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寫好作文呢?喜歡上寫東西呢?

七艮弦


首先,一定讓孩子多閱讀。作文必須是腦袋裡真有東西,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多讀故事書,小散文會有幫助。

其次,多去啟發孩子。如果是命題作文,您可以跟孩子一起思考,邊提問邊引導,找準結構框架,梳理結構內容。

還有,多學習遣詞造句。例如陪孩子用成語造句,短句背誦。多練習說的技巧,自然而然就會印在腦袋裡。

還要讓孩子養成記筆記的習慣。如果看到優秀的句子,或是特殊的句型。都要順手記下來,這樣積累的多了,也就融會貫通。

最後,多學習形容詞,作文的好與不好,很大程度上要看用詞準不準確,比喻是否適當,對一個事物的描寫總是千篇一律,會很枯燥。

希望我的回答會對你有幫助!謝謝閱讀!


用戶2875936047394024


我是九歲孩子的媽媽,兒子小學三年級,第一次做父母,真的沒啥經驗,來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吧,想寫好作文,首先要培養孩子喜歡看書,因為多看書會增加他的詞彙量,在寫作文的時候能夠有用武之地,其次,看書的同時,給他準備一個小本本,把好的詞語段落抄寫下來,久而久之,這些東西就是自己的了,那麼寫作文的時候,就不怕寫不出來,最後,在寫作的時候,給他列個大綱,比如寫人,因為孩子第一次寫作的時候,根本沒有頭緒,可以這樣,先寫樣貌,五官,後寫性格特點以及和文中的人物發生的小故事或者你在對方身上學到了什麼,只要是你想寫的都可以寫下來,但是要有主次之分,再比如寫景色,可以從遠處寫到近處,也可以從近處寫到遠處,要有先後順序,不能胡亂寫,寫動物則是如此,不能從眼睛又蹦到尾巴,從尾巴又寫到耳朵,亂套了,把你看到的儘量都寫出來,然後再加以修改。

在修改作文的時候,先誇讚孩子寫的好的語句,讓孩子有信心繼續再寫下區,那麼碰到寫的不好的地方,指出來,可以這樣說,你看看你如果這樣是不是更好,更通順或者更優美,用這樣的口氣跟孩子說話,孩子能接受,如果上來就罵,那麼結果可想而知,孩子以後對於寫作肯定會有壓力,嚴重的甚至會逃避。

在此期間,我儘量多買點成語典故給孩子看,鼓勵他在寫作的過程中用上成語,這樣更為生動,以後我會慢慢鼓勵他寫作文的時候用上學過的詩句,讓作文更有深度。令我欣慰的是兒子目前已經寫了兩首詩了,驚訝🙀的我一度認為他是抄的,哈哈。

孩子生下來就是天使,就是白紙,可塑性真的很強,作為父母要做的就是少批評,多鼓勵,我相信你會等到他綻放出一天[耶]

下面奉上兒子寫的其中一首,希望大家多多指教[祈禱]



張馨文聊家常


從提問裡,我感受到您當下的窘境棘手又必須解決。兩個問放一起解答。

本人從事一線教學,喜歡研究習作的教與學,對您提到的“如何寫好”這個核心問題,看得出你是個善於思考的學習型家長,學習對於當下是必要的。

首先,我們對小學階段習作教學有個簡單的瞭解,簡單分為:看圖寫話(起始期)(1-2年級);習作成長期(3-4年級);習作定型期(5-6年級)三個階段,前一個是後一個基礎,成螺旋式上升。

瞭解上述教學目標,就可以與您探討指導訓練的策略啦:

低學段(1-2年級):

