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愛的小城鄄城

我生長的地方是一個叫鄄城的小城市;

她雖並不寬廣,目前也不富裕;

但她在我心中很可愛,很美麗……

鄄城最古老的牌坊

我心愛的小城鄄城


東山禪寺

我心愛的小城鄄城


鄄城孫臏旅遊城(億城寺)

我心愛的小城鄄城


我心愛的小城鄄城


鄄城工業園

我心愛的小城鄄城


我心愛的小城鄄城


鄄城歐式一條街

我心愛的小城鄄城


鄄城大鐘樓

我心愛的小城鄄城


鄄城黃河旁的落日

我心愛的小城鄄城


我心愛的小城鄄城


鄄城電視塔

我心愛的小城鄄城


鄄城人民廣場(日景)

我心愛的小城鄄城


我心愛的小城鄄城


我心愛的小城鄄城


我心愛的小城鄄城


我心愛的小城鄄城


我心愛的小城鄄城


鄄城人民廣場(夜景)

我心愛的小城鄄城


我心愛的小城鄄城


我心愛的小城鄄城


鄄城縣簡介

鄄城縣位於山東省西南部,西北兩面跨黃河與河南省毗鄰,總面積1032平方公里,人口80萬,耕地110萬畝。鄄城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全國糧食生產基地縣,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全國魯西黃牛和中國鬥雞保種基地,古代軍事家、一代兵師孫臏的故里,是山東省首批20個省管縣之一,是被國家民政部命名的“千年古縣”。

鄄城交通發達,鄄城黃河公路大橋已建成通車,德商高速公路縱貫全境,設有三個互通立交出入口。京九鐵路境內穿過,並建站。220國道邊境而過,省道S338線、S339和S259線三條省道穿過。

中文名稱:鄄城縣 外文名稱:Juancheng County

別 名:鄄邑、古鄄 行政區類別:縣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下轄地區:2個街道、12個鎮、3個鄉

政府駐地:古泉街道 電話區號:0530

郵政區碼:274600 地理位置:菏澤市北部

面 積:1032平方公里 人 口:80萬

方 言:中原官話-鄭曹片-鄄城話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魯R 行政區劃代碼:371726

著名景點:堯王墓、孫臏墓、蘇御史牌坊、舜耕歷山、孫臏旅遊城.雷澤湖等

1簡介

鄄城縣(Juàn Chéng Xiàn):山東省菏澤市下轄縣之一,位於山東省西南部,屬華北平原。

區號:0530.郵編:274600.

總面積1032平方公里,擁有耕地110萬畝,總人口80萬。縣委、縣政府駐地是古泉街道。

現轄2個街道辦事處、12個鎮、3個鄉:古泉街道辦事處、陳王街道辦事處、紅船鎮、閆什鎮、什集鎮、舊城鎮、箕山鎮、董口鎮、臨濮鎮、彭樓鎮、李進士堂鎮、鄭營鎮、鳳凰鎮、大埝鎮、引馬鄉、富春鄉、左營鄉。

2歷史沿革

鄄城,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開發較早的區域之一,素有“古鄄”之稱,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追溯至五帝時期。

《太平環宇記》載:“濮州,今治鄄城縣。古昆吾舊壤,顓頊遺墟。”

《呂氏春秋》載:“堯葬谷林,舜耕於歷山,陶於河濱,漁於雷澤。谷林、歷山、雷澤均在縣境。

《左傳》載:茫茫禹跡,畫為九州。夏商時天下分為九州。鄄城屬古兗州之域。

春秋時期(前770—前476),為衛國鄄邑。

戰國時期(前475—前221),屬齊國甄邑[甄,讀juàn,鄄的異體字]。

秦朝(前221—前206),改甄邑為鄄城。

西楚(前206--前202年),縣域、隸屬關係不變。

西漢(前202--8),初始置鄄城縣,因境內鄄邑而得名。

三國(220—265),屬魏兗州東郡鄄城縣,濟陰郡城陽縣地。其間鄄城曾兩次改為縣王國。

西晉(265--316),屬兗州濮陽國、濟陰郡城陽縣地。

東晉十六國(317--420),先後屬後趙兗州濟陰郡、前燕兗州東郡、前秦兗州、後燕兗州東郡,兗州、東郡均治鄄城。

南北朝(420--581),先後為北魏、東魏濟州濮陽郡鄄城縣、城陽縣地。

隋朝(581--619),先屬濮陽郡,後屬鄆州(治鄆城)。596年(文帝開皇十六年),於鄄城置濮州(濮州之名從此始)。

唐朝(618-907),初屬鄄城縣,雷澤縣地。621年(唐高祖五德四年),復置濮州及臨濮縣,並在鄄城縣置永定縣,在雷澤縣置長城、安邱2縣。625年(武德八年),廢永定縣入鄄城縣。627年(唐太宗貞觀元年),鄄城臨濮雷澤3縣屬河南道。742年(唐玄宗天寶元年),廢濮州設濮陽郡,治鄄城。758年(唐肅宗乾元元年),改濮陽郡為濮州。

五代十國(907--960),先後為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濮州屬地。

宋朝(960--1127),屬京東路濮州鄄城縣、臨濮、雷澤縣地。

金朝(1115--1234),屬山東西路濮州鄄城縣、臨濮、雷澤縣地。

元朝(1206—1368),先後屬東平路濮州、中書省濟寧路濮州。

明朝(1368-1644),初屬中樞省濮州。1369年(明太祖洪武二年),廢鄄城縣入濮州,於鄄城置千戶,屬東昌府。1376年(洪武九年),為山東承宣布政使司東昌府濮州屬地。1451年(明代宗景泰二年),因黃河之患,濮州治由鄄城遷至黃河西之王村集(今河南範縣濮城)鄄城古城遂稱舊城,一直沿用至今。

清朝(1644-1912),初屬山東省東昌府濮州地。1730年(雍正八年),升濮州為直隸州,直屬山東省。1735年(雍正十三年),又降為散州,改屬曹州府。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屬兗沂曹濟道曹州府濮州地。

1913年,改濮州為濮縣。

1931年,“濮鄄分治”,於濮縣河東地區復設鄄城縣,仍屬山東省第二專署。

1936年,並鄄城縣入濮縣,屬山東省第十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聊城)。

1938年,濮縣改屬山東省第十六專署(駐菏澤)。

1940年3月5日,成立鄄城抗日縣政府,屬運西專署。9月屬晉冀魯豫邊區第十七專署。11月屬魯西行政主任公署第二專署。

1944年8月屬冀魯豫第十八專署。

1946年2月屬冀魯豫第二專署。

1946年10月29日至31日,國民黨鄭州綏靖公署為配合鉅野方面的軍事行動,調集三路部隊,分別向嘉祥、鉅野、濮陽進攻,企圖圍殲劉鄧大軍於魯西南地區。劉鄧大軍依據避強擊弱的原則,立即向濮陽轉移。轉移途中,獲悉國民黨軍一部由菏澤向鄄城孤軍冒進,鄧小平、劉伯承遂當機立斷,發起鄄城戰役,在鄄城以南地區殲敵9000餘人。

