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內容一般有哪些?如何為孩子安排早教?

Abby媽媽


早教,它是指孩子從出生到就讀小學之前的教育,即早期學習。

在寶寶生命的初始階段,通過早期教育,可以很好的開發其大腦。在這個過程中挖掘孩子的潛能,讓他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那麼,該如何更好的對寶寶開展早期教育呢?這無疑是眾多寶爸寶媽們最為關心的問題。

不同年齡段的寶寶對早教的需求是不一樣的

0~6歲是寶寶開展早期教育的重要階段。其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寶寶的體能、智力和心理能力得到三維平衡的發展。

但不同年齡段的寶寶的對早教的需求是不一樣的。對此,寶爸寶媽們要有所區分才行。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 0~3歲的寶寶

💕 語言表達能力

0~1歲,是寶寶積極理解語言的最佳時期,建議家長要多與孩子說話;2~3歲,是寶寶學習口頭語言的關鍵時期,要多給孩子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

在學習語言表達的過程中,就是在幫孩子積累和增加詞彙量。目的是讓孩子能夠儘早的開口講話,與別人正常的交流,不會“貴人語遲”。通過發聲思考,也可以促進寶寶大腦思維的發展。

💕 培養一般能力

所謂一般能力的培養,就是指發展寶寶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力。 其最主要的活動形式,就是幼兒智力遊戲。所以,作為家長,在這一階段要多陪寶寶一起“玩遊戲”,進而開發其智力性因素。

除此之外,樂曲、繪本等,也是可以激發和培養孩子的一般能力的。音樂可以促進寶寶聽覺器官和傳入神經的發展,繪本則能刺激寶寶的視覺感官。平時閒來無事的時候,不妨多給孩子聽聽音樂、看看繪本,這樣可有效的培養寶寶的一般能力。

💕 精細動作培養

“二抬三翻六坐八爬十站一歲走”,大體上在培養寶寶精細動作的時候,都是按照這個規律來進行的。當然,不是所有的寶寶都會完全遵照這個模板。但在時間上也不能偏差太遠。

精細動作是身體平衡發展的需要,各種動作和體能訓練,是整個早教過程中最重要的內容。也只有這樣,才能讓寶寶得到一個健康的體魄。



  • 3~6歲的寶寶

💕 個性和心理的培養

幼兒時期的孩子從懂事時開始,就會初步形成自己獨立的個性和心理。因此,在家庭教育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注意家庭成員對孩子意識的引導。

家長的言行舉止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孩子的個性和心理狀態。也就是說,如果父母脾氣暴躁,孩子自然也就會染上消極的情緒。而要是父母性格溫和,孩子也會顯得積極一些。

💕 遵守規則的能力

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如果沒有從孩子小時候就開始培養他遵守規則的能力和習慣,慢慢的,他就會變得做事無規矩,也很難以自律。

要孩子遵守規則,並不是說讓死板的要求他一定要按照規律去做事情。只是必須讓他懂得,不管做任何事情,遵守規則是特別重要的,否則很可能會因此害了自己。像近日國家游泳運動員孫楊被禁賽八年一事,就是遵守規則重要性的最好說明。



不過,對孩子的早期教育可不是越早越好的。太過早的對寶寶進行教育,反而是會對他造成傷害。所以,讓寶寶接受早期教育的時候,一定要學會這樣安排,記住這幾“不要”。

早期教育裡的“三不要”,這樣安排對孩子會更好

在對寶寶進行早期教育時,這“三不要”必須牢記。只有這樣子安排,對孩子才是最好的。

  • 切記不要太過著急

不少寶爸寶媽在給孩子做早期教育的時候,總是太過心急,所以喜歡強人所難。孩子如果做得不好,甚至還會表現得很不耐煩。

事實上,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都會表現出不同的水平能力。每個寶寶的成長節奏都是不一樣的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多一些耐心不要太過著急

喜歡“揠苗助長”的父母期望值太高,急過了頭,往往就會忽視了孩子學習的基礎。這樣對孩子而言,是很不利的。



  • 千萬不要挫傷寶寶的積極性

“你怎麼學了這麼久都不會”?

“你看別人家的寶寶,多棒呀”?

………

在早期教育的時候,寶爸寶媽們千萬不要對孩子說這些“喪氣話”,這樣只會挫傷寶寶的積極性。孩子往後越學,就越提出起勁頭。

不要老是把寶寶和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多留意自己小寶貝的進步採取鼓勵的策略才行。寶寶在沒有產生抵抗情緒的情況下,才能自願的得到發展。



  • 家長不要忽視自己的重要性

有不少家長崇尚寶寶的早期教育,但是卻沒有遵循最關鍵的理念,那就是陪著寶寶開展早教。父母不能把孩子的早期教育推給了相關機構自己完全置身事外忽視了自己的重要性

對幼兒來說,早期教育對興趣的培養才是最關鍵的,講求的是家長與孩子間的互動。而不是一味的向孩子灌輸所謂的知識,家庭早教的成效要遠比學校來得好。

家長只有切實的融入到孩子的早教過程當中,才能讓孩子在相應的年齡階段得到有效的學習,促進孩子的教育發展。



【賢思媽媽提示】

早教可以讓寶寶的腦力變得更加充沛,孩子才能獲得高度的智力。早教對寶寶而言,就是智力、體力全面發展的“搖籃”。寶寶的早期教育,要用知識去推動他智力的發展,這樣才有意義。


【賢思媽媽有話說】

我是一位新晉寶媽,分享自己的育兒經驗和知識。如果大家喜愛,歡迎點贊、收藏、轉發和關注。我是賢思媽媽,與大家一同陪伴孩子更好的成長!!