1.用所學過的詞語,寫完整的話

2.仔細觀察(按一定的方位順序)圖。明白圖要告訴的意思,並圍繞這個中心意思,寫幾句連貫的話,語序絕不能顛倒。

3.從練習上找些語序打亂的句子,讓他排序,排時一定要讀出來(句子由少到多,循序漸進訓練)。

4.大量閱讀(童話,歌謠等),積累詞語,並進行語言練習

5.標點正確使用。

6.一年級主要以句訓練,二年級由句到段過度,訓練要一個梯度。

中學段(3-4年級),此階段是寫作的關鍵期三四年級既是習作起始階段,也是從段到篇的關鍵轉型期:關鍵

1.理清文的結構(總-分-總,總-分,分-總),一般可以按三段式(總-分-總)的方法指導。所有題材(人,事,景等)都可以按上面的來具體分析。

2.課本都是編者精心挑選的,具有示範性。家長可以研究文本要表達什麼,作者的立意。立意通俗的理解是作者寫的目的。

3.以寫事為例進行指導:事的六要素牢記: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按事情發展的先後順敘述,把經過這部分作為重點來寫,整個事件交代清楚即可,詳略安排得當。詳寫是:你最想寫的,簡單吧

4.寫人與寫事的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起始段對寫的人簡單的介紹(抓住衣著,外貌的特點,與眾不同之處),還有愛好突出。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結尾對寫人的最終印象。

5.驀物先寫總體感觸,接著寫你最感興趣的(形,色,特點),運用比喻擬人修辭將文字動起來。

6.平時的觀察和體驗是寫的最重要前提。上面的是小學階段的幾個常寫的文體,掌握即可。

高學段(5-6年級)

高學階段在此不做具體贅述,中學段的指導可沿用。但要注意的是:

佈局謀篇要老道,知道寫什麼,如何寫。

2·在細節上下足功夫,寫事時,側重於人的語言,動作,表情有所側重,不要平均發力。

3·要有深度,思考。邊寫邊議(你的所想)。

我的拙解希望能幫到您,只要堅持,會看到希望,困是暫時。


創作之談


  • 對於如何讓孩子寫好作文要像蓋房子一樣基礎要打好,可以分這麼幾步:

  1. 小學低年級的時候積累常用詞語,簡單的成語,作文一般是看圖寫話,要讓孩子把圖片上看到的事物一一列出來,如人物,動物,景色,天氣,再加上合適的修飾語如:人物在幹什麼,心情如何,景色怎麼樣,天氣如何等等,把能看到的都串聯起來,運用積累的詞語。這樣堅持練習,慢慢作文就會寫的很好,全面有順序,語言優美。

2.小學高年級或者初中生要寫好作文就要在上面打好基礎的前提下學習列提綱。基礎教育作文一般都是記敘文,寫清楚什麼時候在哪裡和什麼人發生了什麼事情就可以了。寫作文之前要先想清楚打算寫什麼內容,寫哪件事情,開頭結尾最好能夠簡單寫一寫,因為這個寫好可以提高印象分,吸引讀著認真讀下去。中間段落怎麼開頭,用幾個段落寫一件事情,寫哪些人物事情可以列一個簡單的提綱。

3.想寫好作文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不能一味的只知道多讀書,積累好詞好句。實際情況中有很多孩子讀書很多寫的作文卻慘不忍睹,還有很多孩子為了用好詞好句而用,為了能用上讓自己的作文看起來高大尚而生搬硬套。這些都要避免,
只有掌握好了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其實記敘文只要平時認真觀察生活,多思考,找到一個合適的素材(也就是要寫的事情)進行細緻的描寫就可以了。可以運用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等和細節描寫。

總而言之一句話,先掌握好方法,再選好素材,最好運用平時積累進行細緻描寫就可以。


你不知道的教育寫事兒


首先,要建立孩子的興趣。我小孩二年級都說自己要寫小說了,我鼓勵他,開了個公眾號叫子作,準備收集他的一些作品,其他孩子的作品也可以收錄。平時就發一些他的看圖寫話作品,以及科學類,藝術類的一些作品,跟他說你的作品發表了,併發給他稿費,現在他一直保持著對寫作的興趣,並且也保持著自信。至少先有興趣要去做吧,有了興趣才可以下一步行動。

接下來就是多讀多寫多練習了。。



A萌坎少年


作為一個老師,我很早就注意到這麼一個現象。有些學生平時話特別多,聊起天來眉飛色舞,如滔滔江水一瀉千里,他的聽眾也聽得如痴似醉欲罷不能。但當他寫作文時,一改話嘮的本色,一臉便秘的表情,憋一天也寫不出來一篇像樣的作文。這種體驗,估計不少朋友都有吧。

造成這個現象的根本原因在於學生的說和寫脫節。想說的話不敢寫,真寫了也許還要受批評。比如我自己的第一篇作文是《難忘的一件事》,估計全國的小學生都寫過這個題目嗎?你回憶一下,你寫的真的是自己最難忘最想寫的事嗎?

