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寒山寺的廟門為啥朝西開?

蘇州寒山寺位於閶門外楓橋鎮,因唐代高僧寒山曾居於寺內而得名。古代建築大門慣朝南開,這寒山寺的大門卻是個例外:它是朝西開的。

蘇州寒山寺的廟門為啥朝西開?

蘇州寒山寺

說到“西方”“佛門”,你是否有聯想到什麼呢?讓我們還是先從這寒山和尚說起。

寒山和尚和其摯友拾得和尚,原本在浙江天台山的國清寺一起出家。二人熟讀經書典籍,佛學造詣十分高深。而其中又以寒山好學之至,讀光了國清寺寺內的佛經尚嫌不夠,更是立志訪盡天下名剎古寺,遍讀各處藏書。這便辭別了好友拾得,下山四處雲遊去了。

蘇州寒山寺的廟門為啥朝西開?

寒山寺朝西開的廟門

有一天,寒山來到蘇州城外的楓橋上,被四周的如畫風景所吸引,不住流連。走得累了,見橋堍下有個饅頭狀的土墩,便上去稍作休息。但見青山環繞綠水長流,端的教人心曠神怡。此時寒山遠遠望見橋上有個老農朝此處走來,就向他詢問道:“請教這位施主,這裡是個什麼地方呀?”老農回答說:“旱山。”

寒山聞言心下一驚:這位老人家怎會知道我的名字?又問一遍:“貧僧問的是此處地名。”這下老農也有些摸不著頭腦:“就叫旱山啊,你現在不就坐在旱山上面。”

蘇州寒山寺的廟門為啥朝西開?

寒拾殿

一番解釋過後,寒山才搞清楚了其中緣由。

原來他所坐著的這個略高於地面的土墩,因常年缺水種不上莊稼,被當地人稱為“旱山”。寒山本就因周遭美景十分喜悅,再聽得有這麼一說,心裡更是高興了:“我名為寒山,此地叫旱山,莫非此地有意留寒山?此乃緣分也!”竟是歡喜得不肯走了,直到天黑了,他靠在山上模模糊糊睡著了。

蘇州寒山寺的廟門為啥朝西開?

寒山寺鐘樓

不一會兒,只聽有人喊:“寒山!寒山!”寒山睜眼一瞧,居然是自己的好友拾得!原來拾得自寒山走後,也下山來,邊遊歷邊尋他。一路走到蘇州,正巧就在這裡遇上了。寒山把旱山的事情說與拾得聽,兩人越想越覺得蘇州是塊佛緣之地,一合計,決定在旱山上修一座寺廟,自此長居蘇州。

蘇州寒山寺的廟門為啥朝西開?

寒拾泉

於是二僧一道去化緣,積少成多,用這些錢買來木料磚瓦。建寺時,附近的男女老少紛紛前來幫忙。原本寺廟大門是要朝南開的,可寒山一算,高僧玄奘法師西天取經歸來,途中會經過蘇州,若廟門向西開,可以迎接高僧進來,更顯我等向佛的一片誠心。人們依言修建了朝西開的廟門,又因是寒山主持建寺的,故名“寒山寺”。

不久之後,玄奘師徒西天取經歸來,路過蘇州上空,孫行者遙遙望見寒山寺朝西開的廟門,覺得奇怪,就向師父報告此事。玄奘一聽,笑著說:“善哉,善哉!我佛西天來,廟門向西開,這是在迎接我等,不要辜負了他們一片誠心呀!”於是師徒四人從雲端降下,由寒山、拾得引領著進入了寒山寺。玄奘拿出《金剛經》《華嚴經》《彌陀經》三部經書交與寒山、拾得,便架起祥雲回長安去了。

蘇州寒山寺的廟門為啥朝西開?

寒拾殿屋脊上唐僧師徒的雕像

現今寒山寺藏書經樓的屋脊上,仍塑有玄奘師徒四人的雕像,正是為了紀念此事。

寒山、拾得將獲贈的經書反覆誦讀參悟,終成一代名僧,寒山寺也因而揚名天下。

這就是寒山寺的廟門不是朝南開,而是朝西來的的原因,同時,考慮到河流正好在西面,香客停船來寺內上香方便的緣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