賢思媽媽


寶寶的教育問題是個永遠也說不完的大話題,想找個統一標準好像很難。0-1歲上不上早教課程?眾說紛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考量。有人選擇上,有人選擇不上,也有人在上過之後又放棄了。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我們看到最多的是冷靜的思考,瞭解孩子的需要,針對自家的實際情況,諸多方面都要經過細細揣摩。而不管結論如何,我們的目的是一樣的,給孩子一個快樂的有意義的童年…

首先來說專家觀點 玩中學是最好的早教 著名早教專家,被譽為中國當代“早教之父”的馮德全: 0歲孩子也有精神生活的需要,他們的精神生活就是要玩、要學。人們往往把玩和學割裂開來,對立起來,認為玩是輕鬆的,學總歸是有精神壓力和負擔的,這是成年人的學習觀。嬰幼兒的心理根本沒有玩、學、難、易、苦、樂等這些區分,只有有趣和沒趣的區別,凡是有趣的活動,都願意參加,沒趣的活動一概拒絕,也根本沒有目的性和義務感。有趣的學就是玩,有益的玩就是學,玩中有學是最好的早期教育。 著名蒙氏教育專家孫瑞雪: 我個人認為,尤其是1歲以前沒有必要送到任何一個培訓機構去培訓孩子,但是,做媽媽的應該受到非常好的培訓,因為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是0—3歲,然後是3—6歲,因此母親應該掌握孩子認知的過程,同時還要掌握兒童的成長規則,這個成長規則是大自然的一個產物,如果父母不瞭解的話,肯定會延誤孩子的成長。所以,1歲以前的孩子著重是家長接受培訓,而不是孩子接受培訓。 暖媽咪經驗 在家也能“早教” 如果經濟條件和時間允許,帶寶寶參加“早教”班未嘗不可,但“早教”並非只在早教班才能進行,在家也可以“早教”。父母自己在家“早教”孩子從哪些方面著手呢?

1、購買相關的早教圖書,比如蒙氏的、孫瑞雪老師的等;

2、購買相關的早教道具;道具也可以稱為玩具,作為道具的玩具應該色彩豔麗,但功能簡單,最好是需要家長和孩子一起互動才能夠發現其中的樂趣,而且家長和孩子一起玩的時候,一定要放下其他事情,專心和孩子玩,同時配以溫柔而具有想像力的語言。

