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不合就“秒辭”?

一些職場新人常常“一言不合就辭職”,這一方面體現出他們擇業時自主自由的心態,另一方面也說明就業市場和他們的就業需求不夠匹配。

那麼,年輕人應該如何尋找到符合自己期待的工作?

1

在校生魏薇認為,大學生課餘時間應該走出校門,參加實習,降低未來擇業時可能出現的“試錯成本”。

“我覺得,在校期間多實習,能提前熟悉一些崗位,並瞭解自己適合什麼類型的工作,儘早確立擇業目標。”

但是,還有人認為,很多大學生不重視實習,只把實習當成“裝飾”簡歷的辦法。工作不紮實,投機取巧,認為拿到實習鑑定就萬事大吉,其實對自己的成長沒什麼幫助。

踏踏實實的實習經歷,對於未來擇業有很大幫助,值得認真對待。

一言不合就“秒辭”?


2

有人曾經做過一項研究。

發現在校期間接觸社會更多的大學生,在就業能力方面,與企業需求的差異會縮小。

因此,建議大學生更多地接觸社會,在實習期間更好地瞭解企業的需求,這對於未來求職很有指導意義。

同時,用人單位除了關注大學生的知識、專業技能以外,還更多地關注應聘者的其他素質,以及工作態度。所以大學生也要注意在這些方面進行自我提升。


3

羅力是一名HR,遇到過不少應屆生“秒辭”的案例。

為避免頻頻換工作,他建議應屆生求職前,首先應該多諮詢同專業的師兄師姐,瞭解就業市場和相關職業的真實情況。

其次,投遞簡歷前要多做功課,通過網絡等渠道瞭解目標公司的情況,判斷是否符合預期。

另外,還可以尋求父母的幫助,有時他們能夠根據人生經驗,提供很有用的建議。

同為HR的王念認為,應屆生在求職前,最需要想清楚的是,自己到底想做什麼,適合做什麼。想清楚這些問題,求職目標就明確了,能節省很多不必要的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

一言不合就“秒辭”?


4

正值招聘季,魏薇經常向已工作的學兄學姐請教。他們經常提到的一個問題是人性化管理。比如公司在招聘時,應把崗位的工作內容、未來發展表述清楚,降低雙方的選擇成本。

企業要形成對新人友好的氛圍,才能讓新員工更有歸屬感,重視新人的職業發展通道設計,提供清晰的職業成長路徑和培養平臺。

這是整個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的一條主線,能讓年輕人進入企業後,感受到通過自己的努力,按照企業所制定的路徑,能夠在兩年、3年、5年後,達到什麼樣的水平。


5

“秒辭”是一個應該慎重思考的問題。

我們可以在學生時代適當參加實習,瞭解自己的特長所在,知道自己適合的崗位。學校應爭取與更多對口的、有潛力的企業合作,為在校生開拓更多的就業渠道,給同學們提供具有實際意義的職業指導和幫助,尤其是在職業價值觀方面。

這樣就能很大程度上降低“秒辭”的可能性,減少工作後辭職的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