我心裡想寫的是玩遊戲,看武俠小說,扇煙紙(我是70後),但這些是不能寫的,因為沒“意義”。所以我就寫了一篇很有意義的事:我撿到了五分錢,交給了警察叔叔。當然這是假的,這樣的作文當然是不好看的。

首先、要讓孩子寫自己喜歡的事。

孩子剛開始寫作文,不要有條條框框,寫自己喜歡的事就好。其實對於初學寫作,有趣比有意義重要的多。但我們的孩子被告知,作文主題要積極向上,要表達真善美。孩子們被嚇住了,只好說些“正確的廢話”、“莊嚴的假話”、“騙人的大話”。長此以往,孩子自然討厭寫作文了。

所以想讓孩子喜歡寫作文,先從自己的興趣寫起。有話可說了,寫起來就有信心。

其次,家長要引導孩子學會觀察生活。

比如老師讓寫一篇描寫於小動物的文章。正好我家樓下時常出現一隻流浪貓,因為是黑色的,孩子給它起名叫小黑,經常給它餵食。

我就以這隻小貓為例,引導他觀察小貓的毛色、小貓是如何喝水,如何進食的,當撫摸它的時候,小貓是如何反映的。當別的野貓和它搶食的時候,它又有怎樣的表現。還從網上找到貓捉老鼠的視頻,讓孩子觀看貓是如何捕獵的。這樣從貓的外形、習性、生活習慣、技能本領一步一步引導孩子逐層深入地觀察小貓,就寫出來一篇非常真實的觀察作文。孩子學會觀察了,生活裡面就有無窮的素材可以化作他筆下經常的文字。

然後,要提高孩子的閱讀量。

觀千劍而後識器,操千曲而後曉聲。寫作文和其它技能的練習一樣,都是從模仿開始的。但我不推薦孩子閱讀大量的作文選。要學就從經典開始學,取法乎上僅得乎中。童話、小說、詩歌、散文都可以讓孩子讀。精彩的詞句、段落讓孩子摘抄下來,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前一段時間,孩子的老師組織學生背誦小古文,背了一段時間他竟然信心爆棚,想要像古人一樣用文言文寫一篇文章。我鼓勵孩子,讓他大膽去寫。孩子就把週末去小南海遊玩的事用他認為的文言文記錄下來。

文章雖然很稚嫩,詞句也有不同之處,但孩子,喜歡錶達勇於嘗試的精神我還是很滿意的。王陽明說過,做學問要“知行合一”,寫作文也一樣。給孩子講再多的寫作技巧,不如讓他放手去寫。寫得多了,文章自然會越來越好。

以上是我在輔導孩子寫作中的一些心得體會,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我是青石,願意回答您教育方面的問題,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關注點贊,謝謝!


青石居


我是幼師類高校教師,中高考閱讀與作文培訓教師,分享關於中小學及大學語文學習的感受,解答你幼兒培養、學習語文及中高考的問題。

這個要看孩子所外的學段,不同學段段的作文要求是有很大不同的。

如果是小學階段,關鍵是興趣的培養。

這個時期,對孩子來說,童言無忌,沒有禁區,把每天觀察到的內容,或者孩子自己做過的事情寫下來就可以。家長方面,要多多表揚,多多鼓勵,以保持孩子寫作的興趣。

如果是初中階段,按中考作文訓練。

優質高中資源有限,為了考上優質的高中,競爭激烈。這一學段,當然要根據中考作文的要求進行訓練了。孩子的認識、作文的結構、審題立意的方法,語言的提升都要關注到並且做切實的訓練。

如果是高中階段,練三觀、邏輯和辯證分析。

孩子高中畢業,是按成年人來要求的。高校選拔,對孩子的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做人格局,三觀端正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關心國家大事,多多進行思考,經常進行有序,對點的訓練,才能有好的效果。

看看您的孩子在哪個學段,然後有針對性地努力吧!


