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潘長江的才與藝?

我的名人與人


一.先回答你所提問的潘長江的“才”。

1.我們都知道潘長江很會表演,但你不見得知道潘長江也喜歡寫毛筆字,下面大家來欣賞一下幾副公開的作品:我個人不懂書法,但仍然能看出“知足者常樂”這四個字堅挺有力,都說字體能代表一個人,我想潘長江也想通過字體告訴大家他是一個性格剛強的人。

2.在談談潘長江主持過的節目"一起唱吧" "快樂藍天下" "真情旋律\

縱觀宇宙


初識潘叔是在2005年五月的一個下午。當時我正在籌備我的第一個電影《楊德財證婚》。中午吃飯的時候製片主任曹哥通知我下午潘長江老師來見面試裝,我聽後只是“哦”了一聲,心理很平靜。下午大概兩點鐘,曹哥來叫我,說來了。我當時一點也不緊張,可能心裡一直在想著“楊德財”這個人物怎麼扣在潘老師身上更合適吧,所以只把他當成一位演員而沒當成是一位大腕兒。

潘老師是和楊阿姨一起來的。(我那段時間一直叫人家大哥大姐,第二年才知道人家女兒才比我小三歲,我爸才比潘叔大兩歲,弄得我改口後好久都不好意思……)

一見面,潘叔就說這個導演怎麼這麼年輕啊?我回答了一句估計已經有上萬人說過的套話——“我是看著您的小品長大的”。然後我就開始履行導演身份,說:“潘老師,既然製片人請您來演,我很榮幸能和您合作,但我想改造您,塑造一個和以往不一樣的潘長江,給觀眾一些變化,您看行嗎?”潘老師聽後一笑,“行啊”。我說那就給您先造型吧。結果二話沒說就給潘老師把那個著名的頭髮尖兒給剃了!在此我謝謝潘老師對我的信任……

拍攝過程中潘老師也是很照顧我的創作情緒,很信任我,並且經常和我與趙琳交換對角色的看法,有他對我這種無形的力量鼓勵和信任,才讓我的第一個電影拍得很順利。

首映式上對媒體和觀眾說的那些對我的提攜、肯定之詞讓我牢記在心,感激不盡。

轉年的第二部作品《別惹小孩》更是全家上陣全力支持,還遠赴河南山溝友情出演!後期時更慷慨出資為我的電影製作片尾曲《我和你的夏天》,我現在只能多多感謝,拿出更好的作品作為回報……

接下來拍攝的程檣導演的電視劇《電梯》時,更是和我們同吃同住。

兩年的接觸,感覺到他對於家人的愛遠遠大於對自己……



楊魚樂


我是八卦維修工,榮幸回答這個問題

喜劇界的地位如果分一二三四五這五個檔,一為最高,五為最低,那潘長江大致排在二點五這個位置,90年代和0幾年的春晚有過《橋》、《過河》兩部口碑不錯的作品,其他的作品沒給人留下太多的印象,作為喜劇演員能把觀眾逗樂,但是他沒有像趙本山、陳佩斯那種讓人笑噴的能力,因此我只能把他排在二點五那個位置,中等偏上的水平吧!

不過潘長江卻跟他們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點,那就是不會去醜化什麼,所以他的作品也就更加真實,容易引發觀眾共鳴。比如今年春晚,潘長江搭檔蔡明葛優,塑造的正是為了健康極易受騙的老年人形象,讓人深感親切的同時,喜劇作品的教育意義也能被滲透得更加徹底。




八卦維修工


潘長江,幽默感就是那些了,再強加也多不了,再表演也是那些風格了。

從年輕到年老,他的表演也就是原地踏步。

他很像班裡的中等生,天賦呢,說有也有,但真的不多,也就能達到中等水平。說太差,也還不是太差。但是,你要是跟那些頂級幽默感的人來比,他差的就不是一點半點了。

他很努力,但是水平也就是如此。幽默水平在“幽默班裡”,真就是一般一般

像宋丹丹,趙麗蓉這樣的,天賦異稟,稍微一動,大家就忍不住笑。像有一些,比如鞏漢林之類的,很努力大家也很尷尬。

潘長江就處於他們中間的狀態,喜劇天分介於中間。

年輕時,逗人笑的本事就不太多。但是幸好佔了個主流,出頭露面的機會多了很多。


番茄影音


潘長江63歲,和趙本山同齡。他父母都是縣級評劇演員,他的評劇二人轉唱得還是很不錯的。他開始也是鐵嶺民間藝術團的二人轉演員,也正是在這裡他和已經紅了起來的趙本山搭檔演了拉場戲《大觀燈》,蹭了趙本山的熱度,一路走紅,逐漸有了市場。當年蹭趙本山熱度的還有鞏漢林,他和趙本山搭檔演了小品《十三香》。

潘長江走紅後調入二炮文工團,迅速到北京發展。

應該說,沒有趙本山因《摔三絃》起家,就不會有潘長江(含鞏漢林)的成名。

趙本山是小品十冠王,潘長江什麼王都不是,確切定位,他就是一個小丑,被人耍的,偶爾能給觀眾一點笑聲。比如在《橋》裡被黃小娟裝在筐裡挑著耍。再就是和蔡明搭檔,被毒舌嘴損噴,鬧哄哄的太遭人煩了,幾乎看不出什麼才藝來。今年央視春晚沒有看見他和蔡明的夫妻檔,大家可算鬆了口氣。