1949年8月,鄄城縣屬平原省菏澤地區專署。

1953年,屬山東省菏澤專署。

1958年10月,屬山東濟寧專署。

1959年6月,又改屬菏澤專署。

1967年,屬山東省菏澤地區革命委員會。

1978年,屬山東省菏澤地區行政公署。自此,一直屬菏澤管轄至今。

1992年1月24日,將梁堂鄉的萬全莊、大趙莊、李樓、南莊、羅吳莊、魏莊、東趙莊、樊莊、東張莊、富春鄉的蘇屯、南宋莊、鳳凰鄉的孫店共12個行政區劃歸鄄城鎮管轄。1993年11月16日,撤銷閻什口鄉,設立閻什鎮,其行政區域和人民政府駐地不變。1994年12月29日,撤銷什集鄉,設立什集鎮。1996年12月29日,撤銷箕山鄉,設立箕山鎮(魯政函民字[1996]67號)。2000年3月15日,撤銷李進士堂鄉,設立李進士堂鎮,其行政區域和人民政府駐地不變(魯政函民字[2000]27號)。

2000年,鄄城縣轄7個鎮、18個鄉。總人口715684人,各鄉鎮人口: 鄄城鎮 64986、舊城鎮 34389 、紅船鎮 31601 、閻什鎮 28901、 什集鎮 34215、 箕山鎮 31553 、李進士堂鎮 21036、 鳳凰鄉 36339 、宋樓鄉 16883、 陳良鄉 13746、 左營鄉 30627 、大埝鄉 29597 、梁堂鄉 25196 、葛莊鄉23057 、董口鄉 30249、 西雙廟鄉24610 、臨濮鄉 33Z25、梁屯鄉 23412 、富春鄉 31672 、麻寨鄉 26647、 魯王倉鄉 20280 、彭樓鄉 26834、 張志門鄉 19370 、引馬鄉 28367 、鄭營鄉28892(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2年7月,省政府批覆同意:鄄城縣撤銷魯王倉鄉歸屬鄭營鄉,撤銷臨濮鄉,設立臨濮鎮;撤銷彭樓鄉,設立彭樓鎮。以上2鄉撤鄉設鎮後,其行政區域和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截至12月31日,鄄城縣轄10個鎮、6個鄉。

2010年,撤銷鄄城鎮,設立古泉街道辦事處、陳王街道辦事處。縣人民政府駐古泉街道。

2013年,撤銷大埝鄉,設立大埝鎮,鎮駐地為原大埝鄉駐地。

全縣耕地98萬畝,80.5萬人。

3地理位置

鄄城,位於東經115°19′至115°43′,北緯35°22′至35°43′,北距首都北京510公里,東北至省會濟南184公里,南到行署駐地菏澤38公里,鄄城縣總面積1042平方公里,南北37公里、東西32公里,佔全省面積的0.67%.

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土質分佈為“南沙、中壤、北粘”。

屬於典型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2535.2小時,年平均氣溫13.5℃,無霜期206天。縣委、縣政府駐地古泉街道位於北緯35°34′,東經115°31′。北臨黃河,西近中原油田,總面積70.6平方公里。

4自然資源

土地

鄄城屬黃河沖積平原,

季風型暖溫帶半溼潤區,年均日照時數為2534 小時,年平均氣溫 13.5 ℃,年平均降水589.2 毫米,四季分明,雨熱同期,氣候宜人。

土地資源豐富,全縣耕地98 萬畝,土質上乘。林畜資源豐富。鄄城是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桐木生產基地縣、小尾寒羊育種基地縣、國家級魯西黃牛育種和鬥雞保種基地。全縣有林地面積 36 萬畝,林木覆蓋率達 30% ,蓄積量 180 萬方。優質肉牛飼養量 120 萬隻,魯西黃牛存欄 5.7 萬頭。

礦產

鄄城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煤、石油、天然氣、地熱等,現已探明全縣含煤面積達 400 平方公里,地質儲量約 40 億噸。地熱異常區360 平方公里,水溫在 65 — 90 ℃之間,碘、鍶含量雙向達標,第一眼地熱井已鑽探成功,被國家地質專家稱為“齊魯第一井”。2012年1月30日,鄄城縣發現一處大型優質鹽礦,鹽層分佈面積34平方公里,初步預測儲鹽量400億噸以上,預計在2012年年底前可具備批量生產條件,鄄城縣計劃利用這一優勢,做大做強制鹽工業。

淡水

淡 水資源充足,地下淺層淡水總儲量 18.33 億立方米,屬全國一類豐水區。全縣沿黃 105 華里,年均引水 4.3 億立方米。鄄城雷澤湖水庫佔地 4210 畝,總庫容 1050 萬立方米。 石油、天然氣屬中原油區,油質上乘。地熱異常區 360 平方公里,水溫在 65 — 90 ℃之間,開發前景廣闊。淡水資源充足,屬全國一類豐水區。

5生態環境

鄄城屬黃河沖積平原,百里沃野,河流縱橫,有源遠流長的映潭明月、沙河蛙鳴、碧水雷澤、杏崗春色等八大自然景觀。鄄城屬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林網面積佔耕地面積的 95%以上,沿黃、沿路數百里綠色長廊有“天然氧吧”之稱,經歷次大氣監測,鄄城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優質標準。 1996 年鄄城被國家環保局批准為全國 56 個生態經濟示範區之一(京九沿線唯一的生態農業示範縣)。

6城市建設

2005年以來,鄄城縣緊緊圍繞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加快城市化進程為主線,以完善城市基礎設施為重點,加大城市開發建設力度,使城市建設突飛猛進。先後完成了鄄二路中段、人民路的開發改造,鄄五路環島四角綠化,完成了鄄三路歐式一條街開發、普萊特大道東端開發改造等工程,基本形成了十一縱七橫的城市道路網狀格局,城市功能日趨完善,城市佈局日趨合理。2012年,城市規劃面積 159.4 平方公里,建城區面積 12.4 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2 萬人,城市化水平達到 30% ;綠化總面積 89.7 公頃,綠化覆蓋率達到 35% 。汙水處理率80% ,垃圾無害化處理率 80% ,達到省級園林城市和省級衛生城市的標準。

基礎設施

郵電通訊發展迅速,全縣電話容量達到 30 萬門,城鄉電話入戶率達到 90% 以上,移動通訊實現了無縫隙覆蓋,有線電視網覆蓋城鄉,公共傳真得到廣泛應用。電力事業超前發展,農村電網改造已經完成,投資 4500 萬元新建的 6000KW 熱電廠已併網發電。鄄城經濟開發區規劃面積25 平方公里,集產業與科研開發、生態與景觀建設、商業與社會服務於一體,初步形成了較強的要素凝聚力、環境吸引力和對外輻射力。投資 20 億元佔地 1.6 平方公里的濰坊工業園正在建設中,建成後將會拉動鄄城經濟的迅猛發展。

交通狀況

鄄城區位交通優勢明顯。濟董、臨商及其複線三條省級公路縱橫東西南北,220國道及濟菏、菏蘭、日東高速公路分別靠縣境東、南兩面穿過。京九鐵路穿越縣境,並設有客貨站。已規劃建設的德商高速公路縱穿鄄城縣境,並設三個進出口;投資9.1億元的鄄城黃河公路大橋正在緊張建設,建成後將在北京正南方105國道和106國道之間形成南北交通大動脈。

