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製造企業為啥難復工?金蝶直播課燃爆襄十企業家朋友圈

現在身處襄陽、十堰的工業製造類企業都在積極的準備復工,但擺在企業家面前的難題很多,其中無訂單、無材料、無員工的“三無”窘境讓大家十分焦慮。3月9日下午,襄陽金蝶軟件有限公司組織的“看步科如何用低成本智能製造應對復工之際的‘三無’窘境”網絡直播課,就給近200名企業家帶來了很好的示範和引領,大家直呼這課開得好。

中小製造企業為啥難復工?金蝶直播課燃爆襄十企業家朋友圈


這場直播課由金蝶國際軟件集團有限公司中小微事業部專家計曉軍主講。計曉軍開課之初就明確指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給廣大中小微企業復工帶來的衝擊巨大,首先面對的就是無訂單、無材料、無員工的“三無”窘境。

這種“三無”窘境,是對製造能力要求的又一次極端表達。近些年來,中國製造2025、供給側改革、 企業上雲、工業互聯網、大數據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等國家戰略在不斷推進,而消費升級、新生代群體崛起、多品種小批量的個性化需求也在不斷升級,數字化商業模式和製造技術變革也層出不窮,中小製造企業智能化轉型勢在必行。“多品種、小批量、短交期”成為製造企業的發展趨勢,就拿交貨期限來說,以前一週兩週問題不大,而現在客戶要求兩天甚至一天交貨越來越頻繁,而製造週期和消費者能接受的交期矛盾、定製生產的效率和生產成本平衡之痛都讓中小製造企業傷透腦筋。

中小製造企業為啥難復工?金蝶直播課燃爆襄十企業家朋友圈


破解“三無”,企業升級,就需要更新能力。製造企業轉型後除了在成本、研發、生產、營銷、質量等能力提升的同時,最大的挑戰是服務能力的提升。產品全生命週期追溯服務能力、成本精細化管控能力、在線異地協同研發能力 、快速定製設計能力 、研發製造一體化能力、快速用戶響應能力、個性化定製生產能力、質量在線分析與優化能力等八大能力是很多企業都必須跟上的能力。

中小製造企業為啥難復工?金蝶直播課燃爆襄十企業家朋友圈


計曉軍表示,中小製造企業轉型的路徑應該是低成本自動化+信息化+持續精益改善。而在這方面,步科集團公司無疑走在全國同行的前列。從2016年到 2019年,步科集團公司在不增加1個生產操作工人的情況下, 產值翻了1倍。持續縮短工單的製造週期 ,從以前的7.6天縮短短到現在的1.7天,成品庫存率降低30% 、製造費用率降低18% 、生產面積節約20%,並建立了過程、防呆、可追溯的質量保證體系。在這次新冠疫情很多企業都無法復工的情況下,步科集團於2月10日率先進行復工生產。

中小製造企業為啥難復工?金蝶直播課燃爆襄十企業家朋友圈

中小製造企業為啥難復工?金蝶直播課燃爆襄十企業家朋友圈


步科集團的經驗在於,用智能製造應對銷售變革帶來的“多品種小批量短交期”的銷售訂單,生產的信息化、數字化、自動化、精益化,讓計劃協同產供銷、客戶履約有保障、合理控制了庫存,並保障生產日清日結。步科利用數字化成果進行持續精益改善,增加了生產經營效益,具體表現在節省了倉儲空間、降低了配送時間、 提高庫存準確率、減少了勞動強度。

中小製造企業為啥難復工?金蝶直播課燃爆襄十企業家朋友圈


之後,步科集團營銷總監宋志海展示了他們內部低成本實現智能製造的現場視頻,大家都覺得這套系統設計的自動化程度很高,紛紛表示視頻需要回放,能夠分享給更多的企業家。


中小製造企業為啥難復工?金蝶直播課燃爆襄十企業家朋友圈

中小製造企業為啥難復工?金蝶直播課燃爆襄十企業家朋友圈


這次直播課讓襄陽、十堰製造業的企業家們十分受益。直播結束後,企業家們紛紛諮詢計老師及襄陽金蝶本地的文清林、程家旭等幾位技術專家,就製造業庫存如何降低、智能化倉儲、多品種小批量如何實現產銷協同、企業上雲等問題展開了探討。


計老師結合步科集團以及其他標杆企業的案例,提出了中小製造企業轉型升級的路徑:庫存準確是基礎,全渠道新零售是前提,智能製造是關鍵,製造企業全價值鏈轉型是核心。


現場有一位本地的企業家表示:"我們公司與步科公司很類似,產品多、零部件品種多,迫切需要上一套ERP + M E S,再加上智能倉管系統。原來一直都在尋找這樣的軟件和硬件的公司,現在初步有了答案。希望能得到金蝶公司的幫助。"


襄陽金蝶陳介總經理回覆:"我們一起努力。在多品種小批量短交期的前提下,製造企業內部管控點會發生變化,我們襄陽金蝶希望和客戶一起打造方便大家使用的性價比高的管理工具。"


當天的直播學習,也讓我大開眼界,智能製造不是簡單的機器換人,背後有非常多腳踏實地的工作,連接、賦能、降本、增效才是關鍵,也希望襄陽本地有更多的類似需求的企業能夠和襄陽金蝶這樣的信息化服務公司一起探索出一條中小企業用得起、用得好的智能製造解決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