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又真实,这国内首部女同电影不该被忘记

中国第一部女同性恋电影:今年夏天

这是李玉导演的处女作,提起李玉,这个极富才华的女导演,清嘉总会想起贾樟柯,也许是两人的镜头下暴露的都是中国现实社会中不可逃避的现象。

粗糙又真实,这国内首部女同电影不该被忘记


原生态,粗糙平凡,但真实可信,令人动容。

这本来是一部地下电影,它能从地下走到阳光下面确是一件幸事。

整部电影显得有些粗糙,毕竟,它只是一部40万元的小成本电影。而这种风格也恰好与生活的原生态接近,反而成了一种风格。

粗糙又真实,这国内首部女同电影不该被忘记


在2002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今年夏天》获得艾尔维拉·娜塔莉奖,这是第二个得到这个奖项的华人影片。

第一个获得该奖项的中国导演是张艺谋,获奖片是《大红灯笼高高挂》。这足以证明李玉的才华和本片的价值。

该片海岸获得了2002年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论坛“亚洲电影特别奖”。

故事情节脉络清晰,细节很生活化,但剧中人身份却很边缘。

粗糙又真实,这国内首部女同电影不该被忘记


刘小群是大象管理员,这职业不算很常见吧?小玲是自由职业,卖自己设计缝制的服装,君君是个杀人逃犯……容易让观众产生错觉,以为同志都这样游离于社会边缘。

电影本身是取材于两个女同性恋者的真实故事,也由同志出演。所有演员都是非职业演员。

据导演说:“这部电影里面两个女主角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对恋人,但拍完这部戏就分手了,因此,我的电影使她们逝去的情感成为永恒。”

粗糙又真实,这国内首部女同电影不该被忘记


片子虽然粗糙,但很多细节耐人寻味:

一个是去小玲那里买低胸背心的女孩,第一次去被男朋友阻止了,第二次独自去买下来了,这仿佛再暗示一种突破,她男友的话就像是世俗,而她决定突破这种世俗的眼光。

然后是小群妈妈喜欢的“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大概上一代人刚刚开始接触都会不明白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只能用这种话来给自己解释吧。

还有“爱人”这个词小群一直再说的,只是需要个爱人,这不过这个人是个女的。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只是一个爱人而已,希望社会大众的眼光能不再那么异样的看同性爱人。

粗糙又真实,这国内首部女同电影不该被忘记


这部电影不只讲了同性恋这个问题,还说了老年人再婚,畸形的乱伦等反应社会现实的题材,这些都是我们的社会真实存在的,我们不应该去回避。

很多事,我们的父辈们都不太明白。这个疫情期间,在清嘉坚持不懈的以电影熏陶下(变性人题材:小雀斑的《丹麦女孩》,涉及同性恋题材的《BJ3》、《舞出我天地》、涉及乱伦的《唐人街》),清嘉的老妈也开始接受了很多从前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

粗糙又真实,这国内首部女同电影不该被忘记


电影,真的是无所不能。愿漫长的疫情假期,清嘉分享的电影可以陪伴大家度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