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被网课“逼疯”的日子


教育 | 那段被网课“逼疯”的日子 | 梁静

那段被网课“逼疯的”日子

梁静


一个喜欢用文字妆点生活的我,随性洒脱地活着,习惯了每个夜晚抱着手机呼叫睡眠,看似对生活持有积极的态度,实际上是一种消遣。正昏昏欲睡,突然被某公众号推出的内容惊愕:有一个孩子因家庭条件有限,没有手机上网课而选择了自杀。可悲可叹啊!我认真看完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心有余悸难以入眠。

我家有三个女儿,从一听到来自钉钉软件的提示音就头皮发麻的日子走向今天,从最初混乱的状态转变至有序的状态,是一个非常考验耐心的过程。首先,必须要让孩子知道环境不是主观条件,最重要的是做自己的主人。其次,基础条件家长可以供给,路终究还是要自己走。

当我收到学校延迟开学的通知,心里特别慌。好不容易熬到她们都长大入学,从依赖走向自立,这堂“人生课”考验着我的毅力,我要感谢龙应台女士,是她的著作《孩子你慢慢来》拯救了我的那些年。现在,突然一下子全窝在家里,且与往日的寒暑假生活截然不同,不可以外出游玩,不可以出入任何娱乐场所,相当于我们要每时每刻在一起,拥有了随时可能擦出火花的生活模式。每天醒来要应对的事情很多,从烹煮饭菜到整理家庭卫生,高声呼喊着大家快来上课、学习,恨不得把时间延长至每天28小时。乱了步调的生活节奏,让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毫无修养的人,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简直是掉进凡尘的柴火堆里,变成了地道的灰姑娘,失落感不言而喻。我向朋友发微信诉苦,可他回复着无语的表情,向我证明了一件事,所有家长都和我一样处在不同阶段的“疯”着。无奈之下我走出阳台,反复做了几次深呼吸,我想我应该先镇住自己的心浮气躁,然后才能吼得住她们,默默地为自己加油打气。

家庭式学习较难协调,孩子们年龄段不同,在这种氛围下通常会克制不住自己,聊天、吃零食、互相讨论作业,还有不自觉地玩起手机游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不自律。于是,我严肃地说:“虽然我是你们的妈妈,但我必须严格对待你们,请你们分别选择自己的学习空间,不可以交头接耳,有问题需要询问大姐,请报告。我发现谁在偷偷玩手机游戏,就请她做完当天的所有家务,包括煮饭、拖扫地板。”这套话一说出来,孩子们就笑了:“不愧是我们的妈妈,不带武器的杀伤力在于她的语言。”当时的我心里在狂笑,却用了十二分的克制力压抑着自己,万一笑出来那岂不是前功尽弃嘛,等她们都落座进入学习状态之后,我走出阳台拉上落地门,想尽笑一番时,却已然失去了原有的心绪。墙角一盆葱绿的金钱树又冒出两棵新芽,几片小嫩叶像手掌一样保护着枝条,触目之下内心升腾起一股莫名的温暖。

教育 | 那段被网课“逼疯”的日子 | 梁静


接下来,要面对的是打消她们的惰性。在家里,随处都是那么温馨舒适,别说孩子,就连我自己何尝不想随意享受这避风的港湾,品茶听曲儿,阅读赏花。可时下的情况,多少人放下个人的安危,放下亲情而前赴后继走向抗疫第一线。起初,她们就像一群嘈杂的小鸟,有的说:“妈妈,你不要给我一种老师的感觉,那样我会失去母爱的。”有的说:“妈妈,现在是放假期间,我们可不可以不要这么辛苦。”我禁不住苦笑起来,孩子啊,假期早就结束了,现在是在家待课。再想想学校里你们的老师,面对手机里全班的同学,他(她)们更是熬坏了双眼,绞尽脑汁为同学们设计网课,批改作业,付出了多少艰辛与努力。孩子们,书是为自己而读,不是为老师或者家长而读。未来,你们一定会懂得,有一种真正的自由来自行为的约束。

大概两个星期过去了,我们逐渐养成了好习惯,每天定点起床,只有一台手机提供给她们使用,无需催促且有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要求开饭时一个不落地上饭桌。这样一来,孩子们收获了三点:生活有规律了、写作业提速了、懂得互相谦让了。我心里也跟着透亮起来,更加愉悦地为她们做起了美食。这时的我仅是一位母亲,揣着满满的爱为孩子们加油,那种感觉是无比幸福的。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孩子们热烈地讨论着她们的感受,畅聊着她们热衷的话题,让我突然有一种穿越时空的兴奋,感谢这场意外带来的收获。

国家好比是大家庭,天降风雪无人预料;我们各自的家庭是一个个小团体,却可以掌握在自己手里,做好我们该做的,是一种贡献。环境时刻都会改变,能够战胜困难的一定是坚强的自己。

忽而想起我读小学时发生的那场意外,教室里的天花板整个掉下来,砸在全班同学的头顶上,当时一片混乱,有的同学比较灵敏,发现不对劲马上钻进书桌底下,有幸未受伤,而有的同学始料未及被压到受了重伤。惊吓让我们忘记了哭泣,那会儿还没有电话,校长、老师拼命跑去村委呼救,随后村里派出劳动力凿窗救人,并打电话通知医院的救护车,我们被大人从窗口抱出来时,就像一群无助的小动物,见到自己家长的那一刻,才流下了委屈的泪水。为了不影响期末考试,校长协调村委腾出一个会议室,我们收集起残留的书本,全班同学围着一张大台继续我们的课堂,从来没有抱怨。时隔多年有些细节早已模糊,潜在的精神力量却延续至今,上网课是一种应对方式,不必惊慌失措,孩子要挺住,让我们一起坚强,黎明的曙光就要来临,度过了黑暗你们就是晴朝托起的太阳!

— The End —

梁静,朗诵艺术中级教师,热爱朗诵,喜欢用声音把文字跳跃成聆听者的音符,涤荡心灵,感染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