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陸海軍對立而“耽誤”的日本,日軍內訌的深遠原因,在明治時代

被陸海軍對立而“耽誤”的日本,日軍內訌的深遠原因,在明治時代

賊心不死的右翼

日本陸海軍在二戰中的矛盾人盡皆知,矛盾到海軍造坦克、陸軍造戰艦,打算老死不相往來的地步。二者不僅在整個侵華戰爭期間沒有聯合作戰,甚至太平洋戰爭日本明顯要失敗了,陸海軍仍在內訌。日本陸海軍為何如此敵視、不共戴天,今天文史君就從近代日軍成立的明治時期說起,看看二者矛盾的深遠原因。

被陸海軍對立而“耽誤”的日本,日軍內訌的深遠原因,在明治時代

日本海軍

一、大村益次郎的改革

明治維新以前的近代,所有軍權掌握在幕府將軍手中。列強到來東亞後,日本也進行了軍事改革,1865年建立了海軍奉行,主管海軍事務,籌建近代海軍。大家所熟知的江戶和平開城,就是幕府海軍奉行勝海舟和明治政府的西鄉隆盛談判的結果。而因為此時海軍並未獨立,仍是近海艦隊,勢力不大,所以日本海陸軍之間矛盾尚未出現。

倒幕之後,睦仁親政,決定建立新的政體模式——廢藩置縣,改變傳統的各藩獨立割據,但這必然會損傷各藩利益。為了防止某些藩國狗急跳牆,中央必須有武力保障。但此時日本沒有近代化的陸軍,倒幕的主力還是封建藩軍呢!這些藩軍的統帥自己還是藩主,讓他們革自己的命這可能嗎?

明治維新的口號是所謂“大政奉還”,可現在連中央軍都沒有,叫什麼奉還大政啊,薩長此時是倒幕功臣,真正統一日本後的權利分配,薩長自己必定是拿大頭。所以綜合考量之下,二者決定聯合主動交出所有軍隊,組建天皇近衛軍,日本近代陸軍的基礎算是有了(這支軍隊規模太小,保護睦仁還行,侵略什麼的完全不夠用)。海軍上,明治政府接受了幕府的四艘戰艦,但也不具規模。所以陸海軍此時也沒有矛盾。

被陸海軍對立而“耽誤”的日本,日軍內訌的深遠原因,在明治時代

戊辰戰爭

有了軍隊才有依靠,長州的大村益次郎說的好:“兵乃刑之大者,治國之要器”(木村紀八郎《大村益次郎傳》)。幕府時期,全國徵兵的時候是按藩屬,把同藩的人編在一起。現在大村極力主張打亂編續,實行歐洲徵兵制,不分籍貫組成屬於天皇的軍隊。1869年明治政府接受了大村的建議,讓大村任兵部大輔,主管軍制改革,日本後世稱大村為“軍制之父”(給亞洲帶來災難之父)。

二、山縣有朋的接力棒

大村這種改變傳統武士特權的做法引來武士階層仇恨,之後大村被舊武士襲擊身死。改革軍隊的任務落在了山縣有朋身上。

山縣旅歐歸來,他將重點放在了建立常備軍身上。1870年建立了四個鎮臺,這是明治政府近代陸軍的開端。1871年9月,明治政府又細化軍種,正式改組兵部省,下設海軍部、陸軍部。此時兩軍種在一個機構中,矛盾也不明顯。

1871年12月,山縣有朋上了《軍備意見書》正式提出以歐洲兵制為樣板學習歐洲的徵兵制——“血稅”,同時為防止俄國南下,要求強化陸海軍。1872年山縣又提出因陸海軍作戰上有嚴重差別,所以希望二者分別獨立,各自辦公。太政官隨即下上諭:“設置陸海軍兩省……謀求兩軍之強大,實為護國之道”(山外三郎《日本海軍史》)贊同了山縣的建議。1872年2月正式出現了陸軍省、海軍省,日本海陸軍的矛盾也即將正式出現。

被陸海軍對立而“耽誤”的日本,日軍內訌的深遠原因,在明治時代

山縣有朋

三、矛盾初現

需要指明,倒幕是薩長土肥四藩聯合的成果,但是倒幕成功後四藩內訌,土佐、肥前被薩、長打壓,薩、長成了明治政府的主導者,即薩長藩閥。明治、大正前期兩藩輪流執政,但二者可沒有和平相處,相反斗爭甚為激烈,所以明治時期的歷史實際就是薩摩藩與長州藩的鬥爭史。

因為政府被薩長二者主導,二者在軍權分配上形成了“長之陸軍、薩之海軍”(井上清《軍國主義》),即長州發展陸軍,陸軍決策層、高級將領都為長州派;薩摩主導海軍,海軍決策層、高級將領都為薩摩派。可是歷史上薩長二者積怨深重。遠的不提,長州為主角的七卿流亡事件、禁門之變可都是薩摩鎮壓的,薩摩欠了長州很多條命,二者僅是因共同的敵人幕府才達成合作,但根本價值觀上二者相差甚遠。這種根深蒂固的偏見深深影響了日本海陸軍的發展,這既是日本海陸軍矛盾的根源之一。

被陸海軍對立而“耽誤”的日本,日軍內訌的深遠原因,在明治時代

日本海軍

當時陸軍的船越衛、山田顯義在木戶孝允等長州派支持下最先挑起了兩派之爭。船越給山田的信表明了自己的看法“不足之經費完成建設海陸兩軍之大業,是猶豫緣木求魚耳…….莫若先致力於陸軍……”。對這種說法,海軍薩摩派當然不幹,黑田清隆及其他薩摩派的軍官則針鋒相對,要求先建海軍穩固海疆,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國內安定,才能發展國內經濟。兩軍爭端正式打響。

