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一劍:南陽的新價值時代

葉一劍:南陽的新價值時代

文丨葉一劍(方塘智庫創始人)

關於南陽,曾有一種說法是,相對於“河南南陽”而言,很多南陽人更習慣於稱“中國南陽”,這背後不但體現了南陽在河南的特殊性,還代表了很多南陽人對南陽這座城市特有的認知視野,或者說是自信。

這並不難理解:作為河南省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總人口1200萬人,面積2.66萬平方公里)的地級市,雖然經濟總量在鄭州和洛陽之後排第三(2018年3566億元),但與其它地市相比,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而且,無論是歷史知名度還是從影響力來看,南陽都依然是人們心目中的“大城市”;另外,南陽地處豫鄂陝三省交界地區,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整個南陽盆地三面環山,唯有南向面水,在歷史上,西北向的長安和北方的洛陽雖有要道相通,但順水路南下入漢水然後入長江可謂是南陽最主流的心理方向,再加上正好位於秦嶺和淮河構成的中國南北分界線上,這自然強化了南陽在中國地理中的獨特區位座標;在文化上,這裡雖然被形容為楚漢匯流,且漢文化繁盛一時,但也可以被理解為是楚漢文化分野之地,這在客觀上也造成南陽對於中原文化的認同與河南其它地市有所差別。

當然,這樣的認知視野不僅在以前,在當下和未來也是一種很難得的發展資源——就像全國所有的城市一樣,跳出南陽和河南來思考南陽的區域發展、城市轉型、產業集聚和品牌營銷等,不僅必要,還很重要,也是南陽在新一輪區域和城市發展決策中最重要的一種戰略眼光,只有這樣才能習慣於並實踐於從全國乃至全球的市場來重新發現南陽的獨特資源稟賦,並通過全國乃至全球化的資源配置實現當地既有豐富資源的更高附加值的的價值變現,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具創新性、前瞻性的推進南陽既有的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的集聚,才能真正的實現河南省以及南陽當地政府所提出的建設“具有較強吸納集聚能力和重要影響力的大城市”的戰略目標。

在我們看來,對於南陽新的價值座標的構建,除了一些與南陽類似的三四線城市需要普遍重視的問題,比如生態治理、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城市治理、全面開放、城市經濟、產業體系、創新體系等,此外,南水北調、文旅產業與中心城市等關鍵詞以及這些關鍵詞背後所代表的產業、文化、城市、經濟、社會等豐富的發展內涵,是南陽尤其值得關注的,也將是南陽新一輪區域和城市轉型發展中最值得依託的戰略背景、產業邏輯和空間載體,也是構建所謂的南陽的新價值時代的路徑依託。

1、南水北調與南陽的新價值座標

在北京西站候車室的液晶大屏上,經常可以看到南陽對於當地作為南水北調水源地的品牌廣告,類似的傳播主題和廣告形式我們在西安高鐵站也看到過。

這至少代表了兩個意思:一是南陽官方顯然已經將南水北調以及南水北調水源地作為當地最重要的地理座標和品牌符號加以表達,二是在這樣的地理座標和品牌符號背後,基於良好的生態資源的想象進一步延伸出了康養和文旅產業發展的訴求。這樣以來,不僅創新性的回答了新的階段“南陽在哪裡”的問題,還創新性的回答了“來到南陽除了傳統的消費內容之外,還可以消費什麼”的問題。

之所以說是創新性的回答了這兩個問題,是因為,在我們看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建設完成,雖然曾經在短時期內給南陽當地帶來了沉重的移民搬遷、生態保護、環境治理、產業轉型等壓力,但是長期來看,也將為南陽的區域品牌、產業升級、經濟轉型等帶來一系列正向的綜合影響,而且,這種影響不僅表現為以京津為代表的受水地區對南陽供水地區的對口幫扶(甚至在我們看來這點根本就不重要,甚至以補貼經濟的形式對南陽經濟的長期創新來講形成一定的傷害),更重要的是,

