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蟬真的被禁食?有人難割捨;養殖戶自救闖新路

自全面禁止交易、濫食野生動物以來,備受菏澤人青睞的金蟬(俗稱爬叉)瞬間被推到熱議風口。

在菏澤,有著較長食用歷史的金蟬,不僅成為大家口中的美食,甚至寄託著很多人童年的美好回憶。

人工餵養的金蟬,還能吃嗎?從事金蟬養殖的經銷商如何應對?連日來,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多方走訪調查,一探極具金蟬情結菏澤市民的反映。

多數市民難以割捨“這一口”

“聽說金蟬要被禁止售賣、食用了,不知真假,但作為全家每年夏秋季最期待的美食,戒掉這一口真有點兒難度。”3月9日,正在銀座商城選購蔬菜的市民韓玉怡告訴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不管是老人還是孩子,對炸金蟬的喜愛,可謂深入骨子裡,每年夏秋季都不時炸金蟬吃。兒子剛5歲,對金蟬已經有了執念,只要去飯店或吃燒烤,必點炸金蟬。現在一禁食金蟬,全家人還一時難以適應。”

不少熟知金蟬習性的市民表示,金蟬的食物是樹木“兩頭”的精華,幼年期吸食樹根內的汁液,羽化後吸食露水和樹芽汁液。“每年都有很多人抓捕、食用,也沒聽說有人食用金蟬得病,倒聽說過有人食用金蟬導致過敏,不過也沒造成嚴重後果,主要是金蟬體內的異性蛋白質分子含量比較大,有些人體質特殊,食用後容易過敏,再說食用前都是經過高溫油炸處理的。”市民王念辰分析道。

隨機採訪中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發現,我市多數市民對於金蟬的“禁食令”表示會有一個較難的接受過程。“吃不吃倒無所謂,沒有了金蟬還有其他美食,咱也不缺這一口。”53歲的市民陳建斌說,“但摸爬叉對於我們這輩人來說,寄予了非常多的童年回憶和情感,小時候與父親、爺爺一起摸爬叉的經歷,一直是回憶兩位故去老人的重要場景,每每夏秋季去摸爬叉,他們的身影總是清晰起來。前幾年,每到暑假,小孫子都來我這裡暫住,夜幕降臨總是拉我去摸爬叉,期間的歡聲笑語與交流,是一份親情的回憶,我相信會陪伴著他一直成長。”

不少市民支持“禁食令”。“金蟬屬於野生動物,長時間在地下生存,而土壤中含有多種病菌,絕對攜帶一定的寄生蟲和病菌,只要沒有確認真正的宿主之前,任何野生動物都有可能性,在這個風口浪尖上,就算是有一絲的可能我們也不應該大意。”市民張磊表示,“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我認為我們還是能不吃盡量別吃。”

改種經濟作物,積極自救止損

“政府的政令咱們一定擁護、執行。目前,基地內準備做兩手打算,一是採取放養的方式,不再捕捉金蟬進行售賣,另一個就是騰空一部分地改種蔬菜等經濟作物,期待‘解禁’的那一天。”3月9日,在位於菏澤開發區洪澤路東段的菏澤開發區園鳴金蟬養殖基地,負責人李建昌望著200餘畝用於繁殖金蟬的柳樹林頗為無奈地說。

自“禁食令”出臺以來,李建昌最初認為這只是“謠言”。“爬叉被大家食用這麼多年了,除了少部分人過敏外,沒聽說引發什麼疾病,怎麼會說禁就給禁了呢?”李建昌說,多方打聽得知確有其事後,他一時間不知所措,“目前,菏澤的養殖基地有200畝用於養殖金蟬,投資百餘萬元,運營近20年了,收入漸佳。年前,我又剛在湖北與河南交界處與別人合作了2000畝,目前已經種植柳樹500畝,準備養殖金蟬,看現在的形式估計難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尋思以及與合夥人探討,就下一步的打算,李建昌漸漸有了思路。“我仔細通讀了剛出臺的《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發現,政府並未限制金蟬的養殖,在維持現有養殖規模的同時,我決定兩處基地不再捕捉金蟬售賣,而是撿拾羽化時遺留的金蟬殼,作為中藥賣給藥材商。同時,金蟬還有一定概率形成蟬花(俗稱大蟲草,屬於蟲生真菌),這可是好東西,與冬蟲夏草有點兒相似,具有抗腫瘤、調節中樞神經系統等藥用價值,這兩項收入雖然並不能彌補損失,但只要將部分空餘的田地利用起來種植蔬菜,止損肯定沒問題,湖北那邊剩餘的1500畝已經開始在收集薺薺菜種子,打算大量種植,先嚐試著來吧,這次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太突然、太深遠了……”李建昌說。

對野生動物交易和食用,我市相關部門重拳出擊

針對此次野生動物“禁食令”,我市多部門根據上級指示正在積極行動,向野生動物交易和食用重拳出擊。

根據上級下發的通知,菏澤市市場監管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公安局等部門將集中調配力量,採取多部門聯動,對從事野生動物人工繁育、經營的機構進行全面摸排、整頓,依法清理已核發的許可證和文書,一律停止受理以食用為目的的獵捕、經營野生動物活動的申請。對市場上擺賣食用野生動物的攤位、門店、野味店等場所一律依法予以關閉、查封。對網絡發佈的食用野生動物交易信息和其他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廣告一律予以清除。對違法運輸、寄遞野生動物及製品的,加大查驗力度。對非法行為,依照《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頂格處罰,切實有效阻斷非法交易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