潘長江雖然也有一些影視劇,但和趙本山比才藝還是差太多了,就一個日本人演的挺像。








風逐月影3


謝謝你好,潘長江本身是一位二人轉演員,曾經搭擋黃小娟演橋,和二人轉演員閻淑萍搭檔演過河,這兩個節目當年上過春節聯歡晚會,表演的好受到好評,後來涉足影視劇,舉起手來是一部喜劇片,潘長江飾演日本鬼子,表演的不錯,喜劇片當然要醜化日本鬼子,還能一本正經嗎?他所參演的電視劇一般是涉及農村題材的,戀愛片或是領導幹部帶領群眾走致富路等內容,以後被調入二炮文工團也是搞文藝的,如果沒有才藝哪個文藝團體願意要你?你說對吧?後來和蔡明搭檔好幾年上春節聯歡晚會,但演出的節目反響平平,潘長江和趙本山相比在演小品時,趙本山是拿搭檔開心開涮,而潘長江則是被搭檔開心開涮,這就是兩個人最大的不同,潘長江在喜劇方面還是比較有才藝的,以至後來搭檔蔡明所演的小品反響平平,這不能怨潘長江,一部小品劇演的好壞,首先劇本題材好能逗樂,還能說明問題,再就看演員的表演水平了,總之潘長江是有才藝的,如果潘長江還想演小品最好挑好的劇本題材,另外搭檔很關鍵,回答有誤請指教謝謝。


古泉976


潘長江,小個子大能量式的人物,能唱、跳、能說、還能演;真是無所不能啊!!用古語說就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潘長江不是一個長相出眾的人,但是他的模樣很有個性,特別是頭髮中間的潘長江可以稱得上為潘長江的招牌“美人尖”了(貌似尹相傑也是這個頭型),潘長江出生在東北,由於家庭的緣故,從小就開始學習戲曲,深得其道,也是憑藉紮實的功底登上了春節晚會的舞臺,其演的說唱類小品《過河》,更是讓他成為了一名家喻戶曉的笑星。




東京櫻花的眼淚


喜劇界的地位如果分一二三四五這五個檔,一為最高,五為最低,那潘長江大致排在二點五這個位置,90年代和0幾年的春晚有過巜橋》、巜過河》兩部口碑不錯的作品,其他的作品沒給人留下太多的印象,作為喜劇演員能把觀眾逗樂。

也有人說他表演風格過於單一也是其一大槽點,大多侷限在插科打諢、嬉皮笑臉等模式,讓人覺得,無論什麼樣的題材都是胡唱亂跳、裝傻充愣,沒有真正觸摸幽默的內涵。

潘長江是一個兼具深度和思想的喜劇人,和周星馳一樣他們的喜劇不僅僅是喜劇,他的戲劇更多的是構建在悲劇的基礎之上的,在高度上就超出了哪些後輩一大截,姜到底還是老的辣。

潘長江出生在一個梨園世家,從小就耳濡目染,對唱,念,做,打四功樣樣都會,在27歲被調入了鐵嶺民間藝術團,87年與同在藝術團的趙本山組成搭檔,在東北地區演出了500多場《大觀燈》,演出場場爆滿,因此火遍了整個東北。

真正讓他火遍全國的是96年的小品《過河》,當時在小品裡的那首歌真是紅遍了大街小巷,他的喜劇形象也因此深入人心。

潘長江是很受觀眾喜愛的,也完全擔得起喜劇大師的稱謂,但近幾年演出的小品笑點尷尬,或是無笑點,口碑全面崩盤。不過憑藉情懷潘老師也值得喜歡。





大皮影視


對於番長江的才與藝,我也想談點個人觀感,實話實說,番能獲得今天的榮耀我感到非常驚呀,大家清楚,不管是他出演的小品或電影,我可是拿著顯微鏡在巡找他的才,拿著放大鏡在擴他的藝,不管我怎麼努力仍未找到值得我稱讚的才、藝。談到這裡,突然讓我想到一句話:“存在總有存在的道理”這句話來勸導自己,舒解自已,想番長江能在文藝界這麼多年,肯定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大家想一想是不是因為他是不懼潮弄,自得其樂而獲得了眾人的認可的,或是以犧牲自我,自取其辱,譁眾取寵,以眾樂為本,舍小博大來達到自己的目標的。總而言之,番的今天確讓我很難理解。也可能是番的獨到高深的思維定式所致,只要到了極致可能就是才,比如醜陋到了極致了就是才,自損到了極致就是藝,臉厚到了極致就是功力深,我這人沒什麼文化,全憑感覺,若有不同,敬請諒解。


我的名人與人


作為春晚的常客,潘長江帶給我們很多經典的回憶!

潘長江出生在演藝世家,因此從小在藝術的氛圍下,紮實的基本功是無需質疑的,能唱能跳,能編能演,堪稱中國演藝圈的全能王。

在這次疫情期間,明星都踴躍捐款,而潘長江公佈的金額受到質疑,所以有很多質疑其藝德的不和諧聲音。事後其女潘陽,回懟捐贈數額,這場質疑聲也逐漸平息。

所以潘長江用數十年的演藝生涯,為全國所有觀眾奉獻了無數歡笑,這份才藝有目共睹,其為疫情出資也更應該讚賞而不是質疑![祈禱][祈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