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餐中最多隻能吸收30克蛋白質嗎?

張立啟


這是一個比較“經典的”誤區吧。很多人認為人體一頓只能吸收20-30g蛋白質,超過這個量就浪費了。當然事實並非如此,每餐並不是只能吸收至多30克蛋白質。


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消化。


消化

在食物被吸收之前,它們必須要經過胃和腸道。將食物沿食道推進胃中,然後通過腸道,這個肌肉收縮的過程稱為“蠕動”。它的速度是可以改變的。


攝入進去的食物在胃中就會因為胃液的作用變成難以分辨的物質,稱為“食糜”。食糜通過蠕動作用進入腸道,外層就被腸壁吸收進入體內。這就是營養吸收的過程。


氨基酸在腸道中的轉運

腸道中的蛋白質(或者氨基酸)會被氨基酸轉運蛋白吸收進入體內,而這種轉運蛋白有很多種。

最常見的是鈉依賴性轉運蛋白,它可以吸收中性或帶電氨基酸,然後還有一些氯依賴性轉運蛋白。一些轉運蛋白由離子輔助,並且可以迎合不同的氨基酸。


總的來說,腸道中轉運蛋白的種類決定了大量的氨基酸可以轉運到腸道中,並且是有一定的速度的。

總吸收量可以通過測量糞便氨基酸來確定。根據大部分人一次進食的蛋白質量(10-50g)來看,腸道消化率傾向於91-95%,動物來源會高於植物[1,2]。


每小時的吸收率會由於蛋白質來源在5-10g之間波動。


你能一次攝入大量蛋白質麼?

氨基酸和一些多肽能夠自我調節它們在腸道中的時間。其中一個例子就是膽囊收縮素(CCK),它除了能夠通過食物的反應調節食慾和滿足感外[3],還能減緩腸道收縮的速度並且加快對蛋白質的反應[4,5]。


在標準情況下,大約95%左右的蛋白質都在小腸被吸收。小腸也是器官,它也需要營養物質來運轉。小腸會吸收大量的氨基酸,但是可能只會用一部分來運轉。

那麼由於小腸的這種高需求,它就能吸收並且hold住大量的氨基酸。當身體需要氨基酸時就會去釋放,並且還能回收利用一些氨基酸[6]。


既然小腸有這樣的能力,它通常就被看作是自由氨基酸池,當身體需要的時候就會從中攝取。

所以,即使一次攝入大量蛋白質,也不會被浪費,除了被用來修復肌肉組織外,還能用於其他酶和器官的合成等等,人體需要氨基酸的地方非常多。


如果你的最終目標是健康,你是可以一次攝入大量蛋白質的,因為此時腸道就會傾向於降低吸收速度。沒有研究觀察過能被攝入的“最大量”,因為健康本身就很難定義。

相同的概念也適 用於增肌和減脂,氨基酸的存在會自我調節消化的速度。


人體的適應能力非常強,具體的數字倒不太清楚,因為身體會設法保留所有的氨基酸。具體的效率如何取決於每個人。比如,在一個研究中,受試者(女性)一頓攝入了超過54g蛋白質,與分成4頓攝入沒有什麼區別[7]。


另外,有關間歇性禁食的研究也支持身體能夠處理大量蛋白質的理論。有兩個研究表明在4小時內平均攝入80-100g蛋白質在瘦體重上沒有區別[8,9]。


30g蛋白質?

目前沒有任何研究表明這個數字就是蛋白質吸收的“黃金數字”。



但是這也不代表你需要一次就進食大量的蛋白質,只是你不需要擔心一次攝入超過30g以上蛋白質就浪費了。目前的研究表明,如果想要最大化增肌,每頓攝入0.4-0.55g/kg體重的蛋白質,儘量均勻分配在一天的時間中,就足以刺激肌肉蛋白質合成[10]。


參考文獻:

[1]Nutritional Value of {15N}-Soy Protein Isolate Assessed from Ileal Digestibility and Postprandial Protein Utilization in Humans.

[2]Net Postprandial Utilization of {15N}-Labeled Milk Protein Nitrogen Is Influenced by Diet Composition in Humans.

