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從詩三百中再見古周朝的幽幽韻味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也是古代詩歌的開端。當然,《詩經》本身並不能完全叫做詩,我們都知道,詩經裡面的詞句多是作為樂歌來傳唱的。

先賢孔子曾概括道:“《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孔子讓三個弟子都要熟讀《詩經》,以其內裡的教化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先賢諸子也多引用《詩經》來闡釋道理,譬如孟子、老莊、墨子、韓非子等人。

被儒家奉為經典的《詩經》有著久盛不衰的生命力,經歷了千年的時光仍舊不朽,除了其本身的文化價值外,《詩經》更為珍貴的是它保留了古代的日常生活,上至王公、下至平民,都被詩三百囊括其中。

《詩經》:從詩三百中再見古周朝的幽幽韻味

一、三百詞句生民來

據歷史記載,《詩經》最早的作品記錄在西周初年,最晚的在春秋時期,也就是說,整篇詩章大約橫跨了五六百年。這五六百年間的民間樂曲、宮廷奏詞、祭祀戰歌有很多都已經不可考。據說從春秋時期開始,流傳下來的詩有三千首之多,但是最後真正留下來的也只有三百一十一篇,其中還有六篇笙詩還是有目無詞。

《詩經》沒有具體的作者,相傳是由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而成。《詩經》的內容及其豐富,其中涵蓋了對勞動和愛情的思考,對風俗和婚姻的探討,祭祖之禮、天象生活無一不包攬其中,所以我們能說,《詩經》在某種程度上就像是西周王朝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

周代的時候是沒有采集詩詞的專門官員的,因此那些散落的詩詞都表現在民間歌謠裡,以口口傳唱的方式傳播下去。當然,每年春天的時候,這些歌謠會被整理交給宮裡的音樂之官統一譜曲,然後演唱給周天子聽。

《詩經》:從詩三百中再見古周朝的幽幽韻味

這些被收錄下來的民間詩詞,就是在《詩經》中佔據極大一部分地位的十五國風,較為出名的篇目有《關雎》《桃夭》《碩鼠》《蒹葭》。

除了平民,周代的貴族生活也是《詩經》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貴族之間的宴飲、祭祀禮儀的文化,貴族們的生活被記錄下來,譜曲作為各大宴會上彈奏的曲子,周王朝的文化,很大一部分都在這些珍貴的詩詞當中。

《詩經》的產生地域多以黃河流域為中心,往南邊延伸能遠達長江北岸,因其分佈地區之廣,所以《詩經》當中也出現了不少帶有地域性文化的詩歌。我國自始至終都是大河文化,所以農民們對於土地的依賴性很強,《生民》《綿綿瓜瓞》等詩詞可以看出周代農業的重要地位。

《詩經》:從詩三百中再見古周朝的幽幽韻味

二、風雅頌詮釋美學

(1)國風表示生民

《風》是從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等十五個地區採集呈交的民風歌謠。細數共有一百六十篇,絕大部分都是民歌,這些作品大都體現了華夏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對統治者的罪惡行徑有所揭露,反映了當時人民的生活現況。

周王朝是典型的奴隸主社會,分封親戚、以藩屏周,階梯制度的分封制使得很多勞動人民處於社會最底層,是一個備受壓迫的存在。《魏風·伐檀》揭示了生活當中的不合理現象,對不勞而獲的人提出了批判和諷刺;《王風·君子于役》則是從征夫的角度,表達了其對兵役、徭役的強烈不滿與憤怒。

而《國風》作為《詩經》的一部分,充分反映了華夏勞動人民真實的生活,表達了他們對受壓迫、受剝削處境的不和平和爭取美好生活的積極信念。

《魏風·十里之間》表達了採桑姑娘簡單的勞動和愉快心境,這種對鄉野生活的刻畫使得《詩經》有了最純善的表達。

《詩經》:從詩三百中再見古周朝的幽幽韻味

(2)雅樂含義深遠

《雅》士周王朝直轄地區的音樂,在某種意義上講算是一種貴族國樂,當中的大多數詩都是在宮廷享宴時的樂歌,按照音樂細微之處的不同以及種類的區分又分為《大雅》和《小雅》。《大雅》有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除卻《小雅》中的少量民歌之外,《雅》樂之中絕大部分都是貴族文人的作品。

對於《雅》的解釋,最早可見於《詩·大序》:“雅者,正也。”雅詩的大部分都是奴隸主貴族上層社會的各種演唱樂歌,從思想角度來看,它是不及《風》的,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它比較真實的反映了當時周代的一些生活情景,具有一定得社會意識和認識價值。

《雅》的每一首詩的篇幅都較長,詩風更加莊重而舒緩,表現出的是一種典重文雅的特色,因而在語言上的描寫和刻畫都是十分傳神的。農事詩和畜牧詩在《雅》中的比重所佔分量不輕,算是《雅》的一大特色,當中一些詩極盡描寫牛羊的盛況,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產狀況;而《小雅·庭燎》等則真實的描繪了貴族們宴飲的狀態,將社會兩極分化的狀態刻畫的十分鮮明。

