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讀且思:對《駱駝祥子》中祥子黃包車價格的疑問

《駱駝祥子》是老舍長篇小說力作、名作。其故事發生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舊北京。


且讀且思:對《駱駝祥子》中祥子黃包車價格的疑問

祥子是一名來自農村的小夥子,帶著農民的質樸和固執。初到北京那會兒,祥子不過十八歲的年紀,為了生存,他做過了幾乎所有靠賣力氣掙錢的營生,可是始終沒有掙到錢。思來想去,他認定了拉車是一件容易掙錢的買賣,於是,他就把“拉車”當作了他的終生事業。

拉車,聽起來是一種很簡單的活兒,但其實車伕也是分等級的。有的車伕靠著向車廠租車過活,相當於咱們現在的出租車司機,每天天一亮,就欠著車廠的“車份兒”,也就是車租金,不得不為一口吃的和車份兒奔波。而有的車伕,有屬於自己的車,不用整天為了車份兒奔波,掙的錢全是自己的,想什麼時候出車就什麼時候出車。當上這種車伕,就是祥子的理想。

且讀且思:對《駱駝祥子》中祥子黃包車價格的疑問

祥子和虎妞影視照

要當上第二種車伕,當然首先就要買車。既然買車,就不能買孬車,舊車祥子根本不放在眼裡,要買就買價值一百出頭,做工最地道的上等新車。

可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祥子算過一筆賬,一天省吃儉用能剩下一角錢的話,那攢夠一百塊現洋就要一千天。但祥子並沒有氣餒,這時候的祥子不喝酒不抽菸,不嫖不賭,沒有任何不良嗜好,省吃儉用,哪怕生病都自己硬扛著。就這樣整整攢了三年的錢,祥子終於買到了自己的車。

且讀且思:對《駱駝祥子》中祥子黃包車價格的疑問

祥子拉車影視照

直到有一天,祥子被一群亂兵抓住了,扣了他的車不說,還將祥子抓去當苦力,挑水燒火喂駱駝。他趁機逃走了,順便牽走了自己喂的那幾頭駱駝。路過村鎮的時候,祥子將駱駝換了35塊現大洋,回到了北京城,回到了他買車前租車和借住的“人和車廠”,人和車廠的老闆劉四爺和女兒虎妞收留了祥子。

比起早出晚歸的拉散座,祥子更喜歡被有錢的人家“包月”。這樣既可以省出吃住錢,又可以不用為車份兒擔憂。話說這一天傍晚,祥子碰見了以前效力過的曹先生,提出讓祥子拉他家的包月。祥子喜出望外,因為祥子知道曹先生家裡不僅活不多,曹先生和太太還為人和氣,是真正將車伕也當人看的好人。

曹先生的家猶如一片綠洲,讓祥子的身心都有一個可以暫時落腳的地方。一切彷彿都向好的地方發展,祥子算了算,自己已經攢夠整整七十三塊現洋了,離買車的日子似乎又不遠了。

可是,世事難料,曹先生因為被人誣陷“亂黨”的罪名而躲到了好朋友左先生那裡。祥子卻因為給曹先生拉車,被孫偵探在曹家門口抓了個正著。在孫偵探的威逼下,為了保命,駱駝祥子交出了他辛辛苦苦攢出的七十三塊現洋。

祥子辛辛苦苦攢了兩年的七十三塊現洋,進了孫偵探的腰包。

祥子琢磨不明白這一切到底是怎麼發生的,為什麼自己本本分分地活著,辛辛苦苦攢的買車錢就這麼沒了。祥子想去抽,想去賭,想去嫖,想去把自己憑力氣賺的每一分錢都痛痛快快的花出去!但祥子還是忍住了,他還是想拉車,想拉上自己的車。

這時,虎妞擠進了祥子的生活。祥子與虎妞結婚了。靠著虎妞的錢,祥子再次買上了車。祥子過上了白天有車可拉,晚上有家可回的日子。可是好景不長,虎妞死了。為了給虎妞發喪,祥子欠下債務,不得不將車賣了賣到52大洋,還不夠填清債務。

且讀且思:對《駱駝祥子》中祥子黃包車價格的疑問


且讀且思:對《駱駝祥子》中祥子黃包車價格的疑問

以上兩圖為《駱駝祥子》電影中,祥子(張豐毅飾)在擦自己的黃包車,近距離清晰可見,此車很簡陋。

至此,問題來了,據小編查閱資料: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一塊銀元(即大洋)的購買力是:

清末與民國初期,五個銀圓(亦作銀元,也就是現大洋)可以買一頭大水牛,一個銀圓可以買一擔米;民國後期一個銀圓是一擔谷。一個銀圓等於0.80到0.90兩銀子,如果用這個價格等效現在的實物價格的話,一兩銀子的購買力在100元以上;以民國初期算,大約相當於500元左右。100銀元相當於現今5萬元,現今可買一輛國產轎車,而祥子只買一輛又小又簡陋的人力車。當時機動車已經誕生。這豈不怪哉?


且讀且思:對《駱駝祥子》中祥子黃包車價格的疑問

民國銀圓(即大洋)

且讀且思:對《駱駝祥子》中祥子黃包車價格的疑問

而且,賣最後一輛車所得52銀元,竟然不足還虎妞生孩請穩婆和辦喪事的費用?作品中所述,祥子拉車一天才賺十幾個銅板(一塊大洋等於100爹銅板),辦喪事才請幾個工人呀,得花去幾十大洋?這也有點匪夷所思。

難道是深居北京多年的老舍弄錯了物價?小編以為,作品中之所以把黃包車價定高,是為了突出黃包車得來不易。而黃包車是祥子改變生活現狀的希望,也預示著舊社會底層人民想翻身的不易。

各位怎麼看?歡迎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