无不胜;出兵历阳,活捉北周大将王延贵。

正是因为作战有功,任忠这个非士族出身的平民子弟,才能在南朝封官拜侯。

但是,到了建康之战,他却干了一件比奸臣更“不要脸”的事情:骗住陈后主,然后给韩擒虎当带路党,活捉了自家皇帝。

忠诚、奸臣,可能就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区分。

皇帝是明君,则自有忠臣。

韩擒虎和贺若弼,都是拼了命地,为大隋、为杨坚建不世功业。

皇帝是昏君,则自有奸臣。

施文庆、沈客卿只能是庸碌误国,而由猛将变成庸将的孔范、由忠臣变成奸臣的任忠,才更具杀伤力。


隋灭陈之战:四千里长江战线,51万隋军出击,两个月结束百年分裂


公元588年12月,隋朝西线兵团率先发难,秦王杨俊挥兵直插汉口,彻底分割沿江陈军。公元589年正月二十日,韩擒虎率先攻破建康,在一口枯井之中生擒陈后主,建康斩首完成,陈朝宣告灭亡。

自东晋十六国以来的南北分裂,持续了270年多年。中原天下,终于实现了久违的统一。一个崭新的帝国,即将喷薄而出。可能还会有些许跌宕,但历史的趋势要远比历史的细节更有意义,因为趋势无法阻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