人力資源

全縣城鄉勞動力 43.8 萬人,其中:農村勞動力39.5 萬人,非農業勞動力 4.3 萬人。農村勞動力在崗人數 32.5 萬人,其中一產 22 萬人,二產 3 萬人,三產 7.5 萬人。2013年,純農村剩餘勞動力7 萬人可轉移二、三產業。隨著農村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22 萬人一產勞動力中還可轉移 10 萬人外出,共計 17 萬人可轉移。

7經濟狀況

2010 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79.5 億元,是 2005 年的2.3 倍, 年均增長 18.1%;三次產業比由 2005 年的 42∶34∶24 調整到 2010 年的 26∶42∶32,二三產業比重提高 16 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 業發展到 200 家,比2005 年增加144 家,實現工業增加值44 億元, 是 2005 年的 8.3倍,年均增長48%。2008年以來完成固定資產投資 193 億元,是“十五”期間投資總額的2.1 倍。實現地方財政收入40006 萬元,是2005 年的 3.26 倍,年均增長26.7%;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 5616 元,比 005 年增加2447 元,年均增長 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55 億元,比2005 年增加35.37 億元,年均增長18.8%。“十 一五”期間,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 4.2 億美元;累計利用外資2054 萬美元,是“十五”期間的2 倍;縣城建成區面積從2005 年的7.2 平方公里擴大到22.4平方公里,城鎮化水平由2005 年的25.2%提高到33.5%。2008年以來,我縣先後榮獲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省平安建設先進縣、全省雙擁模範縣、中國最具投資價 值綠色生態縣、山東旅遊強縣等稱號。

2009年以來,鄄城搶抓發展機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實施外向帶動和工業興縣戰略,有力促進了縣域經濟快速發展。現已形成人發、化工、木材、畜牧、中藥材五 大主導產業,尤以人發和中藥材獨具特色。鄄城有“中國發都”之稱,擁有全國最大的人發專業市場,發展人發加工企業100餘家,經銷各類發製品幾十種,年銷 量收入15億元,是全國重要的人發加工出口基地。鄄城有全國17家專業市場之一、山東省唯一的國家級中藥材專業市場——舜王城中藥材市場。投資20.8億元,集高科技研發、種植、加工、營銷於一體的“山東舜王城中藥現代科技園”正在建設,形成“中國北方綠色藥都”。

工業

鄄城載體功能不斷完善。鄄城縣經濟開發區是省政府批准的省級開發區,規劃面積23.7平方公里,現已入駐項目108個,一個初具規模的現代化工業新區已初具雛形。鄄城電力事業超前發展,35千伏變電站11座,110千伏變電站3座,220千伏變電站1座,供電能力堅強科學有序。城區商業服務場所齊全,服務水平和檔次顯著提高。通過實施綠化、美化、淨化、亮化工程,城市面貌明顯改觀,有歐式一條街陳王路,縱貫城區東西的人民路。

鄄城生態環境優良宜人。鄄城屬黃河沖積平原,河流縱橫,綠樹成蔭,是被國家環保局批准為國家級56個生態經濟示範區之一。全縣98萬畝耕地已全部實現林網化,沿黃、沿路數百里綠色長廊有“天然氧吧”之稱。擁有千畝以上生態農業示範園10餘處,無公害果品、蔬菜、肉食等綠色食品業已形成極具活力的經濟增長點。

鄄城縣委、縣政府攜全縣80萬淳樸善良、誠實守信的人民,歡迎天下有志之士來鄄合作,共展鴻圖。

2011年,全縣217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236.4億元,同比增長25.6%,完成全年計劃的102.8;預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36億元,同比增長23.5%;實現利稅40億元,同比增長55%,其中利潤20億元,同比增長53%。

全縣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為38億元,同比增長36.8%,佔工業比為15.9%,已超額完成市下達的30億元計劃任 務。全縣42個新上、在建工業項目計劃總投資134.6億元,2011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2億元。全部項目投產達產後,可新增銷售收入211.2 億元,新增利稅32.8億元。

全縣民營經濟完成營業收入282.1億元,同比增長51.3%;增加值完成63.4億元,同比增長51.7%;利潤總額完成20.5億元,同比增長52.1%;稅金完成6.4億元,同比增長53.9%。

1-11月份,進出口完成16068萬美元,同比增長42%,佔全年任務目標的109.3%。其中,出口15024萬美元,同比增長40.3%;進口1044萬美元,同比增長72.8%。預計1-12月份,進出口完成16721萬美元,同比增長33%。

2011年,我縣全社會用電量52454萬千瓦時,同比增長46%。其中,工業用電量累計17400萬千瓦時,同比增長48.9%,全縣217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用電量累計14074.51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3.7%。

物流

申通,圓通,中通,韻達等物流公司

8區域方言

鄄城方言與普通話很接近,但從音系上看,更接近古漢語,屬中原官話兗菏片。全縣語音基本一致,唯南部與菏澤語音較接近。

稱謂:父親稱“爹”;母親稱“娘”;祖父稱“爺爺”;祖母稱“奶奶”;伯父、岳父稱“大爺”;伯母、岳母稱“大娘”;外祖父稱“姥爺”;外祖母稱“姥娘”;舅母稱“妗(jin)子”;兄稱“哥哥”;弟弟稱“兄倪”;個別地方稱姑姑為“嫲嫲(ma ma)”等。

時間:早晨叫“清起來”;吃早晨飯叫“吃清起來飯”,中午叫“晌午”;夜晚叫“黑家”或恆恆;昨天叫“夜個兒”或“燕門兒”;前天叫“蔡個兒”、“前門兒”或“前印兒”;明天叫“明兒”;後天叫“過明兒”;去年叫“年逝”;明年叫“過年兒”;春節叫“年下”;往年叫“每每個”;現在叫“這會兒”或這“眼前兒”等。

位置:這裡稱“這合”;那裡稱“那合”;前邊稱“前頭”;後邊稱“後頭”;正房叫“堂屋”;廁所稱“茅子”(古稱:菊連);角落叫“仡拉”(ge‘la)等。這些語言都體現了典型中原區語言特點。

動作:蹲下稱“估集”,喝水念“喝扉(fei)”,膝蓋叫“格拉伴”,腳踝叫“腳勃的”

在語言交流時,受外界影響,書寫一般用“的”代替“子”。如:腰子=腰的

9名勝古蹟

鄄城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鄄城是中華民族開發較早的區域之一,上古屬“顓頊之墟”,西漢初置縣,周時為衛國之鄄邑而得名。特別是投資 4.5 億人民幣的孫臏旅遊城建設後,將發展成為連接山東省和中原地區的旅遊大縣,構築山東省西部繼泰山、“三孔”、菏澤牡丹之後的又一旅遊勝地。