3、育兒、教育群中多學習其他父母的早教經驗。

4、多體驗早教機構的免費體驗課;早教機構一般多有免費體驗課,多去體驗一下不但可以多學點早教的方法,而且能夠提高你鑑別早教方法的能力。

5、 購買專業性的早教產品,比如巧虎、小豬佩琦***等,雖然年幼的孩子看的時間不宜過長,但父母完全可以自己學習產品中的相關遊戲,然後在生活當中和孩子一起互動。

6、多帶孩子參加同齡孩子的群體性活動;比如小區孩子的日常性玩耍,網上有人發起的親子活動,社會性組織發起的親子活動,主動邀請同齡孩子到家中玩耍(同時也會獲得去他人家中玩耍的機會),多帶孩子到附近的幼兒園玩(一般幼兒園開園前一會及放學後,都會有開放時間,這時有許多孩子在幼兒園裡玩,可給孩子提供一個群體性活動的機會,而且幼兒園都會有大型的戶外活動場所和器具,空氣和陽光要比室內的早教機構好得多。) 7、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和外出旅遊;年幼的孩子需要豐富的環境刺激,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早教課堂,如果你能夠多帶孩子外出,孩子的感知覺及各種能力必然會得到極大的發展。 走出上早教課的誤區 越來越多的媽媽想選擇一家早教機構來讓寶寶接受早期教育,去專業的早教機構上早教課是可以。但是,家長必須端正認識,走出以下誤區。 強迫寶寶上課“認真聽講” 很多家長都會有相同的苦惱:寶寶平時在家裡自由慣了,在剛接觸早教課的時候,常常四處遊走,不聽、不看,完全不配合老師,這樣哪能學到東西呢?一些心急的家長甚至強行將正在興頭上的寶寶拉回來。其實家長完全不必擔心這個問題。小寶寶都是吸收性心智,無意識中會吸收到很多。應該體諒寶寶並不知道在這樣一個小集體中需要遵守哪些規則,家長要做的是配合老師的要求與大家一起做,在適當的時候鼓勵寶寶,千萬別總想著要控制寶寶。寶寶看到所有人都是這樣做的,會去模仿,經過一段時間的自我體驗後,會明白這是一個規則,也會自願的遵守的,讓孩子明白在集體中需要遵守一些規則是寶寶社交方面很重要的進步。 上早教課只是孩子的事 父母們千萬不要以為,花巨資把孩子送到親子班學習後,父母的任務就完成了。有些父母甚至出了錢後,自己根本就不陪孩子去上課,而是讓保姆或者老人帶孩子去。這樣的做法其實是推卸了父母的職責。要知道,早教課是給孩子上的,也是給家長上的,家長的態度至關重要。陪寶寶上課的時候全身心投入。家長要儘量不要在課堂上聊天或者隨意走動。最好能在課後將自己在早教課上的心得與家人多多交流。 所有的訓練都寄託在早教課上 所有鍛鍊不應該僅僅限於上課的45分鐘,孩子的能力能否提高取決於無數次的親自體驗。因此早教課的效果如何達到更大程度取決於下課後的家庭延伸學習。老師在教家長和孩子做遊戲的時候,並不是盲目的。遊戲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要做這個遊戲?這些課程設置都要基於寶寶每個階段的生長髮育特點,抓住他們的敏感期進行培養。家長帶孩子早教,應該學習老師對待孩子的態度、引導孩子的技巧,記住如何有目的地跟孩子玩遊戲。同時,在平時帶孩子的過程中重複課上所作的遊戲和鍛鍊。 上了課就有效果 寶寶今天在課堂上學得興致勃勃,一回到家還是老樣子,這令家長覺得寶寶上了課學不到什麼。其實寶寶的學習基本都是積累的過程,特別是0-3歲的小寶寶所學習到的東西不會馬上的表現出來。等到生理發育到足夠成熟,加上平時的積累,會給父母帶來驚喜的。所以家長切莫讓急迫的心情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寶寶,使其失去學習或者遊戲的興趣。 早教=上早教課程 早教對孩子來說是成長中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但是,現在很多家長把早教與上早教課混為一談,認為早教就是把孩子送到早教中心去,他們關注的是哪家的教學質量高,教學環境好,而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早教課是一個舶來品,所倡導的是通過遊戲課程來讓孩子的感官、識別、社交、人格、語言、音樂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發展和提高,與中國的幼兒教育不同的是,早教課加入了家長的體驗,也就是讓孩子與家長一起上課,一起遊戲,所以在剛進中國的時候,早教課的另一個名稱是親子課。 再好的早教課程,也不能代替家庭早教的作用,父母永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永遠是孩子的第一課堂!教育無論何時都是父母的必修課,可以不花大錢讀早教班,但是,要用愛心和足夠的精力陪伴孩子成長



哎哎小貝


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壯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更為健康有益。

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無所事事,隨性玩耍的時間。



母嬰跨境電商


早教一般就是運動方面、認知方面、語言方面、生活與交往方面進行。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長大後上個好大學,從學齡前就給孩子報很多班,學習各類知識。3歲內嬰幼兒大腦發育非常迅速,可塑性最強,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期,大腦接受刺激越豐富,其功能越強,科學系統的良性教育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孩子的潛能。

嬰兒與父母親接觸時間最長,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儘可能多的與寶寶進行交流、互動、玩耍和探索,對孩子的一生至關重要,根據不同年齡孩子的特點從大運動、精細動作、語言、個人-社交和適應性等方面進行有計劃的活動,促進兒童大腦發育。在我的臨床工作中見到一些發育遲緩的孩子和家庭的教養環境有很大的關係。

很多家長也想和孩子互動,但不知道怎麼去實施。

下面具體教給家長各個年齡段孩子的早教內容:

滿月孩子

大運動:

不要把嬰兒捆成蠟燭包,每天做撫觸、嬰兒操。俯臥抬頭,逐漸延長俯臥的時間。在適當保護下豎抱嬰兒。適當練習翻身。

精細動作:

不給嬰兒戴手套,常按摩嬰兒的小手,促進嬰兒抓握玩具及大人的手指,讓嬰兒的手掌和手指充分活動。媽媽的手指是這個階段最好的玩具。

語言及交流:

經常與嬰兒面對面交流,多對嬰兒微笑,發出例如:啊、噢、嗚等單音,創造豐富的語言環境。

適應能力:

常給嬰兒看色彩鮮豔的玩具或看黑白相間的圖片,追視移動的物體,以促進視覺功能發育和大腦發育。給予輕柔的音樂,家長豐富的語調、嬰兒喜歡的玩具響聲等。在保暖的情況下多暴露手、腳,豐富手心,腳心的觸覺刺激。

社交行為能力:

對嬰兒哭泣應作出及時、準確的反應,使嬰兒保持愉快情緒,加強親子情感交流。積極創造條件讓嬰兒逐漸適應戶外活動。

2個月

大運動:

(1)堅持每天做嬰兒操及撫觸。

(2)加大俯臥抬頭的力度,延長俯臥時間;進行側翻鍛鍊。

(3)延長面朝外豎抱時間,促進頸部主動運動發育,儘早自行豎頭。

精細動作:

常按摩嬰兒的小手,讓嬰兒的手掌和手指充分活動。並讓嬰兒被動抓握玩具,鍛鍊嬰兒手的抓握能力。

語言及交流:

多與嬰兒進行面對面的語言交流,發出例如:啊咦、啊噢、嗯嗚等音節,多對嬰兒微笑,逗引出聲笑,創造豐富的語言環境。

適應能力:

常給嬰兒看鮮豔的玩具或看圖片,追視移動的物體,促進視覺功能發育和大腦發育。給予適當的聽覺刺激,如輕柔的音樂、家長豐富的語調、嬰兒喜歡的玩具響聲等。

社會行為能力:

(1) 對嬰兒哭做出及時、準確的反應,使嬰兒保持愉快情緒,加強親子情感交流。

(2) 讓嬰兒逐漸延長戶外活動,增強適應戶外活動的能力。

3個月

大運動:

堅持每天進行撫觸及嬰兒操。俯臥:逐漸延長俯臥的時間,在俯臥抬頭的基礎上練習抬胸,家長可用玩具在不同的方向逗引嬰兒尋找,增加嬰兒興趣,延長俯臥玩耍的時間;豎抱:此階段可以長時間豎抱,鍛鍊豎頭;促進嬰兒翻身:引導並幫助嬰兒從仰臥到側再到俯臥位,可在嬰兒空腹,情緒良好的情況下經常進行。

精細動作:

(1)引導嬰兒觸摸和抓握,家長把不同質感的東西或玩具放到嬰兒手中,讓嬰兒觸摸、抓握。

(2)將玩具放到嬰兒前面,讓嬰兒嘗試拍打及勾取玩具,加強嬰兒對手的控制能力。

(3)引導或幫助嬰兒將自己的雙手合抱走一起,注視並玩弄自己的小手。

語言及交流:

經常與嬰兒面對面的交流,發出例如啊、噢、嗚等單音,多對嬰兒微笑,用豐富的語調和富於變化的聲音和嬰兒說話,創造語言環境。

適應能力:

常給嬰兒看顏色的玩具或看圖片,追視移動的物體。給予適當的聽覺刺激,如輕柔的音樂、家長豐富的語調,嬰兒喜歡的玩具響聲。

社會行為能力:重視親子交流,尤其是父母親與嬰兒之間的交流,要關注嬰兒情緒變化,經常對嬰兒微笑,進行逗笑遊戲,促進親子情感的建立及嬰兒情緒的發展。堅持戶外活動。

4個月

大運動:

每天堅持撫觸及嬰兒操;促進嬰兒翻身:引導並幫助嬰兒翻身到俯臥位,直到嬰兒能獨立完成該動作;拉坐站:家長可以嘗試將嬰兒從臥位拉起到坐位,可在嬰兒情緒好的時候進行多次。

精細動作:

引導主動伸手抓握,把玩具放在嬰兒眼前讓嬰兒主動伸手抓,促使嬰兒靈活的控制自己的小手,最終能準確的抓到物體,達到手眼動作協調。

語言及交流:

經常與嬰兒面對面交流,看什麼說什麼,指認物體和人,並說出名稱;經常呼喚嬰兒的名字,讓嬰兒逐漸對自己的名字有反應;

經常與嬰兒對話,引導嬰兒發出一些輔音,如b、m、p等。

適應能力:

引導嬰兒集中注視,追視移動的小物體;給予適當的聽覺刺激,如輕柔的音樂、家長豐富的語調、嬰兒喜歡的玩具響聲等;經常改變聲音方向,呼喚嬰兒的名字;同嬰兒一起照鏡子,讓嬰兒注視鏡子中的自己和他人。

社會行為能力:堅持戶外活動;在進食喝水時讓嬰兒自己扶著奶瓶,體驗手的工具作用;與嬰兒交流時應表情豐富,讓嬰兒逐漸體驗對不同表情作出反應並用表情正確表露自己的感受。

5個月

大運動:

每天堅持撫觸及嬰兒操;促進嬰兒經常翻身,使嬰兒的翻身動作更加靈活;讓嬰兒練習靠坐,坐得較穩時可嘗試短時間的獨坐,不要讓嬰兒長時間坐;家長用手扶嬰兒腋下,幫助嬰兒短時支撐站立或做直立跳躍動作。

精細動作:

讓嬰兒嘗試雙手同時抓握物體,促進嬰兒準確抓握,經常把玩具放在不同的位置,讓嬰兒夠取、抓握,促進其手眼動作協調發展。

語言及交流

經常與嬰兒面對面說話,重複一些簡單的發音,如“ba 、 ma 、 da”等,讓嬰兒看到大人口型的變化;經常與嬰兒對話,看到什麼說什麼,為嬰兒創造豐富的語言環境。

適應能力:

