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社會歧視,被親人逼迫,那些不結婚的女人,真的有罪嗎?

時下娛樂圈最受追捧的單身女性,非徐靜蕾、俞飛鴻莫屬。

在很多女人陷於婚姻的瑣碎,她們走出了一條不同尋常的路:

不婚、不育、自在幸福。

被社會歧視,被親人逼迫,那些不結婚的女人,真的有罪嗎?

1974年出生的徐靜蕾今年46歲,再過四年,她將進入知天命的年紀。

但與20多年前拍《將愛情進行到底》時的狀態相比,除了臉上的膠原蛋白少了點,似乎並沒有什麼變化。

依舊是苗條的身段,臉上掛著單純肆意的笑,被時間格外優待。

被社會歧視,被親人逼迫,那些不結婚的女人,真的有罪嗎?

而另外一位女神俞飛鴻,剛剛過完49歲生日,踏入了知天命的50歲。

她一貫低調,平時很少露面,可每次出現都是一片讚美羨慕之聲。

沉靜、優雅、美麗,她有太多別人無企及的美好。

被社會歧視,被親人逼迫,那些不結婚的女人,真的有罪嗎?

不得不承認,像徐靜蕾、俞飛鴻這樣的女人活成了很多女人羨慕的樣子:

有錢、有閒、有美貌,不必依附於任何人。

她們無需面對婚姻的一地雞毛、生育帶來的身材變形、以及育兒產生的焦慮。

對她們而言,不管是三十歲、四十歲還是五十歲,年齡只是數字而已。

這樣的人生,能不令人羨慕嗎?

被社會歧視,被親人逼迫,那些不結婚的女人,真的有罪嗎?

可惜,對於生活中的絕大多數女人而言,即使羨慕,也無法達到同樣的狀態。

不僅僅是因為金錢,更是因為世俗的審判。

所以,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那些想要特立獨行的女性遭受太多痛苦。

家人的不理解,社會的嘲笑,讓她們幾乎沒有還手之力。

最近,一名以色列導演拍了一部關於中國女性婚戀的紀錄片——《中國剩女》。

它選取了三名生活在北京的中國女性,向我們展示了大齡女性在堅持自我和與對抗世俗中的掙扎。

被社會歧視,被親人逼迫,那些不結婚的女人,真的有罪嗎?

第一位女性:華梅(音譯),律師,35歲。

被社會歧視,被親人逼迫,那些不結婚的女人,真的有罪嗎?

華梅,來自山東濱州農村。

她靠著自己的努力走出家鄉,成了一名在北京工作的律師。

每半年她會回家一次,但每次回去,等著她的都是家人的責問和爭吵。

原因很簡單:大齡未婚。

這一次,她坐了四五個小時的大巴回到家。

剛一進門,還沒享受到親人團聚的樂趣,父親就開問:

“還沒找到男朋友?”

她回答:“不想找。”

被社會歧視,被親人逼迫,那些不結婚的女人,真的有罪嗎?

女兒是學法律的,父親也用法律跟她探討結婚的合理性:

“法律上20歲就可以結婚了,你30多了還不結婚?”

女兒從專業角度告訴他,婚姻法的存在是為了解決夫妻離婚時的財產分割問題,僅此而已。

她問父親:“結婚有啥好處?”

父親回答:“不是好處不好處,就是應當結婚的年齡,到外面人家一問,我都沒法兒說。”

她想向家人說明,就算不結婚,自己一個人也可以很幸福。

但姐姐插話:“不結婚再幸福也不是幸福。”

被社會歧視,被親人逼迫,那些不結婚的女人,真的有罪嗎?

她反問已婚生子的姐姐:“你覺得你比我幸福嗎?”

姐姐很利索地回答:“我當然你比幸福了!”

而她覺得自己比妹妹幸福的原因也很簡單:她結婚了,而且有兒子。

可是,從姐妹之間激烈的爭吵可以看出來,姐姐的日子過得並沒那麼舒心。

華梅一點都不想要姐姐所謂的幸福生活。

華梅家人的態度很明確:

你不結婚,就是丟家人的臉;

你不結婚,我們就無法放心你的以後。

所以,不管是為了全家人的面子,還是為了女兒以後有依靠,他們都要逼她結婚。

面對家人的催逼,她就像戰士一樣,跟源源不斷的壓力鬥爭。

被社會歧視,被親人逼迫,那些不結婚的女人,真的有罪嗎?