[3]Dockray GJ. Cholecystokinin and gut-brain signalling . Regul Pept. (2009)

[4]Chandra R, Liddle RA. Cholecystokinin . Curr Opin Endocrinol Diabetes Obes. (2007)

[5]Storr M, et al. Endogenous CCK depresses contractile activity within the ascending myenteric reflex pathway of rat ileum . Neuropharmacology. (2003)

[6]Ten Have GA, et al. Absorption kinetics of amino acids, peptides, and intact proteins . Int J Sport Nutr Exerc Metab. (2007)

[7]Arnal MA, et al. Protein pulse feeding improves protein retention in elderly women . Am J Clin Nutr. (1999)

[8]Soeters MR, et al. Intermittent fasting does not affect whole-body glucose, lipid, or protein metabolism . Am J Clin Nutr. (2009)

[9]Stote KS, et al. A controlled trial of reduced meal frequency without caloric restriction in healthy, normal-weight, middle-aged adults . Am J Clin Nutr. (2007)

[10]Schoenfeld, B.J. & Aragon, A.A.How much protein can the body use in a single meal for muscle-building? Implications for daily protein distribution.

J Int Soc Sports Nutr (2018) 15: 10.


健身教練Ason


一個有趣的現象如果我們身體一次吸收的蛋白質數量有限,只能保證30克,那遠古時代的人類基本很難存活下來,因為蛋白質含量最高,最有營養的當屬動物的肉類以及奶,但是奶的發現似乎比較晚,所以最原始的蛋白質的來源就是動物的肉類,那時候我們祖先沒有冰箱,沒有防腐劑,所以抓到的獵物開始的時候基本都是當天解決,而獵物並不是每次都能抓到,也就是我們遠古人類並不是每天都有肉吃,那這樣按照物種進化,得不到足夠的蛋白質,我們身體消耗能量的時候就會分解自身成分,包括蛋白質、脂肪,這樣久而久之我們會變得更加的虛弱,以至於沒有更好的經歷去打獵,去存活下去,就不可能發展到今天的我們,上述內容我想對於歷史以及醫學有關考究的可以給與更加合理的解釋,歡迎評論區見。

所以,一餐中最多隻能吸收30克蛋白質的說法就是謬論,俗稱謠言。

然後就身體吸收的蛋白質問題,有人專門為此做個研究討論,這裡不說細節,我直接上結論:

1、我們每次只能吸收30左右克的蛋白質是錯誤的。

2、只是說每次吸收30克左右的蛋白質合成肌肉效率最佳,隨著蛋白質攝取的增多,肌肉合成率下降,但是多餘的蛋白質能夠更好的變成熱量,保證我們身體消耗需求。

3、每天吸收蛋白質重量才是我們需要了解的重點,而不管分散吃還是一次性吃,對於我們蛋白質的吸收並不會有多大的影響,該合成肌肉的就合成肌肉,該變成熱量的就變成熱量。

4、對於高強度運動的朋友,尤其是健身的朋友而言,應該多吃一點蛋白質,這樣才能保證蛋白質的攝入,身體吸收效果會更好。

個人感受,周圍健身的朋友每天早餐都會來兩個水煮蛋,不吃蛋黃,每天還吃蛋白粉,我想這與每次只吸收30克的蛋白質相悖吧,所以這個說法有誤,就我自己而言,早餐規律的話就有一個水煮蛋,不過連續吃兩月會很膩。

以上就是個人答案。


真叫靜靜


(1)肯定是錯誤的,畢竟每個人的塊頭是不一樣的,對蛋白質的需求也是不同的。


(2)一天需要的蛋白質的量,隨體重不同而不同,隨運動量不同而不同。


體重越大,運動量越大,對蛋白質的需求也越高。


(3)一般人按照每1kg體重攝入1g的蛋白質

低強度訓練的話,1kg體重每天攝入1.2g-1.4g左右。

高強度訓練的話,1kg體重每天攝入2g蛋白質。


(4)糖和脂肪吃多了會儲備在體內,

但多餘的蛋白質並不會儲存在體內,而是排洩掉了。

一下子吃太多蛋白質,身體吸收不了,都浪費了。

所以不推薦每天吃太多的蛋白質,也不推薦一餐把一天的量都吃掉。而是要分多次吃。


(5)平時每餐的攝入量,1kg體重每餐攝入0.25g-0.3g左右。

高強度運動的話,可以翻個倍到0.5左右。

那麼體重60kg的話,也就是每餐最多30g左右。

如果體重80kg的話,也就是每餐最多40g左右。

(6)對於增肌的人士來說,運動前,中,後,都應該少量補充蛋白質,不能僅靠三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