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化|割烹、懷石、料亭,本膳、會席這些日料名詞咱們挨個說

現在日本料理在全球都受到追捧,如果吃一頓正宗的日料,絕對算得上高大上,日料中有一些常見的詞語,雖然看字面能猜個八九不離十,但要是仔細考究,則都是不甚了了。由於大連在歷史上跟日本有一些關聯,所以在這裡吃過幾次日本料理,也對這些詞語有一點了解,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日料的那些名詞,希望以後大家去日料店能點的明明白白,吃的舒舒服服。

飲食文化|割烹、懷石、料亭,本膳、會席這些日料名詞咱們挨個說

一張圖看懂日本料理

本膳料理

本膳料理可謂是日本料理的起源,是舉行儀式用的高規格料理。是在室町時代武士門第禮儀下確立的,以傳統文化、習慣為基礎的料理體系。因為比較古樸老派,現在正式的「本膳料理」已不多見,大約只出現在少數的正式場合,如婚喪喜慶、成年儀式及祭典宴會上。可以用咱們中國的滿漢全席來類比。

飲食文化|割烹、懷石、料亭,本膳、會席這些日料名詞咱們挨個說

本膳

會席料理

將本膳料理進行簡化,便形成了會席料理。會席料理源自江戶時代後期,原本是為了飲酒而在料理茶屋享用的美食,一開始會席料理的基本規格是三菜一湯。但越到後來規格也就越發上揚從三菜兩湯、五菜兩湯,直到九菜三湯,種類也越來越豐富,而且色、香、味、器、形也十分講究起來。差不多相當於咱們說的婚宴酒席吧!

飲食文化|割烹、懷石、料亭,本膳、會席這些日料名詞咱們挨個說

會席

懷石料理

如果說會席是用來飲酒的料理,懷石就是用來品茶的料理,與會席料理的熱鬧氛圍不同,懷石料理比較安靜閒適,而且菜品比較樸素,一般由茶會舉辦者親自選擇時令食材烹飪,充滿季節感,也凸顯了主人的待客之心。為了突出品茶的感覺,懷石料理的食物更加清淡內斂,也許只有真正內心清淨之人才能品味出其中的精髓吧。用中國的私房菜館類比較為合理。

飲食文化|割烹、懷石、料亭,本膳、會席這些日料名詞咱們挨個說

懷石

精進料理

在日本,把素食者稱為"精進者",素食則叫做"精進料理"。即更注重飲食的禪意,創始人道元禪師曾訓示一位雲水僧:“一滴水也是佛的生命。”換句話說,精進料理首重令每一種食物材料的所有部分都徹底發揮功能,縱是一粒米、一片葉、一滴汁都不能浪費,必須令食物從各種元素中得到真的味道。類似於咱們中國寺院裡的齋飯。

飲食文化|割烹、懷石、料亭,本膳、會席這些日料名詞咱們挨個說

精進

定食

顧名思義,定食就是固定搭配的一套美食。一般是把米飯、醬湯、主菜、配菜及醃菜等配合在一起作為一套,也就是咱們吃的一個套餐。

飲食文化|割烹、懷石、料亭,本膳、會席這些日料名詞咱們挨個說

定食

割烹

準確來說割烹並不是一種料理,而是指一種日本餐廳的形式。這些餐廳雖然檔次不一,但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都具有開放式的廚房,可以讓食客們在用餐的同時欣賞到廚師的烹飪技藝。可以直接與廚師交流。一般食客們坐在吧檯前,一邊享受美食,一邊與廚師交流自己的感受,有些熟客還會和大將拉起家常。就是深夜食堂裡的那種模式。

飲食文化|割烹、懷石、料亭,本膳、會席這些日料名詞咱們挨個說

割烹

料亭

和割烹相對應,料亭指也是一種日本餐廳的形式,是更加高檔和神秘的一種形態,真正的料亭絕非一般人能夠消費得起的。一般而言,最高檔的料亭只接待熟客,頭一次光臨的客人必須由老主顧引見才能入內。料亭最顯著的特點是地點隱秘不容易發現,並且環境佈置得高雅復古,每一個房間都用專門的女侍服務,讓食客們享受到至高無上的款待,因此它被認為是日本餐飲界的頂峰。不用說,中國的高檔會所就相當於日本的料亭吧。

飲食文化|割烹、懷石、料亭,本膳、會席這些日料名詞咱們挨個說

料亭

味噌(ceng)

是不是有人讀“味增”啊?其實應該讀味噌(ceng)就是“醬”的意思,由蒸煮後的大豆、米、大麥等其他穀類,經過麴菌的培養後和蒸煮的大豆、食鹽混合,經過發酵所形成半固體狀態。跟我們的大醬差不多,但日本人用味噌比中國人用大醬更廣泛一些。它既可以做成湯品,又能與肉類烹煮成菜,還能做成火鍋的湯底。

納豆

傳統制法將蒸熟的黃豆用稻草包裹起來,保持在攝氏40度放置一日,稻草上常見的枯草桿菌(納豆菌)因可產生芽孢而耐熱度高,殺菌過程不受破壞,使黃豆發酵後產生黏稠的絲狀物,這種黏稠外觀主要來自成分中的穀氨酸,被認為是納豆美味的來源。

丼(jing)

丼,有人讀(dong)最早是形容米粒落入大碗中的聲音,其字面意為“碗”,表示一種日式家庭飯食。熱騰騰的飯上覆蓋著精心烹調的菜餚一起食用,是丼的特殊之處,說白了就是咱們說的蓋飯。

親子丼

不是媽媽給孩子做的飯哦,在日料裡親子丼特指的就是用雞肉和雞蛋做的蓋飯,哈哈!

天婦羅

在日本料理中,用麵糊炸的菜統稱天婦羅。天婦羅的名字來自葡萄牙。當時是為了以較快的速度可以取得充飢的食品,就把蔬菜等在麵糊中蘸上薄薄的一層然後快速炸熟。

酢物

酢物是一種日本料理,即醋酸菜,可以與冷菜一起上,也可放在菜點之後,醬湯之前,既可開胃,又可使人在飯後不產生油膩感。

大福

日料中的一種點心,類似放大版的熟湯糰。用糯米包裹著內部的餡料,通常是豆沙、草莓 、地瓜等甜味材質,口感柔軟爽滑。

照燒

是日本料理中的一種烹飪方法。通常是指於燒烤肉品過程中,外層塗抹大量醬油,糖水,大蒜,姜與清酒(或味醂)。

壽司

日本最早的壽司是用米飯生魚和醬汁做成的一口就可以吃掉的小型食品,現今壽司則很多種,可以放一大堆東西,不過必須是一口可以吃掉的。

刺身

刺身就是也就是生魚片,指將新鮮的魚貝類生切成片,蘸調味料直接食用的魚料理。

烏冬麵

其實就是比較粗而且比較順滑的麵條。因為英語中寫作:udon,在港臺就按照英文音譯叫做烏冬麵,大陸後來就沿用了這種叫法。

其實,日本料理從根源上和中華料理一脈相承,在菜品的形式、味道等方面都有中國的影子,只是日本根據自己的當地物產和飲食習慣加以變動,但如果仔細研究,依然能發現若隱若現的關係,所以我就用了一些跟中國飲食文化的類比,或許不是那麼貼切,但只要大家能意會也就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