堯王墓

堯王墓:位於鄄城縣城南7公里處富春鄉趙千莊村南谷林寺,又名堯陵。 堯約生活在公元前22世紀,乃軒轅黃帝之玄孫,德能兼備。他身為部落聯盟首領,不自恃且恭勤節儉,禪位於賢而不傳於子,更令世人敬佩。《呂氏春秋》載:"堯葬谷林"。l935年黃河決口,已毀。陵前現有明嘉靖二十四年 (l545年)八月濮州知州薛孟書"祭文"碑和清光緒二十九年(l903年) 淄州知州繆潤紱書"帝堯陶唐氏墓"碑各一塊。碑前有享殿、東西朝房、東西更衣亭、大門、牌坊、聖母殿等建築。院內另有石碑數塊及清末所植古柏246棵。陵南500米有堯母慶都陵,西350米有堯妃中山夫人墓及祠,陵南靠黃河金堤,北臨箕山河。而2013年卻僅存墓、碑、龜及柏等稀有文物。

蘇御史牌坊

蘇御史牌坊:蘇御史即蘇述,明朝濮州(今鄄城北王召) 人,二十二歲(正德八年)中鄉試舉人,次年,赴京會試落第,同年攜妻帶子同赴京,入太學攻讀三載,並參加會試,再次落第。屢考屢敗的蘇述不折不撓,在三十五歲(公元1526年)時,終於考中嘉靖五年丙戌科進士。歷任都察院浙江道監御史、山西巡府,加封資政大夫。因治民有功,崇禎下旨修建牌坊以揚其名。在牌坊的橫樑上上書(陽面)“蘇述御史牌坊大明萬曆丁未年立” ,(陰面)刻有“陝西巡撫浙江道監察御史進士蘇述”15個大字,橫樑正中立書“聖旨”二字,極有氣魄。

孫臏墓

孫臏墓:位於鄄城縣城 沿東北方向行約20公里,至吉山鎮孫花園村東北約1公里處。1990年,孫花園村民在村東北向陽河(1971年新開挖的人工河)東側出土了明代石碑一截, 上刻有“臏墓址深遂”之字樣,自此,孫臏墓才找到了確切位置。繼而,孫臏後人為其祖先修復了墳墓,墓丘直徑約4米,四周砌以圍石,封土高約3米,墓前樹石 碑一棟,篆書“孫臏墓”,碑前有石香爐一樽,為了便於保護,墓四周劃林地600平方米,圍以1米高青磚花牆,內植翠柏,並有鄄城縣人民政府所立“縣級重點 文物保護單位”石碑一棟。

孫臏故里

孫臏故里: 位於鄄城縣東北20公里紅船鎮孫老家村,2300多人中95%的人姓孫,村內至今尚有孫氏祠堂,即“孫臏家祠”,其位於孫老家村東側,祠內大殿前有家祠碑 一座,碑陽刻有“孫氏家祠序”,碑陰刻有孫氏分支情況,祠堂正中供奉著孫臏牌位,上寫:“齊國軍師晉封左丞始祖孫公諱臏字伯靈暨蘇夫人之神位”。孫老家孫 氏族人也皆稱孫臏為孫氏始祖,孫老家為孫臏故里。經過考古人員反覆耐心地工作,村民孫志一先生獻出了珍藏多年的《孫氏族譜》、《孫氏家祠序》。書中有明確記載:“閥閱巨族,指不勝屈,吾孫氏者,世代名裔,本地處於灉水之右,為孫氏居住點,故名孫老家。戰國齊國有孫臏號伯靈者,官為軍師,輔政於齊,建立奇功,是為孫氏之祖也。”孫臏出生在孫老家,是孫氏家族始祖。

孫臏旅遊城

孫臏旅遊城

坐落在鄄城縣東北20公里處的宋樓鄉境內,佔地999畝。孫臏旅遊城原有景點為億城寺、孫臏墓、羊左合葬墓、荊軻墓等。

1995年10月,投資4.5 億人民幣的孫臏旅遊城正式開工奠基,相繼建成了圓融橋、圓融湖,天王殿、圓通殿、放生池、孫臏紀念館、藥師殿主體工程建設。

圓融橋:位於旅遊城入口處,橫臥向陽河上,為鋼筋混凝土結構,西南東北走向,總長158米,寬12米。

圓融湖:位於旅遊城腹部,由東西兩塊水面組成,中有玉帶橋相連,佔地50畝。

天王殿:為5間單簷歇山式仿古建築,長21米,進深9米,高9米,為圓融禪寺主體工程之一。

圓通殿:為5間單簷歇山式仿古建築,為圓融禪寺主體工程之一。

放生池:位於圓融禪寺正前方,為半圓形水池,佔地300平方米。

孫臏紀念館:位於旅遊城西部,該館為重簷串尖屋頂式建築,長寬各30米,高20米,飛簷半拱青琉璃瓦頂,為孫臏紀念區主體工程。

諸侯會盟臺

位 於舊城鎮葵堌堆村,西鄰黃河,春秋時期齊桓公曾在此與諸候多次會盟。《左傳·僖公九年“夏,會(諸候)於葵丘,尋盟,且修好,禮也”,“秋齊候盟諸候於葵 丘,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後,言歸於好。’齊桓公之所以選擇在葵丘大會諸侯,理由之一當是這裡原為諸侯會盟舊地,早在《春秋·莊公十四年》單伯會齊侯、宋公、衛侯、鄭伯於鄄。”此處提到的“鄄”,即本縣今舊城鎮,而葵堌堆東北距舊城約3公里。《濮州志·古蹟》第65頁載:會臺在濮州(今河南省範縣濮 城鎮)東南25裡,春秋齊桓公會(諸侯)於鄄即此。史書記載,葵丘與鄄不僅是諸侯多次會盟之地,而且築有會盟臺。葵堌堆因齊桓公與諸侯多次在這裡會盟而倍受後人注目,成為聖地,會臺、琉璃井成為古蹟,不同時期的祠、廟也先後落成。據村老介紹,有桓公廟、關帝廟、龍王廟、奶奶廟、塔院寺等。其中以宋仁宗年間 集賢殿大學士李迪告老還鄉後所建塔院寺規模最大,寺內鑄有七級鐵塔。明正統十二年(1447年),李迪後人擴建廟院,佔地16畝,另有廟地18畝,清乾隆 十二年(1747年)又進行了重修,氣勢雄偉,每年四月初八為廟會。清咸豐五年,黃河自銅瓦廂決口改道之後的二十年間沒有堤防,河水一直漫流,葵堌堆緊鄰河道,古建築被沖毀,遺址也被深埋於地下,古會也轉移到了舊城,現僅存漢白玉柱杵一尊,明正統十二年(1447年)重修塔院寺廟碑一截。文物部門於 1980年對葵堌堆古遺址進行了調查分析,根據鏟探得知,地表以下3米為淤積土,3米以下為文化層。因此地臨近黃河,地下水位較高,鏟探5.5米深處尚未 到生土,固文化層厚度尚難確定,從已獲陶片中可知葵堌堆古遺址包含龍山文化時代商周和漢四個時期的遺存。1995年縣文物管理所樹立了“葵丘堌堆塔院寺古 遺址”石碑。

春秋初期,周王室實力不濟,日益衰微,邊族侵擾中原,眾諸侯群雄爭霸,齊桓公雄才大略,舉賢任能,以管仲為相,使齊周愈加強盛。齊桓公聯強助弱,尊王攘夷,北擊山戎,救燕於水火,南伐楚、越,迫蠻敵拱手稱臣,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於齊桓公35年即公元前651年再與諸 侯會盟於葵丘,齊桓公位居霸主,代眾諸侯宣讀盟約,加強中原經濟合作,維護宗法統治秩序,百餘年後,孔子尊崇為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桓公一生九合諸侯,葵丘之盟會為最盛,自此,葵丘譽滿九州,一代霸主齊桓公名揚千古。樹碑誌文,以昭後人。

