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县实验小学,办学历史八十年

昌源河

最近,学习并爬梳了几所学校的历史资料,由于现有资料对“祁县实验小学”变迁情况记载不多,且缺失了许多影像资料。作为在祁县教育史上极具特色的小学校,我们很有必要对学校的变迁做一考证。在此需要感谢实验小学的周荣老师和原学校教导主任乔居丽老师,还要特殊感谢曾在学校工作已退休的李万德校长、权锡宁副局长、彭广玉会计、渠珠老师、袁竹香主任、刘晓燕老师的赐教。

“祁县实验小学”于 1941年建校,校名为“四关小学”,后更名为“城内中心校”,建校伊始就烙上了古城深厚的文化印记。现祁县古城始建于北魏太和元年,历代皆有修缮。万历八年,在知县张应举的主持下大规模的修缮祁县城,加宽墙基,加厚了城墙,增高了跺墙。东南二城门起建层阁,四门悬匾,东门书“瞻凤”,西门书“挹汾”,北门书“拱辰 ”,南门书“凭麓”。至此,古城高大坚固,雄伟壮观。城外与城门相距不远的四关,经历朝增修,也堪称宏伟壮观,拱卫着祁县城。当年在城里关外,高高的城墙,宏伟的四关,青砖黑瓦、鳞次栉比的民居,展现出一种颇具历史文化内涵的人文景观。祁县实验小学的前身即坐落于此,服务着城里关外的居民。

1952年更名为“祁县城内第二完全小学校”,试行五年一贯制,取消初、高两级分段制。“完全小学”指设有初级和高级两部的小学,实施初等义务教育,修业年限为六年或五年。但二完小在设置初期却试行五年一贯制,打破了分段制的完小固有模式,尤其是“试行”二字,似乎是为改名“实验”做铺垫。

1957年,更名为“西北街小学”;(“一完小”更名为“东南街小学”)

1967年,为赶“破四旧”的浪潮,更名为“红旗小学”;文革期间县革委会曾下达过《关于祁县城镇街道命名的通知》,其原则是:个别零散街道合并到大街巷。大部名称不变更,个别带封建色彩的街巷名称变更。可以说这个时期的改名,一方面是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更主要的是为这所学校打上了红色的印记。多年来,实验小学校在强化党建引领、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引领作用上所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先后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山西省劳动模范、山西省特级教师、山西省模范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26人,以实实在在的成绩点燃了学校发展的红色引擎。

文革结束后(1981年),更名为“城镇第二小学”,属城关乡教委直管。

2001年,城关乡与城镇合并称为“昭馀镇”,遂更名为“昭馀镇第二小学”属昭馀镇教委直管;

2004年,学校更名为“祁县实验小学”,归县教育局直属。

从1941年建校至今,祁县实验小学走过了78年的历程。78年间,几代新人胜旧人,几代新人成旧人。

小学,是人们接受初等正规教育的学校,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具有全民性、义务性、全面性,三个基本特征。可以这样片面的理解,你可以没读过大学、甚至是没读过高中,但应该上过小学。但如果一个人小有所成,乃至于功成名就,却总是对小学鲜有提及。这也直接导致了小学校在以校史资料和校园文化建设为纽带挖掘校友资源上存在盲区和短板。但小学校始终怀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使命感,在习惯养成和人格塑造方面却一直发挥着无与伦比的巨大作用。

78年过去,县城内的学校从高中到小学,几经易名,几经搬迁。有的学校停办了,有的学校整合了,还有的学校另辟新址去到了交通便捷,校舍宽敞的新城区。唯独祁县实验小学,78年来,始终坚守在祁县古城内,坚守着这片深厚历史底蕴滋养着的文化沃土。她听惯了古城的故事,看惯了古城的朝夕,也一直服务着古城的人,欢笑着古城的孩子,健康着古城的体魄。可以说,有祁县实验小学在,古城就是鲜活的,就是流动着的。

流动着的,不仅有古城的老师、学生、家长,还有“合欢树”的花香。用武慧敏老师的话说:《合欢花开,毕业季到》——我的办公楼前有两棵树,一棵是合欢树,另一棵也是合欢树。待在祁县实验小学毕业楼里第三年了,日日经过这两棵合欢树,看着她们发芽、长叶、开花、结荚,她们的生长牵动我的喜怒哀乐……

她是学校的老师,而我们永远是学校的孩子。我的教室门前也有两棵树,一棵是合欢树,另一棵也是合欢树。我们待在祁县实验小学毕业楼也是三年。我们是三年级才搬迁到这个距离合欢树最近的这栋二层教学楼的,三年级时我们借着合欢树下的阴凉玩"接电线"、扔沙包;四年级时,我们的环境区就在合欢树下,从秋天扫到冬雪,又从春天扫出花香;五年级时,我们班挤了满满70人,夏天一下课我们就会冲出教室来,站在二楼的楼梯间,沐浴着古城里吹来的凉风,抚摸着合欢树的花香,看着楼下疯狂玩耍的小孩们,与学校一样,也感受着成长和变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