與嬰兒玩“藏貓貓”遊戲,促進嬰兒尋找從眼前消失的人和物體;給予適當的聽覺刺激,如輕柔的音樂, 家長豐富的語調,嬰兒喜歡的玩具響聲等;經常呼喚嬰兒的名字,讓嬰兒逐漸對自己的名字有反應;和嬰兒一起照鏡子,同時做出各種各樣豐富的表情。

社會行為能力:

堅持戶外活動,接觸較多的人;與嬰兒表情豐富的交流,讓嬰兒對於表情有更加深刻的體驗。

6個月

大運動:

每天堅持撫觸及嬰兒操,但要採用嬰兒能夠接受的方法;開始鍛鍊嬰兒獨立坐,時間可隨嬰兒的能力發展逐漸延長;開始爬行練習,當嬰兒能夠自如地翻身,家長就應鼓勵嬰兒多趴著玩,並用玩具吸引嬰兒嘗試向前爬行,開始時可給與一定的輔助,如用手抵著嬰兒的小腳。

精細動作:

進一步促進嬰兒雙手共同活動的能力,如:引導嬰兒將玩具從一隻手傳遞到另一隻手、雙手合作撕紙等;讓嬰兒在準確抓握的基礎上嘗試抓取小物體,如:易消化的餅乾等,促進嬰兒精細動作的進一步發展。

語言及交流:

經常與嬰兒面對面說話,當嬰兒能發出一些簡單音節(如:“ba、ma、da”)時,家長及時給與積極反饋,並提供更加豐富的語言環境;家長經常與嬰兒對話,不斷讓嬰兒將所見(包括圖片、照片、實物、動作等)與“所聞”結和起來,加強對語言的理解。

適應能力:

為嬰兒提供豐富的試聽環境,如看圖片。聽音樂等,但最好不看電視與電腦;嘗試各種不同形式的“藏貓貓”遊戲;鼓勵嬰兒吃東西時積極參與,如自己拿餅乾吃。

社會行為能力:堅持戶外活動;多帶嬰兒接觸陌生人。

7-8個月

大運動:

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撫觸及嬰兒操;讓嬰兒多爬行,體驗各種爬行姿勢;促進嬰兒自己扶物站立,扶嬰兒向前邁步,同時引導嬰兒獨立在各種姿勢間轉換,如仰臥-坐位、坐位-俯臥、坐位-站立、站立-坐位等。

精細動作:

讓嬰兒經常捏取小物品,逐漸熟練使用拇、食指捏東西,但要注意安全,防止嬰兒誤食玩具;促進食指技巧,如讓嬰兒用食指深入洞內鉤取小物品、玩食指撥轉盤、撥球滾動、按鍵等遊戲。

語言及交流:

繼續加強嬰兒理解語言的能力,強化語言動作聯繫,教會更多肢體語言,如用搖頭擺手表示“不”;鼓勵嬰兒更多、更豐富的發音;

適應能力:

繼續為嬰兒提供豐富的視聽環境,如看圖片、聽音樂等,但最好不看電視與電腦。讓嬰兒尋找藏起的玩具,如用手指蓋住嬰兒正在玩的積木,讓其揭開手絹將積木取出。

社會行為能力:

堅持戶外活動,多與人交往;家長要經常在嬰兒面前做事,讓嬰兒有機會注視大人行動。

9-10月

大運動:

讓嬰兒體驗多樣爬行,爬行中越過障礙物等;鼓勵嬰兒自己扶東西邁步,如:椅子、沙發、推車等;讓嬰兒經常進行站位和坐位之間的交換。

精細動作:

在嬰兒能夠將東西取出-放入的基礎上,把嬰兒的玩具一件件放進百寶箱裡,然後再一件件地拿出來,讓嬰兒模仿;和嬰兒一起玩小套杯及類似玩具,在嬰兒面前反覆將套杯打開、蓋上,再讓嬰兒嘗試進行;與嬰兒一起玩推球、推車等遊戲,加強對手的控制能力。

語言及交流:

在交流中幫助嬰兒聽懂進而執行一些簡單的指令;加強與嬰兒的交流,促使嬰兒模仿更多,更豐富的發音;利用嬰兒日常接觸到的物品、食物、圖片等、幫助嬰兒理解、記憶詞彙,指認物品。

適應能力:

為嬰兒提供豐富的視聽環境,如看圖片、聽音樂、念兒歌等,但最好不要看電視與電腦;通過遊戲幫助嬰兒認識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

社會行為能力:

堅持戶外活動,多與人交往;讓嬰兒在注視家長動作的基礎上開始模仿,如:拍手、搖頭、扭動身子等;鼓勵嬰兒在進食時積極參與,如:抓握小勺、手扶小碗、嘗試使用杯子等。

11-12個月

大運動:

在嬰兒自由爬行的同時,鼓勵嬰兒扶物行走;幫助嬰兒鬆手站立,逐漸站穩,進而能夠自行蹲下、站起;在嬰兒扶物行走的基礎上,嘗試拉一隻小手走,或鼓勵嬰兒獨立走幾步。

精細動作:

與嬰兒一起玩各種玩具,逐漸讓嬰兒完成一些較為複雜的手部運動,如蓋瓶蓋、搭積木、翻書等;經常讓嬰兒手拿筆、紙,隨意塗鴉。

語言及交流:

鼓勵嬰兒有意識發音,並用單字來表達自己的意願;與嬰兒做各種指認及互動遊戲,促使嬰兒對語言更好的理解;鼓勵嬰兒多指認物品,並引導嬰兒用手勢表達出自己的要求;可經常發出各種簡單指令,如:給媽媽、拿過來、放到床上。

適應能力:

聽音樂、念兒歌、講故事、做操、跳舞,陪伴做各種嬰兒感興趣的活動;在看圖書時與嬰兒一同指認書上的內容;增加與嬰兒的互動;模仿家長的各種動作,讓嬰兒參與某些家庭生活,如:自己拿勺吃飯。

社會行為能力:

堅持戶外活動,多與小朋友一同玩耍,提高嬰兒交往能力;多與嬰兒做互動遊戲,讓嬰兒體驗交流與互動帶來的樂趣,如:藏貓貓、交換玩具等;鼓勵嬰兒自己進食,用杯子喝水、喝奶等,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孩子很快長大,3歲上幼兒園後家長和孩子互動的機會就會減少,家長要珍惜和孩子一起互動的機會,和孩子一起在愉快中渡過。形成良好的母子依戀關係,在孩子以後的成長中會受益匪淺。

這次分享的0~12個月寶寶的早教怎麼做?就到這裡了!

您還有哪些育兒煩惱?歡迎隨時留言給我!如您還想看更多關於我的課程,可以千聊搜索小太陽兒童健康免費聽我講課。


小太陽兒童健康


我們是一歲八個月去上的早教班,到哪老師先會教孩子們自我介紹,讓每個小寶貝坐在老師那裡自我介紹,剛開始孩子們都比較害羞,上幾次課以後基本上寶寶們都可以去老師那裡跟大家問好並自我介紹,慢慢的老師會再增加一些新的內容,這個環節可以鍛鍊寶寶的語音表達能力和自信能力。

自我介紹過後是手指謠,邊說兒歌邊做動作,培養寶寶的手指靈活性,剛開始因為寶寶坐不住,所以手指謠之後會讓寶貝們休息一會,接著是音樂律動操老師讓小朋友和家長一起跟著老師和音樂一起跳舞,鍛鍊寶寶的樂感和動作協調性。

休息一會是老師給孩子們示範工作時間,也就是老師會準備一些益智玩具,老師先示範如何來取工作和玩益智玩具、收工作放回原處。然後寶寶去找老師領工作自己開始做。剛開始寶寶可能玩的不是很熟練,家長最好不要干涉讓寶寶自己探索,這樣可以培養寶寶的專注能力。結束工作後寶貝要自己收工作並送回原處。

最後老師會帶寶貝們玩一些孩子們很喜歡的親子游戲。寶貝上了一年效果很好,從剛開始的不敢開口到後來大膽自信的講話,上幼兒園時適應能力也很強,因為在早教班時老師經常讓和其他小朋友溝通、交流和分享。




Anni媽媽說育兒


別讓錯誤的早教誤了孩子,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孩子只有上“燒錢式”的早教才能贏在起跑線上嗎?別讓鋪天蓋地的“育兒恐慌”迷惑了你。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意識的提高,現在越來越多年輕的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問題越來越重視了,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很多寶媽在懷孕的時候就開始進行胎教,在孩子出生開始懂事時,就迫不及待地想把孩子送去上早教。

大家都知道揠苗助長的故事,植物的春生、夏長、秋收都有自身的生長規律,孩子也是一樣,過早的和不適合的早教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是非常大的,有的甚至是終生的,剛懂事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和父母的陪伴,如果過早地接受學習任務,容易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產生厭學心理等。

早教是什麼?不是非在外面的培訓機構上的課程才叫早教,在實際的家庭教育中,父母給孩子讀繪本、講故事、教孩子如何玩,只要孩子參與其中了,其實就是啟蒙,就是早教了。早期的教育最重要的是父母的陪伴。

科學研究表明,0-3歲對孩子的一生有著重要的影響,這個階段奠定了孩子思考、想象、創造、語言、態度等方面的基礎,0-3歲時孩子智力發育的最關鍵時期,3歲的寶寶大腦發展已達到成人大腦的70%,因此,要想充分激發孩子的潛能,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玩耍中學習,為孩子選擇合適的遊戲,並做孩子最好的玩伴。

1-3個月:

這個時間的寶寶只能看見距離為20-30釐米的物品,因此可以通過懸掛色彩鮮豔的物品或者黑、白物品等,陪寶寶玩懸掛視覺遊戲,讓寶寶逐漸適應用眼睛尋找聲音,從而認識周圍的世界。

