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龍記中,這種武功的威力堪比六脈神劍,張無忌卻只用過一次

《倚天屠龍記》是金庸先生的一部經典作品,也是“射鵰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射鵰和神鵰這兩部作品之間的關聯比較緊密,不僅在人物上連貫度很高,江湖上的絕頂武功也是代代相承。到了《倚天屠龍記》中,時間線猛然向後拉了七八十年之久,有不少昔日裡威震江湖的武功都失傳了。

九陰真經、左右互搏、一陽指、蛤蟆功都消失不見了,丐幫的降龍十八掌雖然還有史火龍在練,但也僅僅練成了前十二掌。與此同時,倚天中也出現了很多新的絕頂武功。今天咱們就來聊聊書中一種威力堪比六脈神劍的武功,張無忌卻僅僅用過一次。

倚天屠龍記中,這種武功的威力堪比六脈神劍,張無忌卻只用過一次

在不少讀者眼裡,金庸筆下有三種“邪門武功”,分別是葵花寶典、辟邪劍法和七傷拳。這三門武功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先傷己後傷人”。若非練武之人有血海深仇或者有非常急於實現的目標,哪裡會有人甘願付出慘痛代價,修煉這些會傷及自身的武功?葵花寶典和辟邪劍法的威力不用筆者多說,那七傷拳呢?

《倚天屠龍記》中,七傷拳是種一直都被低估的武功,甚至被不少讀者認為是“最傻氣”的武功。其實不然,謝遜雖然看出了七傷拳的弊端,以他的內力修為卻也無法避免。張無忌雖然內力當世無匹,卻對這種拳法淺嘗輒止,根本沒有花心思修煉。

倚天屠龍記中,這種武功的威力堪比六脈神劍,張無忌卻只用過一次

“心屬火、肺屬金、腎屬水、脾屬土、肝屬木,一練七傷,七者皆傷,五行之氣調陰陽,損心傷肺摧肝腸,藏離精失意恍惚,三焦齊逆兮魄飛揚。"這就是“七傷拳”的總綱,謝遜在修煉七傷拳時,因為本身的內力修為不夠,以至在練此神功之後傷了心脈,導至他時常狂性大發而無法抑制。

《倚天屠龍記》中,金毛獅王謝遜的武功雖然比不上逍遙二仙楊逍、範遙,卻也差不了多少。以謝遜的內力修為,仍然無法邁過修煉“七傷拳”的門檻,由此可見“七傷拳”之高深。為何筆者說七傷拳的威力堪比六脈神劍呢?因為兩者有不少相似之處。

倚天屠龍記中,這種武功的威力堪比六脈神劍,張無忌卻只用過一次

金庸武俠中,七傷拳和六脈神劍依靠的都是體內經脈,把體內經脈中的真氣凝結著不同的“勁力”,再通過武者的手掌激發出來。六脈神劍中的少商劍對應太陰肺經,少衝劍對應少陰心經,關衝劍對應陽明肝經,六道不同劍法對應體內六道不同經脈,也有六種不同勁力。

七傷拳的原理同樣如此,體內七道不同經脈對應七種不同力道,或剛猛、或陰柔、或剛中有柔,或柔中有剛,或橫出,或直送,或內縮。七傷拳練到大成時,一拳之中有七種不同勁力。兩者不同的是,在內力不夠的情況下,修煉七傷拳會傷及自身,修煉六脈神劍則無法同時打出六道勁力。

倚天屠龍記中,這種武功的威力堪比六脈神劍,張無忌卻只用過一次

《倚天屠龍記》中,別看七傷拳有拳譜,但是它不像降龍十八掌、黯然銷魂掌、羅漢拳之類武功有固定的招數。根據書中謝遜和崆峒派高手的描述,七傷拳實際上是一種“拳力”的投送方式,它跟六脈神劍很像。六脈神劍也算不上劍法,只是把體內的真氣通過六根手指彈射出去。

七傷拳只需要將真氣轉換為所謂“拳力”,一旦對手中招,按謝遜話說,就會“ 有七股不同勁力, 敵人抵擋了第一股勁,抵不住第二股,抵了第二股,第三股勁力他又如何對付 ?”這也跟六脈神劍能打出六道不同劍氣有異曲同工之妙。至於空見用“金剛不壞神功”擋下謝遜的十三招七傷拳,那也是因為謝遜功力不夠。如果張無忌用七傷拳打空見十三拳,空見哪裡受得了?

倚天屠龍記中,這種武功的威力堪比六脈神劍,張無忌卻只用過一次

因此,在筆者看來,七傷拳這種武功不僅不“傻氣”,而且還是一種非常高深的武功。只不過修煉者的內力修為不夠,又急於求成,才自取其辱而已。開創出七傷拳的崆峒派開山祖師木靈子,就憑藉這套拳法開宗立派,成為一代宗師。木靈子不僅練七傷拳沒有絲毫受損,反而武功卓絕,年齡也有九十一歲之高。就這個差距來看,木靈子的武功比謝遜高出的不止一個境界。

在《倚天屠龍記》中,最有實力修煉七傷拳的就是張無忌了。他練成九陽真經之後,內力當世無匹,修煉七傷拳已經不會再受反噬。但張無忌的性格寬仁敦厚,他不喜歡這種狠辣凌厲的武功,在全書中也只用過一次,就是在六大派光明頂時,張無忌用七傷拳打服了崆峒五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