《大雅·桑柔》《小雅·正月》《小雅·巧言》等作品裡都用辛辣譏諷的語言直指周厲王的為政和暴虐,揭露了奴隸主的昏庸和殘暴,這些詩喊出了統治階級的的弊病下人們的反抗精神。

《詩經》:從詩三百中再見古周朝的幽幽韻味

(3)頌詞治國厚德

《頌》是宗廟祭祀的舞曲或者歌詞,內容多是歌頌祖宗先德的,《頌》詩分為三個篇章,分別為《周頌》《魯頌》和《商頌》,這些八十篇全部都是貴族文人的作品,反應的也都是上層社會的一些人文現狀。

《頌》詩多誕生於渭水流域,也就是西周初期,多為宗教音樂,主要是用來讚美神靈和祖先功德的。

朱熹曾在《詩集傳》中寫道:“頌與容古字相通用,而‘容’指的又是舞容,是一種對舞蹈動作的讚美,因而《頌》實際上就是一個以舞曲為主的詩彙總。”所以說,“載歌載舞”算是《頌》詩的一大鮮明特點。

因為當中含有大量的宗廟祭祀之歌,所以《頌》的史學研究價值很高,其詩歌對於考查研究早期歷史、宗教與社會有很大的價值。

我們都知道,早期的人類對於神明是有著一種天然的崇敬之情的,因而《頌》詩裡面包含了很多純粹的天人理念。一些祭祀的曲子表達了周人雖神明的敬畏和對國家風調雨順的期盼。前面說過,《詩經》是一部現實主義的作品,這種帶有神話色彩的篇幅給予《詩經》更多元化的色彩,也使得後來研究的學者有了更多的突破方向。

《詩經》:從詩三百中再見古周朝的幽幽韻味

三、“賦比興”的手法和現實主義的藝術色彩

(1)表現手法上首創先河

所謂的“賦比興”,其實是《詩經》中的三種主要表現手法。

“賦”是指平鋪直敘,也就是相當於現在的排比句式這種修辭方法;“比”指的是類比和比喻,對於詩中出現的人物加以比喻,比如寫美人要寫香草,將人物的形象更加立體化和美感化;“興”則是以其他事物為發端,引起所要讚美和歌頌的內容,並且這種內容要和詩歌的內容有一定的聯繫,以達到增強感染力的效果。

對於這三種表現手法,後人也給予了不同的評判。明人王文錄曾說:“作詩不明賦、比、興,醫藥不明君臣佐使也,豈得為詩?”

《詩經》:從詩三百中再見古周朝的幽幽韻味

(2)現實主義的藝術色彩

《詩經》與同期的藝術作品而言,最大的珍貴性就在於其秉持了“現實主義”的風格。

在《詩經》中,能看到百姓們的悽苦與無奈:“遵彼汝墳,伐其條枚。未見君子,惄如調饑。”濤濤的江水之上,瘦弱的女子艱難地提著斧頭去砍樹,這本由男子做的工作如今卻要一個女子來承擔,是為什麼呢?留給後人的猜度可想而知。生民大亂,戰火四起,故鄉不再,安穩的生活被打斷,這些理應該在室內織絲的女子困於生計,只得操勞至此。

在《詩經》中,亦能看到純粹的傾慕與對愛情的無限渴望:“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月亮光輝的普照之下,美人的儀容忽遠忽近,讓我在夢裡都不斷的牽掛,復又浪漫色彩的想象其實反倒趁襯出現實主義的強烈風格。正是因為這些人的情感鮮明而真實,才能讓致謝寫下這麼生動鮮明的形象。

《詩經》:從詩三百中再見古周朝的幽幽韻味

在《詩經》中,亦能看到女子的最初意識覺醒和呼喚:“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這首詩可以說是詩人現實生活的典型情緒再現,通過描述自己所遭受的悲慘遭遇,來反映。批判現實生活。這種真情實感在當時的奴隸社會是很具有反叛性的,“氓”是當時夫權的代理人,以夫權為中心的思想是當時社會一大壓制性巨石,因而,當時的女子是極其沒有社會地位的一種存在。《詩經·衛風·氓》折射了封建禮法和婦女幸福願望的矛盾點,從而真實的展現了現實主義文學的力量。

學者周揚說過:“有文學就有創作方法,神話傳說是浪漫主義的淵源,而《詩經》則是現實主義的淵源。”

這樣的評價對於《詩經》來說是名副其實的,詩三百最大的魅力就是遣詞造句時的真情流露,無論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還是對生活疾苦的控訴,都充斥著鮮明的現實主義風格,也正因此,《詩經》的魅力才能夠經久不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