4-6個月:

可以利用手抓球、小搖鈴、撥浪鼓等給寶寶抓握、啃咬等,訓練寶寶手部力量。

7-9個月:

這時的寶寶能夠獨立坐,自主爬了,選擇一些可以移動的玩具,如各類球和玩具小汽車等,陪寶寶玩追球或者追車的遊戲。

10個月-1歲:

此時,寶寶已經會站立已經學走路了,通過跟寶寶一起玩搭積木和抓珠子的遊戲可以訓練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和精細動作。

1-1.5歲:

父母可以給寶寶畫板、寫字板等玩具,教寶寶畫線條或者小圈圈等;也可以給小噴壺寶寶,教他給小樹木澆水,或者到戶外玩滑梯、鞦韆等,訓練寶寶大動作發育。同時,這個時候家長可以跟寶寶一起學打電話,訓練語言能力。

1.5-2歲:

孩子已經走得很穩了,這時候可以培養寶寶的生活自理能力,通過模仿大人喝水、穿衣服、做家務等,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同時也可以給寶寶玩水、玩沙,促進智力發育,培養孩子的觸感。

2-3歲:

多陪寶寶參加戶外活動,培養孩子樂觀的心態,同時培養孩子左右前後的方向感,通過搭積木等遊戲,進一步訓練寶寶手眼協調能力;跟寶寶講故事、唱兒歌等,可以培養寶寶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等。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和引導,良好的親子教育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早教。




竣哥媽媽


早教的課程一般有肢體訓練、感官、數學、藝術和音樂等這些內容。不同的機構教學理念不同,課程設計上也略有不同。以贏在起點為例,針對不同年齡的寶寶有不同的課程,如0-2.5歲Baby Play重點培養感知運動、音樂表達、社交等能力;0-2.5Baby star課程重點培養寶寶手部精細動作、語言表達能力、注意力等能力,2.5-3歲Pre-baby MBA側重在寶寶情緒調試、習慣規則的遵守的能力;3-6歲Baby MBA針對孩子科學認知、語言發展、人際交往等敏感期,培養孩子幼升小必備能力,為幼升小打基礎。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您!


向日葵動漫樂園


早教的課程一般有肢體訓練、感官、數學、藝術和音樂等這些內容。不同的早教機構教學理念不同,因此課程設計上也略有不同。以贏在起點為例,針對不同年齡的寶寶有不同的課程,重點培養感知運動、音樂表達、社交等能力;課程重點培養寶寶手部精細動作、語言表達能力、注意力等能力,2側重在寶寶情緒調試、習慣規則的遵守的能力;針對孩子科學認知、語言發展、人際交往等敏感期,培養孩子幼升小,自己在家也可以給孩子多買些玩具,空出一個玩具房,培養孩子多動手能力等.




徐小麗的生活日記


不是,這裡頭就要跟大家來講這個非常神秘重要的3+3原則,你如果懂得了這個3+3原則,你就知道了什麼是早教。

2


早教的3+3原則


  • 關於遊戲

這個早教的3+3原則的第一個,關於遊戲一定是可重複的,一致性和適齡的,我們一個個來說。

① 可重複的

為什麼說孩子的遊戲必須是可重複的呢?

我們孩子要學會一樣東西,是需要多次重複的,並不是一次就能學會的。

各位家長朋友,你們學會唱一首新歌,需要多久?比如薛之謙的歌,你要學會他一首新歌,你要聽幾遍才能學會,並不是一遍就能學會吧?

對於我們的孩子來講,他也要重複很多次,才能學會一樣東西,所以孩子玩這個遊戲一定是可重複的,而不是隻能玩一次。

躲貓貓遊戲就是一個重複性的遊戲,並且玩躲貓貓還能教會孩子物體不會因為看不見而不存在,可以緩解寶寶的入園焦慮。

母嬰話題高贊答主@兒科醫生雨滴在知乎也提到了,玩躲貓貓可以幫助寶寶理解物理衡存這個概念。


② 一致性

一致性就是說,在和孩子玩遊戲的時候,每一次遊戲的過程和結果要是一致的。

舉個例子,比如說我們經常跟寶寶玩躲貓貓的遊戲。媽媽經常會從門後頭鑽出來逗孩子,孩子被逗得咯咯笑。

但是你知道嗎?你在跟孩子玩躲貓貓遊戲的時候,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你每次要從同一個地方躲進去,然後再從同一個地方冒出來。

你千萬不要一會從左邊,一會從右邊,一會從上邊,一會從下邊,因為這樣孩子會不確定你到底是怎麼回事。

因為他在做一個“再確認”的過程,他得知道媽媽剛才上哪去了,媽媽消失了嗎?媽媽還會出來的,他在等著去確認你會不會出來。

如果你真的又從門後邊出來了,孩子會非常的開心。

所以其實孩子你跟孩子玩躲貓貓遊戲,孩子開心的笑不是因為你長得好看,而是因為孩子確認了自己的想法。

③ 適齡性

適齡性就是說我們教育孩子跟孩子玩的遊戲是給多大的孩子玩的?