將直接為南陽創造一個歷史性和世界性的、具有地理、自然、人文、社會、生態、產業和經濟等綜合屬性和價值的戰略資源,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核心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南水北調為南陽提供了一個具有重大想象空間的新價值座標。

葉一劍:南陽的新價值時代

南水北調為南陽提供一個有重大想象空間的新價值座標

按照南陽市2019年9月發佈的信息顯示,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核心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南陽既是“大水缸”,也是“水龍頭”,同時也是移民最多、幹線最長、環保任務最重的地級市。為了確保“一渠清水永續北送”,丹江口水庫建設以來,南陽先後移民11個批次,共36.7萬人(沿線總移民40多萬人),其中大壩加高後,一次性移民達16.5萬人。

南陽段乾渠佔中線總乾渠長度的1/7,丹江口水庫中,南陽境內的水域面積佔庫區水域總面積的一半,水庫一級保護區的全部和二級保護區的絕大部分都在南陽,所以,在南陽群眾看來,“南水北調”就是丹江水從南陽調往北京。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自2014年12月12日通水以來,丹江口水庫水質穩定保持在Ⅱ類以上,108項指標全部達到或超過Ⅱ類,同時有106項指標達到Ⅰ類,可以自豪地說,從南陽調往北京的水超Ⅱ類、準Ⅰ類。截至2019年9月,已累計送水超過240億立方米,成為京津冀豫地區13座大中城市的主要水源,受益人口達5300萬人,有效緩解了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的困局。

其中,在北京,丹江水占城區供水量的80%,使北京連年超採的地下水得以休養生息,地下水位回升3.16米;在天津,生活用水的全部都是丹江水;在河南,受水區37個市縣全部通水;在河北,配套輸水乾渠全部建成通水。雖然設計之初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只作為北方地區補充水源,如今,已成為很多城市的主要水源。

那麼,南水北調又給南陽帶來了什麼影響呢?南陽劃定了6362平方公里的水源保護區,全面清理、整治保護區內汙染企業,先後關停、整治企業700多家,關閉、搬遷畜禽養殖場1500多家,取締庫區養魚網箱5萬多箱,否決、終止各類項目450個;在匯水區和乾渠沿線實現汙水處理和垃圾治理全覆蓋,對庫區周邊進行石漠化治理,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確保庫區及乾渠沿線水質安全;在渠首高標準造林6000多畝,形成園林式景觀,在185公里的乾渠沿線,率先建成兩側各100米的生態林帶,打造綠色長廊、清水走廊,建設環庫生態隔離帶,累計造林535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126平方公里,庫區森林覆蓋率達到53%。

此外,在庫區及周邊縣重點發展獼猴桃、食用菌、軟籽石榴、薄殼核桃、金銀花等高效生態農業,在水源區建成近300萬畝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在關停了曾經產值超百億元的淅鋁集團電解鋁生產線後,支持淅川縣重點發展汽車零部件產業,先後引進、集聚關聯企業88家,使得淅川縣汽車零部件相關產業產值達到百億元以上,成為河南全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充分發揮庫區獨特的山水資源和歷史文化優勢,強力推進環丹江口水庫生態旅遊圈、老界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等項目,大力發展文化旅遊業。

葉一劍:南陽的新價值時代

充分發揮庫區獨特的山水資源和歷史文化優勢

綜合來看,在南陽當地關於南水北調之於南陽發展的影響的看法是:一方面,為了確保水源安全,當地做出了很大投入和犧牲,另一方面,當地針對庫區新的發展定位和生態環境優化,進行了相應的產業轉型,並利用與京津兩地的幫扶資源進行了新的產業的導入,為當地的轉型發展帶來了新的想象空間。

大江北去,回到南陽。在我們看來,因為南水北調工程給南陽帶來的轉型發展和轉型陣痛或許已經過去,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南水北調與南陽的關係,開始需要進行新的敘述方式,其背後既牽涉到對南水北調的價值再思考,也牽涉到對南陽區域經濟轉型、產業結構調整、城市品牌營銷、文旅產業發展等命題的新思考。其背後的基本洞察至少包括:

其一,隨著時間的推移,南水北調的工程屬性越來越隱性化,文化屬性、生態屬性、旅遊屬性、城市屬性越來越顯性化,對於沿線地區來講,需要從純粹的水利和供水層面進一步轉移到對這一世紀工程的綜合價值挖掘。比如,基於南水北調而實現的對沿線各地的更加綜合性的生態治理,南水北調在當地的景觀價值的發揮,基於文化和生態的綜合旅遊價值的發揮,等等。

其二,隨著時間的推移,就像京杭大運河和絲綢之路一樣,南水北調也是可以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其沿線的豐富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因為南水北調的修建和通水,在沿線地區激盪出的新的文化元素和內容,也都是寶貴的人類文化資源。

基於此,就需要對沿線的自然、人文、地理、民俗等文化資源進行系統性的發現和講述。

其三,隨著自駕遊的興起,以及南水北調沿線地區的文旅大發展,南水北調沿線將可能成為中國大地上最值得期待的黃金自駕遊線路之一,而且,如果沿線地區能夠聯合起來進行打造,將可能構建一個南水北調黃金文旅帶,這將與絲綢之路、京杭大運河、長城、長征等黃金文旅帶是一個量級的,更何況以國家旅遊主管部門為代表的相關部門,很早之前就做出了明確表態,甚至還專門發佈了針對南水北調工程沿線專門的旅遊規劃。

其四,作為南水北調中線的源頭,南陽的南水北調的敘事,曾經主要圍繞生態、奉獻、旅遊來展開,在新的背景下,完全可以更綜合的加以利用,比如,南水北調在南陽眾多的城市品牌符號中,到底應該佔據什麼位置?這就需要從南水北調與南陽新一輪的城市和區域綜合轉型的層面進行更加綜合的價值發現和講述,充分挖掘南水北調能夠為南陽提供的綜合價值。

葉一劍:南陽的新價值時代

移民村的精神迴歸和文化信仰依然應該被關注

其五,對南水北調後續的社會民生問題不應該被忘記,甚至應該更多的被紀念,比如,我們在鄭州的一些移民村感受到的,雖然在經濟、住房等方面已經獲得了很好的安置,但是,在後移民時代,這些移民村的精神迴歸和文化信仰依然應該被關注。

那麼,面對“後工程時代”的南水北調和南水北調的新價值時代,南陽重新準備好並開始付諸於新的實踐了嗎?

2、價值窪地與南陽的“大城市”之路

關於南陽市的城市和生活面貌,在當地的互聯網社區中曾流行過這麼一個段子:“河南大,南陽美,沒到五一露大腿,穿大街,走小巷,到處都有麻辣燙,啤酒肚,小平頭,大金鍊子黃鶴樓,軟中華,硬玉溪,頭髮越短越牛逼”。

這樣的描寫雖然多少帶有些自嘲的意思,而且不只是在曾經的南陽可以看到,一度也是很多中國三四線城市市民生活的典型寫照。不過,無論是從南陽市大多數市民和當地主要決策者來看,還是從河南省政府層面來看,對南陽市改變這種狀態都有著更多和更迫切的需求。

作為河南省第一人口和麵積大市,一個功能完備的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設,具有多重的戰略價值:這不僅是因為包括城鎮化率、城市經濟質量在內的南陽的一系列經濟社會發展指標的好壞,都會直接影響到河南省整體發展指標的好壞,而且,如果南陽的城市經濟長期得不到發展,大量的人口和資源要素將流向周邊相對發達的地區,尤其是南面的襄陽,甚至是武漢和鄭州。

更重要的是,考慮到南陽的人口基數、土地規模、資源富集、文化厚重等因素,其經濟總量、城市品質、區域影響、文旅發展與當地的資源稟賦之間都具有明顯的不匹配性,是典型的價值窪地。隨著高鐵的開通、南水北調綜合價值的發揮、新消費時代背景下農業和文旅資源的價值變現模式創新等綜合因素的影響,如果戰略得當、施策精準,一個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崛起將是大概率事件。