曾經的華梅學業優秀又上進,是全家人的驕傲。

但是因為不結婚,她以前所有的成就似乎都失去了價值。

其實,華梅並不是不婚主義者,她只是沒有遇到合適的人。

家人的逼迫雖然讓她煩惱,但她知道,他們也是在為她的未來擔憂。

為了讓家人放心,她嘗試著儘快把自己嫁出去。

她去婚介中心,紅娘問她擇偶的標準,她只提出了兩條:

受過良好教育,尊重女性。

車、房、對方的職業和收入,她都沒有要求。

被社會歧視,被親人逼迫,那些不結婚的女人,真的有罪嗎?

但即使這樣,面對一個35歲的大齡未婚女人,紅娘毫不客氣地給了她一個全方位的暴擊:

你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大美女;

你年齡太大了,在婚戀市場上沒有優勢;

你不要以為自己看起來年輕就是真年輕,就算你馬上就戀愛懷孕,也是36歲的高齡產婦了;

你的性格太硬了,要柔和。

這些話背後的邏輯其實是:

你的長相不夠取悅男人;

你當不了合格的生育機器;

你有自己的性格,不夠服從。

哪怕華梅是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優秀女性,但在赤裸裸的男權社會標準面前,她的能力不值分文,反而成了劣勢。

結果可想而知,她並沒有找到合適的人。

她去公園的相親角尋找機會,結果替兒子相親的大媽一聽她是律師,直接拒絕:

“律師多厲害啊,拿起法律武器我們就完蛋了。”

被社會歧視,被親人逼迫,那些不結婚的女人,真的有罪嗎?

她想再多聊幾句,大媽一點機會都不給:

“咱不談了好吧,我害怕,你把我這老太太嚇懵了。”

老太太找兒媳婦,當然想找一個柔和順從聽話的。

如果對方有反抗自己權威的能力,怎麼控制她呢!

折騰了一大圈,即使想要妥協,她依舊沒有把自己嫁出去。

面對現實,她也很無力。

因為沒有結婚,似乎任何人都可以嘲笑她,就連自己的姐姐都教女兒喊她“光棍兒姨”。

而她本來好好的人生,因為結婚的事情鬧得亂七八糟,糟心又憋屈。

被社會歧視,被親人逼迫,那些不結婚的女人,真的有罪嗎?

周圍的聲音讓她感覺像在大海中要溺死了一樣。

她一邊戰鬥一邊逃亡。

最後,她申請了國外留學,逃到了法國。

擺脫這些聲音的她終於露出了發自內心的笑容。

在那裡,她不會因為年齡和結不結婚而遭受嘲笑。

只是不知道,她要逃多久。

被社會歧視,被親人逼迫,那些不結婚的女人,真的有罪嗎?

第二位女性:徐敏,電臺主持人,28歲。

28歲的徐敏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北京女孩兒,家裡為她買了車買了房。

如今的她是一名電臺主持人。

雖然年齡並不算大,但是家裡比較急,她也時常穿梭在各種徵婚交友場合。

被社會歧視,被親人逼迫,那些不結婚的女人,真的有罪嗎?

與華梅不同的是,她不存在找不到的問題,而是能不能讓母親滿意的問題。

母親對她的婚姻有絕對的話語權,更糟糕的是,母親既挑剔又強勢。

之前徐敏交往過幾個喜歡的男生,都因為母親的反對告吹。

終於,她鼓起勇氣對媽媽說:你能不能不要干涉我,不要再摻和了。

被社會歧視,被親人逼迫,那些不結婚的女人,真的有罪嗎?

母親一下子惱了:“你的意思是我說的都是不對的?”

她解釋:“不是不對,而是我們想法不一樣,你不懂得尊重我。”

這下,母親開始哭訴:

“我們倆高價給你上的幼兒園,上的小學,最後上的中學,我們倆培養了你,完了我們現在就一無是處?”

“我給你買房,買車,你一點面子都不給!”

顯然,這母女倆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根本無法溝通。

被社會歧視,被親人逼迫,那些不結婚的女人,真的有罪嗎?

徐敏母親的做法也是很多中國父母的做法,他們自以為憑藉養育之恩,就可以操控子女的人生。

若子女膽敢反抗,那就是不孝、白眼狼。

同樣的“殺手鐧”,華梅的父親也用過:當初你考上大學,我砸鍋賣鐵都要供你,現在你卻不結婚?

他們完全意識不到,養育之恩是養育之恩,個人選擇是個人選擇。

父母為子女付出過,不代表子女就要活成一個附屬品。

然而如此簡單的道理,又有多少人明白?