比如,0歲到1週歲的寶寶可以做的遊戲和聽的音樂非常多,不同的月齡段會不一樣,小七老師先說兩個。

比如說六個月的時候,孩子一定要玩的一種玩具叫手搖鈴,一定要玩。

另外,孩子從一開始聽音樂建議聽輕柔的,然後節奏明快的,節奏感強的讓孩子跟隨節奏感能產生興趣,而不是一開始要聽那些激烈的搖滾樂。另外對於像古典音樂和外國音樂來講也是非常適合的。

一歲三個月的寶寶應該做的遊戲非常的多,比如說舉個例子,音樂的遊戲,需要讓孩子來聽音樂,需要讓孩子跟隨節拍跟你來做共同的互動。比如聽歌,踩節拍丟手絹的遊戲。


  • 關於體驗

關於體驗一定是體驗是充滿歡樂的。在這個體驗當中,我們是鼓勵寶寶的和認同寶寶表達的。

① 充滿歡樂的

第一個,讓體驗充滿歡樂。沒有體驗就沒有學習,這個體驗也一定得是歡樂的,如果是不歡樂的,孩子就不愛參與了嘛。

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生活經歷,比如說孩子看到桌子上放了一杯水,就想伸手拿這杯水要喝。我們不讓孩子喝,就說:“寶寶別碰,那杯水好燙!”

我們的孩子會聽話嗎?他不會,他上去就抓那杯水,結果孩子被燙得“嗷”了一聲。孩子從來沒有抓過熱的東西,他不知道什麼叫燙。

那是不是我們教育孩子就得燙孩子呢?

一定不是。那怎麼樣才能讓孩子知道燙呢?

太簡單了,我們可以放三杯水。第一杯水是涼水,第二杯水是溫水,第三杯水稍微熱一點。告訴孩子第一個叫涼,第二個叫熱,第三個叫燙。這樣逐步來體驗,孩子就懂了。

梅婷帶著陽陽去早教中心的時候,老師會讓家長做些有趣的體驗,比如讓媽媽模仿特別的聲音,當這件事情是有趣的時候,孩子也會愛參與,和你互動。


② 鼓勵寶寶

什麼叫鼓勵寶寶呢?

比如你帶著孩子去玩一個遊樂場,他非常費力的爬上一個臺階或者一個滑梯的時候,孩子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呢?

沒錯,孩子會眼巴巴地看著你,期待你鼓勵他和誇他。

不過實際上我們平時習慣說什麼?

“你怎麼這麼笨,半天爬不上來”。

其實孩子是需要你的鼓勵的,那到底應該怎麼鼓勵孩子呢?

並不是說:“寶寶好聰明,寶寶好棒”,除了這兩句沒了,可實際上真正誇孩子的方法很多。

誇孩子一定要具體,比如:“寶寶,你很努力的爬上了這個臺階,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媽媽真的為你自豪!”

③ 認同寶寶表達

第三個叫認同寶寶的表達,大家知道寶寶的表達不只是語言,人類的表達也不只是語言。表達有很多形式,那寶寶的表達除了語言,還有什麼呢?沒錯,就是哭聲。

他的肢體語言,他用手指,他給你眨眼睛,都是寶寶的表達。

無論孩子在這個過程中表現出什麼,是說話還是哭還是眨眼睛,我們都要認同他的表達,不要因為他哭而阻止他,也不要因為他打地板而阻止他,要認同他的表現。


說了這麼多,我最後想讓大家記住幾句話:

1、早教效果現在看不出來,是未來才能看出來的。

2、如果急於求成,會適得其反。

3、早教不是教孩子學知識,而是開發他們的潛力,讓他們未來可以比別人做的更好。


Oceandaddy海洋爸爸


同伴貝寶裡可以學到的1、初生嬰兒認識周圍世界,和外界取得聯繫是通過感知覺來實現的,因此對嬰兒的教育應著手於發展感知覺方面的訓練。父母應該及時給予嬰兒適當的刺激,鍛鍊他們的各種感覺器官以及相應的神經系統、大腦等有關部分,促進嬰兒智力的發展。2、對於5—6個月後的嬰兒,一般多挑些色彩鮮豔的玩具讓嬰兒玩耍,品種要經常調換,以提高其興趣。此外,還應適當地讓嬰兒在床上練習翻、滾、 爬、蹬、踢等。動作的發展增加了孩子對外界接觸和觀察的範圍,可提高他們對外界認識的能力。3、1歲以內的嬰兒應經常到大自然中,如抱他們去公園或田野,看看綠色的世界,看看五彩繽紛的田園風光,接受自然美的薰陶。4、讓嬰兒多與成人交往。為了發展嬰兒的語言和表達能力,大人應該多跟嬰兒接觸,經常與孩子“說話”、“提問”,引逗他們發聲和發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