所謂“戰略得當、施策精準”,顯然包括多重因素,既涉及對區域和城市轉型發展的普遍性規律的遵循,也包括基於對南陽當地獨特資源稟賦的洞察而展開的一系列創新發展決策和實踐。

葉一劍:南陽的新價值時代

發達城市經濟與多元和複雜產業體系支撐城市均衡發展

在我們看來,對於南陽這樣的地區,不但需要發達的城市經濟,而且需要更加多元和複雜的產業體系支撐,才能實現相對均衡和持續的發展;考慮到現實的發展階段,南陽需要解決的普遍性問題依然較多,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從中心城市建設到縣域經濟轉型,從生態環境治理到科技創新發展,等等。甚至可以說,一些困擾中國經濟和社會深層次轉型發展的因素,在南陽都存在,但是,能夠代表中國經濟創新性和領先性的高端技術和平臺企業的,在南陽卻依然相對稀缺。

所以,對於南陽新一輪的改革和轉型來講,可謂是在負重前行之下還要努力實現彎道超車,在省內要力保第三經濟大市的地位不被緊隨其後的許昌、周口等市超越,甚至要保三進二,對外還要謀求與周邊一些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競合,而在每年都在發生的超過200萬人口流出的問題上,南陽市不僅在和一些人口流入地競爭,還在和時間賽跑,以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本地人口在本地的城鎮化轉移,將城鎮化的快速發展轉化為區域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

在我們看來,無論是在城市的空間佈局上,還是在產業體系的構建上,對南陽來說,單點突破都很難從根本上改變目前發展困境的前景,而是需要多點佈局,多管齊下,一邊大力解決短板,一邊快速構建長板,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經濟的快速增長、中心城市的崛起、社會治理和能力的提升、文化和文旅產業振興、完整市鎮體系的構建等一個大城市建設的基本目標訴求。

而且,城市空間的多點佈局和產業體系的多點佈局又有所不同,對城市建設的空間佈局,既要有區域性大城市的建設,還要考慮到與縣城、鄉鎮、特色小鎮、村落之間構成完整的市鎮體系,

以南陽市中心城區為代表的大城市,更強調新興和高端產業的集聚、全國乃至全球性城市品牌的塑造、區域發展資源的配置平臺屬性、區域文化展示和旅遊集散、優質和高端的公共服務供給等,小城鎮則更加強調某一產業集群的集聚、宜居的生活環境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治理等。

葉一劍:南陽的新價值時代

城市建設的空間佈局要有區域性大城市的建設

基於此背景和邏輯來看,按照南陽市新一輪的中心城區的發展規劃,通過跨白河兩岸發展,在既有中心城區建成面積達155平方公里、人口160萬人的基礎上,規劃96平方公里的南陽新城區,並大力推進中央商務區建設,致力於培育新的動能、活力和增長點。在老城區抓好臥龍崗武侯祠文化園、南陽古城保護利用兩個標誌性項目,提升品質,改善民生。這些措施雖然在當地一度引發了不同聲音,但在我們看來,都可謂是務實之舉,也是南陽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必然選擇,只不過,在大力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拓展和更新城市空間的同時,也需要對城市產業的集聚和發展作出恰當的安排,推動產城人文的協同發展和融合發展。

與很多城市的發展軌跡類似,南陽的產業發展也經歷了“一二三”、“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轉變,根據官方發佈的統計數據,2016年是全市經濟發展的拐點,工業經濟持續下滑,工業增加值佔比降低,第二產業對GDP的貢獻率下降至43.3%,第三產業貢獻率首次超過第二產業4.4個百分點, 2018年,第三產業貢獻率達到52.1%,高於二產12.7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

