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百姓百封家書:作家張契渠申請上海山陰路四達裡住宅更名手札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民國百姓百封家書:作家張契渠申請上海山陰路四達裡住宅更名手札

逕啟者:查山陰路四達裡二十一號原系本社編輯張契渠先生住宅。所有該號水電向用“文潮出版社張契渠”戶名,今為名實相符起見,請將“文潮出版社”五字刪去,改用張契渠個人名義,以符實際為荷。

水帳號:3區000145; 燈帳號:3區2冊000101

此致,

閘北水電公司

上海文潮出版社 張契渠 (章) 啟

卅八、九、八

文潮月刊1946年5月在上海創刊,月刊,屬於文藝類綜合刊物。由張契渠任該刊物的編輯,文潮出版社負責發行工作,社址位於上海虹口山陰路十五號。正中書局為總經售處,地址位於上海北四川路篷路口五三〇號。該刊在1949年1月出版至第六卷第3期停刊。


民國百姓百封家書:作家張契渠申請上海山陰路四達裡住宅更名手札


民國百姓百封家書:作家張契渠申請上海山陰路四達裡住宅更名手札


張契渠,其夫人楊鬱文與趙清閣是表姊妹,而趙清閣是文潮編委與出資方之一,張契渠夫婦又是趙清閣與老舍這對戰時鴛鴦的促合者與見證人。張契渠文革時逝於青海勞改農場,其子允武活躍於文壇仍健在。

民國百姓百封家書:作家張契渠申請上海山陰路四達裡住宅更名手札


民國百姓百封家書:作家張契渠申請上海山陰路四達裡住宅更名手札

《文潮月刊》是刊載文學、藝術方面的綜合性刊物。該刊除了張契渠任主編外,馮沅君、趙景深、趙清閣、謝冰瑩、羅洪、李長之等人均是編輯委員會的成員。該刊物的封面板式簡單,僅有刊物名稱,出版期數以及出版社和出版日期等信息,刊載內容豐富,約有八十餘頁,體現了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以後文學雜誌出版物的發展情況,和文學界的思想動向的變化,也反映了民國時期文學發展的歷程。儘管該刊並沒有進行固定欄目的設置,但可就其具體內容分為以下幾類。其一,是文藝理論、中外作家及名著介紹或是文章。內容涉及文學作品、繪畫作品、歌劇、戲劇、歌曲等。例如趙清閣的《今日文藝新思潮》,馮沅君的《法國歌曲的價值及其發展》和沈從文的《一種新的文學觀》。其二,是文學評論性文章,包括書評、名著研究和人物評價等內容。如李長之的《文學史上的司馬遷》、趙景深的《清代宮廷戲的一例》、子振的《水滸傳和宋元風習》等文章。其三,是文學作品。內容包括詩歌、散文、小說、戲劇、木刻、國畫等作品和外國作品的譯作,這類內容佔大多數篇幅。該刊發表過沈從文、老舍、臧克家、姚雪垠等眾多名作家的作品,並刊有劉海粟的國畫多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