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县景福镇:因景福院得名,是四川省卫生镇

据说很久以前,现在的景福镇还不叫景福,也不叫向阳,而是叫三诗湾。后来老祖宗们从湖广一带迁徙而至,在这里繁衍生息,久而久之,三诗湾就成了景福院,说起这景福院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呢!

三台县景福镇:因景福院得名,是四川省卫生镇

王家堰村

传说当年湖广填四川的人落户在三诗湾,在这里修了江心庙、火神庙、关帝庙、敬天宫和黑神庙这五座庙宇。由于三诗湾的人烧香拜佛诚心诚意,五座庙子香火昼夜不熄。神灵们被虔诚的三诗湾人打动了,他们在三诗湾各显神通,保佑这里的人们一年四季平平安安过上好日子。关帝在如今的魁字湾写一个"魁"字,寓意是"魁星点斗,独占鳌头"。黑神又捉了些乌龟放到河里,意思是"龟龄长寿"。火神就在堰坎上种上一棵大柏树,这棵大柏树大到要几个人牵手才能围住,树干象划船的挠片(桨),高好几丈,枝叶茂盛,寓意是无水火灾害。后来有一首民谣说:"魁星点斗龟面路,潘家堰坎大柏树"。从此以后,三诗湾就更加热闹好过了。五座庙宇挂红放炮,香火不断。观音菩萨又被三诗湾的人的诚心打动了,就飞到火神种的大柏树上(大柏树上确实有一座观音菩萨的石像)来保佑三诗湾的人。

三台县景福镇:因景福院得名,是四川省卫生镇

后来又流传这样一首民谣:"三诗湾象条船,观音菩萨掌挠片,百事如意魁星现,景美福长万万年。"而景福院,就是根据这首民谣而来的。清朝嘉庆年间的《三台县志》在卷四寺观志中对景福院有这样的记载:"景福院,县南九十里,(南宋)绍兴三十三年建。(清)乾隆元年补修"。

景福镇因景福院得名,地处三台县南部,距三台县城40公里、射洪县城28公里,辖区面积98.96平方公里,是南路大镇,也是距离三台县城较远的镇之一,是原向阳老区所在地。

三台县景福镇:因景福院得名,是四川省卫生镇

鲜家嘴村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建老场,名义隆场。南宋隆兴二年(1164年)建关帝庙,清乾隆时建新场,名景福院。由于景福院比义隆场人多热闹,遂将义隆场集期解散,合并为景福院逢场,从此老场新场统称景福院。清末民初为室火乡,民国24年(1935年)设景福联保,民国29年建景福乡,1951年老场改为义隆乡,1955年10月,撤销义隆乡合并到景福乡,1956年分乡,将原来的义隆乡改为双乐乡。1958年10月1日成立景福人民公社。1967年7月更名向阳公社,1984年3月改为向阳乡。1986年撤销向阳乡,设景福镇,隶属向阳区。1992年9月,双乐乡、方垭乡、茂隆乡、金星乡并入景福镇。1995年10月,双乐划出单设双乐乡,2019年底双乐乡并入景福镇。

三台县景福镇:因景福院得名,是四川省卫生镇


三台县景福镇:因景福院得名,是四川省卫生镇

方垭,场镇驻地在县城南44公里的吊嘴。1949年前大部分归景福乡管辖,其余属观桥、安居乡。1951年建立太和乡,1956年中期撤销,同年底恢复建制。1958年改为太和公社,1981年改为方垭公社,以境内方垭渡槽命名。1984年改为方垭乡,1992年并入景福镇。

三台县景福镇:因景福院得名,是四川省卫生镇

茂隆,场镇驻地在茂隆场。此地原有梦龙庙,后渐形成聚落,民国21年兴场,取名梦龙场,民国23年前归室火乡管辖,后分属景福、乐加乡。1951年建立梦龙乡,1954年改名茂隆乡。茂隆,有兴旺发达之意。1958年改为茂隆公社,1984年改为茂隆乡。1992年并入景福镇。