歷山舜王廟

歷山舜王廟:在鄄城縣閻什鎮歷山廟村西,東距閻什鎮駐地2公里。 舜,有虞氏,姓姚,名重華,字成都,虞君之後,歷代傳為賢明聖君,司馬遷列之為五帝之一。皇甫謐雲:“舜生姚墟”,據考姚墟即今山東省鄄城縣麻寨鄉舜城集。《史記》載: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之人皆讓居;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歷山、雷澤、河濱均在鄄城境內。舜20歲登帝位,它是一位仁愛、誠信、謙恭、勤政、愛民的帝王,後人思其功德,嚮往其遺風,在所耕之歷山建廟以祀之,故名“歷山舜王廟”。據古廟碑記載,東漢光武帝年間開始修廟立碑,其後南北朝、北魏、唐、元、明、清各朝皆有修復。

曹植讀書檯

據《濮州志·藝文志》載:陳臺故址在鄄城縣舊城集東北1公里許,即今舊城鎮杏花崗村西南,是曹植為鄄城侯與鄄城王時所建築的讀書檯,曹植在此臺上讀書、吟詩作賦,故名“讀書檯”。後曹植徙封為陳王,死後諡號“思”,故此臺又名“陳思王讀書檯”、“陳王臺”,簡稱“陳臺”

曹植字子建,是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曹操的第四子,自幼聰穎,才華出眾,以詩文詞藻華美而著稱於世,是“建安文 學”的代表人物,《詩品》推崇他為“建安之傑”。但由於種種原因,一生抑鬱不得志。公元220年,曹操次子曹丕廢了漢獻帝,改國號魏,稱魏文帝,他不斷排 擠打擊曹植。曹植出於穩固曹魏江山的誠意,忍辱負重,多次進獻治國之策。但其良苦用心不但沒有得到理解,反而被曹丕認為他懷有野心。因此更加忌恨,以封王之名把他趕出京城,221年,曹植被封為鄄城侯,次年改封鄄城王。

曹植因得不到重用,內心十分鬱悶和苦惱,便以讀書、賦詩、飲酒打發時光。他被封侯到鄄城後,構築讀書檯,臺前有十數級臺階,臺上有讀書廳、藏書室和會文亭,從住所王府到讀書檯通有長廊。曹植在其上讀書,寫詩賦文章並接待文朋詩友,常有文人到臺上與之聚會,飲酒作歌,談 論古今詩文。只有在此時此地,曹植才能從鬱悶和痛苦中解脫出來。

這一帶屬黃泛區,黃河多次決口,讀書檯漸被淤沒。由於曹植的影響較大,讀書檯雖屢屢受損,卻時常得到加固、修復,只是難保當年面貌。從歷代官吏、文人詩作中可以看出,陳臺這一古蹟存在了相當長的時期。二十世紀40年代,讀書檯尚有高出地面數尺的臺基,上有殘磚碎瓦。現雖已夷為平地,然遺址尚可辨知,仍不斷有人前往覓蹤、憑弔。 

莊子釣魚臺

莊子釣魚臺位於臨濮鄉莊子廟村北五百米左右,該臺為全國十大著名釣魚臺之一且排行第二,僅次於北京國賓館釣魚臺,是鄄城的八大景點之一。

莊子釣魚臺位於臨濮鄉莊子廟村北五百米左右。該臺為全國十大著名釣魚臺之一且排行第二,僅次於北京國賓館釣魚臺,是鄄城的八大景點之一。戰國時期,道家學派創始人莊周曾垂釣於此,故稱“莊子釣魚臺”,簡稱“釣魚臺”。後人曾在釣魚臺上建廟以祀莊子,其村亦以此名為莊子廟。臺上舊有觀,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封莊子為南華真人,故改為南華觀,《莊子》一書改名為《南華真經》。因黃河決口,該臺漸被淹沒,清末時尚有四畝許一方高地,後被淤為平地,僅存遺址。自1985年以來,鄄城縣政 府、臨濮鄉政府和菏澤市白虎鄉政府積極著手規劃修復莊子釣魚臺。在當地群眾的大力支持下,已恢復修建了南華觀,佔地二十餘畝。主體建築漆園大殿5間,為廡 殿式仿古建築,內塑莊周雕像,正中牆壁繪製太極八卦圖,雄偉壯觀。 莊子釣魚臺,簡稱莊子臺。明代嘉靖年間編修的《濮州志》,對於釣魚臺的記載簡而不明,只說“莊子嘗釣於此,上有南華觀”,方位、里程均未一提,更不要說具 體所在了。然而值得慶幸的是,它卻輯錄了從唐至清各代不少鄉宦名流詠吊釣臺的詩篇,提供了濮水、漆園、南華、堯陵、舜廟等與釣臺所在有關的河流、城市和名勝的名稱,因而可知釣臺就在菏澤西北境和鄄城西南境的交界處,劃定了方位和範圍。明代詩人李先芳的《釣臺》一詩,即可為例。詩曰:漆園為吏早知歸,濮上垂 綸願不違。

浦樹千秋依斷岸,汀蒲一曲吊斜暉。掉頭往事隨流水,曳尾何人問釣磯。獨倚南華臺上望,逍遙天外大鵬飛。濮上,即濮水之上,不是指濮水的上游。濮水為濟水的支流,源於河南封丘的西南境,流至山東平陰的北境再會於濟水。其間,由西而東流經鄄城南境,位在今臨濮鎮南。“南 華”一詞源於莊子。道家學說起源於春秋末期的老子李耳,發展於戰國中後期的莊子莊周,西漢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和淮南王劉安的《淮南鴻烈》二書亦推崇其道法自然、無為而治的治世之術。東漢道興,魏晉繼蹤,唐初一度奉為國教正宗。故東漢尊老子為祖師,魏晉奉《莊子》為經典,而唐玄宗更賜予莊子南華真人的稱號。從此,莊子的著作、生活過的地點以及後人紀念他的建築,無不冠以“南華”二字,故《莊子》一書名為《南華真經》,改離狐縣為南華縣,而莊子祠也就稱為南華觀了。據乾隆二十一年編修的《曹州府志》載:(一)漆園城在故冤名縣北七十里。莊周為蒙漆園吏,城北有釣臺。(二)冤句城在(乘氏)縣西南四十里(按:當為七十里),漢為縣,屬濟陰,宋改曰宛亭。(三)離狐縣在 (乘氏)縣西北四十里,漢為縣,屬東郡(按:治所濮陽)。初置縣在濮水南,嘗為神狐所穿。隨移濮水北,故曰離狐;唐天寶元年改曰南華,屬濟陰郡。《地形志》:“離狐有桃城。”今李二莊。(四)莊子臺在(乘氏)縣西北四十里,南華之左,相傳莊周所居,亦曰釣臺。唐乘氏縣今菏澤市。《濮州志》釣臺:“莊子嘗 釣於此,上有南華觀。”李先芳《釣臺》:“獨倚南華臺上望。” 《曹州府志》:“莊子臺在(菏澤)縣西北四十里,南華之左,相傳莊子所居,亦曰南華臺。(二)南華觀在釣臺之上(三)釣臺即是莊子垂釣之所,亦是莊子隱居之所。《曹州府志》:“漆園城在故冤句縣北七十里,莊周為蒙漆園吏,城北有釣臺。”羅志儒《重修莊子廟碑》:“去臺百武,有祠巍然。”(按:步、武均為古 代長度單位,,六尺曰步,半步曰武。百武不是確切數字,而是不遠之意。)都說明臺與園不是一個地址而是相距不遠的兩個地址,同時也說明了莊子廟不是《州志》、《府志》所說的莊子祠、南華觀,而是漆園所在地的另一建築。莊子廟村,位於鄄城西南邊境,臨濮鎮西南十四里許,其南、其西均與菏澤地為鄰。漆園、釣臺的所在,《州志》、《府志》記載是此地,民間相傳是此地,以《中國歷史地圖集》驗之,也是此地。

