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春的八卦


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多數都有故事。


新舊交替的歷史階段,宗教、人文和權力交織在一起,再加上藝術家濃郁的個人情感,最後呈現出來的繪畫就更有意思了,比如桑德羅·波提切利( Sandro Botticelli )那幅著名的作品《春》。


關於春的八卦

春 波提切利 1482 年


乍看,春意盎然——


草叢上鮮花遍地,站在 C 位的維納斯身著盛裝,表情溫和,看向遠方;右側身穿花裙子的女同學,頭上插著花,頸上戴著花,手裡拿著花,花無處不在,毫無疑問,她就是花神;維納斯的左側,是實力搶鏡的美惠三女神,她們穿著薄紗,翩翩起舞;再往左,宙斯之子赫爾墨斯,標準的健美青年,他手執神杖,舉首仰望,大意是在驅散冬日的陰雲,也可以理解為搔首弄姿...


以上,就是《春》的人物設置以及它給人的直觀感受,那麼它的八卦在哪,我們慢慢刨一刨。


《春》的委託者大有來頭,是佛羅倫薩無處不在的美第奇家族。1480 年,洛倫佐·美第奇( Lorenzo de' Medici )安排了一場婚姻,結婚的兩人是他 14 歲的侄子弗朗切斯卡與阿皮亞尼家族的塞米拉姆德。


大家族的婚事,往往不太簡單,更何況,結合的兩家向來是宿敵。為了使美第奇的事業繼續壯大,也為了政治目的,勢力通天的洛倫佐主導了兩位年輕人的人生大事。


顯然,這是一場無關愛情的婚姻,但作為乙方,波提切利必須尊重甲方爸爸的需要,得在畫中送上恰當的祝福。左思右想幾個日夜,他通過古希臘神話中的一次暴力事件,隱晦的呈現了這場不太尋常的婚姻:


畫面右側有三個人物,分別是花神、森林精靈和西風之神,他們是暴力事件的當事人。


關於春的八卦

花神、森林精靈和西風之神


希臘神話中,森林精靈年輕漂亮,地位較低,有時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某天,西風之神腦子一熱,強暴了名叫克羅麗絲的森林精靈,精靈面露驚恐,卻又無可奈何,二人只得結婚。婚後,克羅麗絲改名變成了芙洛拉,曾經的精靈也就變成了花神,從此,他們幸福地生活著...


所以,畫中的花神和森林精靈是同一個人,波提切利只是畫出了變化過程,而這個過程又恰好隱喻了洛倫佐的手筆。另外,心思縝密的波提切利還利用樹枝與背景天空,在維納斯身後畫出了一個具有宗教意義拱型,這個拱型,是有意為之,象徵了婚姻的純潔美好和天神的見證。


對這幅畫,洛倫佐十分滿意,於是將其掛在了侄子的婚房內。


關於春的八卦

維納斯身後的拱型


關於《春》的八卦,還沒結束。


維納斯和美惠三女神都是美的代名詞,但在波提切利的筆下,兩者並不在一個等級上,後者明顯更美。如此設置的原因,在於美惠三女神集合了一個人的特點,那個人的美,曾使整個佛羅倫薩為之傾倒。


關於春的八卦

美惠三女神


她叫西莫內塔( Simonetta ),出生於貴族之家,16 歲時嫁到了佛羅倫薩。她的到來,影響了當時最富有的男人——美第奇兄弟,和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藝術家——波提切利、達·芬奇、米開朗基羅...


遺憾的是,他們都不是新郎。西莫內塔嫁給的人叫馬克·韋斯普奇,他所在的家族是盛產航海家和探險家的貴族之家,哥哥亞美利哥·韋斯普奇( Americ Vespvck )最為知名,沿用至今的“美洲”( America ),即來源於他。


在佛羅倫薩,文藝青年們都願與這位絕美的女子交好,詩人們為她寫下文字,音樂家為她留下樂譜,藝術家為她勾畫肖像,其中,最為痴情的就是波提切利。


西莫內塔在 1476 年的初春匆匆離世,年僅 23 歲,成千上萬的哀悼者從意大利各地奔來,參加她的葬禮,而波提切利則是默默的紀念,將她一次又一次的搬上了自己的畫布,比如《年輕女子的肖像》和《雅典娜與半人馬獸》。