三台县景福镇:因景福院得名,是四川省卫生镇

宋观庙村

金星,场镇驻何家沟,距县城58公里。1961年行政区划调整时,由茂隆、双乐、向阳公社各划出部分生产大队组成。因此地有一金龙桥,故名金龙公社。1967年更名为金星公社。1984年改为金星乡,1992年并入景福镇。

三台县景福镇:因景福院得名,是四川省卫生镇

双乐,原名义隆乡,驻地李家楼,俗称尼姑庙,因尼姑修行太苦,改名双乐。民国初年属室火乡(今景福镇)所辖。民国29年(1940年)属景福乡。1952年8月从景福乡划出建义隆乡。1956年3月撤义隆乡,同年11月又恢复乡建制,改名双乐乡。1958年建双乐公社,1984年改为双乐乡。1992年并入景福镇设双乐办事处。1995年10月划出单设双乐乡,2019年底并入景福镇。

三台县景福镇:因景福院得名,是四川省卫生镇

景福镇是绵阳市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简称综改区)前线指挥部所在地,是综改区核心建设区之一。辖独木沟、园坝子、廖昌沟、槐花店、太平山、桅杆湾、观音堂、鲜家嘴、松树湾、白沙湾、蜜蜂嘴、胡家坝、松树堡、方家垭、罗家祠、营盘山、麻柳树、马口堰、菩提寺、陈家沟、大屋沟、双手磨、白鹤湾、土桥沟、陈家祠、金龙、天公山、陡沟、清凉寺、柏树桥、刘藻沟、崇心寺、双拱桥、五泉山、宋武沟、王家堰、宋观庙、王太沟、大石包、钟鹤楼、状元碑41个村,有42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7万余人。镇内有向阳中学、景福小学、金星小学、双乐小学、茂隆小学,方垭学校,其中向阳中学建于1958年,是绵阳市示范初中,绵阳市甲级校风示范学校,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曾经办过普通高中,高考升学率一度居全县同类高中前列。

三台县景福镇:因景福院得名,是四川省卫生镇

方垭学校

2015年,景福镇在鲜家嘴村集中连片流转土地,发展油用牡丹产业,建立油牡丹产业园。现已连片栽植2000余亩。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或专业大户)"的运行模式,打造四川省第一个以坡台地为主的高标准万亩油用牡丹产业园。油用牡丹品种"凤丹"耐干旱、耐瘠薄、耐高寒,一次种植,30年~50年不换茬,号称铁杆庄稼,不翻土,省工、省时,提高丘区山、林地的利用,种植5年后为高产期,每亩400公斤;还有牡丹的花蕊、花瓣和根部也具有非常高的利用价值。同时在鲜家嘴村打造观赏牡丹园,发展乡村旅游,并于每年3月中旬到4月初,举行牡丹文化节。2018年4月4日,全国首个乡村振兴讲习所——三台县乡村讲习所在景福镇鲜家嘴九龙山牡丹谷产业园挂牌成立。

三台县景福镇:因景福院得名,是四川省卫生镇


三台县景福镇:因景福院得名,是四川省卫生镇

2015年11月,一条宽4.5米,长10余公里的乡村水泥路将鲜家嘴村、状元碑村、王家堰村、宋观庙村、双拱桥村连接了起来,这一条幸福路极大的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也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水产养殖、甜橙产业、桃产业、油牡丹产业等顺势而起,"资源变资本、资本变股份、农民变股东",在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同时,持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三台县景福镇:因景福院得名,是四川省卫生镇


