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戰報丨陳庭逢人就問:吃雞嗎?

防疫戰報丨陳庭逢人就問:吃雞嗎?

1

這幾天,高郵法院審監庭庭長陳兆輝逢人就問:吃雞嗎?難道是“大吉大利,今晚吃雞”?別扯了,陳庭連鬥地主都不會玩。

2月14日,高郵法院黨組成員、專委許雲霞到陳庭帶隊值守的道路卡口慰問。許雲霞問他:卡口有什麼需要?有什麼困難?要迅速上報,黨組一定盡全力解決。

陳庭長卻反問道:大家想吃雞嗎?要公雞有公雞,要母雞有母雞,又大又肥,價廉雞美,不但保證新鮮,而且代為收拾,弄的乾乾淨淨的,光雞帶回,直接下鍋,不用擔心接觸活禽,保證隔絕禽流感。

防疫战报丨陈庭逢人就问:吃鸡吗?

陳庭說的雞就是雞,是會打鳴的公雞,能下蛋的母雞。他正在幫村裡四處推薦急需銷售的雞。接下來的好幾天,陳庭家裡的主菜估計全是雞,那一天,連他自己買的,他一共幫村裡賣出去20只雞。

不是很多,有點遺憾,看到村長焦慮緊鎖的愁眉,陳庭於心不忍,實在看不下去,所以他還在逢人就問:吃雞嗎?

2

疫情防控是國家大事,村裡無條件全力以赴。但疫情還是對農村經濟造成了巨大沖擊,養殖行業更是首當其衝。物流受阻,銷售慘淡,村裡的幾家養雞場眼看難以維持,只能拋售,指望這樣能夠減少一點損失。

這幾天,一直帶隊在花陽村卡口的陳庭,跟村長、村民們一起站崗值守,共同的職責使命讓他們親密無間。

知道村裡的困難後,陳庭很著急,也很清楚,除了自己買點回來吃的,加上向同事推銷一點以外,他幫不上什麼大忙。能幫多少就幫多少吧,多少是個心意,誰讓自己只是個法官,目前又只是一個卡口聯控小組的負責人,而不是個雞販子呢。

防疫战报丨陈庭逢人就问:吃鸡吗?

春節後,除了審監庭工作,陳庭主要精力都在這個卡口上,2月14日這一天,雖然只幫村裡賣出去20只雞,但他們盤查的車輛卻有400多臺。其中,最讓人緊張就是上圖中的這一輛。

3

車牌分明是“鄂”字牌,還是“A”打頭。緊張歸緊張,還得一步一步按程序來,好在這幾天查了這麼多車,流程早已爛熟於心,聯控小組成員相互之間的協助配合,也越來越默契。

攔下車後,陳庭是主詢人,上前調查,其他同志分司觀察、記錄、測溫等職責,站在旁邊,各就各位。

先測體溫,正常。再看身份證,是本地人,仔細登記好身份通訊信息。接著就是一般問詢: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等等,都沒問題。

防疫战报丨陈庭逢人就问:吃鸡吗?

最後重點調查這輛來自重點疫區的車輛,有無疫情風險。

陳庭是資深法官,最擅長問話,不大一會,他就查清,車是春節前開回來的,車上的人,按照當地要求已經隔離期滿。

對於車主的陳述,陳庭一一核實,確認屬實無誤,據此認定這臺車和車上的人,都沒有疫情風險,在再次檢查登記簿上的信息準確無錯後,陳庭作出准許車輛通行的決定。

防疫战报丨陈庭逢人就问:吃鸡吗?

4

卡口上的疫情防控工作,大致如此,很繁雜,很瑣碎,需要始終保持關注、認真、細緻和負責的態度,才能把卡口守好。

陳庭長認為,卡口工作看似不起眼,卻在疫情防控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正因為在卡口的這幾天,他親眼看到了養雞場的蕭條現狀,切身感觸到了現代農業對於交通、物流等基礎設施的依賴性。

某種程度上,他所值守的這條公路,就是方圓百里許多村莊的產業血脈,是許多農民的生計命脈,飼料能不能順利運進來,農產品能不能迅速賣出去,全都依賴這條公路。

另一方面,疫情當前,如果不加以嚴格防控,這條公路也會成為病毒傳播的捷徑,所以現在需要我們投入資源和心血,守住關鍵卡口,攔住一切可能存在的疫情風險。

目前,根據國家和省市要求和標準,陳庭以及值守全市各個卡口的志願者們,正在頂風冒雪,嚴格檢驗車輛和人員。

昨天夜裡開始的降溫,使得今天的最低溫度降至零下,站在風雪之中,實際上的體感溫度更低。但陳庭卻認為,與農民兄弟因為這場疫情造成的損失乃至傷痛比起來,這些痛苦根本算不上什麼。

他特別希望大家一起想想辦法,幫助這些正在遭受重大損失的農民,減輕一點損失,順利度過難關。所以現在,他最想說的還是那句話:吃雞嗎?

最後,歡迎大家通過留言,提供各類農產品供銷信息,並廣而告知。

素材報送:陳兆輝,劉 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