關於春的八卦

年輕女子的肖像 波提切利 1482 年


關於春的八卦

雅典娜與半人馬獸 波提切利 1482 年


又比如《維納斯的誕生》——


畫面所表現的是西西里島的一個美麗傳說:海面上漂浮著一個漂亮的大貝殼,上面站著純潔美麗的維納斯,風神將貝殼吹到岸邊,等候的春神正張開紅色繡花服飾,準備為維納斯換上新裝。


關於春的八卦

維納斯的誕生 波提切利 1485 年


維納斯身材修長,容貌秀美,髮絲輕輕飄動,雙眼凝視著遠方,眼睛裡滿是迷惘與哀傷。


表面上,波提切利是受到了佛羅倫薩流行的新柏拉圖主義哲學思潮的影響:美是不可能逐步完善或從非美中產生,美只能是自我完成,它是無可比擬的,也是永恆的。


而實際上,他仍然是在懷念曾經的女神西莫內塔。


關於春的八卦

維納斯——西莫內塔


1485 年,洛倫佐為紀念死去的弟弟朱利亞諾·美第奇,委託波提切利創作一幅畫,他知道弟弟曾經也傾慕於西莫內塔,所以希望將二人畫在一起。波提切利接受了委託,將朱利亞諾畫作神話中的戰神馬爾斯,他在故事中的情人維納斯則是西莫內塔。


有意思的是,誰都沒有料到,整個佛羅倫薩城裡對西莫內塔最為動情的竟是這位藝術家,他有意將朱利亞諾和自己的女神分置在了畫面兩端,且沒有任何交集,西莫內塔表情淡漠,看向了別處...


關於春的八卦

維納斯和馬爾斯 波提切利 1485 年


15 世紀 80 年代,波提切利是佛羅倫薩最知名的藝術家,沒有之一,他具有強烈的人文主義思想,充滿世俗精神,即使是年輕 7 歲的同班同學達·芬奇,也只能排在他之後。


也是在那個年代,波提切利受邀去到羅馬,為西斯廷禮拜堂創作壁畫,這是他唯一一次離開佛羅倫薩到外面作畫,並留下了三幅立面牆壁的繪畫——《摩西的生平》、《基督的誘惑》和《可拉的懲罰》。


20 多年後,西斯廷禮拜堂迎來了另一位極具才華的年輕藝術家米開朗基羅,他用 4 年多的時間,以超凡的智慧和毅力完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頂面壁畫——《創世紀》。他將禮拜堂天頂的空間無限延伸,直通幻象中的天堂,也將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藝術推向了巔峰。


關於春的八卦

基督的誘惑 波提切利 1483 年


關於春的八卦

摩西的生平 波提切利 1483 年


1492 年,洛倫佐去世,佛羅倫薩政治鉅變,美第奇家族遭到驅逐,宗教極端勢力掌權。


伴隨著他的死亡,文藝復興的發源地佛羅倫薩走向衰落,藝術中心向羅馬轉移,46 歲的波提切利也開始走下坡路。


但這個時期,他的畫中仍有西莫內塔出現。完成於 1496 年的作品《誹謗》,女神站在最左側,指向天際,化身為真理的象徵。此時,西莫內塔離世已有 20 年,她的美,漸漸在波提切利的筆端變成了永恆。


關於春的八卦

誹謗 波提切利 1496 年


1510 年,桑德羅·波提切利離世,他終生未婚,獨自長眠於佛羅倫薩諸聖教堂,慶幸的是,他的女神西莫內塔也在這裡。波提切利是否因為西莫內塔而保持獨身,又是否因為她而葬在了諸聖教堂,我們不得而知,也沒有資料記載。


關於春的八卦

《神曲》之地獄圖 波提切利


在生命中的最後時光裡,他一直在為自己最喜歡的《神曲》畫插畫,那些輕盈迷人的女神雖然不見了,但畫中的色調和人物卻愈發深沉嚴肅,如大理石一般。


晚年的波提切利失去了往日的光環,在孤寂潦倒中生活、畫畫,有人嘲笑他腐朽,但他並不在意。


在他死去之前,世人早已將其遺忘,正如馬基雅維利寫道的:在他的眼睛閉上以前,他天上的星星早就已經消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