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牟的前世今生

彌牟鎮古稱彌牟寨、 唐家寺。彌牟鎮地處青⽩江區西北端,北與⼴漢交界,西南與新都區接壤,距成都市區 23 公⾥。作為⽼川陝路的要衝,彌牟鎮又被稱為“成都北⼤門”。作為進出川的要塞,彌牟鎮有著悠久的歷史⽂化底蘊。聞名於世的三國旱“⼋陣圖”遺址僅存於此,還有諸葛井、諸葛橋等三國遺址。

彌牟鎮歷史最早要追溯到上古時期。宋⼈羅泌的《路史》有過這樣⼀條記載:“有巢⽒居於 ”。《蜀典》⼀書中認為,這個“ 巢”,是⼀個叫彌牟鎮的地⽅。在上古時候,“巢”是個⼩國,與蜀國相鄰,共同⽣活在巴蜀⼤地。它的得名,源於部落巢居的傳統。後來,被蜀國所滅。

彌牟鎮成為⼀個集鎮,要追溯到後唐。公元 934—936 年間,這⾥就形成了集鎮。“彌”是因為鎮內曾有⼀座寺叫彌陀寺,取“阿彌陀佛”的“彌”;“牟”在古代表⽰⽜叫聲的意思,《說⽂解字》中對牟的解釋是:“牟,⽜鳴也。”⽽歷史上唐家寺確實是西南最⼤的耕⽜集散地,取“牟”,千年古鎮“彌牟”由此得名。

1949年10月1日,隨著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升起,新中國宣告成立。而成都戰役就成為解放戰爭最後的大決戰。

12月初,國民黨軍隊抱著最後的幻想,集結殘兵敗將30萬,作最後的“川西決戰”,企圖建都重慶,割據西南。作為成都北門的重要戰略之地的唐家寺,國民黨殘餘勢力也在作垂死掙扎。

1949年10月初,黨中央命令賀龍率第一野戰軍十八兵團由陝入川,兵分三路,挺進四川。12月27日,唐家寺,就在這天解放了!

彌牟鎮原屬新都,1960年青白江建區時劃入。

與彌牟古鎮一路之隔是大片成熟的專業市場和繁忙的工廠。從90年代起,彌牟鎮便開始走多產業發展路子,唐家寺的農用車、瓷器、蒜苗聲名在外。根據2004年的青白江各鄉鎮經濟指數顯示:彌牟鎮是青白江鄉鎮裡面經濟結構最完整,經濟總量最大的。

而在近些年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彌牟鎮也下了很多功夫,招商引資工作做得不錯,取得的很多成績,轄區內的積微物聯營收逐年劇增,從0.9億到上百億僅用了四年多時間,而以俊翔、華川銀地、佳飛、川陝貨運等專業市場也是生意興隆。


此次行政區劃調整和體制機制改革,我們就有了一個共同的區位界定——新彌牟,有了一個共同的身份標籤——新彌牟人。

彌牟鎮“提檔升級”,被賦予更高的定位。資金、資源、規劃的傾斜,勢必會給這裡的人們帶來更美好的生活,彌牟還會“牛”下去。

現代與傳統融合,堅守和變革統一,在彌牟這古鎮中,美好的時空,讓居住的人們感到十分舒適而愜意。在青白江新的鄉鎮行政劃分中,彌牟鎮也將變得更大更強,也必將會魅力無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