中高考滿分閱讀與作文


如何讓孩子寫好作文?喜歡上寫東西呢?專家曾說過,一個擁有閱讀能力的孩子,是具備終身學習能力的孩子,下面幾點,請認真看完,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第一,閱讀是對寫作幫助最大的事情,閱讀,就是要廣泛閱讀、大量閱讀,增長孩子的想象力,長期閱讀的孩子,不只體現在寫作方面,還能培養孩子的想象力、思考力。閱讀不僅受益的是文科,對數理化的理解能力也有很大幫助。多年經驗告訴我,閱讀不光是作文寫得好,各科學習表現也很優秀,閱讀可以讓學習事半功倍。

第二、孩子不喜歡閱讀,如何培養閱讀的興趣呢?首先儘量讓孩子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書籍,興趣是孩子持續讀書的源泉。其次就是再孩子的組織、邏輯觀念不太成熟時,不要要求太嚴,太嚴格,只會打消孩子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一點點閱讀興趣。

第三,寫文章需要靈感支撐,平時要調動孩子的各項感官動能,鼓勵孩子多看、多聽、多感受,經常帶孩子外出見見世面,感受祖國大河河山、感受四季變換,認真觀察人、事、物特點,讓孩子自由地體會,大膽地想象,把觀察變成思考。

總而言之,閱讀是寫好文章的第一要素,如何閱讀,要培養興趣,多觀察,多引導,鼓勵孩子表達真情實感,經常誇讚孩子。當父母的只需學會以上幾點,相信您的孩子輕鬆喜歡上寫作文。



小四月成長樹


多年的帶班經驗,我發現作文寫不好的孩子,他們見到作文題就苦惱,不知所措,即使能寫出來,內容也很空洞,導致作文失分嚴重。


教學中案例:

珊珊,來自於鄉鎮中心小學,現在是六年級,平時最害怕寫作文,作文內容就像“流水賬”一樣,十分空洞,寫作水平始終提不起來,她對自己的認知是,“寫作文時我沒話說,不知道從哪下筆”。我告訴她,這是因為你平時沒有留心觀察生活中的事物,寫作時又缺乏想象力造成的,當然就無從下筆了,即使寫出來內容也是沒有激情,也是泛泛之談。可見,面對作文題,腦子一片空白無從下筆,根本的原因是孩子的想象力被束縛了。

著名作家楊絳先生說:“創作的一個重要成分是想象,經驗好比黑暗裡點上的火,想象是這個火所發的光;沒有火就沒有光,但光照所及,遠遠超過火光點兒大小”。

因此,我們不管在生活中還是學習上都要循循善誘,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激發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就能夠培養他們的想象力。

指導建議:

創設良好的情景,培養孩子的想象力,推薦幾個活動供參考:


1.讓孩子根據古詩文,展開合理的想象,用手中的畫筆畫出古詩所描繪的情景;或者親子手工製作活動,引導孩子大膽創造,培養創新能力。

2.訓練孩子看圖寫話能力,要求認真觀察畫面。例如,什麼時間,什麼地方(環境描寫),什麼人,在做什麼事,要求合理想象畫面中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以及心理活動等,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寫具體,以此來培養孩子的發散思維和想象能力。

3.參加有益的課外興趣活動。如,親子旅行、參加運動會、勞動實踐、參與志願者活動、參觀科技展等,促進孩子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熱愛,激發孩子的想象力,進而激起他們學習動力和積極性,助力成績穩步提升。

寫在最後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想象力是發明、發現及其他創造活動的源泉”。可見,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對於提高孩子的寫作水平是有很大幫助的。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陪伴,老師的耐心指導,更離不開孩子的自律和自信,希望能幫助你。如有不足之處,請文末評論交流,謝謝!