10非物質遺產

市級

抬閣舞(舞蹈)

主要分佈於鄄城西南部的臨卜鎮崔樓村一帶。1983年縣政府組織了大型抬閣表演,觀眾達5萬餘人。2005年初縣政府在臨卜鎮成立了抬閣隊。2005年縣政府、文體局組織了大型抬閣表演,觀者8萬餘人。

抬閣是一種美術造型藝術:

1.綁閣首先準備的道具有一個方桌,固定鐵架的木樁,固定表演人物的鐵架和故事人物的服裝等。

2.由本村輩分較長的老藝人綁閣,綁閣時外人不得觀看,首先在方桌上固定豎立鐵棒,桌上固定二人,年齡在10-12 歲左右,分別扮演故事中的兩個人物角色,穿上人物服裝,不露道具痕跡,一人用手託著另一人在上面表演,上面的人站在花扇上,或站在寶劍上翩翩起舞,由四人抬著緩緩而行。在抬閣的前面有樂隊和抬盒小官等的襯托,在每架閣的四方各有旌旗一面,彩旗30-50面,抬起閣來彩旗飛舞,鼓聲陣天,十分引人,在抬閣行 進中,每架閣須12人輪換抬,這樣一架閣表演需30人左右。抬閣造型優美,場面壯觀,加上鑼鼓相伴,給人產生一種懸念,驚奇之感美不勝收,幾百年來這項藝 術一直為人們喜愛。

3.常表演的故事有《呂洞賓戲牡丹》《白蛇與許仙》《梁山伯與祝英臺》《趙匡胤千里送京娘》《哪吒鬧海》等。

抬閣的道具有:一個方桌,固定鐵架的木樁和固定表演人物的鐵架,各個故事的服裝,經常表演的故事有《呂洞賓戲牡丹》、《白蛇與許仙》、《梁山伯與祝英臺》、《趙匡胤千里送京娘》、《哪吒鬧海》等。

擔經(舞蹈)

擔經在我縣有一千餘年的歷史,這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在代代的口頭相傳中,不斷的得到繼承和發展。

據老藝人講,擔經這門藝術是由佛教音樂傳入後與我們本地的民間傳統藝術相結合而形成的一種新的民間藝術形式。

擔經表演藝術是深受當地群眾喜愛的一種藝術形式,流傳很廣,群眾參與較強,所表現的內容主要以民間故事,民間傳說,祈求平安,教人敬老愛幼,多做好事和反映現實生活故事等內容,擔經音樂旋律優美抒情,曲調有十多種,這些曲調可以根據需要進行填詞,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 情,這種民間藝術主要在民間傳統廟會上表演,本縣較多的表演地是閆什鎮的黃河廟會,鄭營鄉的信儀廟會,彭樓鎮的白雲寺廟會等,一般在三月三等時期表演。擔經表演的形式主要分兩種,一種是一人或多人擔著吟唱,另一種是在寬闊的場所表演,表演者身穿綵衣,擔著經挑進行表演。一般表演3—12人,走的隊形有十字步八字步和同行等。花盆經,主要以兩人一邊演唱一邊表演的形式進行表演。擔經表演時伴奏樂器為嗩吶等民間樂器。

擔經表演所用道具是一個特製的經挑,擔挑的扁擔用一根柔軟的竹坯做成,兩邊擔挑著的花籃,都是由擔挑的婦女自己製作的,花籃繡著五顏六色的鮮花,鮮豔奪目,十分豔麗。

擔經常表演的曲調有:民歌曲調、戲曲曲調、曲藝曲調等十幾種,表演曲目有:白菜經、保麥子經、泰山經、十二月經、五月經、走路經、進廟經等100多首。

鬥雞

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了鬥雞的歷史。到了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鬥雞之風可以說風靡全國。不少王公貴族以及當時的高級知識分子,都很喜歡鬥雞。其中一個很著名的玩家,就是曹操的三兒子,也就是大才子——曹子建,他還寫了一首鬥雞詩。他把鬥雞的威風勁兒描繪的栩栩如生:

揮羽激清風,悍目發朱光。

嘴落輕毛散,嚴距往往傷。

長鳴入青雲,扇翼獨翱翔。

願蒙狸膏助,常得擅此場。

鬥雞有著悠久的歷史,魯西鬥雞也是歷史悠久,而且相比起其他品類的鬥雞,魯西鬥雞還具有一種特有的性格:不在一個級別的不鬥,一旦都起來絕對不逃跑,哪怕到最後一息也要戰鬥不息,這就是鬥雞的性格。當地老百姓對鬥雞喜歡了近兩千年。由於鬥雞是個別人的嗜好,2013年 玩傳統鬥雞的人越來越少,所以魯西鬥雞面臨著瀕臨絕種的危險,鬥雞行業還是一片慘淡。

鄄城人高翔通過思路轉變,打破常規把鬥雞端上了餐桌,變成餐桌上的 “戰鬥機”。 因為鬥雞的生長期長,產蛋量低,又善於撲打運動,肉質自然比一般的雞要好。而且每一隻鬥雞都是精心餵養啊,吃糧食不吃飼料。所以價格也比一般的雞肉高出許多,有了主打高端市場的思路,高翔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終於大規模養起了鬥雞。從鬥雞比賽到餐桌佳餚,鬥雞的價值有了很大的提升。

從鬥雞到餐桌上的“戰鬥機”,體現了鄄城人民善於轉變思路,與時俱進、開拓市場的創新精神,同時對於傳承鄄城鬥雞文化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馬叉

旋木(民間美術傳統手工技藝)

旋木製品具有造型精巧別緻、圖案新穎、形象逼真、色彩豔麗、生動傳神、鄉土氣息濃郁的特點。旋木伊始,品種較為單一,主要旋制各種實用刀把、木碗、木人、花啦棒槌、耳報子神、猴子爬杆、三羊抵頭、公雞叨架。隨著旋制刀具的改進和旋制技術的提高,旋木品種不斷增多。主 要有筆筒、臉盆架、掛衣架、書畫軸頭、軸杆、彩蛋座、茶葉筒等。經過幾百年來的發展演變,旋木品種逐漸發展到今天60多個品種,通過因材而異的加工,取得 各種不同的效果,利用木材本色,略施彩繪,便成為生動活潑的不倒翁、小猴吃桃等玩具和形象逼真的桃、梨、蘋果、檸檬和蘑菇等水果蔬菜;利用木材細白的顏色,施以火烙,便成為古樸典雅的梅花鹿、小雞等擺件;利用木材的韌性,挖空毛坯,繪以水墨丹青,又能做成實用大方的筆筒、茶盒等用具。