四、分分合合

其實在山縣有朋接替大村益次郎主管軍制改革時候,陸海軍矛盾已經有了徵兆。山縣有旅歐經歷,知道列強軍隊強盛的一大原因就是實行近代軍制,所以他也希望日本能進行近代軍制改革。但山縣是長州出身,又要改變百年來的武士特權(當兵帶刀是武士特權),薩摩藩堅決不同意實行近代義務兵制。為了順利改革,最終山縣和薩摩達成協議,陸軍學法國,海軍學英國,各自學習,但需統一兵制。

因為普法戰爭法國失敗,日本陸軍改學德國,日本順便學了德國軍隊二元制,順便把學員範圍也擴大到了日本海軍。即日本陸軍海軍都學了德國的軍政、軍令分開制度。軍政上就是陸軍省、海軍省。軍令上就是1878年建立的參謀部,參謀總長由皇族擔任;此部門直屬天皇和政府平級;參謀本部下設海軍部、陸軍部;參謀總長下設兩個副長,分別由海、陸軍的部長擔任。

被陸海軍對立而“耽誤”的日本,日軍內訌的深遠原因,在明治時代

舊日軍

1889年軍改,廢除了參謀本部,在海軍省下設立了掌管軍令的海軍參謀部,海軍在制度上改變了德國的二元制,達成了海軍軍政、軍令的統一。原參謀本部的陸軍部升級為陸軍參謀部,專管陸軍軍令。這次軍改又規定兩軍參謀部聯合組成海陸軍聯合統帥部,統帥全軍,但是陸軍堅決反對這一點,認為用和政府平級的參謀部去和政府省廳下轄的一個小部門聯合,這是降低了陸軍參謀部的地位,所以堅決不幹,1889年軍改旋即失敗。日本又迴歸了陸軍參謀部、海軍參謀部各自獨立的時代。這幾番更迭所表明的是兩軍之間實際上不可能聯合。而

此時的軍部機構就陸軍省、陸軍參謀部、海軍省,陸軍大機構佔了2個,海軍處於不利地位。

五、不共戴天

海軍屈居陸軍“馬鹿”(日語ばか的漢字寫法,讀作baka)之下,海軍自然不甘心。1893年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甲午戰爭(日本一直謀劃侵華,早就做好了《鄰邦兵備略》《征討清國策》等文件準備按部就班侵略中國,所以日本海軍預感中日全面戰爭快發生了),日本海軍正式提出了海軍參謀部從海軍省獨立,作為獨立辦公軍令機構的要求。

而陸軍將領對這種建議嗤之以鼻,陸軍仍是傳統的陸戰海從觀念,認為海軍的責任就是護航運輸,而侵略中國、決定勝負還是得靠陸軍,所以堅決不同意這種抬高海軍地位的做法。海軍方面就非要建立獨立軍令機關,雙方吵吵嚷嚷,甚至多次在睦仁御前吵架。最後經睦仁多次調解,海軍“委屈”接受了在海軍省內設立高等海軍參謀部這一機構的建議,沒有達到實際上的海軍軍令獨立要求,這加深了陸海軍的敵視。

被陸海軍對立而“耽誤”的日本,日軍內訌的深遠原因,在明治時代

海軍省

同年5月海軍高等參謀部改名海軍軍令部。海軍內部的規章上寫著軍令部與陸軍參謀部地位平等,互相獨立,是海軍最高單位。但實際上政府把軍令部放到了陸軍管轄之下,規定:戰時參謀總長不僅擁有陸軍軍令權,還掌握海軍軍令權。

甲午戰爭爆發,為了確保勝利,日本內部暫時達成了一致,陸海軍聯合侵略。甲午戰後,海軍自認表現不輸於陸軍,要求論功行賞,堅持

“海陸對等”,陸軍堅決不幹,最後海陸軍高官們一齊給睦仁上書,請求裁斷,但問題被睦仁擱置。

到了日俄戰爭前,為了和列強開戰,日本軍方互相妥協最終,《戰時大本營條例》(敕令第293號)決定:天皇之下設置大本營,明確說明參謀總長及海軍軍令部長為各自部隊的參謀之長,陸海軍終於平等

但是平等之後事更多,地位上兩軍平等了,那麼軍費爭奪上、國家發展上(該向哪侵略)又出現了新矛盾,這種矛盾貫穿於始終,直到日本戰敗,舊日本軍隊被解散雙方矛盾才徹底消除。

被陸海軍對立而“耽誤”的日本,日軍內訌的深遠原因,在明治時代

日本海軍

文史君說

上文我們盤點了明治時期日本組建近代化軍隊以來的衝突與矛盾,其實日本海陸軍矛盾不斷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日本太講傳承。本來薩、長的矛盾就該在薩、長一代結束,可是日本尤其是軍隊中等級關係森嚴,特別講“優良傳統”,上級對下級的“關愛”不少,下級長期耳濡目染最終感同身受,完全認同上級的價值觀,成了新一次矛盾的原因,這種矛盾直到美國徹底摧毀日本的封建傳統才被根除,但這種傳承在今天的日本社會仍有體現,如今天的“學閥”。

參考文獻

1. 段佳欣《1936-1949年日本陸海軍對立問題研究》吉林大學2017年研究生論文

2. 王廷嶽《侵華日本失敗內因析》《軍事歷史》1991年

3. 井上清《日本軍國主義》商務印書館1985年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