因為母親的不斷干涉,徐敏只能繼續尋找下一個男朋友。

不知道,那個可以讓母親滿意的人,還要多久才出現。

被社會歧視,被親人逼迫,那些不結婚的女人,真的有罪嗎?

第三位女性:蔡琪,大學老師,36歲。

蔡琪是三個女性之中最識時務的。

二十多歲的時候,她也曾執著於尋找自己的Mr. Right.

到三十多歲的時候,她妥協了,用一年的時間完成了結婚、懷孕、穩定工作三件大事。

朋友吃驚於她的速度,她解釋說:

“時間來不及了。”

被社會歧視,被親人逼迫,那些不結婚的女人,真的有罪嗎?

結婚那天,學文學出身的她,在婚禮上並沒有說什麼詩情畫意的浪漫表白。

而只是說,希望能夠與另一半“擁有和創造最世俗的幸福”。

對於結婚這件事情,最開心的明顯不是她,而是她的母親。

36歲的女兒終於嫁出去了,她心裡巨大的壓力也可以放下了。

她安慰女兒說:“千百年來的習俗(結婚),咱們越不過,還是要走常人走過的路。

被社會歧視,被親人逼迫,那些不結婚的女人,真的有罪嗎?

結婚後,一切都朝著既定目標發展。

她其實是不喜歡小孩的,但因為丈夫喜歡,她就生了。

接到廣州大學的邀請,丈夫覺得廣州房價比北京低,生活質量可以更有保障,她就辭了北京的工作。

在課堂上,她向學生講述關於女權的課程。

年輕的學生向她尖銳地提問:

“為什麼你的言語之中,會透露著結婚是成功的意味呢?”

她回答:

“在沒有結婚之前,我的生活很有趣,很豐富;結婚之後的生活沒那麼有趣了,甚至無聊,但是更幸福了。”

被社會歧視,被親人逼迫,那些不結婚的女人,真的有罪嗎?

這份幸福是什麼?

應該是一份融於正常人的安全感。

就像華梅曾經說的,當她與世俗戰鬥的時候,“在某種程度上我覺得我戰勝了它,但一個人孤零零的勝利,還是覺得很害怕。”

這份害怕,蔡琪再也不用承擔。

綜觀這三個女生的選擇,其實沒有對錯。

華梅堅持自己的標準不妥協值得讚賞;

屈服於母親控制的徐敏有自己的苦衷;

蔡琪雖然捨棄了一些堅持,可是收穫了一份穩穩的幸福,令人欣慰。

被社會歧視,被親人逼迫,那些不結婚的女人,真的有罪嗎?

婚姻是一個容器,裝著不同的生活,拒絕它或者接受它,並沒有高低優劣之分。

有的只是生活狀態的差別。

雖然絕大多數人都會走進婚姻,但並不意味那些拒絕婚姻或者晚婚的人就要被非議、被嘲笑。

其實,“剩女”本來就是一個帶著侮辱性的詞彙。

它意味著結不結婚成了衡量女人價值的重要標準。

可是,憑什麼沒有適時走進婚姻的人就是廉價的?

難道女人的價值一定要靠結婚生子實現嗎?

單身但是擁有成功的事業、絢麗的生命就不是價值嗎?

多麼的荒謬!

可偏偏,太多人要被這種荒謬的評判標準綁架。

生活裡,一個有家庭、有孩子的女人,哪怕月薪不到3000,都有底氣嘲笑年薪百萬但大齡單身的女人。

被社會歧視,被親人逼迫,那些不結婚的女人,真的有罪嗎?

一個女人來到這世上,她的價值絕對不僅僅限於結婚生子、傳宗接代。

活出有意義又多彩的人生,才是生命的最高價值。

有人曾採訪舞蹈家楊麗萍,問她為何不生孩子。

她回答:

“有些人的生命是為了傳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體驗,有些是旁觀。

我是生命的旁觀者,我來世上,就是看一棵樹怎麼生長,河水怎麼流,白雲怎麼飄,甘露怎麼凝結。”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命形態的權力,不能因為她不隨大流,就活該被攻擊。

被社會歧視,被親人逼迫,那些不結婚的女人,真的有罪嗎?

“剩女”無罪,結婚也不代表絕對的成功。

願所有的女孩子都有自我選擇的能力。

願這個社會,能夠尊重個體的多樣選擇,“剩女”這樣帶著羞辱性的社會語言不再出現。

願你足夠強大,可以收穫自在幸福的喜樂人生。

(圖片源於網絡,侵刪)


作者簡介:電影夫人,獨立影評人,頭條號簽約作者。希望在電影的世界裡,遇見你和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