手工糖果餞(傳統手工技藝)

糖果餞是以白砂糖為原料,經模製澆注而成的各種糖質造型。

鄄城民間手工糖果餞2013年主要分佈於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境內,其中尤以紅船鎮紅船村、舊城鎮任莊村、城關鎮邰莊村從事民間手工糖果餞的技藝最為精湛。

糖果餞的前身是模製面質的動物造型,主要在鄄城民間春節時期“請新客”的獨特民俗活動中使用。該風俗具有悠久的歷 史,模製面質造型早在明代就已出現,俗稱“花饃”。隨著白糖在民間應用的普及,逐漸的代替了以往的面製造型,演化為以糖為原料的風格獨特的鄄城糖果餞。糖果餞的規模生產可以追溯到清代晚期,距今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

糖果餞通常在紅白事上使用。在鄄城有正月初二“請新客”的風俗,即當年成婚的新女婿在春節初二這天要到岳父家走親 戚,岳父這天要大擺筵席,並請女方本家兄弟和姑表兄弟做陪,這一民俗行為俗稱“請新客”。前來做陪的姑表兄弟要帶糖果餞赴宴。宴席結束上茶時,姑表兄弟們 要按照年齡順序逐一呈上各人帶來的大型和小型的糖果餞。每個親戚帶來的果餞通常由大型的龍、馬、魚、公雞、麒麟送子、寶塔、桃、獅子、牌坊等和部分小形果餞組成。分別代表了慶豐祈祥、馬到成功、連年有餘、吉祥如意、早生貴子、建功立業、長命富貴、剛強勇猛的美好寓意。最特殊的要屬牌坊型的糖果餞,它的寓意 具有重要的文化傳統內涵,意在希望女方要牢記婦女三從四德的古訓,以貞節烈女的品行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岳父要在呈上糖果餞的時候告知新女婿,這是某某親戚上的果餞,並請新女婿品嚐。這種儀式也是加深新女婿對女方親戚印象的一種方法。儀式過後,糖果餞由新女婿帶走一部分,給各姑表親戚作為回禮帶走一部分。

在鄄城民間過喪事的時候,糖果餞的作用主要是作為給死者的供品。在鄄城縣紅船鎮農村過喪事時,通常要有四十碗的供品,一般是十碗雞、十碗肉、十碗饃、十碗糖果餞。果餞的組成主要是魚、雞、桃、馬、羊、豬、觀音、壽星、獅子和塔,也有用八仙人物和觀音、壽星組成十樣。 白事上使用的糖果餞除了在內容上與紅事上不同外,果餞的大小也明顯小一些,沒有紅事上的糖果餞的雄偉和張揚。

國家級

商羊舞

鄄城磚塑

11歷代名人

古代

(前2214—前2097年):姓伊,祁氏,名放勳,黃帝之玄孫,上古五帝之一。皇覽說:“甲申歲生於三阿南伊長儒家”,相傳在鄄城縣境。《史記》說:“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富而不驕,貴而不舒,百姓昭明,合和萬國。”堯以欽、明、文、思四德以安其民,親睦九族,更以“禪讓”的美德名揚天下,頗受人民敬仰和擁戴。堯死後,天下人民爭相修陵建廟,傳有“堯王虛葬八百墓,惟有真身在谷林”之說。堯陵位於鄄城縣富春鄉谷林寺。

(前2127—前2029年)姓姚,有虞氏,虞舜,名重華,顓頊帝之後裔。應邵說生於姚墟即今鄄城縣彭樓鎮舜城,《史記》載:“舜耕歷山(今鄄城縣閆什鎮歷山廟村),歷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今鄄城南境和菏澤市牡丹區北境),雷澤上人皆讓居;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舜在位期間,制定了法律,驅逐了四凶,開闢了道路,平治了水土,劃分了州界,華夏百姓安居樂業。登位 39 年南巡,逝世於蒼梧之野,安葬於湖南零陵九嶷山下,與堯被人們尊為賢明帝王。

孫臏:字伯靈,戰國時期著名軍事家,齊國鄄邑人。臏乃兵聖孫武后裔,聰明伶俐,好文尚武,與龐涓同師於鬼谷子。後龐涓自知才能不及孫臏,暗施毒計,將孫臏處以臏刑,並在其臉上刺字。臏身殘意堅,輔佐齊國,指揮了歷史上有名的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晚年致仕,回鄄邑老家,在孫花園(今鄄城縣吉山鎮孫花園村)設館授徒,鑽研兵法戰策,終成《孫臏兵法》不朽之作。

汲黯:字長孺,西漢濟陰郡鄄城縣人,官至中大夫。黯先世有寵於衛君,曾七世為衛國大夫。武帝即位,黯為謁者。黯性情耿直,剛正不阿,敢於據理力爭,曾多次當眾指責武帝的過失,武帝稱讚其為“社稷之臣”。黯為官忠貞不二,德高望眾,死後諡號周公,葬於鄄(今鄄城縣吉山鎮觀寺王莊北一里許)。

吳隱之:東晉濮陽鄄城人,官至度支尚書,著名廉吏,做官清正廉潔,剛正不阿,曾賦《貪泉》詩一首明志:“古人云此水,一歃憶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義熙九年(413)溘然長逝。追贈左光祿大夫加散騎常侍。子延之為鄱陽太守,子及其後人,皆牢記隱之教誨,以清正廉明為傳家之寶。

王仙之:唐濮州鄄城(今鄄城縣舊城)人。唐末農民起義領袖,私鹽販出身。乾符元年(874 年)王仙之聚眾數千人 ,在河南長垣率眾起義,隊伍很快發展到數萬人。乾符五年(878年)二月,王仙之戰死,餘部北上投奔黃巢,繼續進行反唐鬥爭。

張泳(994--1014):字復之,宋代濮州鄄城人,官至工部尚書。 泳自幼剛強自信,不拘小節,好為奇計,自號乖崖,取“乖則違眾,崖不利物”之意。為官後體察民情,關心百姓疾苦,秉公斷案,深受百姓敬仰, 1002 年,張泳治蜀政績突出,真宗對張泳說:“得卿在蜀,朕無四顧之憂也”。 1014 年卒,贈右僕射,諡號忠定,著有《乖崖文集》 10 卷。

李迪(971-1047): 字復古,其先祖趙郡(今河北趙縣)人,曾祖李在飲因避亂舉家南遷,定居於濮州(鄄城縣舊城鎮)。迪刻苦而聰慧,性沉穩而有深度,深得散文家柳開的歡喜寵愛,曾贊曰:“此公日後必為天下棟樑之材”。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舉進士第一,欽點狀元。李先後再次出任宰相,盡心盡力輔佐宋真宗、宋仁宗。 1047 年卒,贈司空,諡文定。仁宗撰其墓碑,因其以亮直稱譽於時,故曰:“遺直之碑”,並改所葬鄧侯鄉為“遺直鄉”。

