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隆江豬腳飯裡的CPI

一碗隆江豬腳飯裡的CPI

在珠三角地區,隆江豬腳飯遍地開花,廣州、深圳都超過2000家,它因此與蘭州拉麵、沙縣小吃、黃燜雞並稱為四大民間“連鎖巨頭”。

很多人並不知道,這道快餐是地道的潮汕美食,源自廣東惠來縣的隆江鎮。鼠年春節,記者返回家鄉惠來發現,小小一碗隆江豬腳飯,與豬肉價格緊密相關,裝著CPI的秘密。

萬千年輕人的“加油站”

軟爛鹹甜的豬蹄和腳筋,加點蔬菜,淋上香郁的滷汁,再配上熱氣騰騰的米飯,一份隆江豬腳飯幾分鐘就能端上桌,成為年輕人的美食。有人說,在深圳你可能沒吃過麥當勞,但你一定吃過隆江豬腳飯。

沒有人知道,全國到底有多少家隆江豬腳飯。在大眾點評上搜索,深圳有2500家店面,廣州有2100家店面,東莞有1900家店面,成都有390家店面。豬腳飯儼然成為隆江遞往全國各地的一張美食名片。

隆江鎮副鎮長蔡河通說,隆江豬腳飯是當地最有名的美食,其歷史悠久,風味獨特。相傳唐朝韓愈在擔任潮州刺史時,對隆江豬腳飯的滷香和肥而不膩的口感大加讚賞,從此它便聲名鵲起。

與CPI相關性更強

記者與幾位隆江豬腳飯的經營者聊天,發現了幾點有意思的信息:一是豬腳飯去年的生意呈現“階段性行情”。“去年生意不好做,上半年青菜貴,下半年豬肉貴。”來深圳多年的田勇一直從事快餐行業,在寶安工廠附近開了兩家隆江豬腳飯快餐店。

田勇告訴記者,去年上半年青菜從一兩元漲到三四元,好不容易想辦法消化掉,生意有起色,下半年豬肉價格又從十幾元躥到35元,搞得他們很被動。去年他每天大約賣3000元的豬腳飯,加上三四百元的外賣,刨去材料、人工、房租、水電,所賺不多,可以說是很艱難。

二是相比其它快餐,豬腳飯與CPI相關性更強。在惠來縣開店的方俊生告訴記者,做隆江豬腳飯與做木桶飯等川湘口味的快餐不同,後者用青菜、辣椒較多,而豬腳飯卻是豬肉“打天下”,豬肉一漲價,商家避無可避。

從這個角度看,豬腳飯的價格更能與CPI走勢吻合。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7月-12月,CPI分別同比上漲2.8%、2.8%、3.0%、3.8%、4.5%、4.5%,這其中豬肉價格上漲的因素造成的影響最大。

三是豬肉價格上漲的傳遞效應逐漸凸顯。在眾多快餐中,隆江豬腳飯向來以性價比高著稱,10元的豬腳飯是標配,15元是豪華,20元的豬腳飯是奢侈。為應對豬肉價格上漲,商家也只好提價。

在惠來的方俊生將豬腳飯的價格上調了5元,一律20元起步。“惠來本地人是真喜歡吃豬腳飯,雖然漲價,但每天至少能賣300份。”在深圳的田勇則只敢提價一兩元。“本來就是小本買賣,如果漲得太多,怕人們不買賬。”

整合資源打造品牌

雖然聲名在外,但隆江豬腳飯距離品牌經營,仍有較大差距。業內人士唐騰波表示,隆江豬腳飯尚未形成統一的採購、配方、加工、配送、供應等管理模式,多數為家庭作坊,沒有嚴格的製作流程和產品標準。

當地政府正採取措施試圖補齊短板。蔡河通透露,隆江鎮政府將對“隆江豬腳”進行品牌重塑,目前正籌備成立隆江豬腳協會,並洽談收購“隆江豬腳”商標,申請地理標誌。另一方面,計劃利用隆江豬腳協會的平臺向外輻射,開拓市場,整合產業鏈上下游,打造集生產、加工、銷售、服務於一體的特色產業。

唐騰波也建議,由政府扶植、統籌地塊做生豬養殖基地,發展生豬養殖產業。同時,希望隆江豬腳飯走標準化路線,集中由各城市“中央廚房”向各分店送貨,由分店按照標準工藝加工後出售。

“隆江鎮在悠悠歷史長河中沉澱出不少美食品類,如隆江豬腳、隆江廣章等,未來可以拓展菜品,在全國複製了大量的以‘隆江豬腳’為主的餐飲連鎖店及酒樓,將隆江的美食文化發揚光大。”唐騰波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