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奇才“天下名巧”馬鈞

我國古代到底有沒有指南車的問題,從古至今爭論不休?有人說,皇帝和蚩尤作戰,遇到了大霧,軍隊 迷失了方向, 皇帝制作了指南車,辨別方向,辨別方向,終於戰勝了蠻尤。

有的說在周朝初年,南方的趙裳派來的使臣,迷失回去的路,周公製作了指南車,派人送他回家,在場的散騎常侍高堂隆說:關於指南車,文獻不足,這些傳說只不過是是一種虛言,也不足為憑。

三國奇才“天下名巧”馬鈞

驍騎將軍秦朗附和說:說的有理,傳說本來就不可信,何況是的是皇帝的事情,擔任給事中的馬鈞,堅信古代發明過指南車,馬鈞說:指南車是有的,問題是我們後人沒有去製造。

三國奇才“天下名巧”馬鈞

高堂隆和秦朗嘲笑馬鈞說:“是啊!馬先生名叫鈞,字德衡。這個名字多好啊! ‘鈞’是器具的模型,‘衡’可以稱出物體的輕重,又是模子,又能定輕重。要是輕重定不準,模子也就未必精確”馬鈞聽到這些嘲笑,並不生氣,只是嚴肅地對他們說;光說空話有什麼用,只要腳踏實地去實幹,才能知道到底有沒有指南車。

三國奇才“天下名巧”馬鈞

於是,他們一起去見魏明帝曹睿。魏明帝知道馬鈞是一個能幹的巧匠,就命令他去執照指南車。

在接受了魏明帝制造指南車的命令以後,馬鈞日夜鑽研,苦心思考,一邊設計,一邊製作,在實現中不斷修改和補充設計方案。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總結經驗教訓,終於把指南車製造出來了。

三國奇才“天下名巧”馬鈞

製作指南車取得了成功,不僅是使高堂隆,秦郎這些空談家啞口無言,也使得滿朝大臣對他的絕世技巧以及以實幹精神,佩服的五體投地。送給他一個“天下名巧”的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