從心懂孩子


作文能力,是閱讀、理解、觀察、審美、情感、分析、思維、想象、口頭表達、文史知識、字詞句基礎知識能力的綜合體現。學生作文差,或者寫不出來,其實是以上一方面或幾方面欠缺的表現。語文要靠積累,作文更要靠積累,肚子裡有貨你才能寫得出來。

字、詞、句基礎知識,這是寫作文最起碼的東西。字詞句學習從小學貫穿到大學的全過程,有的學生字會讀會寫,詞也能背出意義,句也能弄懂意思,但就是寫不出來。這往往是小學階段,特別是一至三年級語文學習走入了誤區,也就是學會了讀寫,沒學會想象,沒有把孩子的審美情趣,情感體驗培養、激發出來。小學低年級,語文比較簡單,學生考試成績都是98以上,同學間分數一樣,家長就以為孩子作文也沒問題,其實問題大了。用一個詞造句,雖然都得了滿分,但水平可是有差距的,日積月累就變成了一些學生下筆生花,一些學生江郎才盡無從下筆。因此,在字詞句學習中,不能一味的死記硬背,多啟發,多鼓勵,讓孩子體驗語文之美、語言之美,給孩子插上想象的趐膀。任何作家也做不到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都去實踐,都精通,沒當過農民照能把農民的形象寫得深刻真實,這就需要平時注意觀察,家長引導、鼓勵孩子把觀察到的寫出來。

新課標非常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在作文出題上也不例外。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讓孩子走出去,參加勞動實踐,社會實踐,做做義工,做做志願者,去體驗人間的酸甜苦辣,去親近自然、感受自然。通過實踐,讓孩子肚裡有貨,僅僅有貨還不行,還要讓孩子學會感動,學會感恩,有感而發,不感動怎麼發?家長、老師要鼓勵孩子發出來,怎麼發?讓他們說,讓他們講,讓他們喊,讓他們寫出來、記下來(培養記日記的習慣)。

觀摩、借鑑、模仿是提高寫作的一條捷徑。古今中外的名家名著數不勝數,讓孩子少看手機多讀書,但也不能瞎讀,更不能胡吃海塞,小心貪多嚼不爛,有選擇的讀,家長要選不準,諮詢一下老師。切忌讀熱鬧,讀著玩,有的孩子挺愛讀書,讀得哈哈大笑,讀得淚流滿面,讀完了也沒事了,任何東西沒留下,作文沒一點長進,這就是典型的為讀而讀。這就要怪老師家長了,把讀的任務部置下去,自己就跟沒人事似的跑一邊玩手機,這樣讀的效果肯定不會好。要讓孩子帶著問題讀,比如哪些詞用得好?哪些句子讓你感動?哪個人物給你留下深刻印象?你最喜歡誰最恨誰,書中怎麼描寫他的?哪句話把人物刻畫得生動、深刻?等等。

文史不分家,要寫好作文,也要學習歷史,掌握一些地理知識,象《上下五千年》、《史記》學生版、《中華尋寶》、《世界尋寶》等,都可以讓孩子讀一讀。

如果孩子已到五六年級,對寫作文有牴觸、畏懼情緒了怎麼辦?

那就讓孩子寫“套文”和記“流水賬”。什麼意思呢?就是小學作文一共也就六七類,把每類作文先固定一個模式,一個框架,讓學生往框裡填字,開始先把字數按要求填夠,字填熟練了,就往裡填詞,最後試著往裡填好詞好句,先填套詞套句。比方寫人的,也別管他真長啥樣,你就直接用“大大的眼睛,忽閃忽閃,烏黑的頭髮象瀑布一樣,紅紅的嘴唇象熟透的蟠桃,紅紅的臉蛋象蘋果”往裡填。“流水賬”就是先別要求什麼文彩了,按順序記,只要邏思路清晰就行,四十分的作文也能得25分。

鍛鍊學生作文能力,特別是有厭倦心理的學生,不要非得給他佈置一天一篇作文的硬任務,產生逆反你更膩歪。可以試著“說作文”、“玩作文”、“耍作文”。沒事你拿個肯德基(炸雞),讓他從外觀、味道上說說,再讓他說說一家人看到雞後呲牙咧嘴,垂涎三尺的揍性[捂臉][捂臉],再讓他說說自己看見肯德基後有啥感覺,有啥想法;也可以拿一幅畫出來,讓他說,說他看見的,想到的,說出來的不就是一篇作文嗎?作文其實就這麼簡單。[呲牙][呲牙][呲牙]

正在炸雞,有點顧不過來,時間倉促,錯字病句較多,希望對你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