劉忠:字攄誠,明代濮州(今鄄城彭樓鎮劉大樓村)人,官至左副都御史。景泰二年(1451 )受鄉薦,任廣西御史,後任職台州,為政寬嚴適度,人皆悅服,當地歸納其政績達 18條之多,於是升任山西左參政。當地連年災荒,有青壯年嘯聚垣曲山中,官府欲發兵進剿,劉忠為他們爭諫,單人獨馬到山中勸說,眾嘯聚者都跪在地上感動地流淚,第二天各自散去。垣曲人為劉忠立“安民碑”以作紀念。劉忠撫民有功,升為四川左布政使,後又轉山西左布政使,升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巡撫榆林等職,後因病而卒。今麻寨鄉劉大樓西北 1 公里許有劉忠墓。

近代

王宗朋(1847-1906):字蘭居,清末山東濮州王榔頭莊(今鄄城縣箕山鎮王榔頭莊)人。自幼愛好武術,性格豪爽,剛強正直,扶弱濟貧,壯舉豪強,抗官府,成為魯西蘇北一帶農民抗捐領袖。光緒二十年(1894),王宗朋以練武強身、扶弱保家為宗旨,創建了“紅沙會”,並以此為基礎,帶領農民抗住了官府的民堰捐。袁世凱出任山東巡撫後,嚴令各州縣禁止幫會活動,鎮壓抗捐活動。王宗朋仍帶領鄉民並聯合其它幫會進行抗捐鬥爭。光緒三十二年(1906)其被官府誘騙到王崮堆(今鄄城鎮)殺害。宣紡元年(1909)十月上旬,8 州縣 42 裡百姓為王宗朋立“思墓碑”以作紀念。

王鴻一(1875-1930 ):本名王朝俊,字黌一,別署鴻一,山東省濮州沈口裡劉樓村(今鄄城縣閆什鎮劉樓)人。 1900 年高等學堂畢業後留學日本,並加入興中會, 1903年回國, 1904 年創辦菏澤第一公立小學堂。是年秋,又成立第二公立小學堂,繼而創立普通中學(後來的省立六中,今菏澤一中前身)、巡警學堂、桑氏女塾、黃庵工藝局等,培養了大批人才。後任山東提學使,發展地方企業,解決貧民生計,產品行銷世界各地。袁世凱竊國後,王鴻一奔走號召倒袁,袁聞之,想致王鴻一於死地,被人救下,倖免於被害。以後繼續從事愛國活動,倡導實業興國,創辦學堂,提高國民素質。晚年又參與反蔣活動。 1930 年 7 月病故於北京。1936 年,遷葬濟南四里山。

彭佔元(1870-1942):字青岑,又名東半,山東省鄄城縣彭樓鄉彭樓村人,清末廩生。 1903 年師範畢業後,留學日本,參加同盟會,被推為山東同盟會部長,捐款創立《民報》社。先後任諮議局議員、資政院議員、南京政府臨時參議院議員、眾議院議員、護法國會眾議院議員。彭佔元熱心教育,造福鄉梓,邀集各鄉紳士募捐,創辦南華小學(今菏澤二完小),帶頭捐出家中宅基地,建彭樓小學堂(今彭樓完小)。1935 年 7 月,黃河從臨濮、董口決口,他主持大堤合攏工程,披星戴月,櫛風沐雨,操勞奔波於工地,終使決口合攏。晚年,定居曹州,經營鹽務。抗戰時期,日本曾多次拉攏收買他,終不為所動。1942 年去世,享年 72 歲。

現代

李建國

男,漢族,1946年4月生,山東鄄城人,1971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9月參加工作,山東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大學學歷。

1964—1969年 山東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習

1969—1970年 留校待分配

1970—1972年 天津市寧河縣東棘坨公社姜莊大隊勞動鍛鍊

1972—1976年 天津市寧河縣文教局、縣委宣傳部幹事

1976—1978年 天津市農委宣傳處幹事

1978—1981年 天津市委辦公廳辦公室幹事

1981—1982年 天津市委辦公廳辦公室副主任

1982—1983年 天津市委辦公廳副主任

1983—1988年 天津市委辦公廳主任

1988—1989年 天津市委副秘書長兼辦公廳主任

1989—1991年 天津市委秘書長

1991—1992年 天津市委常委、秘書長、和平區委書記

1992—1997年 天津市委副書記

1997—1998年 陝西省委書記

1998—2007年 陝西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2007—2008年 山東省委書記

2008—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黨組成員兼秘書長,山東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中共第十四屆中央候補委員,十五屆、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委員。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秘書長。

2009—,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黨組成員兼秘書長 .

2012年11月15日當選中央政治局委員。

2013年3月14日李建國當選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8]

韓志冰

1965年生於山東鄄城,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油畫系。

韓志兵

現就職於中國美術家網,任首席執行官;中國國家畫院國展美術中心主任;中國西部畫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中國美術家網CEO

中國國家畫院國展美術中心主任

中國西部畫院副院長

特方名產

牡丹,山藥,銀杏,黃河鯉魚,青山羊,小尾寒羊,魯西黃牛,鄄城燒烤、鄄城扒雞等。

12民族宗教

鄄 城縣有少數民族20個,人口近5000人,主要是回族共4600人,其它19個民族是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衣族、朝鮮族、滿族、 侗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仫佬族、瑤族、僳僳族、佤族、仡佬族、鄂倫春族。回族主要分佈在董口鎮的軍屯、前元,董口鎮為民族工作重點鄉鎮,臨卜鎮南街,閻什鎮西軍集,鄄城鎮南、西、北街及縣直機關企事業單位也有分佈。近幾年來,廣大少數民族群眾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積極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 設,為鄄城的發展和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

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佛教在鄄城均有。宗教活動場所45處,信教群眾過萬人,他們都能按照教義、教規進行宗教活動,遵紀守法,各項活動正常。

1.佛教:1997年11月批准東山禪寺為佛教活動場所,現有常住僧尼20餘人,其中臺灣2人,皈依信徒200餘人。

2.基督教:基督教信教群眾6000餘人,其中長老1人,神學院畢業生2人,傳道員35人,批准的活動場所40處。

3.伊斯蘭教:有回族群眾信仰,信眾5000餘人,現有清真寺四坊,教職人員中有阿訇5人,各清真寺都有健全的管理委員會。

4.天主教:1999年11月批准什集鎮唐莊為天主教活動場所,有信徒200餘人,都是在牡丹區天主教堂受洗入教的,信徒分散在鄄南與牡丹區交界的鄉鎮。宗教活動都是在牡丹區宗教活動場所進行,因此2002年宗教活動場所年檢時給予取消。

5.宗教團體及人員:1994年召開了基督教代表大會,選舉成立了鄄城縣基督教“三自”愛委會和鄄城縣基督教協 會,2003年11月進行了換屆選舉。設主任1人,副主任2人,秘書長1人。1994年成立了鄄城縣伊斯蘭教協會,2008年2月進行了換屆選舉,設主任 1人,副主任2人,秘書長1人,委員5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