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症狀體溫正常!4名新冠陽性旅客是這樣在上海機場被發現的

針對境外輸入性病例的壓力加大,上海和北京目前對來自疫情較重國家者一律實施居家或集中隔離健康觀察14天。那麼,在機場,排查流程是怎樣的呢?

無症狀體溫正常!4名新冠陽性旅客是這樣在上海機場被發現的

3月7日在上海虹橋國際機場T1航站樓,閔行區工作人員對入境人員進行信息登記。6日起,上海市16個區駐點人員已進駐浦東、虹橋兩大機場,在機場設立專門的人員集散點,24小時不間斷值守。對於原計劃搭乘公共交通的需要居家隔離健康觀察的入境人員,一律由各區安排專車、專人集中接送,嚴格落實14天居家隔離健康觀察。(圖片來源:中新社)

上海浦東機場:從下飛機到完成排查可能需要數小時

根據上海衛健委公佈的數據,截至北京時間7日上午,境外輸入人員累計確診4例。中新社報道,上海市衛健委新聞發言人鄭錦7日表示,目前上海有42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正在排查中,其中20例境外輸入型疑似病例是通過聯防聯控機制發現的。

上海上觀新聞報道,6日,浦東機場海關對日本、韓國、意大利、伊朗重點國家或地區入境旅客航班加大了流行病學調查(流調)比例。當天,海關風險布控下的重點航班達19個。

北京時間當天下午2時30分,俄航某進境航班旅客正在國際到達區域進行健康申報、測溫等工作。旅客們從下飛機到完成各個排查流程,可能需要數個小時。而後續航班即便已經抵達,旅客或許也暫時無法下機,他們要等到前道航班完成所有檢疫排查之後才能開啟進境申報流程。

雖然旅客等候的時間很長,但他們多非常配合,而衛生檢疫一線的海關關員面對長長的隊伍以及後續可能要排查到半夜的航班,其嚴防嚴控力度絲毫不松。

在現場,流調的桌椅已前置到更接近停機位的位置,旅客自廊橋下來,就要逐一不漏,先接受流調,隨後再進入測溫通道,進行健康申明卡的初篩和再次核驗。

其中,健康申明卡和測溫無異常的旅客,會被引導至附近一固定地點,隨後交由機場方面後續安排,他們將按照統一規定,進行居家隔離或集中隔離14天。

至於健康申明卡或測溫中出現異常的旅客,則會被帶往專門的流調室,再次進行詳細的流行病學調查。

符合染疫嫌疑人條件的,由檢疫人員採集咽拭子或血液樣本,樣本送上海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檢測,將染疫嫌疑人移交地方衛生機構。

4名無症狀旅客靠大數據監測排摸被鎖定

發熱不是感染新冠病毒的唯一症狀,體溫檢測也非入境者唯一的“健康通行證”。除了健康申報、測溫和流調之外,海關還有其他利器。

3日,海關移交上海4名核酸檢測陽性旅客,這4名旅客在進境時並無症狀,測溫也正常,海關是如何將他們排查出來的呢?

這是海關大數據監測和多部門聯防聯控的結果。

就在2日,寧夏方面通報上海,當天下午18時左右的某泰國曼谷轉機航班上,將有一位此前已公佈過的寧夏中衛市1例境外輸入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且這位密切接觸者還有多位同行人員。

經海關大數據監測排摸,發現寧夏方面提供的名單中有4人並不在此航班中,隨後再經艙單比對,判定此4人已改簽。經連夜監控和各部門聯防聯控,4人全部被鎖定,當他們抵達時,海關嚴格按照判定條件,聯繫衛生機構,進行送醫或留觀處置。

北京共有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1例 入境人員在口岸接受篩查

那麼,在北京機場,又是如何排查的呢?

《北京青年報》微信公眾號報道,在7日的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北京市衛健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指出,按照中國相關法律要求,入境人員到達口岸後,海關衛生檢疫人員就要對其進行體溫檢測等健康篩查,識別較高風險的人員並轉送至北京市定點醫院做進一步篩查,或就近送集中隔離點進行醫學觀察。

進入北京市定點醫院和隔離觀察點的入境高風險人員特別是確診病例,將會由疾控機構做深入的流行病學調查,判定是否有密切接觸者以及密接的範圍、人數,並做追蹤和管理。定點醫院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的新冠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及診療路徑和規定,組織相關救治。

高小俊介紹,截至6日24時,北京共有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1例,其中,意大利輸入8例,伊朗輸入3例。目前,這11例確診病例均收治在定點醫院,醫護服務正在開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