在我們看來,雖然全國很多區域和城市都將三產在國民經濟中的佔比提升作為區域和城市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訴求,但是對於南陽這樣的城市而言,也需要做出更綜合的考量和分析。比如,考慮到南陽現在的城鎮化率、經濟總量、城市規模和質量等,工業化(尤其是高質量的工業化)依然是南陽的明顯短板,大力推進工業化甚至提高二產的佔比,依然具有充分的戰略合理性和必然性。

而且,就像前面提到的,三產佔比之所以提升,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工業經濟的下滑,關於這一點,從南陽經濟增速明顯低於鄭州、許昌、洛陽甚至商丘也可以反映出來,對此,以及關於南陽現有的三產發展的水平和競爭力,官方要有清醒的認識,並在“要結構”與“要規模”、“要產值”、“要增速”之間要做好平衡,分清主次,而不是以所謂的結構優化代替了區域和城市經濟的務實增長,最終導致南陽經濟在河南省內進一步的相對下滑。

畢竟,對於一個真正的“大城市”而言,雖然經濟總量不是唯一標準,但經濟總量絕對是最重要的標準之一,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設同樣如此,而就南陽所處的發展階段而言,經濟總量的較快提升和相對增速的提升依然是最重要的發展目標構成。更何況,無論是現代金融業的發展,還是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的發生,都是需要產業基礎作為支撐的,如果缺少包括工業在內的強大的產業支撐,依託南陽現有的經濟體量和消費水平,科技創新和現代金融的發展,可謂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葉一劍:南陽的新價值時代

經濟總量是衡量一個真正“大城市”最重要的標準之一

當然,通過梳理南陽經濟的基本盤,我們也驚喜的發現,這裡還是有著明顯的亮點。比如:伴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深入,全市工業所有制結構調整取得明顯進展,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格局逐步形成,至2018年,國有控股工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26.8%,非公有制工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71.2%;15家民營企業進入河南全省民營企業100強,位居河南省轄市第一位;截止到2018年年末,全市共有上市公司11家,發行股票11只,A股5只,境外股票4只,著名的牧原股份總部就在南陽;物流業迅猛發展,註冊登記的物流企業已達6600多家,相關從業人員達8.8萬人,快遞業已連續5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長,電商物流穩居全省前三;南陽旅遊資源豐富,僅4A級以上景區就有20家,2018年全年共接待國內外遊客6229.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9.8%,旅遊總收入364.8億元,增長30.0%,旅遊發展不僅具備了較好的基礎,而且,正處在快速增長的新軌道上,潛力巨大。等等。

江山輪流坐,風水輪流轉。在南陽的發展史上,傳統交通優勢地位的旁落曾是其城市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截止到今天,在經歷了多年的交通基礎設施弱勢的尷尬處境後,隨著鄭萬高鐵的通車,以及高速、高鐵、航空、綜保區、電商的發展,甚至內河航運的開通及成長,南陽的綜合交通短板不但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一個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的雛形也開始出現,再加上包括人口規模、土地面積、消費潛力、生態環境、厚重而豐富的人文積澱,以及南水北調、區域中心城市這樣的新的戰略和價值座標的加持,使得關於南陽的新價值時代的思辨正在引起更多人的關注,而這種關注本身也將成為南陽新一輪轉型發展的動力之一。

當然,無論是從南陽自身區域轉型發展的緊迫性來看,還是從周邊地區的競合態勢來看,還是從河南省內地市之間的排位戰來看,留給南陽的時間都不多了——就目前的經濟增速和發展質量來看,相對於南陽既有的基礎和勢能,還有一定的不適配性。不過,這也是我們對南陽進行關注的邏輯起點之一,期待這個千萬人口大市和特殊的價值窪地的快速復興。

在我們看來,楚豫雄藩,秦吳咽喉,連接東西,溝通南北,圍繞南陽的歷史性興衰的討論,因為南陽在中國地理區位、歷史進程、人文譜系、人口地理等方面的特殊性,從來都不是僅限於南陽當地的事件,而是具有著明顯的全國性事件色彩,所以,南陽,值得你更多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