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古文 通典籍 畢摩 彝族文化的“智者”

彝族,有一種古老而神聖的文化叫做畢摩文化,距今已有4200多年曆史。


識古文 通典籍 畢摩 彝族文化的“智者”


彝族是一個有著多種崇拜的民族,歸納起來有祖靈崇拜、自然崇拜、家神崇拜3大類。

識古文 通典籍 畢摩 彝族文化的“智者”


在彝族人民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形成了三觀,即三界觀(天界、地界、地下界)、萬物有靈觀、萬物雌雄觀。

識古文 通典籍 畢摩 彝族文化的“智者”


基於彝族根深蒂固的認識和觀念,構成了彝族人民博大精深的核心文化——畢摩文化。

識古文 通典籍 畢摩 彝族文化的“智者”


畢摩是彝語音譯,“畢”為“唸經”之意,“摩”意為“有知識的長者”。“畢摩”就是指專門替人禮讚、祈禱、祭祀的人,學界大多稱他們為祭司。

識古文 通典籍 畢摩 彝族文化的“智者”


識古文 通典籍 畢摩 彝族文化的“智者”


識古文 通典籍 畢摩 彝族文化的“智者”


識古文 通典籍 畢摩 彝族文化的“智者”


彝族民眾從古至今都認為畢摩是“智者”,是知識很豐富的人,他們識古彝文,掌握和通曉彝文典籍,通過唸誦經文等形式和神、鬼溝通,充當人們與鬼神之間、祖先之間的矛盾調和者,並通過象徵性極強的祭祀、巫術等行為方式處理人與鬼怪神靈的關係,以求得人丁安康、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識古文 通典籍 畢摩 彝族文化的“智者”


所以說,畢摩既是彝族民間宗教活動的主持者和組織者,又是彝族宗教和信仰的代表人物。


識古文 通典籍 畢摩 彝族文化的“智者”

畢摩是彝族社會中智慧的集大成者,他們的職能也是豐富多彩、各種各樣。

按照內容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

主持祭祀

祭祀的對象包括圖騰物、神聖自然物和各種神靈。畢摩所做祭祀儀式可分為送靈、作祭、節期、祭祀、喊魂、送魂等。

除災祛禍

但凡彝族人遇到疫病或災禍時,如:時運不順、疾病纏身、莊稼歉收、妻兒死亡、牲畜瘟疫、身體欠佳等,往往認為這是神靈不佑、鬼怪邪魔作祟,因此必先請畢摩算經占卜後並行各種禳袚儀式。

治病療疾

在沒有專門醫療人員的彝族社會,畢摩不僅是宗教儀式的主持者,也是天然的醫生。由於巫化的因素,畢摩的藥方更多用在為祖先的亡靈獻藥治病。在現實的儀式中,畢摩的蒸療、針刺、沸油洗身以及燻療術、敷療、吹傷口、噴酒等,都是以專門治療疫病為目的,只不過彝族把疾病歸因為神靈不佑的觀念,決定了其治療方式充滿濃濃的巫術色彩。

主持盟誓

歷史上,彝族民間盛行盟誓之術,且重要的事項須由畢摩主持。彝族盟誓是在畢摩主持下,當事的雙方或多方訂立誓約的一種巫術形式。彝族生活中無論是分宗聯姻、聯合對敵、宗族合盟,還是個人間的重大事項,都必須由雙方或多方訂立誓約,以結同心。盟誓分為兩種,一種是人與人之間的盟誓,另一種是人與祖先神靈之間的盟誓。

傳播知識

從形式上看,畢摩傳播其文化主要通過其儀式,而這種儀式通常主要表現為與鬼怪神靈溝通。然而,就畢摩文化豐富的內涵來看,卻包羅萬象,涵蓋著彝族文化的方方面面。


識古文 通典籍 畢摩 彝族文化的“智者”


識古文 通典籍 畢摩 彝族文化的“智者”


識古文 通典籍 畢摩 彝族文化的“智者”

2010年3月,國家檔案局公佈了第三批入選《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的30個項目,涼山州畢摩文獻入選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