三台县景福镇:因景福院得名,是四川省卫生镇

景福豆豉是景福镇的著名特产,清雍正四年(1726年),楚南(今湖南)安化县谌益珍携其子安仕、安忠、安才及妻王氏来川。初留铜梁、大足,后徙景福院,借寓亲戚家,除营工度日外,发扬他在楚南安化精于豆豉之艺,传授其三子,组织家人,用景福院蜜蜂嘴清澈之溪水,先小量生产,所产豆豉,别具风味,有滋润化渣,色黑显光,味醇香馥,颗粒均匀,细嫩酥软,爽口回甜的特点。因需求大增,谌益珍及其子辈,便正式办起豆豉作坊。谌益珍之孙谌孝周,在清乾隆中期,正式开设酱园。商号为"如玉成"。后又为"如意成",商标名"安化豆豉"。从谌孝周至谌殷鸾的四世中,列强入侵,战事频繁。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无暇东顾,国内民族工商业得以兴盛,这个时期,谌氏子孙尽力开拓"如玉成号"酱园,由于经营有方,到谌德宣时已因开设"如玉成号",产销"安化豆豉"盛得资历,除置产业外,并为"如玉成号"创业者谌孝周建立"笃祜祠"。在皇兰湾营造住宅,庭堂广邃,且生员辈出,例授翰林院孔目,此时的谌氏,马腾于槽,人喧于室,俨然成了大家。"如玉成号"酱园,也不仅仅是一个商号,而且代表谌氏门第的招牌。到了谌殷鸾手中,"如玉成号"已年产大、小豆豉3000坛(每坛约重100公斤)。民国7年(1918年),"如玉成号"酱园毁于军阀混战中,"安化豆豉"也濒于破产,事平后数年,谌益珍七世孙谌舜卿,谌时卿虽小量恢复生产,但质量和数量远不能和当年比美。如玉成"等四家酱园,但产品不及"安化豆豉"。如玉成号酱园也在抗战中停产。1984年10月,向阳农具厂部分转产,加工豆豉,寻得如玉成号、天玉成号几位老工人参加操作,并深得过去一些工艺,更名为景福豆豉。是年景福豆豉被绵阳地区供销社系统评为优秀产品。现在景福豆豉年产量约1.4万公斤。景福豆豉酿制技艺于2013年被评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台县景福镇:因景福院得名,是四川省卫生镇

景福禅院又名关帝庙,人称"老庙",始建于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培修于明朝,增修于清乾隆二十九年。至民国时期,三殿重垒,共三百余蹲神像,两廊建有十殿、庙门前塑有鸡脚,无常、灵官、四大天王等。正二殿刘备,诸葛亮居中,左右关羽、张飞,汉朝文臣武将竖立。正中大佛宝殿雄伟庄严。景福禅院在"破四旧、立四新"中被毁,1993年在景福场镇狮子山顶重建,现有天王殿、观音殿、大佛殿、众佛殿,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

三台县景福镇:因景福院得名,是四川省卫生镇

县文保单位金龙崖墓群位于金星金龙村,以青杠排山及玉皇坡分布较为密集。其M1为多室墓,室内依壁开凿台阶、灶台、案几、水井、壁龛、马厩等附属设施,有单檐悬山顶、六棱中心斗拱柱等仿地面建筑雕刻,有阙楼、天花藻井、壁柱、壁穿等装饰装修,有阙楼、高浮雕马、朱雀及人物等画像雕刻,该墓葬为研究汉代该区域的社会发展状况、民风民俗及丧葬习俗提供了实物资料。

三台县景福镇:因景福院得名,是四川省卫生镇


三台县景福镇:因景福院得名,是四川省卫生镇

在方垭麻柳树村有一座建于民国7年(1918年)的王氏节孝坊,是石质仿木构四柱三间五楼。柱前、后均有抱鼓,宽5.1米、厚1.52米、高4.4米。主楼正面上额刻"清旨",匾刻"节孝坊"。龙门枋浮雕"双凤朝阳",边楼浮雕动物。明间额刻"食丧祭",柱上楹联"两字昭今古""一诚格地天"。左右梢间均嵌有碑。碑记王氏生平。背面龙门枋浮雕"二龙戏珠",门额"人文纪瑞",楹联"金石不渝乾坤老""霜雪傲凌日月光"。1999年,被公布为县文保单位。

