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社區對口8個村,黃陂前川街巧解蔬菜供需兩頭難

“雙鳳社區把蔬菜需求報過來,我們村委會組織村幹部、黨員群眾採摘、分裝,再送到社區。”11日上午,黃陂前川街楊垸村黨支部書記梅小橋正在與雙鳳社區工作人員對接蔬菜保供事宜。下午4時,雙鳳社區居民餘永嬌在家門口收到了來自楊垸村的十元愛心蔬菜包。


8個社區對口8個村,黃陂前川街巧解蔬菜供需兩頭難


楊垸村蔬菜種植1300畝,是前川街蔬菜種植面積最大的村,往年蔬菜批發直銷武漢中心城區,不愁銷路。今年由於疫情防控管制,村裡的白菜、芹菜、大蒜等應季的蔬菜都被“囤”在田裡,村民很是焦急。而雙鳳社區則是個典型的老舊小區,老年居民多,很多人不會線上購菜。社區黨組織書記餘志芹介紹,自從對口保供以來,徹底解決了居民們買菜難的問題。梅小橋則表示:“我們村距離雙鳳社區不到一刻鐘,送菜也方便,實行對口保供3天不到,就銷了12000斤蔬菜。”

農村蔬菜爛地裡沒銷路,社區居民有需求又找不到門路。針對保供市場出現的供需矛盾,前川街成功嘗試讓轄區內8個社區對口8個村,打通農村菜地到居民廚房的通道。前川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街道探索建立農村對口聯繫社區、村級黨組織對口聯繫社區黨組織,保障蔬菜供應價格平穩,保證蔬菜品種供應多樣化的“雙聯雙保機制”。根據社區黨支部向對口村黨支部提出蔬菜團購需求,蔬菜經過安全質檢合格後打包,按政府指導價實行無接觸配送。並組織協調區、街下沉幹部,社區(村)黨員幹部和志願者千餘名,統計需求、對接聯繫、分揀配送等,充當聯絡員、代購員、分揀員、快遞員,成功連接起這條保供線。

該負責人表示,這種對口保供的機制進一步補充和拓寬了蔬菜供應的渠道,一定程度上平抑了蔬菜流通市場的價格,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收入,豐富了居民的蔬菜供應,被譽為從菜地到廚房的“一站式菜籃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