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考研人數將突破400萬

報考人數年年攀升

21考研人數預計突破400萬!


這幾年各個院校報考人數公佈的時候,使用到最高頻的詞就是“再創新高”。根據往年大數據統計,2016年研究生報名人數為177萬人、2017年201萬人、到2018年238萬人、2019年升至290萬人,這五年的報考人數接近翻番。


最近兩年,報名人數更是以每年約50萬人的速度上漲,增長幅度至少在15%。

2021考研人數將突破400萬

在高校持續擴招,本科畢業生不斷增加的大背景下,社會就業形勢、個人求學願景等等因素讓這幾年的“考研熱”不斷升溫。

21考研人,真是太難了!

各省份報考人數,山東再成考研大省


341萬人的新紀錄,在全國範圍內的“貢獻值”也是差異不小。不少高考大省,同樣也是考研大省,比如山東、江蘇、四川和廣東等省份。


近三年的數據中:


山東省以31.3萬的考研人數穩居全國第一,山東省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考人數共313190人,較2019年上升了23.1%


PS.河南省2020考研報考人數沒有準確數據,19年考生有23.36萬人,比18年增加4.75萬人,增幅突破25%。根據這個增幅來看,2020考研人數在29萬以上!(只是預估,實際情況以官方公佈為主!)


已公佈數據的江蘇省,以24.9萬人位居第二,2019年江蘇省各報考點共有考生21.2萬,2018年有17.09萬。高考難度年年創新,不少英雄紛紛折腰。躲不過高考,也躲不過考研。


“珍惜你身邊山東、河南、江蘇的同學吧,你永遠也不知道,為了來到你的身邊,他們都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緊隨其後,四川、廣東、安徽、湖北、湖南等省份2020年考研人數也都在12萬人以上。


2021考研人數將突破400萬


龐大的教育體量和人口規模,同樣“孕育”了龐大的考研人群。

這些院校,成為考研爆款選擇!


今年截至報名後,各大高校也陸續發佈了2020年考研報考人數,其中突破2萬人大關的高校不勝枚舉,個別高校甚至接近3萬人。


在這場“比拼”中,鄭州大學、蘇州大學分別佔報考熱度的第一和第二,北京大學位居第三。


備註:數據來源為已公佈院校數據,不少院校不公開報考數據。


除了北大報考人數多之外,北京市內各高校報考考生人數都不少,雖然20考研北京市本地考研報考人數僅有13.6萬人。


來自北京教育考試院的數據顯示,本年度全國報考北京招生單位的考生有42.53萬人,比上年度增幅達11%,佔全國報考總數的12.5%。


其中,北京市報名超過1萬人的招生單位有17所高校:


2021考研人數將突破400萬

報考清華大學的考生超過1.8萬名。


2021考研人數將突破400萬


(PS:數據均為手動蒐集,如果有出入或者新的補充,歡迎大家在留言區更正

2021考研人數將突破400萬


部分院校雖報考人數相對較少,但增幅高達40%-50%,如安徽師範大學、湘潭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重慶理工大學、西南科技大學、西南石油大學等高校。


各大高校如此龐大的報名人數,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雲南大學為例,報錄比相當“可觀”。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人數為3000人左右,推免生已擬錄取近450人,而全國共有近2.6萬名考生報考中南大,報錄比約為10:1。


報考人數近2.2萬的雲南大學,2020年預計招收碩士研究生3800餘人,包含推免計劃、統、聯考計劃、單考計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即便把這些都算在統考名額內,報錄比也達約6:1。


而其他報考人數“爆表”的高校,如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報錄比“恐怖程度”可想而知。


如何擇校不做鐵頭娃?


這些學校報考人數這麼多,那我們該怎麼選擇院校呢?要不要當鐵頭娃?

1、定位自己的實力

2、未來規劃

3、院校信息收集

4、考慮是否報了熱門院校


避開這些MPAcc熱門報考院校:


中央財經、上海財經、東北財經、西南財經、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天津大學、湖南大學等,都是歷年報考熱門院校,本身實力也很強勁。


推薦報考各財政學院以及研究院,比如北京國家會計學院等,以及各類工商學院,如北京工商大學等,相對而言競爭壓力都會小很多。


每年也有一些學生是專升本考研到985的,也有一些本科985、211仍然考研過不了國家線的。其實考研的真實難度,也在於大家是否能踏實下來拼一把,你努力的程度和努力的效率決定了你考研的最後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