三台县景福镇:因景福院得名,是四川省卫生镇

景福镇有着优秀的红色基因,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中共四川省委、川北工委领导下,中共三台地方党组织逐渐恢复。1947年11月,中共三(台)射(洪)临时工委成立,下辖射洪县太和镇工委、三台县金家区委、富丰区委、景福区委,共有党员110人。其中景福区委成立于1948年春,书记由中共三(台)射(洪)临时工委书记兼任,谌浩存(谌浩存生于1924年,景福人。1948年秋,景福区委改建为西峰工委,任书记,直到解放。1949年12月,任川中游击纵队第十五支队政治指导员。1950年1月任安居区副区长、征粮工作队队长。10月调遂宁专区公安处工作。1957年在遂宁中级法院刑庭工作。1958年10月调广元工作,1959年调旺苍钢铁厂生技科、民工科工作,任副科长。1961年3月调回三台,任工业局办公室副主任。1962 年3月任北坝、刘营、干坝王农场书记、场长。1974 年调任二轻局主任。1980年3月调县科协任副主席。1985 年3月离休)、孙登寿任委员。同年9月景福区委改为西峰工委,谌浩存任书记,下辖景福支部、茂隆白鹤湾支部、方垭刘家沟支部等6个支部。

三台县景福镇:因景福院得名,是四川省卫生镇

宋观庙村

1948年7月,景福区委在抗丁斗争中组织中签壮丁转移躲藏,使国民党反动派抓不到壮丁。在菊河、金家、乐加、景福等乡公所内任职的中共党员或倾向革命的进步人士,也从中打听中签的农民,随即秘密告知中签农民提前逃离。景福乡公所押解壮丁路过土地垭时,地下党茂隆支部发动当地群众成功营救了被抓壮丁。同时景福区委(9月,改为西峰工委)组织盐场300工人罢工,抗议强拉大悲阁、万宝泉两个盐场的7名工人当壮丁,取得胜利。

三台县景福镇:因景福院得名,是四川省卫生镇

宋观庙村坝坝宴(摄影:郑森)

原茂隆乡地主龙衍堂任意抬高押金,逼迫农民换约,否则就强迫佃户退佃。地下党茂隆支部发动21家佃户联合起来,凑钱打官司,把龙衍堂告到当时的县法院。在地下党茂隆支部领导下,佃户们据理力争,堂状告到县法院。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佃户们据理力争,县法院不敢公开违反"条例",只好按律"公断",结果逼迫龙衍堂不夺佃,不加租,把假"二五减租"变成了真"二五减租"。这一消息传开后 ,使茂隆、景福、千子(今郪江镇)一带佃户得到启示,他们在党组织领导下,纷纷起来开展公开合法的抗租斗争。千子乡地主王晓堂在景福雷打湾占有田地200多亩,佃户10多家,他在"二租减租"之际,进行高押夺佃,逼得佃户走投无路。地下党组织支使佃户王国宾、吉孝通等带头不退佃、不交租、不纳粮。王晓堂带领20余名乡丁,企图用武力抢收佃户的庄稼,佃户集体奋力反抗,双方相持不下,王晓堂见势不妙,只好草草收场。事后,他为了挽回面子,便向县法院起诉,并用重金收买有关人员。最后法院虽然判决吉孝通搬家。但王晓堂两年的租谷全部落空。1949年3月,安居大地主梁云鹏,占有田地3000多亩,有佃户200余家。他住在成都,所收租谷都交佃户杨海清负责保管。西峰工委一面发动佃户抗租不交,一面派人利用各种关系做好杨海清的工作,经党组织的教育,激发了杨海清的阶级觉悟,表示愿意配合地下党组织开展夺粮斗争。他把所保管的景福乡八角亭、安居乡月亮沟两大仓库储存的190余担租谷,以"无力运送,粮卖不掉"为借口,采取东拖西推的办法,直拖到解放前夕,后交西峰工委掌管。12月下旬,路过景福乡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急需粮草,于是调运了一部分给解放军。三台解放后,剩余的全部上交三台县人民政府。

三台县景福镇:因景福院得名,是四川省卫生镇

审核:梁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